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7月1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議會發表講話,抨擊默多克旗下媒體竊聽行為“可恥”,直言新聞集團不要再盤算著收購天空電視臺了:“這家企業的所作所為可恥,應該清理所有層面的問題。他們必須處理自己制造的混亂,不要再想著收購了。”他形容竊聽醜聞如一場大火,正吞噬著部分媒體和政府的公信力:“這場大火吞噬著部分媒體、一些警察部門,甚至殃及英國政治體系做出反應的能力。”
當天,卡梅倫便任命知名法官布賴恩·萊韋森負責調查新聞集團下屬媒體竊聽公眾隱私事件,並誓言懲罰違法者。他說:“卷入非法竊聽的人……無論他們的職務高低,不僅將接受審判,而且今後將被永久禁止涉足英國媒體行業。”
萊韋森上世紀90年代曾主持審判連環殺手羅斯瑪麗·韋斯特一案,在世界法律界享有盛譽。萊韋森的調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審查媒體報道規則、慣常做法以及與警方、政府官員的關系;另外一部分集中調查英國媒體所有違規行為,包括倫敦警方處理《世界新聞報》記者涉嫌竊聽一事的前前後後。
卡梅倫宣布,將盡快開始調查,第一部分調查定於12個月內提交報告。卡梅倫說,加緊調查的同時,政府工作重點首先是保護竊聽受害者。他當天在唐寧街10號會見了竊聽受害者米莉·道勒的家人。
7月13日,在卡梅倫講話後不久,竊聽醜聞愈演愈烈之際,默多克不得不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新聞集團放棄收購英國天空電視臺。新聞集團副主席切希·卡雷在聲明中說:“我們相信,競購英國天空電視臺能夠使雙方受益,
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下,很明顯收購非常困難。”總部設在紐約曼哈頓的新聞集團當天通過官方網站發表了這篇措辭謹慎的聲明。
雖然在竊聽醜聞爆發後,新聞集團已被迫放棄對英國天空電視臺125億美元的全控股收購,但是新聞集團又面臨新的挑戰:是否被允許繼續持有英國天空電視臺現有的39.1%的股份。因為英國天空電視臺的董事和股東們也正在進行審查,以決定詹姆斯·默多克是否能繼續留任公司主席一職。
英國天空電視臺是目前英國最大的付費電視公司。根據規定,如果公司領導層“無法勝任或違規操作”,英國廣播電視及通訊監管機構—英國通訊管理局(Of)有權收回英國天空電視臺的執照。根據規定,在決定執照持有者是否“能勝任和合規”時,英國通訊管理局將對“任何相關的失當行為”進行評估。管理局7月18日晚表示,該機構已經開始會見此次竊聽醜聞的相關調查機構,作為英國通訊管理局對英國天空電視臺及其所有者評定的一部分。這是英國通訊管理局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斯第一次針對執照持有人“能否勝任和合規”進行審核。另外,英國國會要求默多克和他的兒子詹姆斯以及新聞國際現任總裁布魯克斯出席國會問訊,回答關於媒體竊聽的問題。
默多克在半個世紀裏馳騁半個地球傳媒業的傳奇正在爆出哀聲。英國《金融時報》說這是“默多克的報應”,默多克主宰英國傳媒業達整整一代人之久,歷任首相都畏懼他,將他奉為座上賓。現在,突然之間,一切都化為了泡影,這位媒體大亨跌下了神壇—這一切在所難免。
4.成為眾矢之的
“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以說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目前的處境。
