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李子卿 孫慧 楊子·地方感何以可能(1)

[摘要]段義孚將經驗界定為感覺和思想的復合體,進而聚焦於感覺,以感覺來聯結空間和地方。我們認為,段的研究奠基於一套基本理念之上: 人們通過身體(body)形成空間感,通過心性(mind)形成地方感。

從空間感到地方感,空間與地方被感覺聯結成為一個連續體,當下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同樣面臨如何處理空間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跨越地理學與人類學的學科藩籬,段的研究對歷史人類學和感覺人類學來說值得借鑒。

在相當長的學科史里,人類學、民族學一直將自己的研究定位為「客觀的」、「理性的」、「集體的」、「普遍的」的社會和文化現象,從而使得這個學科看起來「客觀」而「科學」。這就造成,那些「主觀的」、「個體性的」和「不屬於理性」的領域,在該學科話語體系里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排斥,並被邊緣化。

感覺,正是這樣一種傳統人類學拒絕碰觸的領域,人類學研究走向「感覺」 是自20世紀後期從美國開始的1997年,美國學者 Classen Constance 提出 「感覺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這一概念以來,「感覺」(sense) 逐漸成為當代西方人類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熱詞」。

在這一基礎上,在歷史人類學一貫關注的「國家與地方」、「地方與空間」等議題中,引入「感覺」視角(也即地方感)就成為一種必然。國內「地方感」的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旅遊學和地理學領域。在歷史學、人類學領域尚鮮有涉及,但已有一些學者正在探索:

楊念群通過北京「四大門」信仰的個案研究,指出該信仰之所以可能, 不是源於其「 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而是源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積累起來的地方感;臺文澤通過西漢水流域「犯喪」信仰的研究,呈現出地方感在當地人群信仰、實踐與社會整合中的關鍵意義;與此同時,一個根本性的命題也擺在了人類學家面前:地方感何以可能?

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必須回到人文地理學大師—段義孚及其代表作《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空間與地方)》 (以下簡稱《Space and Place》)中去加以梳理。

一、段義孚其人其書

Yi-Fu Tuan(段義孚)這一名字在20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美國地理學界名噪一時, 段義孚的學術特色在於注重「人的感情和感覺」,將傳統地理學的「人— 地關係」的「地」,進一步引申為「地方」,為將感覺(sense)引入到空間(Space)與地方(Place)的研究中奠定基礎,從而開創了一個新的地方研究範式。

段義孚生於 1930年,美籍華裔學者,段祺瑞之孫。1933 年隨家人移居澳洲, 先後就讀倫敦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地理學博士學位,200564 日,曾到北京師範大學做題為《人文主義地理學之我見》的學術報告,學如其人,學術與人生經歷在段義孚這里緊密地交織和糾纏在一起。 作為一名華裔學者,他從未使用過英文名字,一直沿用「Yi-Fu Tuan」

據說是出於他對中國的特殊感覺 [1](P.25) (Tuan,1998:25)獲得博士學位後,他曾爬到落基山上,遠眺自己曾經多年辛勤研究的地理空間時,他不禁自問: 自己的所有研究能夠完滿地表達這地方的性質嗎? 自己真的了解這地方嗎? 得到的是否定。

失望與迷茫的自答後,他頓悟: 印第安人原住民、黑人或白人的移民、路過的卡車司機或旅遊者與他對這一地理空間的感覺和感情並不相同,這些依附於同一地理空間的「意義」,不應該排除於學者的研究之外, 在墨西哥大學任教時,他開了一門「乾燥地形」課程的同時,還開了一門「對乾燥地區的態度」 (Attitude to Dryland)。從此「感覺」 開始成為他學術的關鍵詞,他將主觀的感覺經驗與客觀的「空間」聯系起來,成為人本主義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從此在地理學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Space And Place》一書出版於 1977 年,很快成為美國地理學學生的必讀書目,並一版再版,至2001 年出版到第八版,也即本文討論的版本。在地理學領域,該書之所以是「巨著」是因為傳統的地理學者都是用客觀的地理知識來解釋地理現象,段義孚認為地理知識應包括客觀的和主觀的兩方面,這樣才能完整地解釋地理現象。

全書一共十四章,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第一至三章,介紹了經驗(感覺與思想)、空間、地方三個主要關鍵詞,並將本書的主題定位為人們如何認識、理解、並經歷這個世界。第二部分闡述感覺與空間的關係,包括第四至九章, 第三部分為第十至十四章,闡述地方和感覺的關係。後兩部分雖然是分別側重闡述「感—空」、「地—感」的相互關係,但空間—感覺—地方的相互關係,其實是交織在一起並始終貫穿於全書的。



(1) 這一轉變起於20世紀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其起因可能與後現代對人類學一貫的「視覺中心主義(visualism)」的批判與反思密切相關(具體參閱 James Clifford 等主編的 Writing Cultural 一書的「導論」)。感覺人類學研究的先驅代人物有 Walter J. Ong (1969,1982),Steven Feld1982 ), David Howes 1988,1991 ),Desjarlais1992 ),Classen Constance 1997 ) Paul Stoller(1997) ,其中 Steven Feld 1982年出版的 Sound And sentiment(聲音與情感) 可以看做是感覺人類學的第一部民族誌。

②參見楊念群《民國初年北京地區「四大門」信仰與 「地方感覺」的構造———兼論京郊「巫」與「醫」的近代角色之爭》,載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③參見臺文澤《地方感、民間信仰與村落整合—西漢水流域「犯喪」信仰的人類學研究》,載《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年第 1 ,第 77-82

[1] Tuan Y F. A Life of Learning (Charles Homer Haskins Lecture by Yi-Fu Tuan) [R].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1998.



(原題:地方感何以可能———兼評段義孚《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一書,2016/05 總第 37 JOURNAL OF ETHNOLOGY 民族學刊)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