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蕙穎·「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由於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山水相連,中國希望能盡快開展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及發展合作,並與各國人民交流。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中國有著共同利益。

「一帶一路」帶給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與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共同發起舉辦「2015年絲路之友」中國—東南亞對話會,5月15日在深圳五洲會館舉行,會上多國代表提出這項倡議落實時,可能面對的衝擊。

推動各國平等相待

中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參贊董碧幽表示,21世紀海上絲路強調經濟文化合作,不涉及爭議問題,各國只有更快地體會海上絲路好處,才會更積極參與。

她表示,若要順利推動「一帶一路」必須秉持互信、對接及早期收穫三個原則;而「一帶一路」不是特定國家的工具,而是大家各國平等相待。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各異,對海洋開發保護做法也不一樣,套用一個理念及合作模式,不積極也是不合理的。」

她說,21世紀海上絲路強調對接,這不是聽從一方的說法,而是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保持共同點進行共同對話。

她解釋,發展上的對接,包括印尼總統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及海上高速公路的計劃,與海上絲路不謀而合,海洋合作也因此中國印尼關係的新引擎。

董碧幽說,許多國家正在建設港口基礎設施、發展漁業及加工業,海港產業園區等,中國企業擁有這方面的經驗及實力,因此希望中國政府能為幫助兩國企業對接。

「海上絲路沿線各國只有儘早感受到海上絲路的好處,才會更願意參與及投入。中國盼與沿線國家一起盡快確定項目,早日推動並早日取得結果。」

此外,她表示,一帶一路計劃在1年多來,在多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與沿線國家簽署協議

「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已達57個。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並在巴基斯坦參與第一個大型水電發展計劃,贏得開門紅。」

她指出,在政策溝通方面,中國已和沿線國家簽署系列合作框架協議,包括與馬來西亞簽署海洋領域合作5年規劃,以及與斯裏蘭卡,馬爾代夫簽署海洋領域合作協議。

她說,在貿易暢通方面,則包括與馬來西亞推進產業園區合作新模式,在印度建設產業園區,與印尼簽署印尼-中國-東盟產業園區協定等。

她指出,中國也積極與沿線國家簽署銀行業、證券期貨業雙邊監管合作備忘錄,逐步推動區域內建立監管協商機制。

沿線國家互惠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共同建設倡議,「一帶」指的是陸地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則是「21世紀海上絲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有3條走向,從中國出發,一是經過中亞、俄羅斯到歐洲;二是經過西亞至波斯灣及地中海,三是經過東南亞陸地,延伸到南亞及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路則有兩條,也就是從中國沿海出發,一條經過南中國海及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另一條則經過南中國海走向南太平洋。

中國共產黨中央對外聯絡部負責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民間交流部分,而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CFPD)則是該部影響下的非盈利組織,負責推展「絲路之友」項目。該項目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惠民、研修及對話會項目。

符合區域特點 制定危機應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傑指出,中國及東南亞在面對非傳統威脅時的聯合機制仍脆弱,雙方應該以符合區域特點的方式,制定風險評估、危機應對及戰略規劃。

他表示,根據聯合國過去20年統計,全球大型自然災害當中,有40%發生在亞太地區,而過去10年,本區域抗大型風險的能力雖有進步,但仍相當薄弱。

「過去10年當中,因自然災害死亡的人數,在亞太地區比起過去20年成長3倍。」

他說,28個相對發達的國家,所受的經濟損失當中,就有80%來自自然災難。「一帶一路」包括東盟共同體的建設,而隨著發展,也會有越來越多城市建在地環帶。」

他指出,中國雖開始與東盟國家探討,面對非傳統威脅的合作機制,如自然災害救助及聯合執法,但機制仍相當脆弱。

「這種機制需要一些必備條件,包括機構的保障,共同的標準,面對非傳統威脅時的資源使用,這些,我們仍與發達國家相比能力不足。」

他建議,中國及東盟應該加強在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合作,但必須在各國基礎上進行設計,來制定符合區域特點的機制,並制定風險評估、危機應對,以及戰略規劃。

他也建議,未來可能發生的核安全,網絡安全,航道安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區域性的示範項目,進行聯合性作業,逐步完善救災能力,也可以考慮建立資訊共享中心

他透露,南中國海方面,中國已經與東南亞國家達致部分協議,包括共同建立海上搜救熱線。

他說,身為智庫的代表,他希望中國未來能與沿線國家建立起非傳統安全的智庫連線。

泰菲代表:南海爭議不影響合作

海上絲路牽涉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合作,談及此,就不能不談到各國在南中國海海域的主權爭議問題。

