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淩君·山水詩路激活文化資源(下)

詩路文化有獨特魅力

也有人提出,長期以來,浙東唐詩之路「叫好不叫座」,大費周章搞建設有必要嗎?這同樣是記者的疑問。在浙江、安徽等地采訪,每次采訪記者都會問對方一個問題:「您覺得詩路建設的目標是什麽?」多數采訪對象會楞一下,然後開啟一番關於「文旅融合」的宏大敘事。其中,馬駿的回答頗為有趣,他覺得詩路建設承擔著讓傳統文化進入更多人心中的使命。記者調侃他:「會不會一下子拔得太高了?」

馬駿指點記者,不妨沿著古道,循著前人的足跡,重走一段「唐詩之路」。天姥山的景色很美,沿著蜿蜒的山路徘徊而上,輕白的雲霧纏繞在山間,還在田埂、樹梢間隨風浮動。美景之外,鄉間的村民更讓人印象深刻。如今,大多數村子里,都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們。途中,記者遇到村里的老人正給路人講口口相傳的唐詩典故。見記者感興趣,老人又特意從頭講了一遍。還有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嫗,聽聞記者來重走唐詩之路,激動地告訴我這是李白走過的路。談及李白時,她的語氣就像是談論一位熟悉的親戚,還用新昌方言利索地背誦了一遍《夢遊天姥吟留別》。

「對詩歌的熟稔和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是植根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的。這種記憶,可能只是小時候背誦課文時記下的只言片語,但日積月累就會生根發芽。」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教授韓震軍覺得,正是這種代代相傳的熟悉感才造就了詩路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言不虛。在蕪湖的鏡湖公園,記者遇到一位奶奶領著孫子認真觀察公園里的雕像。找到張孝祥的雕像時,她笑著給孫子講張孝祥的生平、與蕪湖的淵源,以及曾寫過的詩句。前一秒還在活蹦亂跳的小男孩迅速安靜下來,認真地聽故事。「你看,這就是群眾基礎,我們的詩路建設一定要發揮好社會公眾的力量。」韓震軍說。

胡傳志則認為,安徽打造詩路文化走廊,不僅要借鑒浙江的經驗,長遠來看,浙皖間的詩路還可以探索相連、貫通。他給記者舉例子,比如,陸遊是紹興人,而他曾遊歷皖南並留下了眾多詩篇,可以圍繞陸遊的足跡做旅遊文章;另外,李白「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的詩句,曾串聯起了浙江錢塘江詩路與皖南山水詩路的淵源。

從更大範圍看,長三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浙江和安徽都在推進詩路文化帶建設,江蘇正著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上海有江南文化。未來,或許可以將長三角各地的詩文資源整合起來,打造類似於「詩畫江南」的長三角詩路文化品牌。(2022年11月02日/來源:解放日報/原題:激活沈睡文化資源 浙皖打造山水詩路)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