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信·論德里達的詩性哲學與哲性詩學(1)

摘要:德里達對西方傳統文化的解構,主要目的是解構“一切社會等級制和暴戾統治”。對邏各斯中心主義,語音中心主義及一切傳統文本等的解構,是他採取的迂回策略——去其根基和始源,使其崩塌並邊緣化。他建構的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無原則的原則,爲詩學等的自由遊戲創造開闢了無限的可能性。

“我是一個流浪的哲學家”,這是雅克·德里達富於幽默感的自畫像。德里達之所以稱自己是一位流浪的哲學家,是因爲他自己選定的解構主義詩性哲學和哲性詩學決定的。一方面他要讓自己的詩性哲學和哲性詩學永遠處於開放性狀態之中,他就不得不讓自己流浪,另一方面他更希望自己的思想永遠處於流動的自由創造的播撒之中,他也就不得不讓自己流浪。


德里達不但是一位哲學家,他還是一位偉大的詩學家。他不斷地在哲學場域、詩學場域中自由穿行,因此他的哲學就具有強烈的詩學意味,而詩學則帶有哲學的思辨色彩。他不僅超越了哲學、詩學的場域,甚至超越了藝術、美學和經濟場域,從而進入了文化學場域。

德里達的思想是複雜的,甚至是晦澀的、難以捉摸、難以駕馭的,有人稱德里達是“解構主義者”,也有人稱他是“後結構主義者”,還有人稱他是“後現代主義者”。由此可見,德里達思想的“不確定性”和“兼容性”。但是不厘清其學理理路,我們就無法前行。正如王岳川先生指出的:“解構主義在二十世紀的哲性詩學思想和文化研究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踪跡,以致我不得不指出這一事實:跨世紀的學術文化研究,如果不透析解構和建構方法的理論意義及其誤區,那麼,任何理論前提的批判厘清,任何理論的價值重估和建構都將是不徹底的,也會遭到難以克服的理論盲點的。” [1] (P391)因此,本文擬從德里達的詩性哲學場域和哲性詩學場域兩個維度進行厘定。


一、詩性哲學場域


所謂詩性哲學,按德里達的説法就是“非哲學式地冩哲學。從外邊達到哲學。” [1](P397)德里達在《盲目的記憶》中又説:“我的最長久的興趣,甚至可以説,我的先於哲學興趣的,更爲重要的興趣,如果可能的話,那就是朝向文學,朝向文學的文字和語詞的建構”。[2](P349)德里達不僅這樣説, 而且還付諸實踐。以致於瑪麗安·霍佈森不無感慨地説:“德里達採用非同尋常的形式冩作,我不敢肯定一個英國哲學家會這樣做或想這樣做”。[2](P336—337)霍布森還説德里達的冩作:“就象富於想像力的冩作”,“其中一些也很有趣,很好玩,它們令我放聲大笑。”[2](P338)由此可見德里達的哲學具有多麼強的詩學意味。

德里達的詩性哲學場域建構是從“解構”開始的。德里達説:“我們的話語無疑是屬於形而上學的對立物體系的。我們只要用某種策略安排,讓它在這個領域和自己的努力範圍之內反對它自己的種種策略,就可以産生一種混亂的力量並擴散到這一體系,從各個方面對其裂解並劃定邊界。這樣我們就能顯示出那種成見的破裂”。[1](P376)這可以看作是德里達對西方傳統文化宣戰的綱領。當然德里達已經意識到西方傳統文化的強大,但他義無返顧、勇往直前,採取種種策略,決心將強大的西方傳統文化予以徹底消解。


參考文獻

[1]王岳川.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I].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馮俊.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B].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學理論[I].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介紹:韓廣信(1953—),男,內蒙古,副教授,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當代文藝美學和文藝美學。聯繫地址:北京市 海淀區 圓明園東路8號 北京大學3號樓114室)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