因竊聽醜聞在英國深陷困境的新聞集團,隨著競爭對手加大曝光力度,不僅波及到默多克旗下其他英國報紙,甚至“燒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7月11日,曾是《世界新聞報》主要競爭對手的英國《每日鏡報》刊登了一條消息說,新聞集團旗下的《世界新聞報》記者曾試圖通過一位美國紐約前警官獲取“9·11”遇難者的電話錄音,但未獲得成功。該報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一名目前做私人偵探的前紐約警察局警察透露,《世界新聞報》的一名記者曾要求他設法獲取“9·11”遇難者與其親屬的手機通話記錄。據說如果有了這些信息,就可以進入相關的語音信箱,從而得到“獨家內幕消息”。該私人偵探稱,“這名記者似乎對英國遇難者的電話內容特別感興趣”。但考慮到此事的高度敏感性,他拒絕了這一要求。盡管從報道內容看,此事只是一個未遂的企圖,但在目前的形勢下,還是在美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消息一出,美國“9·11”遇難者家屬立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在“9·11”事件中失去兒子的前紐約消防局副局長吉姆·裏奇斯表示,他們經受的是內心深處的創傷,在沒有得到家屬同意前,任何人都無權把有關情況對外界公開。
當天有多名“9·11”遇難者家屬在紐約第五大道默多克的住宅門前示威。
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彼得·金立即致信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穆勒,要求該局對此事展開調查。民主黨參議員競選委員會在網上發出聯名請願信,要求默多克到美國來接受質詢,澄清有關情況。
因此,美國聯邦調查局14日正式啟動對報業大亨默多克名下的新聞集團的犯罪調查,以確定該集團旗下的《世界新聞報》是否與美國的一名私家偵探接觸,盜取“9·11”事件受害人的電話信息。負責調查的官員表示,他們是應國會議員的要求並經與司法部紐約辦公室磋商後展開調查的。但目前正評估是否需要全面調查,因為他們尚未掌握任何有關新聞集團雇員試圖竊取電話記錄的證據,而英國報紙提到的那名私人偵探也早就不是公職人員了。
美國司法部也接到了一些國會議員要求其介入調查的要求,責成他們根據1997年的《外國腐敗行為法》,調查總部設在紐約的新聞集團是否存在向外國官員商業行賄的行為。對此,有關法律專家表示,一般而言,如果新聞集團的記者被證實向倫敦的警察行賄,那他將受到犯罪指控,但鑒於英國方面已在調查此案,因此美國司法部不便介入。不過,迫於公眾壓力和政治因素,司法部可能會被迫作出某種姿態。
新聞集團在美國的產業遠大於英國,目前該集團擁有福克斯電視臺、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哈普·考林斯出版社等多家大型影視媒體和新聞出版公司。近年來,默多克在美國越來越成為一股政治勢力。
福克斯新聞臺在2008年奧巴馬總統競選期間曾公然與其作對,多次用新聞報道的形式抹黑奧巴馬,同時全力支持“茶黨”和其他保守候選人。2009年一名白宮官員稱,福克斯新聞臺是“共和黨的一條臂膀”,政府將把它視為“對手”。
在2010年的美國中期選舉中,新聞集團更顯示出其濃厚的黨派色彩。該公司向主要為共和黨選舉服務的美國商會捐贈了100萬美元,而它旗下的“美國新聞部”向共和黨州長聯合會捐贈了100萬美元。這遭到民主黨人和自由派團體的譴責,認為默多克的舉動充分體現其政治圖謀。此番美國對新聞集團的調查雖不能說有直接的政治原因,但默多克過多插手政治,無疑給自己樹立了諸多#原點書屋 www.txtyd.com對手,留下無窮隱患。
分析人士說,一旦商業行賄的罪名成立,新聞集團在美國經營的廣播、電視和報紙的27項許可都將被吊銷。不過,這需要有確鑿的證據,而且即使獲取了相關證據,政府方面也很難證明新聞集團所支付的費用是為了達到非法商業目的,因此,這項工作可能將耗費很長的時間。但即便最後無果而終,新聞集團也會因各種調查帶來巨大的損失—僅在FBI宣布展開調查的當天,新聞集團的股價就應聲下跌了3%。
此外,作為默多克的老鄉,澳大利亞人同樣擔心自己的隱私被這位老鄉的下屬們侵犯,所以新聞集團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開始進行自查,以緩解國內民眾對竊聽醜聞可能出現在澳大利亞的擔憂。
7月13日,《澳大利亞人報》報道說,新聞集團的澳大利亞子公司—新聞有限公司已經公開表示,要對旗下媒體過去三年來編輯過的稿子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徹查行動。
