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梅山太和的味覺之旅-
進入太和有三條路 , 我第一次是從奮起湖走台 169 線進入的 . 奮起湖地區接近 1500m 的高度以及青翠筆直的柳杉森林排列得非常整齊 . 柳杉林後綿延交接的孟宗竹林凝鍊而柔美 , 相互襯托 , 讓視覺感官有目不暇給的飽足感 . 所有交感神經的訊息傳遞聚焦在應付隨時過度剩餘的視覺訊號 , 深怕有任何遺漏 , 眼睛忙碌得非常陶醉 .
我第二次進入太和時同樣選擇台 169 線 , 誰能拒絕如此的美景饗宴呢 ?! 柳杉森林與孟宗竹林依然沒令我失望 , 我甚至對他們產生某種情感的依賴 . 當車子要前往這片森林的時候我也開始產生幸福的忐忑不安 . 不過這一次我有新的發現 ! 在森林裡出現一種特殊的旋律 , 起先是阿里山山脈最常見的畫眉科藪鳥拉長而且迴旋的聲音 , 它的音調比平地市區的留鳥高出五至八度 , 當白耳畫眉跟她的聲音呼應的時候她會配合著時而婉轉偶爾激昂 . 有時候冠羽畫眉急促的的快節奏切入之後又形成一種相互抗衡同時卻又彼此搭配的態勢 . 倘若你一直往下走 , 接近來吉塔山附近時你一定可以發現高山白尾鴝將三重奏繁衍變成了四重奏 . 這是第二次的經驗 .
為了更進一步享受林間的音樂 , 第三次進入太和我做了一個重大犧牲 . 我選擇閉上眼睛 , 因為我想聽清楚白耳畫眉的花腔女高音以及冠耳畫眉的切分音法 . 但是這一次 , 我必須承認 , 並沒有很成功 . 為什麼 !?
閉上眼睛之後交感神經與腎上腺素亢奮激素的傳遞疏散了 . 其他原本被忽略的神經於是甦醒起來 . 閉上了眼睛我才發現原來太和這個森林山谷是阿里山山脈的味覺敏感帶 . 你只要輕輕一觸碰就可以感受到她痙攣抽搐的抖動 . 你發現自己被豐富的味覺襲擊 , 彷彿突然遭遇亂流的飛機 , 時時刻刻都處在被氣味流動的撞擊之中 .
首先是濃郁的水氣承載著竹林與杉樹林的陰離子衝撞你的鼻腔與肌膚 . 緊接著柳杉森林的氣味漸漸被零星卻不絕如縷的福杉與台灣杉森林的精油分子所取代 . 柔美的孟宗竹氣味事實上是侵略性並且排它的 , 孟宗竹林中容不下一棵雜草 ; 熱帶森林與溫帶森林的差別在於熱帶森林的生活條件比較舒適允許多種生物共生 , 林相於是相對顯得複雜 , 溫帶森林的資源匱乏 , 物種間競爭較為激烈殘酷 , 林相便顯得相對較為單純 . 也就是說整齊美麗的林相事實上是殘酷鬥爭強勢樹種驅逐弱勢樹種的結果 . 走出竹林看見一個宛如夢境的大凹山谷 , 層層的駁坎環繞撐托一畝一畝的茶園 , 這裡是高山茶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樟樹湖 ! 幾十年前這裡曾經是樟樹巨木的森林 , 樟樹的痕跡依稀可以在頁岩下的溪水中釋放若有似無的氣味記憶 . 幾個轉彎之後來到一排住家 , 戶戶幾乎都是茶農 . 樸素的房舍同時又是茶場 , 原來剛才那一陣亂流根源的低氣壓是在這裡形成的 .
