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這天晚上,春梅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青年讀書,穿衣變鳥,這樣神話般的情景攪得她心里亂哄哄的,過了許久才迷糊著了。睡夢中,只見一個白髮老人說你家園子里有一只鳥神,是王母娘娘的侍童,因王母外出而偷拿了鳥衣,飛到人間與漁家姑娘聚會……”一覺醒來,她心里評評直跳。翌日晚夕,她早早吃過晚飯,等爹爹睡下後換了一身美麗新衣,梳妝打扮了一番,拿上火柴,提著柳筐,來到園子里,等啊,等啊,等到月亮升起一竿子高的時候,美麗大鳥飛了回來,只見翅膀扇了幾下便脫下鳥衣,又變成了個英俊青年,翻開書本讀了起來。春梅看得真切,一伸手把鳥衣拉過來,到桃樹下把鳥衣點著了。沒了鳥衣就不能飛回天宮,小夥心急火燎地在園中尋找,發現一位美麗女子正燒他的鳥衣,便傷心地哭了,但也發現姑娘長得實在美貌,便產生愛慕之情。從此,老漢每天到黃河中打魚,小夥子勤奮讀書,春梅操持家務,一家三口過得很是幸福。
一日,王母娘娘回宮後發現侍童和鳥衣都不見了,便命二郎神楊戩下凡找尋。這二郎出南天門撥開云頭一看,發現侍童在一個果園里,急忙回宮稟告了王母。誰知二郎神奉命捉拿時,三人已駕著小船順著黃河走遠了。氣急之下,二郎神一把火將果園燒得烈焰騰空,隨即又抓起一把黃土撒在余丁山上,才悻悻回天宮交差去了。誰知二郎神撒過土的地方一下子高出幾十丈,放火燒過的地方氣溫也猛增了十幾度。盡管侍童和春梅一家不知去向,但往後余丁莊的春天年年提前到來,鄉親們開荒種地時北有高山擋風,加之土壤厚溫度高,所種莊稼出苗快成熟早。
余丁早春是一個真實的存在。現在,余丁莊天寒季節多西北風,北面雙龍山為之形成天然屏障,田園村落因陽光充足而氣候溫暖,地理環境得天獨厚,人文風景十分秀美。躍進渠作為寧夏第二大主干渠穿莊而過,沿渠兩岸楊綠柳翠,四周寺廟古跡觸目可見,遠處古老長城及烽火臺點綴其間……清代中衛知縣黃恩錫《春行雜詠》曰:“沿渠樹樹柳條黃,舞向東風幾許長。忽見墻頭紅杏萼,尋春先到余丁莊。”
石空燈火明代地方誌載為“石空夜燈”,清代乾隆中衛知縣黃恩錫更名為“石空燈火”。
石空大佛寺,位於中寧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余丁鄉金沙村北側的雙龍山南麓,大寺背靠雙龍山斷崖,自然環境優美。隋唐時期建有石窟。西夏李元昊在此依山建寺,於山半分為兩院。東院山門內重樓依山,洞窟深邃。相傳,昔日山鳴三日,一孩童在此牧羊,接連兩日聽見“山開了嗎?”響音,尋之卻無聲無影,甚為詫異。孩童回家告知其母,其母教導他要應答說“山開了!”第三日孩童再次聽到“山開了嗎?”之聲,隨即應云:“山開了!”話音未落,震聲炸響,洞天啟開,突現一座臥佛,從而寺名因謂之大佛寺。西院因山窟而室,其上有真武閣,可登臺憑欄遠眺。明清時期,大佛寺系寧夏佛教聖地之一,每逢廟會夜晚佛燈僧燭紅遍半山,如列星炳耀,極為壯觀。古人作詩贊美洞壑嵌空最上乘,翠微臺殿控金繩。半空錯落懸星斗,知是花龕禮佛燈。”
關於“石空燈火”來歷,當地民間傳說著這樣一個故事:在那久遠的歲月里,人間災難重重,人們盼望幸福和光明。有一個牧羊少年,每天替財主在雙龍山南麓放羊,母親白天在田間勞作,晚上替人縫補衣服,掙幾個小錢,日子過得十分貧苦。少年看到母親每晚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就萌發了一個心願,希望有明亮燈光伴隨母親。一天,少年又上山放羊,忍不住把心中的願望對大山訴說。忽然,一位仙姑駕著彩云,自碧空飄然而來,交給少年一顆明珠,讓他帶回家中。從此,每到夜晚明珠光芒四射,把少年家中照得亮亮堂堂。消息傳開,人們都聚集在仙姑來過的地方磕頭跪拜,祈求光明。農歷四月初八日這天,仙姑又來了,她把頭上的玉簪拔下來交給少年,叫他插入山中的一個石縫內。仙姑去了,少年手中玉簪變成了一把金鑰匙,遵照吩咐,鑰匙輕輕一插,便山崩地裂,座座宮殿自山中顯現。人們還遠遠聽到宮殿內鼓樂聲聲,優雅悅耳;隱隱看到眾仙姑舞影翩翩,香煙繚繞。為了感謝仙姑恩賜,人們上山朝拜,不料一座座宮殿變成了一個個石窟,世稱“九間沒梁寺”,窟內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和豐富多彩的壁畫。自此,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便成了石空寺的廟會,人們燒香膜拜,祈求子嗣昌隆。