澳大利亞是默多克“發家”之地,新聞有限公司是新聞集團在澳大利亞的分支,在澳大利亞媒體行業占據重要地位,業務涉及報紙、電視、互聯網領域。新聞有限公司目前在澳擁有12家日報,包括一家全國性日報《澳大利亞人報》,此外還擁有《星期日報》和數量眾多的地方性報紙。
《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爆出後,澳大利亞人確實有點風聲鶴唳。一家主要的電視臺最近公開報道過新聞有限公司高層“涉嫌參與電話竊聽醜聞”,之後被證明子虛烏有,該電視臺隨即發表更正並向新聞有限公司道歉。此外,網絡上還出現了對新聞有限公司沒有公布其采訪行為準則的指責,聲稱他們內部的記者都不了解情況。不過後來這也被證實是虛假消息。
20日,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表示,鑒於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在英國不斷曝出竊聽醜聞,新聞集團澳大利亞分部也將必須在澳接受當局質詢。
新聞有限公司負責人約翰·哈蒂根批評吉拉德的言論“不公正且令人遺憾”。他說“發生在英國的事情與我們在澳大利亞的業務絕對沒有關系”。在一份聲明中哈蒂根說,“沒有證據顯示澳大利亞業內存在類似行為”。不過,他說,新聞有限公司願意回答吉拉德提出的任何問題,願意協助調查。
失去英國天空電視臺收購權、接受英國國會問訊,這些對於默多克來說,還只是局限在英國的麻煩事而已。一旦美國和澳大利亞也要調查默多克旗下的報紙,如果出了問題,這對默多克傳媒集團將是不可想象的打擊。
默多克麾下《世界新聞報》的電話竊聽醜聞迸發的危機,使其從如日中天、八方膜拜的鼎盛,陡然隕落至黯然失色、墻倒眾推的頹勢。
醜聞報應
這是我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
—默多克接受英國議會質詢時說
1.“我們錯了”
雖然深陷“竊聽門”漩渦,但是傳媒大亨默多克還是面不改色地認為自己沒錯。
2011年7月14日,默多克首次接受他旗下的美國《華爾街日報》采訪,
他極力為新聞集團辯護,稱公司在應對危機問題上“做得非常出色”,只是犯了“很小的錯誤”。
在采訪中,默多克表示他和兒子詹姆斯·默多克對於《世界新聞報》不當行為的指控反應十分迅速。“我認為他(詹姆斯)是在第一時間行動的,”他說,“當我聽說什麼事情搞錯了,我會堅持把它糾正過來。”
默多克承認他已經被各種傳言搞得疲憊不堪,他說:“我會克服一切,但我現在感到累了。”談到有關新聞集團甚至考慮賣掉旗下全部英國報紙的報道,默多克怒斥其“純粹是一派胡言”。
此外,他還承諾將成立一個由公司外部人士領導的獨立委員會,“對指控的每一個不當行為展開調查”。
默多克告訴記者,他期待下周向英國議會就竊聽醜聞作證,以便澄清“各種謊言”。他特別提到了英國前首相布朗在13日的激昂演說中對新聞國際的猛烈抨擊。“他完全錯了,”默多克說,“他此前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直到
《太陽報》在上次大選前不再支持工黨。
14日晚,默多克父子迫於各方壓力終於同意出席19日的英國議會下院文化、媒體與體育委員會的竊聽案聽證會,一同到場的還有新聞國際主席布魯克斯。英國《每日電訊報》寫道,這將是英國議會數十年來最受關註的聽證會。
當天早些時候,默多克父子還公開抵制聽證會,但6個小時之後,經過首相卡梅倫和副首相克萊格的聯合施壓,加上委員會發出的傳票,這對曾經不論在政界還是在傳媒界都頗有影響的父子倆最終不得不服軟。
15日,默多克就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首次發表公開道歉信。默多克在致歉信中說:“我們對一系列嚴重的錯誤行為表示歉意,我們向那些受到傷害的個人表示歉意,我們對沒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感到懊悔。”
針對竊聽醜聞的解決方案,默多克說:“我知道僅僅道歉是不夠的。在未來幾天,我們還將進一步采取具體行動來解決竊聽事件,並對竊聽事件造成的傷害進行補償。請大家拭目以待。”
當天,默多克還親自前往受害人道勒的家中道歉。道勒家人的代理律師路易斯說,默多克謙卑地向道勒家人表示了深切、真誠的歉意。他說,默多克以手掩面,道歉連連。道勒家人表示,默多克的報紙應該在誠信和正派方面做出表率,而不應做出錯誤的示範,實際行動要比道歉更重要。
