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瑪曲:那遼遠的香巴拉(3)

我站在一個開著金燦燦的金蓮花的牧場上,聽到一個記者采寫的源於瑪曲草原的現代愛情故事。1989年,18歲的才智讀高中二年級,父親按照藏族家庭要選一個男孩出家去寺院當喇嘛的傳統,讓6個男孩中的老三才智去當喇嘛,才智希望讀書,渴望去外麵的世界,他不願做喇嘛,便選擇了離家出走。才智一路打工一路走,他像一個朝聖者那樣從瑪曲走到拉薩,來到布達拉宮,他遇到一位印度學者,印度學者將才智帶到印度,才智就在異國他鄉學習電視節目制作,他很快學會了英語。一天,才智遇上一位來印度旅遊的英國女孩凱蒂,她似乎在見到才智的剎那便感到才智就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她與才智交談,才智向她講述了自己不願當喇嘛的出走經歷以及那無比美麗的家鄉瑪曲,讓凱蒂聽得入迷,回到英國不久,凱蒂無法等待,時過月餘她就返身來印度看望才智。她確定了,才智就是上帝送給她的禮物。凱蒂,一位英國著名銀行家巴克利銀行主席的女兒,她本人畢業於英國名牌大學,在一家雜志社任設計師。凱蒂的父親得知女兒的愛情,他帶著妻子專程去印度會見才智,並將“上帝送給女兒的禮物”帶回倫敦。才智和凱蒂結婚了,才智進入英國電視圈,凱蒂根據她和才智的愛情寫作出版了《娜瑪——一個藏族人的愛情故事》一書,她辭去工作,專門寫作瑪曲草原的故事。待知道父親不再要自己去當喇嘛以後,才智帶著這一家人全家飛到瑪曲,銀行家目睹美麗的瑪曲草原,感覺這就是他生命中夢想去到的地方,遂出資在縣城以北的草原上建起一座英國風格的別墅,四方形,紅色的尖頂,四周玻璃明亮,它與瑪曲草原也非常和諧。自此,在每年的七月,夢幻般的夏季,才智和凱蒂都要從倫敦飛回,在瑪曲草原遊玩、攝影、讀書和寫作。一個配得上瑪曲草原的愛情故事,它給瑪曲草原添了份傳奇。我專程去觀賞那幢英式別墅時候,它沈浸在落日的餘輝里,被鍍上金玫瑰的暖色。

的確,瑪曲是一個放牧心靈的地方。走在黃昏的草原上,歸程的奔馬四蹄沾香,散落的帳篷升起了炊煙,成群的歐拉羊湧向帳篷,遠處有擠奶的藏女亮起清純的嗓音唱歌。在這個時候,登上坡頂去看黃河,黃河一忽兒如細銀閃亮,一忽兒如熔金成箔,一忽兒是靜默的橙紅色澤,彎彎曲曲,河水共霞天一色,黃河之水天上來呵。瑪曲是香巴拉,也是人類活動歷史悠久的地方,它在版圖上是中國的最中心,從新石器時代起便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的仰韶人、馬家窯人,青銅器時代的齊家人、辛店人、卡約人和寺窪人,他們都在這里狩獵、放牧和耕種,到公元前400年左右,生息在這一片土地上的先民開始被稱之為“羌”和“西羌”,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有了“羌”字,它被刻在甲骨片上。羌的本意就是牧羊人,稱他們為西羌,那是因為這塊土地處在中原以西,也就是在生活在西方牧羊的人。而“西戎”,則是羌語系中從事農耕生產的部族。“氐”似乎與羌有些差異,這個古代民族選擇在森林茂密的崇山峻嶺之中生活,他們以農耕和狩獵為生,與外界絕少往來,信仰一種原始宗教——篤笨。他們崇尚黑色,也就被稱之為青氐。

相比較而言,羌人部族眾多,活動領域寬廣,生活在瑪曲和周邊的有先零羌、燒當羌、鐘存羌、鳥吾羌及黨項羌、參狼羌等諸多羌部,在歷史中堅守或四處遷徙。遠古羌人的遷徙路線圖是沿渭水東入中原,另外有部族西移康藏(唐牦、發羌),還有進入新疆南部的。進入中原的羌部與黃帝部族融合,進入康藏的羌部與康藏蕃族融合。史載羌人對中華原始文化貢獻極大,羌人姓氏中的齊、許、申、呂等都與姜姓相關,姜是羌字的轉用,周代把與華夏人發生關系的羌人稱為姜姓。有以上姓氏的羌部,都是最先進入中原的羌人。在周代,羌人有兩次大的內遷,分別遷居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漢代以後,羌人內遷趨於頻繁。在王莽治下,才將漢人遷居羌中,羌漢民族雜處,逐漸融合。隋唐時代,青海湖以東的大部分羌人已與漢人無異,成為漢民族構成的重要部分。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