董糖是讓人覺得暖和的食物。味蕾上沙沙的有一點粗糙,心裏溫溫的有一點甜,我非常懷念的感覺。
董糖是讓人覺得暖和的食物。味蕾上沙沙的有一點粗糙,心裏溫溫的有一點甜,我非常懷念的感覺。
我的小小的女兒,用胡蘿蔔一樣的小手指捏住一塊,放進嘴巴,粉屑屑的吃了一臉一脖子,然後伸出小紅舌頭把嘴巴周圍舔一舔,她舔的時候用手扳過我的臉,要我不錯眼珠的看著她,以顯示她的本事很大,可以將嘴巴周圍舔幹凈。這樣的把戲玩兩次,那包拆開的董糖她再不看一眼。拆了包的董糖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很快就潮濕硬結。不拆包也存不下,這是個應景的東西,與人情上有時令性。
但董糖是我們小時候的所愛,用不著久存,沒有什麽吃的啊。過年的時候,帶包董糖給長輩拜年,香案或八仙桌上撂得東一包西一包,它們沒有名字,所以從東家流竄到西家。現在鄉下還有這個習慣,所以每年我們能收到幾包董糖,它們從冬天熬到春天,被遺忘是令人憤怒的,即使一包糖,也有自尊,某一天某個角落被發現時,它們已同仇敵愾的粘連成可以砍人的磚頭。
我一直以為董糖是冬糖,冬天吃的糖。冷的日子,人對甜蜜感的需求特別迫切,在冬天吃董糖可不是件正當其時的美事。後來看一個朋友的文字,才知道正確的寫法是董糖,是當年秦淮河邊的美女董小宛嫁給冒辟疆後,為了伺候好冒辟疆,專門研制出的食品之一。難怪一枚枚董糖雅意徘徊如印章。董小宛是個風雅的女子,但是再風雅,女人所能取悅男人的手段依然原始,給他吃好喝好。不知道這招在多大程度上管用。對這個男人董小宛嘔心瀝血,她死得很早,27歲,倒是冒辟疆迢迢的活到了七十多。人老了嗜甜,沒有了小宛,董糖還是可以繼續吃下去。
這樣說董糖應是南京的東西了。反正都是江南,一床被子蓋了。蕪湖的董糖有點變異。有人叫豆糖,主料是黃豆粉,雖然也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但純粹是模子壓制成單薄的方形,拈起來立刻魂飛魄散,沒一點筋骨。我家鄉的董糖內瓤有韌勁得多,薄薄的灰白色長條,繞成有棱有角的正方形,敷著粉末,情狀像中學時老師說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吃的時候我們喜歡把長條拉開,仰著頭一截截吃。然後將包裝紙對折再一仰脖,剩下的粉末全送進嘴裏。送得不好會落到眼睛裏,若是嗆進氣嗓,那就要咳嗽好一陣子。我們常常被一包甜得發齁的董糖咳得眼淚汪汪。
那個寫董糖的朋友後來去外地謀生,不寫這樣的小文章了。可是我還是覺得他這樣的小文章有意思。就像我覺得一枚小小的董糖比一桌子所謂的西式甜點,比一段所謂烈火烹油的日子有意思。臘月,鄉下小店,或者貨郎挑的籮筐裏,包在玫紅色紙裏的董糖芳齡莫測,隨意印染的黑色花紋模糊傖俗,是喜滋滋的傖俗。沒有了董小宛,沒有了冒辟疆,董糖只有一路低靡下去。低靡下去是好的,人間的煙火才是真切。
暮春的夜,一層一層吃著一包舊歲的董糖,一點一點的回憶青春歲月。時間將白的稀釋成透明,將黑的沈澱到水底。那些透明不了也沈澱不下去的東西,就這樣董糖一樣窸窸窣窣,不能碰,一碰就四處飄散不可收拾。我的甜蜜的混沌的粗糙的青春。

Views: 1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