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節奏:以魯迅散文詩《雪》为例

節奏是詩歌的靈魂。郭沫若在《論節奏》中說:

“節奏之於詩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詩是沒有節奏的,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


魯迅的散文詩《雪》的情感節奏是建立在段落內部、段與段的聯接中的。它的推移不是平鋪直敘,而是一波三折的。詩歌以“冷峭”的筆致略寫“暖國的雨”的“單調”,簡略且不切題,給人困惑與好奇之感,這是“抑”。

緊接著,詩人的思路跳至“江南的雪”,運用意像排列和誇張性聯想,詳細地描寫雪景的“美艷”,於是從困惑中清醒過來,這是“揚”。


整個首段先抑後揚的節奏,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第二、三段從段意上說是自成一體的,描寫了孩子們“塑雪羅漢”的全過程。然而,第二段是首段“美艷”的江南雪景所引發情感的延續,詩人寫孩子們的不畏嚴寒,寫“雪羅漢”的“灼灼”,表現了人類的創造活力。不過由於詩人有意用樸實的白描壓製此情感,所以此段的情感振幅屬於“次揚。

這為第三段“雪羅漢”的消釋帶來的遺憾,再“抑”讀者的情感做了舒緩的過渡。最後三段,詩歌以“但是”的突接,進入抒寫“朔方的雪”的激情中。在讓讀者經歷了多次抑揚交替的情感迂回後,詩歌以“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簡捷收束,統貫全篇。最終,詩人的稱許,讓讀者與詩人的心靈獲得了強烈的共鳴。


名家點評魯迅的《雪》

魯迅博物館館長,魯迅研究室主任李何林:“這是一篇寫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極美麗的詩,既寫景,又抒情,又有所像征或寄托。文字的美和思想感情的美都達到了高度,充滿了詩情畫意,給讀者以難得的美的享受。”

中國現代文學李關元教授:作者借江南和朔方的雪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緬懷和對冷酷現實的否定。“滋潤美艷”的南雪寄寓了者的理想和憧憬。“蓬勃奮飛”的北雪抒發了作者戰鬥的情懷。南雪和北雪都有其不幸的一面,但現實的冷酷扼殺不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詩篇雖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但主旋律卻是明朗樂觀的,表現了作者雖身處嚴寒肅殺的冬天,但追求的卻是春天和光明。


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先驅。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1918年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相繼發表了《孔乙己》《阿Q正傳》《藥》,代表作:小說集《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而已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墳》《熱風》《三閑集》《二心集》等。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臺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Views: 7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