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認為,文化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記憶維持著國家與民族的共同經驗。文學作為這個「象征體系」與「個人記憶」中最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國民反復認識、確證和壯大自己的精神養分,為世人提供心靈指引,豐富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內涵。文學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與文學的詩性或詩意密切相關,詩性作為文學和藝術最高境界之一,衡量著創作的水準與品格。

詩性是文化自信的蓬勃洋溢,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創造者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本民族傳統積澱的升華,意味著文化的厚積薄發,體現著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信念和信心。越有文化創造的自信,就越有勃發與提升詩性的自覺。我們在今天倡導文學創作的詩性表達,就是因為不少寫作者在匆忙的路途上忘卻了文化底蘊的貫註,未能獲得助推自己創作在思想、聲音、態度等方面自由飛升的能力。在當代文學創作中,詩意表達弱化傾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製約了原創力的提升,製約了創作品格的提高。

詩性外化著作家的心靈。作家作為一個民族的感覺器官、思維神經與智慧的瞳孔,可以從情感、感覺、思想、意識等方面持續守護所屬民族的精神成長。詩性固然意味著首先要立足於現實,不能是作家拔著頭發脫離地球,詩性更是對現實的藝術化和文學化處理,重點在於升華,而非直接描摹克隆,更非現實翻版。詩人艾青說過,「作家並不是百靈鳥,也不是專門唱歌娛樂人的歌妓。他的竭盡心血的作品,是通過他的心的搏動而完成的。他不能欺瞞他的感情去寫一篇東西,他只知道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去看事物,去描寫事物,去批判事物。在他創作的時候,就只求忠實於他的情感,因為不這樣,他的作品就成了虛偽的、沒有生命的。」好的文學作品表達的是作家的「心象」,是對現實的超驗,如果過度和絕對「寫實」,過分註重故事如何吸引人,情節如何「狗血」,使作品幾近於新聞、紀實等體式,如果缺乏以「心的搏動」對題材進行藝術的提純,或忽略將現實化為藝術,搭建不起現實通往藝術的橋梁,作品則只能淪為平庸的事象說明書,無法感染人,無法感發出正面的價值。(原題:強調詩性表達在當今是必要的;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03月21日 | 作者:梁鴻鷹)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