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竑/呂祖宜/錢俊〈文化經濟地理學:概念、理論和實踐〉(1)

作者簡介:朱竑(1968- ) 男,甘肅臨夏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地理學與旅遊地理學,E-mail:zhuh@scnu.edu.cn,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華南人文地理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中國 廣東 廣州 510006;呂祖宜,香港大學地理學系,中國香港;錢俊希,香港大學地理學系,中國香港 / 原文出處:經濟地理,201906 期)

內容提要:近年來,文化經濟地理學在「新經濟」崛起的現實背景和「新」經濟地理學興起的學術語境中逐步形成。文章首先梳理了經濟地理研究中文化和經濟從二元分立到相互融合、相互塑造的關係演變;接著聚焦經濟行為和實踐的文化維度,闡釋經濟行動者的文化意義系統和社會互動過程對經濟的形塑作用;然後著眼於經濟與地方社會的互塑關係,揭示經濟活動與生產地和消費地的社會文化本底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建構,目標是提煉一個基於文化經濟地理學視角重新認識「經濟」作為文化系統和社會過程的系統性理論框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對中國語境研究的引導和啟示。  

1990年代以來,伴隨著以文化、技術、服務為主導的「新經濟」(new economy)的崛起,資本主義經濟的生產方式、增長模式和消費模式均發生了重大轉型[1]。一方面,以靈活和專業化為特征的「後福特」彈性生產模式在後工業社會迅速發展,冰冷的經濟理性逐漸讓位於創意、情感、認同、夢想、自我實現和願景等富含文化色彩的理念,同時更強調交互式的知識學習、信息交流和創造革新;另一方面,新經濟更傾向一種符號或像徵經濟,直接進行意義和文化的生產。因此,越來越多地依靠從廣泛的地方社會環境中汲取有關文化、符象、意義的資訊,同時也為社會大眾提供更豐富的話語和意義,促成了更深刻的城市社會文化轉型[2-7]。總的來說,與傳統經濟相比,「新經濟」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更「軟性」、意義更豐富的經濟形態,文化和意義穿透生產、循環和消費之所有過程,甚至可以說構成了當今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8]。經濟、社會、文化之間的邊界愈發模糊,經濟已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了一個社會過程和文化系統。

現實經濟生活的轉變也推動著經濟地理學重新理解文化與經濟的關係。在傳統經濟地理學視閾中,文化—經濟存在二元分異,是兩個運行邏輯截然不同的獨立領域。當文化作為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時,主要的研究話題集中在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的區位、空間分布、集聚形態以及在區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9-10]。伴隨著一系列「新」經濟地理學的興起,文化與經濟之間相互建構、互相塑造的關係成為了理論建構的新前沿[11-13]。在這一背景之下,文化經濟地理學在現實和學術的雙重語境中逐步發展起來。「新」的經濟地理學與社會文化地理學的融合與交叉正成為國際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新趨勢,亦是國內人文地理學值得開拓的一個新領域。

目前對於如何在理論上將「經濟」重新概念化為一個文化系統和社會過程,仍然缺乏系統性的總結。鑒此,本文首先嘗試在梳理和評述西方「新」經濟地理學代表性文獻與社會文化地理學新近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晰文化—經濟之間新型的關係、擴大文化—經濟研究的研究領域,旨在提煉出一個在文化經濟地理視角下重新認識「經濟」作為一個文化系統和社會過程的系統框架。它有助於對「文化的」和「經濟的」話語和實踐在不同社會情境和空間尺度上相互交織、彼此建構的過程和機制做出更有力、更細致的解釋。其次,將厘清文化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在經濟地理學研究中的演變,揭示經濟行為和實踐的文化維度,闡釋經濟行動者的文化意義系統和社會互動過程對經濟的形塑作用。最後,聚焦經濟與地方社會的互塑關係,強調經濟活動適應和嵌入更廣泛的地方語境,並且與生產地和消費地的社會文化本底相互融合、相互建構。

1 文化—經濟關係的學術轉向

經濟地理學長期沿襲的研究傳統大致可劃分為受到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影響,且作為空間科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和政治經濟學研究兩大流派,共同點在於都堅持一種文化—經濟的二分法視角,認為文化與經濟是相互獨立的實體。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