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紅·能讓人類失去詩性的不是機器人

人工智能會不會寫詩?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已經遲了。網絡空間那麼多「機器詩人」此刻都在寫詩呢。他們的筆名可能叫作「偶得」「九歌」「薇薇」「小冰」「駱夢」……保不定你在網上點贊的一首詩,就是機器詩人的傑作;抑或當你在「西窗樓角聽潮聲」和「西津江口月初弦」之間猶豫,分不清哪一句是名家經典,哪一句是機器賦得的時候,我們怎麼還能堅持說人工智能不會寫詩呢?

如果你問,人工智能造就的機器詩人能否寫出足可傳世的千古經典詩作?這真不好說。

比起自《詩經》《荷馬史詩》以來,已經走過了不下三千年的人類詩歌發展史,機器寫作是21世紀才有的概念,而人工智能被嘗試用於寫詩,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圍繞機器詩人的整體創意、算法改進、數據處理、深度學習,以及神經網絡研究、腦機連接技術、機器情感研究等,都還在初級階段。畢竟這只是一個弱人工智能的時代,此刻還無法妄斷機器詩人會不會寫出傳世佳作。

與人類歷來從童蒙背誦、初學對仗開始,一步步成長為詩人一樣,機器詩人也要經歷模仿、置換、命題才能逐漸走上自主自由創作的境界。不過,具有先進人工智能的機器在學習寫詩方面,一定比人類進步快,因為其記憶力、耐受力和學習能力、糾錯能力是人類不可望其項背的。

你也許會質疑,類似靈感、價值、欲望、情感、想像力等所謂屬於人類詩意的原創造力,機器能夠跨越這樣的鴻溝嗎?過去,我會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可到了今天,神經網絡技術、基因科技、量子科學和人工智能都在呈現數量級的跨越發展。基因可以剪輯,物質可以改造,五官和大腦的信息可以人工控制和傳遞……所有這些研究的突飛猛進,令傳統信念動搖,我們還是要多觀察,多等待。

就目前機器新聞、機器小說、機器詩歌寫作的技術進展和已有成果觀察,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詩歌寫作,作為人類詩歌大家族的新品種、新文類,正豐富著人類的詩意世界,並且注定要占有一席地位。而且,這可能會使一大批冒牌詩人、偽詩人、順口溜詩人等被淘汰出局。

面對機器寫詩的現實,可能帶來的對於詩歌未來發展的影響。譬如,機器詩歌寫作由於其快速而不知疲倦的制作能力,會不會造成需求過剩?而且,不同算法和數據學習的限制,以及為了滿足讀者趣味的傾向性設計,是否會造成類型化的機器詩歌寫作泛濫,而原創性、突破性、創新性的作品變得更加難遇難求?

不僅是機器詩人,機器詩歌論家很可能會出現。假定詩歌的評論、錄用和編輯等工作也改由人工智能來做,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最後,當人工智能的機器寫作平臺變得越來越精準,越來越強大和廉價好用,人們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偷懶,總是依靠機器來幫自己寫詩,包括給女朋友寫情詩也請機器幫忙,那很可能會導致人類自身的詩性功能退化,這才是我特別擔心的景象。

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所言:「我並不擔心人工智能賦予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問題。」面對機器寫詩亦然,能夠導致人類失去詩性的肯定不是機器詩人,而是詩人對於詩歌的信仰和追求,以及這一趨勢將由此往何處延伸。(作者:陳躍紅;2019年05月23日:光明日報)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