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敏:論錢學森關於科學與藝術的思想 4

由此可見, 雖然科學人與藝術人觀察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 工作的方法和成果的表現形式不同, 但是彼此研究和觀察的對象是相同的, 都是黃河壺口瀑布;最終的目的和心願也是相同的, 都是為了使中國人民有幸福的生活、美滿的家園。這也是科學與藝術有可能相互溝通的統一性。


3.4科學與藝術的共同靈魂

藝術似乎與科學不同, 藝術是通過生動具體的典型形象來反映現實, 揭示客觀世界普遍真理。如我們常見的戲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電影、電視、雕塑、建築等作品, 都極具鮮明的個性和特色, 能激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 給人以真善美的啟發和教育。這其中飽含著藝術家個性化的特征、體驗和創造, 否則, 一部接一部都是大同小異的戲, 作品難有永久的魅力和巨大的社會效益。藝術貴在創新, 要敢於從舊的文化傳統中打開一個新世界, 這種創新精神是藝術生命的靈魂。

其實, 科學更需要創新, 創新也是科學發展的靈魂。錢老經常強調, 搞科學技術的人, 如果只是停留在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的基礎上轉來轉去, 沒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 不能適應科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那就不算是做了科學研究工作。當然, 科學工作要有新的發現和創新是很難的, 有時會受到經費、實驗條件、設備、體制等的限制, 還有可能不斷失敗、犯錯誤、遭到來自各方面的打擊、譏諷和壓力, 使你孤立無援, 甚至危及生命。然而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 真正的科學家就是要勇於在實驗、失敗, 再實驗、再失敗, 再實驗的斗爭中探求真理。當然, 也要防止偏見, 「偏見令我們失去真理, 我們要警惕啊!」[3]

錢老就是一位勇於創新, 從不墨守成規的大科學家。 1999年6月7日美國時代周刊《TIME》 J. Mcgeary撰文, 以錢老為例批判Cox的所謂中國人竊密的報告, 該文雖有一些不實之詞, 但他認為20世紀「50年代全球20個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的建立, 包括現在那些北京還把目標對准著美國的, 都是錢學森智慧的產物。」 (Qian is the brains behind the 20-odd´ 50s-era ICBMS, including those Beijing currently targets at the U.S) 。

20世紀末, 《中國科技畫報》 (1999年第7期) 刊載了對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有重大影響的20位科技巨人[4], 其中有愛因斯坦、玻爾、居裡夫人等, 而第18位就是錢學森, 是世界上惟一入選的中國人, 被譽為「中國的航天之父」。我看了以後對錢老說:「其實, 我看您不僅是中國的航天之父, 您在應用力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地理科學、建築科學, 以至大農業、大成智慧等廣泛的科學技術領域裡都有原創性的傑出貢獻, 影響著我國乃至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可惜很多中國人和外國人還不知道, 他們把您的成就寫得太簡單了。」錢老謙虛地笑著說:「■對我過獎了, 我很不敢當。文字夠了, 每個人都寫得不多, ■看, 日本人還沒有呢!」

錢老對創新是非常重視的, 總是鼓勵我們要敢於創新。

1995年新年, 錢老讀了「毛澤東與科學」研討會的文章以後, 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文章裡提到50年代毛主席曾在不同場合接見過錢學森 (當時他只有45歲) , 多次鼓勵他要敢想、敢說、敢做、敢於創新, 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貢獻。錢老隨即寫信對我們說, 當時, 「毛主席要我們創新, 我們做到了嗎?回想在60年代, 我國科學技術人員是按毛主席教導辦的:

  1. 我國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基本粒子的『層子』理論, 它先於國外的『夸克』理論。
  2. 我國率先人工合成胰島素。
  3. 我國成功地實現氫彈引爆的獨特技術。
  4. 我國成功地解決了大推力液體燃料、氧化劑火箭發動機燃燒穩定問題。
  5. 其它。

但是今天呢? 我國科學技術人員有重要創新嗎?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我認為我們太迷信洋人了, 膽子太小了!

我們這個小集體如果不創新, 我們將成為無能之輩!我們要敢干!」1



(原載:2001年 第3卷 第11期《中國工程科學學刊》

Views: 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