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5)

顯然,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的時代里,一個人是要從此地跑到彼地才能夠實現真實的了解和真實的體驗的,即便是閱讀人類學家所冩的那個地方性的民族誌,乃至於新聞記者所冩的有關那里生活的各種報道。但要知道,從田野研究到冩成可以公開出版的民族誌,或者從採訪到新聞報道公開發表出來,這中間都是要有一種時間間隔或落差存在的,不可能是無時空差別性地同時共同存在的。

而現在,這種同時性已經因爲互聯網的普及而成爲一種現實性的發生,就像一個監控室里的不同監控畫面一樣,在同一時間里,一個人可以看到不一樣空間里所發生的不一樣的事情,真實的差異性時空生活,因此而在一個平面媒體中被虛擬地予以了一種同時性的呈現。我們會不加懷疑地信此爲真,它也確實在真實發生着,但無論如何卻又是以一種虛擬的網絡信息傳輸的呈現爲前提的,虛擬的信息呈現讓一種既有的在時空上的猶如高山流水一般的自然阻隔而變成是如一潭碧水一般,自然空間中的前後、左右、上下都變得無遮無礙,“世界”因此也就如美國人弗里德曼所言“是平的”。

而對於文化的表達這一點,或者説面對於文化改變或轉型這一點,又應當如何去加以理解呢?這實際上就需要注意到一種時間、空間以及人的活動性的相互交織性存在的那種綜合,即人在其中的活動帶動了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在場。但在這里,很多人顯然是抽離性地去看人的,也就是從單一維度去看人,人因此似乎要麼是一種時間性的存在,要麼是一種空間性的存在,還有則是一種抽象的人的存在,但卻沒能有一種多維度綜合的發生。因此,從這些人眼中所看到的人,只可能是一種片面的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就像盲人摸象的比喻一般,顯然是在把人看作是一種孤立的物的存在,而非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的整體性存在,因此也就需要將人放置在一個三維直角坐標系上才能去真正理解人。因此,鄉村里的人的活動也就包括了他們的生計、産業以及文化之類,而如果是單一化地陷入某一獨特性維度之中,因此而損失的信息也就會特別的大,這就要求我們注意到人的存在的時間、空間和活動的一種整體性的發生(參見圖2),這顯然不僅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更是一個如何去看人的人觀的問題。 

而對於中國的文化轉型而言,今天看去,它是作爲一個整體而存在的,也就是體現在了一種人的生活在方方面面的快速改變的發生,它是人在受到了一種時間的擠壓或受到了時間的逼迫而不得不做出一種抉擇改變的轉型,也就是所有的轉型,它都必然會在一個短的時間之內完成,是現實的急迫性擠壓之後的一種必然結果。

簡略而言,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總體上完成了西方大概兩百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的一種經濟生活的變化歷程。爲什麼是以兩百年爲限呢?這實際就需要找到一種標誌物,這方面,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1818年出版的《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可以作爲我們去下此判斷的一個參考性的標桿。實際上叔本華在那時,也就是在兩百年之前就已經在考慮所謂表象存在的真實性問題了,即“世界作爲表象”或“世界是我的表象”。在他極度敏感的哲學意識之中,顯然已經清晰地注意到了在那時人們生活中的表象生活越來越多地在起的決定性以及轉化性的作用。

顯然,在那一時期的歐洲大陸,一種高速發展起來的現代工業化社會,生活之中極大豐富的物質積累和消費,無形之中帶動了人們自己對於該如何存在於世界當中的一種思考,整個的社會,也從一種滿足溫飽的物質生産型社會,轉換到了更多要去滿足於一種精神表象欲求的消費型社會的發展。而面對今天這個二維表象世界,或者在“二次元”世界大發展的時代里,表象的生産日益成爲一種每天乃至每時每刻都需要去再加工與再創造的産品或對象,只是在叔本華那時的大多數的西方人,還並不會那麼敏感而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直到今天,當我們的生活世界中充斥着各種符號、象徵和表象之時,並且,這些內容在日益變成是流動性的而非是固定化的時候,這一向度所出現的一種不確定性以及世界的模糊性的問題才真正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注釋與參考文獻從略,全文詳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2021年第10期/《思想戰線》2021年第4期;作者簡介:趙旭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重慶文理學院、周口師範學院;關鍵詞:信息社會/文化轉型/鄉土中國)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