無論如何,泰國代表及菲律賓代表在「絲路之友」中國—東南亞對話會上發言時表示,南中國海爭議,並不會影響海上絲路的合作。

泰國-中國文化經濟協會會長頗欽表示,泰國人民要的是共同的和平、信任及對話。

曾任泰國副首相的他指出,比起海上絲路所能帶來的發展建設,南中國海的爭議太微不足道了。海上絲路同時也會為各國帶來和平與相互信任。

他說,大馬首相納吉在早前落幕的東盟峰會上,主張要以「非對抗方式」處理南中國海問題,也呼籲各國盡快通過商討解決問題。

菲律賓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麥克洛佩茲則認為,兩國政府雖然知道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的存在,但雙方應該聚焦在兩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他指出,南中國海問題在菲律賓已被政治化,由於新聞的強力發送,菲國人民聚焦該國與中國之間的爭端,卻對海上絲路一無所知。

「領土主權爭議,可能耗上50至100年才解決,但我們無法預測,50乃至100年後的情勢,又會是什麼情況。」

他建議,中國向來被視為挑起爭端的一方,中國必須主動出擊,影響意見領袖及企業領導人,而這必須現在就進行,而不是等主權問題解決後才開始。

建議中國解禁社媒擴大影響力

菲律賓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麥克洛佩茲建議,中國應該開放讓國民自由使用面子書、推特等社交媒體,才能在世界各地擴大影響力。

他指出,美國是因為媒體及流行文化,才能在全球年輕人群體擁有一定的能見度,而中國也應該效仿這種做法。

「我之前參觀了深圳的前海發展計劃,覺得很興奮,但我若要把我所看到的一切貼上面子書,卻是做不到的。中國如果希望讓世界看見他的美,就應讓社交媒體解禁。」

他指出,美國的部分實力來自軟實力,而中國在這方面已經落後一段距離。

擁抱更多開放空間

然而,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黃典林認為,中國當局封鎖社交媒體是個政治方面的問題,他相信此事短期內不會解決。

「中國政府必須兼顧穩定及發展,因此若要進行這種開放,真的需要很長時間。」

但他指出,從長期來看,中國料將擁抱更多開放空間。

「如果你比較5年前、10年前的狀況,現在的人民,其實比過去享有更大開放性。」

他形容,在中國,許多事情都有如「實驗」,往往是先嘗試去做,看看效果如何,若成果不理想就停止。

此外,他表示,中國政府是不會對谷歌等外國公司妥協讓步的,因此若有關公司希望進入中國,除非谷歌能主動說妥協,作出讓步,否則難以成事。

黃典林是在北京對外貿易大學,為大馬新媒體發展研修團舉辦的工作坊上受詢時,如此表示。該研修團是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主辦。

或設立大馬硬體站

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季平表示,該基金會正在考慮設立「絲路之友」大馬站的可能性。

他指出,由於中國為了一帶一路倡議有成立智庫連線,因此他希望東南亞國家的專家學者及相關研究部門,都能多加參與。

他表示,絲路之友的站點未來可能會建設硬體站,這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絲綢之路研究院要建設分院之事不謀而合。

「我個人希望,一帶一路能建立起民間交流的網絡。既是智庫的交流網絡,同時也是人民交流的管道。」

季平是在5月21日,與大馬媒體代表團拜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絲綢之路研究院時,如此表示。

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吳浩則指出,絲綢之路研究院將主要關註一帶一路倡議,並圍繞國家進行深入研究。

他表示,研究院將紮實結合寧波及深圳蛇口的絲路研究院分院,希望能在研究方面,與各國發揮共同創新的能力。

「研究院也會進行中國及馬來西亞的來往研究,這不只是過去的歷史,而是包括現在的經濟、政治及文化。」

需要更多宣傳 讓大馬人民了解

馬新社高級編輯阿末弗雅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大馬仍需要進行更多宣傳,才能讓大馬人民充分理解有關建議。

「我不知道其他國家情況如何,但是在大馬,這個倡議還需要向大馬人民進行更多講解,就像講解東盟經濟共同體那樣。」

他指出,大馬社會對有關倡議仍然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積極宣傳,讓媒體及社會更能了解此事。

他是在5月21日,與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及大馬媒體代表團拜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絲綢之路研究院時,如此表示。(收藏自 2015年05月23日 東方脈動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