每一間茶場都是神奇的味覺工廠 , 它可以將整個森林山谷的氣息焙製成一杯溫暖的茶湯 . 你只需閉上眼睛就可以輕易辨識每一襲香氣的湧流 . 我建議你停下來試喝一杯茶 , 順便整理一路過來味覺的巔簸與傷痕累累 . 我們都知道茶性涼善吸附 , 所以當我們將茶葉用茉莉煙薰可以做成香片 , 用佛手柑入味於大葉種阿薩姆就能變成知名的伯爵紅茶 . 台灣高山茶所謂的 “ 高山氣 ” 倘若仔細品味無非就是茶葉生長過程所吸收與汲養的 , 在茶園周遭山林泉水土石嵐氣的縷縷芬芳 . 好的製茶師傅就是要用茶園管理 , 採摘時機的掌握以及製茶的技術將這一個茶葉吸收到的所有菁華再現出來 . 茶葉 “ 山頭氣 ” 的成分就是森林的靈氣以及四季流轉的鳥語花香與每一個沁鼻入心的深刻印象 . 茶師傅泡的樟樹湖茶一入口 , 水是潤的 , 綿密的香氣之中蘊藏一股自然天成的高貴典雅 . 我體會到位居太和最高處的樟樹湖每日在朝陽中甦醒雲霧中呼吸吐納的氣度質地 . 在這裡茶樹可以俯瞰整個太和山谷 . 山谷裡平均 1000 公尺左右的高度緊鄰東邊拔地而起 2600 公尺的塔山 , 反差的氣勢讓震懾人的崇高感覺油然而生 , 尤其每當雨後從山壁直瀉而下落差超過數百公尺的幾道瀑布 , 遠處一看就是范寬的 谿山行旅 >>, 稍一靠近就是另一種萬馬奔騰 . 這是阿里山山脈的第一高峰 , 也是鄒族的聖山 . 從太和到來吉正是最親近塔山 , 也是阿里山山脈最私密的一個山谷 .
沿著 169 線往北走 , 我們慢慢靠近山谷的低處 , 從花石溪到清水溪 , 反差的地勢讓氣流旺盛並且讓空氣舒活靈動 . 水氣從濃稠逐漸變成清爽 ! 茶園之外的主導氣味是最厚實的台灣櫸木香 , 感覺有如低音大提琴般的沉穩 , 它想必是這裡年紀最長的森林居民 . 赤楊 , 無患子跟山黃麻等先驅樹種的出現告訴我山谷森林的更替 . 應是人工造林 , 閥林再閒置後的下場 . 這個地方原來應該屬於樟楠科為主的領域 . 也許是海拔降低 , 也或許是竹林減少 , 路旁的禾本科植物變得多樣了 . 末骨消 , 野百合 , 野薑花 , 懸鉤仔 , 紫花霍香薊 , 亮麗的射干昌浦甚至蔓藤的牽牛花 , 鐵線蓮都冒了出來 . 氣味漸漸越來越熱鬧起來 . 隨花採蜜的各種鳳蝶提醒我此處的昆蟲以及其所伴隨的生態的豐富程度 , 茶園管理與茶葉氣質也隨著轉化 . 這裡的茶園在斜坡上架構層次豐富的駁坎 , 彷彿巴里島的梯田一般 , 只不過氣勢更為龐大繁複 . 從太和山谷的中心點油車寮到公田儘管向北走都還是塔山下的向陽坡面 , 豐富的生態營養這裡的土質 , 堅硬礫岩下有許多黑色的柔軟腐質成份 . 這是一個共生而豐饒的環境 , 茶葉感受到了 . 泡出的茶湯有親切的滋味 , 少了一點霸氣多了幾許熱情與慷慨 , 堅實中隱藏著溫柔 , 並且展露陽光的朝氣 . 茶葉在每一次受水與釋放之間 , 給予你不同層次的滋潤與感受 .
一位茶師傅帶我去參觀他在此處的茶園 . 茶園正中央矗立兩株巨大的烏心石與台灣櫸 . 我不解的問他 , 兩棵大樹在茶園中央 , 不但妨礙其他茶樹的日照光合作用 , 更會與茶樹競爭土壤中養分的吸收 , 也減少了植種茶苗的數量 . 對產量理應是負面的 , 為何不砍掉 !? 他微笑的告訴我 , 巨樹有靈 , 我們為了營生必須向大自然要地 , 但沒必要趕盡殺絕 , 要尊重土地 , 感恩土地 , 我這樣就夠了 ! 據我所知 , 這位茶師傅是太和地區得特等獎最多的一位茶農 . 茶園裡的兩棵大樹非但沒有讓茶樹體質變差 , 反而在某種微氣候的互補平衡之下更豐滿了茶樹的內涵 . 另外有一位茶農不想管理龐大茶園也自覺已夠溫飽 , 志願提供自己的土地不種茶而改種原生種的林木 , 將土地還給大自然 . 這種溫潤與能捨的慷慨 , 你都可以在這裡的茶湯中一一品味 .
