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從「存有的根源」到「存有的彰顯」進而「存有的執定」之過程
由此談「存有的根源」到「存有的彰顯」,若借用佛教唯識學所說,這是從「境識俱泯」到「境識俱顯而未分」,境識俱泯相與為一體所構成的整體稱為「道」,而「道」之揭露即「境識俱顯而未分」。由於人作為一活生生實存而有的人,在觸動參與的過程中使之彰顯了,此彰顯使「境」與「識」(即外境與人的心靈意識主體)同體彰顯,相互迎向而彰顯,人觸動道、參與道,道即迎向人,所揭露者還未分別,即未形成主客對立之貌。再進一步,才有所謂「以識執境,以主攝客,以能攝所」,才有所謂「存有的執定」,即「主體的對象化」活動,才使對象成為被決定的定象。這重要的過程即「話語」進到其中,也就是主體對象化活動,即人們通過一「言以定形」(即王弼所謂「名以定形」)「文以成物」的方式,使「形、器、物」成為一被決定的定象④。換言之,一個對象物之所以為對象物,這是經過一非常復雜的過程,是一主體對象化過程使得它形成定象,才有所謂一與我這個主體區隔開來的對象,即物之為物並非本有可擺在那個地方、一被拋擲(be given)在那個地方的東西。其實,這是人們去建構它,而成為對象物,過程中人們有其規定及隱含的詮釋,在其中人范限、構造了它,定義了它。這過程中也把人所隱含的意趣、欲望、權力、作用等都摻和了進去,使得話語所規定的對象所構成的一大套系統隱含了這些東西。借用佛教的話來說,即「業力」伴隨而生,經由語言文字所范限構造的對象物均有這些問題。
二、關於「道、意、象、構、言」的詮釋層級
1.「道論」較接近中國哲學的原型
關於「存有三態」的展開,我曾透過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詮解這個問題。「道」之為「根源性」,「一」之為「整體性」,「二」之為「對偶性」,「三」則為「對象性」,而「三生萬物」之為「萬物」即為「對象物」。「道」之為道,其根源之為一總體,此即隱含對偶的兩端,進而經由一「主體的對象化活動」,而成一決定了的「定象」。這也就是如我們前面所述,是從「境識俱泯」到「境識俱顯而未分」到「以識執境」的過程。由「根源性」而「對偶性」轉為「對象性」,由對象性才能對象化成為一被決定的定象。這樣說來,我們可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理路釐清了,這與「存有三態論」是相合的⑤。就總的說來,這較符合中國哲學傳統中儒道原型。中國哲學談宇宙萬有一切,談存在如何開啟,存在是什麼,談對象物如何成為對象物,談存在又如何地與價值和合為一。
華人文化傳統談「存有之道」,乃言「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且不可分的整體」。此存有之道,當我們講物時,是經過一復雜的彰顯生發的過程,因為彰顯生發而被決定,而再經過一認定的過程,此中有一「縱貫的發展」及「橫面的執取」;「縱貫的發展」是從「境識俱泯」到「境識俱顯而未分」,「橫面的執取」是進一步到「以識執境」的過程⑥。這樣的說法避免了「主體主義」及心靈獨大的傾向,因中國哲學乃以「道論」作為歸依。「道」所貴為天下以前,天下萬物一切皆為道。「道」的內涵是什麼,就其能動性來說,就隱含開展為物質的可能,「道」其實是心物不分的,化而為一的,姑名之為「氣」。「氣」是「對比於心靈與物質兩端而成的一個辯證性概念」⑦,它是最源初的概念。我以為:中國哲學既非以主體能動性的「心」做主,亦非以客觀的法則性的「理」為主,而是以總體的根源性之「道」為主。用唐君毅先生的話來說,此中隱含著「存在的流行」及「流行的存在」⑧,這存在的流行,亦是存在的律動。
2.話語的介入後使得萬物成為萬物
我認為以「氣論」(或道論)為核心的詮釋較接近於中國哲學的原型。這里所說的原型是就整個理論系統的原初而言原型,這並不是通過時間之追溯而溯其源。因為時間的溯源,此為不可能,頂多只能溯至最初最古老的巫教傳統即薩滿教(shmanism)的傳統,而此一傳統又可與「道論」的傳統連接在一起。我們這樣的詮釋方式,可避免牟宗三先生以《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的哲學思維來處理康德(Immaneul Kant)「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而構作成兩層存有論的問題。這一思維有主體主義傾向,這是以道德主體的優位性來涵攝一切。此一方式對整個中國哲學中許多層面的解釋力上有其限制,而且在整個哲學史的詮釋上,忽略了漢代哲學、唐代哲學,以及清代哲學。視漢代哲學宇宙論傾向為歧出,視漢代重氣的哲學為一種陷溺,這是不當的。這類問題我曾於2000年在「中央大學」(台灣中壢)講座中提出。我當時主要是從「兩層存有論」到「存有三態論」去談相關問題,在此處暫不多談。回到「存有三態論」的構造來說,一個嚴重問題在於,我們常誤認為萬物之為萬物是一既與的存在而為萬物。實則不然,通過我們的名言概念、文字符號象征,通過非常復雜的主體對象化活動後,才使得萬物成為萬物。簡單地說,是話語介入後才使得萬物成為萬物。所以「凡物皆論」,無論即無物,無可懷疑的,我們其實是透過話語來建構、理解世界。
(來源:《船山學刊》2017年第5期;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正月十八日丙申 | 耶穌2018年3月5日; 作者簡介:林安梧(1957-),男,台灣台中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花蓮,9707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