石空寺石窟,又名石空大佛寺,處於絲綢之路東段北支道上,是古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驛站和宗教聖地,開鑿年代民間傳為唐代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監修。據《隴右金石錄》記載:“石空寺以窟得名,寺創於唐時,就山形鑿石窟,窟內造像皆唐制。”明代《嘉靖寧夏新志》考記為元代“元故寺”,清代《乾隆中衛縣誌》判定為“元昊建”。由此推理,石窟開鑿於唐代,西夏、元代陸續進行了擴建維修。近年來窟內出土許多銘文磚上刻有“嘉靖己酉年制”,表明在明代嘉靖年間又進行過較大規模的修葺。同時,從洞窟內保存下來的雕塑、壁畫、木雕、石刻、銅佛、銅鏡等各類文物斷代上研判,唐、宋、西夏、元、明、清時期均有。從目前發掘出土的13個洞窟文化內涵來看,不僅有佛教、道教,而且還有喇嘛教,系“三教合一”綜合性寺院,但有別於一般意義上儒、釋、道“三教合一”寺院,在全國並不多見。這些都足以充分證明石空寺的石窟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延綿不斷,源遠流長。尤其是鼎盛時期的唐代,大批商賈、僧侶、使團頻繁來往途經石空寺,帶來了東西方先進的文化,致使石空寺在洞窟開鑿、廟宇修建、佛像雕塑等諸多方面與著名的敦煌石窟一脈相承,有許多共同之處,故而被世人譽為“絲路小敦煌”。該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之林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國名勝大辭典》《中國旅遊指南》《中華佛教兩千年》等大型書籍輯錄,名聞遐邇,是鑲嵌在衛寧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河津雁字此景地在鳴沙州。相傳,其地馬行踐沙有聲,故為“鳴沙”。明代地方誌曰“鳴沙過雁”,有詩為證:“秋城河外鎖斜暉,風卷晴沙拂地飛。過雁數聲清墮玉,征人何處問寒衣?”清代乾隆中衛知縣黃恩錫更名為“河津雁字”。
在中寧縣鳴沙鎮安慶寺院內,歷經風雨剝蝕的永壽塔悄悄地佇立在那里,一直見證著這一歷史文化景勝。一年秋天,中衛知縣黃恩錫蒞臨鳴沙鎮尋訪時,正值大雁南飛,雁群啼鳴攪亂了黃昏的寂靜,仰望藍天,大雁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望雁遠去,見一抹紅日余暉撒向黃河水面,染盡大地。然而,古城早因河洪塌去大半而成斷壁殘垣,求踐沙之鳴而不可復得,即景興嘆,標更紀念。
鳴沙鎮地處黃河大環曲南岸。鳴沙州歷史上系軍事重鎮,州、縣立廢多次,明代廢州後隸屬中衛。562年,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在鳴沙設置“會州”,576年改為“鳴沙鎮”,隋朝在鳴沙設置“環州”,唐代安置吐谷渾部落,便改名“安樂州”。706年,突厥貴族默掇可汗擊敗唐軍占領鳴沙。756年,鳴沙陷於吐蕃,吐蕃將鳴沙改為“長樂州”。唐代靈武節度使朱淑明打敗吐蕃,改名為“威州”。宋代時,西夏占領鳴沙,修築了鳴沙城。1227年,成吉思汗滅西夏,元代將鳴沙寨又復設為“鳴沙州”。作為軍事重鎮,鳴沙屬於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戰事不斷,歷盡滄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