下一個太和的重要茶區就是湖桶底了 ! 它在陵線的另一邊 , 是山的向陰坡 . 土壤中的黑色腐質不見了 . 這裡植物的多樣性減少了 , 土中的養分也比較單薄 , 礫質層下多是紅色土壤 . 竹林又出現了 ! 從這裡往西再越過兩重山脈就接近嘉南平原 . 早期高山茶是從西邊種過來的 . 這裡尷尬的情形是她的高山氣息比不上陵線的另外一邊 , 土壤可能也不盡相同 . 但聰明的茶師傅還是解決了這個困境 . 土壤的腐質不足卻同時也讓排水暢通 . 夏秋雨水過量時茶葉卻沒有積水過多的滯氣 . 而且由於土壤的差異讓被迫深根的茶樹吸收更多的礦物質 . 向西的午後陽光以及深層的地氣讓這裡的茶湯出現特殊的陰柔特質 . 呈現一種溫柔婉約內斂含蓄卻又不失堅韌的無限韻味 .
有一次我好意拿一包市區高級連鎖店買的茶葉去回報請我喝茶的茶農 . 煮水伺茶香氣乍起 , 我問他
- 好喝嗎 !?
他靦腆的輕輕點頭又輕輕搖頭 .
- 香不香 !?
他為難的對我笑了一笑 !
然後回答我說 :
- 這個茶採摘的那個早上沒出日頭 , 雨水過多 . 應是茶工已經找來 , 倉卒搶摘 …..
我赫然發現 , 不同於故作姿態的茶藝家 , 也不同於自我標榜的所謂藝術家 . 藝術對他們而言不是長篇論述詮釋的大道理 , 而是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刻的實踐 .
當顏色被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 我們知道知識出現了 ; 當藍色被分成了湛藍與靛藍 , 我們發現文化的層次變豐富了 ; 當藍色被隱喻成 “ 雨過天青雲破處 ”, 這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 這是某種空靈與飽滿相互辯證的藝術領域 . 問題是我們所認知的藝術竟然大多以視覺為主 . 其他感官領域被輕忽得完全不成比例 . 如果我們對茶的形容詞僅僅侷限於 : “ 好香 !” “ 好喝 !”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責怪鹽酥雞與碳酸飲料之類的食品讓我們的官能退化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
全世界的茶葉產量中多是紅茶綠茶 , 半發酵茶產量較少 . 然而台灣卻是最重要的半發酵茶產國 . 我們通稱它為烏龍茶 . 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台灣有五座茶葉改良場 . 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 , 我們毫無疑問可以說台灣是世界上半發酵茶管理與製作技術最先進的國家 . 太和地區有三百多戶人家 , 一千三百多人 , 其中竟然有超過五十座的製茶廠 , 密度之高也是令人驚訝 . 台灣每一季的高山茶比賽 , 或許不一定每年都是特等獎 , 但前二十名中 , 太和高山茶得獎的比例經常是最高的 . 依比例而言 , 台灣的太和就如同法國的波爾多 , 義大利的托斯卡尼或者加州的 Napa-Sonoma-Mendocino, 是世界上味覺藝術家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 只不過他們少了一般藝術家虛榮自覺與裝腔作勢的派頭 .
我們習慣視覺的旅行 , 五彩繽紛的景色總是令人嚮往不已 ! 但是你可知道 , 旅行中如果僅僅使用視覺 , 你將錯過了一個多麼豐富精采的世界 !
建議你 , 倘若要去太和 , 記得帶著鼻子去旅行 !
陳泓易
藝術社會學背景 . 研究波特萊爾多年 , 受到波特萊爾的作品影響而對味覺有特殊偏好 . 巴黎大學畢業 , 曾在阿爾卑斯山 , 法國中央高地與普羅旺斯的偏遠地方工作與研究 . 在台灣則是以生態藝術或環境藝術為主要行動 . 目前最主要成就是在台灣這塊土地種植超過三萬棵原生種樹木 . (收藏自 《旅行台灣》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