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德‧武吉仕砵關鍵詞――彭氏宗親.客家人.儒學大師

上星期,朋友在面子書上分享了一組照片,那是我家鄉柔佛州昔加末武吉仕砵新村的地標建築――建隆磚廠的大煙囪。磚廠離我老家很近,一直以來14層樓高煙囪予我就像老鄰居,它的存在是多麼的自然,但偶爾也會忽略了它的存在。當隨著歲月流轉,物是人非,緬懷故人故物時,才驚覺自己忽略了他們的存在及陪伴。

朋友在照片下留言,說煙囪開始拆除了,磚廠的地皮已經賣給一家發展商,意味著磚廠正式走入歷史。新村地標消失了,從此新村的結構再出現改變。

磚廠見證了新村的日升日落,開辦以來為這個以務農為主的新村居民提供另一道經濟來源和職業選擇,不喜歡割膠,可以選擇去磚廠烘磚、搬磚,或者操作泥機、做財庫(舊時替老闆打理公司財務及營運,深獲信任的伙計)等,有家庭負擔需要賺外快,或者主婦學生要幫補家用,也可以去磚廠打工。這是一家磚廠為村民帶來的集體回憶。

60年代,經濟起飛,很多村民重建板屋,磚塊的需求量大增,供不應求,磚廠因此迎來了“盛世”。我老家採用的磚塊都印有“建隆”的英文字母,隨著磚廠經過70年春秋,不敵發展洪流劃上句點,如果老家哪一天再重建,我希望可以留下一塊磚做紀念。

新村很早就出現結構上的變化,例如人口,一直以來逾80%村民是姓彭的,客家人居多;又譬如房屋,早期都是菜園屋,半磚板,後來有人改建為全洋灰,構造更漂亮了,再來花園區排屋如雨後春荀冒起,膠園菜圃逐一讓路。隨著村民老的離開,年輕的往外發展,外地來的買了排屋搬了進來,新村已經不是原本那個新村。

以我老家所在那條巷子為例,可以明顯感受到深刻的變化,當中有幾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置,一些則只剩下老人留守,年輕人都在外地工作和定居。一些房子則賣了,新的屋主是誰人,長年在外地,過年過節才回老家的年輕人根本就不認識;甚至對於過去的老鄰居也印象模糊了。

武吉仕砵和國內大大小小的新村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1940年代緊急法令下實施圍籬政策,全村共享大鍋飯……年長者記憶猶新,年幼者或許從長輩口中聽說過,唯生在太平盛世,距離太遙遠,面目模糊,起不了共鳴,記憶斷片,物換星移;如此下去,為子孫留下,只能是散亂的新村歷史篇章。

一片土地能聚集了同個籍貫的人士,通常都有一個人在牽引,談及武吉仕砵客家村和彭姓宗親聚居特色,不得不提彭登仕這號人物。1930及40年代南來移居武吉仕砵的彭姓人士都曾經得到彭登仕的照顧。

當中有大批原本落戶印尼的彭姓客家人,也是在聽聞彭登仕的熱心善舉後,選擇離開無法適應的印尼生活環境移居此地。

另外一位武吉仕砵的聞人,則是已故國際儒學大師石詩元,石校長著作等身,在國際學術界與新村內享有一定的崇高地位,他曾於1956年至1976年在村內的思樸華小掌校20年,退休後,也曾在昔加末的中學教導母語班,很多村民都曾經受過他的春風化雨。

彭登仕是牽引彭氏宗親聚居建立新村的功臣,石校長則是許多村民的指路明燈。彭先生我很慚愧最近才真正認識他的事跡;石校長雖然在我就讀華小時已不再掌校,但因熱愛華文而與他結緣。華人常言,飲水思源,任新村結構如何變化,他們兩者皆不能從新村記憶中抹除。他們應該被選入華小歷史課本“地方聞人”名冊中,他們的事蹟及付出和貢獻須持續地傳授給新村的每一代。這樣一來,縱使新村結構如何變化,物是人非,唯新村的精神依然永存。

時代洪流我們或許無力抵擋,但只要憑著我們的精神力量勢能維護新村的薪火傳承,莫再蹉跎了,不要待完全失去了才來慨嘆,武吉仕砵如此,國內千百新村亦然。(收藏自 30.8.2015星洲日報/騎驢看本‧主筆:張立德)

Views: 1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