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古人已註意到在唐代以前,是不以窮達論詩的,以窮達論詩始於中唐。元代黃溍雲:“古之為詩者,未始以辭之工拙驗夫人之窮達。以窮達言詩,自昌黎韓子、廬陵歐陽子始。昌黎蓋曰:‘窮苦之言易好’,廬陵亦曰:‘非詩能窮人,殆窮而後工耳’。自夫為是言也,好事者或又矯之,以詩能達人之說,此豈近於理也哉?《匪風》、《下泉》誠窮矣,《鳧鹥》、《既醉》,未或有不工者。竊意昌黎、廬陵特指夫秦漢以來,幽人狷士悲呼憤慨之辭以為言,而未暇深論乎古之為詩也。”[19] 為什麽在以詩取士的唐代反而會出現“詩人薄命”之說? 正如上面所論,這種觀念的產生有其悠久的歷史傳統,有其深刻、覆雜的思想文化以及文學內部原因。而在唐代,這種觀念從原先的隱約和個別,變成明晰與系統,則更直接地與政治制度相關。
在未實施科舉制度之前,詩人的前途命運與文學才華並沒有必然的關系,所以人們很少去考慮詩人的窮達問題。正是到了唐代實施以詩取士的科舉制度後,能詩者普遍可平步青雲,取得上流社會的入場劵。而一旦其中有能詩卻窮苦不達的詩人,則與人們原有的期望值形成巨大的反差。雖然是少數,但給人以更為強烈的印象。與貴族政治時代由血緣出身決定人的等級差異不同,科舉制度強調的是對於人才的平等精神。在這樣“平等”的時代,如果傑出的人才還遭遇窮困,其原因大概只能歸之天命了。自唐代以後,詩歌功能出現兩極化:詩歌既是吟詠情性的工具,也是平步青雲的階梯,這就引起人們對不同類別詩歌的審美價值、不同際遇詩人的歷史地位的思考。因此,以詩取士的制度與其他思想文化以及文學內部因素共同構成“詩人薄命”說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
在研究文學批評史時,我們會把司馬遷的“發憤著書”、韓愈的“不平則鳴”以及歐陽修的“窮而後工”等說法作為文學批評史的一條理論線索。[20] 這其實只是古人說法的一個方面。在古代文論的原始語境中,每種理論往往是和它的對立面相反相成地存在的。宋代以後,“詩能達人”之說正是針對唐代以來“詩人薄命”與“詩能窮人”而提出來的。客觀地看,“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是中國文學史史實與理論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古人既有認為詩能窮人的,也有認為詩能達人的。這原本是兩個自有道理、各有例證的話題。把“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兩個話題放到一起考察,相互印證,對中國詩學的理解才比較全面、真實和圓融,也比較深刻。
在“詩人例愁苦”說流行之時,就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宋人許棐直截了當地表示,“不信詩人一例窮”。[21] 在宋代,一方面詩人薄命之說更為普遍,另一方面也出現完全相反的說法,那就是“詩能達人”。可是,這種說法並不流行,甚至差不多被後人遺忘。這種遺忘當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如果完全漠視這種說法,可能會顯得片面和膚淺。
《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達”有顯貴﹑顯達之意,“窮”特指不得志。作為詩學命題的“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在對舉時,其“窮”、“達”之義大致與此相仿。但在具體語境中,意義卻比較覆雜。“窮”有生活困頓、窮愁潦倒這種物質層面的“窮”,也有理想與現實強烈矛盾的精神層面的“窮”。“達”可指社會地位的顯達,也可指詩名遠揚的顯達。我們要註意到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差異。
在文學批評史上,最早提出“詩能達人”的是宋人陳師道。他在《王平甫文集後序》雲:“歐陽永叔謂梅聖俞曰,世謂詩能窮人,非詩之窮,窮則工也……方平甫之時,其志抑而不伸,其才積而不發,其號位勢力不足動人,而人聞其聲,家有其書,旁行於一時,而下達於千世,雖其怨敵不敢議也,則詩能達人矣,未見其窮也。夫士之行世,窮達不足論,論其所傳而已。”[22]陳師道以王平甫為例,說明“詩能達人,未見其窮”。不過,他所理解的“達”,不是現世的“顯達”,而是詩歌在當下與後世的影響與流傳。元代李繼本也說:“余意詩能達人,則有之,未見其窮也。不有達於今,當有達於後。從古以來,富貴磨滅,與草木同朽腐者,不可勝紀,而詩人若孟郊、賈島之流,往往有傳於後,豈非所謂達人者耶?”[23] 他所謂的“達”,與陳師道同意。這種“詩能達人”之說在理論上與“窮而後工”並沒有本質差別。
宋代的陳與義就是當時人們認為“詩能達人”的典型。葛勝仲《陳去非詩集序》:“世言詩能窮人……予謂詩不惟不能窮人,且能達人。”[24] 為何以陳與義為“詩能達人”的典型呢? 宋人胡仔說:“簡齋《墨梅》臯字韻一絕,徽廟召對稱賞,自此知名,仕宦亦浸顯。陳無己所以謂之‘詩能達人矣,未見其窮也’。葛魯卿序《簡齋集》,亦用此語,蓋為是也。”[25] 這裏的“達人”,與陳師道所言內涵不同,是指現世的顯貴。這種“詩能達人”的含義更為普遍和流行。在下文中,我們談到“詩能達人”時,便是特指這種含義。
類書是中國古人體系化的“常識”。在宋代的類書中,就有“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兩種完全相反的詞條,反映出當時的文學觀念。南宋祝穆《事文類聚》別集卷9 “文章部”有“因詩致窮”類,又有“詩能達人”類。除了類書之外,古代大量的詩話對此也有所記載。如《詩話總龜》中的“知遇”、“稱賞”、“投獻”等門類,也記載了大量詩能達人的故事。
歷來對“詩能達人”之說論述最為全面的是南宋的胡次焱,他在《贈從弟東宇東行序》一文中說: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