會面結束後,默多克告訴媒體記者:“作為企業創始人,我對發生的一切感到驚駭,我道歉。”
7月16日,新聞集團在英國多家全國性報紙上刊登了標題為《我們錯了》的大幅新聞廣告,向英國民眾道歉,向竊聽醜聞受害人家屬道歉。17日,新聞集團再次以《世界新聞報》的名義在多家英國報紙上刊登廣告,表示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並向受害人提供賠償。
在7月初,《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醜聞暴露之後,默多克對這一事件一直不夠重視,甚至為自己兒子處理問題的方法進行辯護。直到7月10日,默多克親自前往倫敦處理這一事件,才發現問題已經嚴重惡化。當默多克親自向一位受害者家屬當面道歉之後,被門口的記者和示威人群團團圍住。記者不停地追問,人群則怒斥這位80歲的新聞強人無恥。
默多克發現,人們對他和他的帝國的憤怒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料,於是閃電般要求兩位高管引咎辭職。著名投資人唐納德·雅克曼持有新聞集團的股份,他通過媒體告訴默多克,做了壞事是要負責任的。雅克曼說:“人們需要對自己做的壞事的後果負責,之後一切才能走上正軌。”
默多克原來的好朋友、英國首相卡梅倫也翻臉不認人,強烈指責新聞集團,英國在野黨、工黨領袖米利班德則對默多克展開討伐,可以說默多克在英國已經成為全民公敵。
2.鐵桿盟友辭職
然而就在默多克焦頭爛額之際,他的媒體帝國又發生了極為劇烈的高層人事變動。
2011年7月15日,默多克新聞集團在英國的最高級別經理—新聞國際首席執行官、《世界新聞報》前主編麗貝卡·布魯克斯辭職。幾小時後,新聞集團旗下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萊斯·辛頓也提出辭職。默多克一天內失去了執掌英美市場的兩員大將。
讓《世界新聞報》陷入困境的被綁架少女電話竊聽案發生時,布魯克斯正是這家報紙的總編。現年43歲的布魯克斯是默多克位高權重的助手,也是一位極富手腕的媒體女強人。布魯克斯經常被稱為默多克的“第五個女兒”(默多克有四個親生女兒)。有媒體形容她和她的“幹爹”默多克一樣冷酷無情、不屈不撓。
出生在英國柴郡的布魯克斯,14歲時就決心成為一名記者。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在當地一家報紙找到了做茶水女郎的兼職工作。1989年,21歲時,她進入《世界新聞報》,當時還只是一名秘書。不久,布魯克斯引起了編輯皮埃斯·摩根的註意,被提拔當特稿記者。很快,這個紅頭發的姑娘也引起了默多克的註意,30歲時,布魯克斯被任命為《太陽報》副主編。野心勃勃且聰明幹練的她逐漸贏得了默多克的賞識,加上對默多克非常忠誠,默多克對她非常器重,待她如同女兒。
2000年,年僅32歲的布魯克斯當上了《世界新聞報》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編,並一路平步青雲。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世界新聞報》開始大規模使用電話竊聽手段獲取獨家信息。2003年1月,布魯克斯又取代了她以前的老板大衛·耶蘭德,成為《太陽報》史上第一任女總編。2009年,她被默多克提拔成了新聞國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在最初的恩師、現N主持人皮爾斯·摩根眼裏,當記者時的布魯克斯就是一個富有“侵略性”的雇員,一旦認定什麼就會不顧一切地去完成。有一次,她得知競爭對手《星期日泰晤士報》要刊發查爾斯王子的獨家長篇人物傳記,於是打扮成清潔女工,鉆進《星期日泰晤士報》辦公大樓的衛生間,足足躲了兩個小時,直到瞅準機會把剛剛付印的報道偷到手。第二天,《世界新聞報》一字不差地全文刊發了同一篇報道。
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期間,她還推動英國出臺了《莎拉法令》,要求政府向家長通告所在社區兒童性侵犯者的信息。這項活動引發了很大爭議,《世界新聞報》甚至錯誤刊發了一些並非孌童癖的公民的姓名和照片,但布魯克斯堅決不肯道歉。
同時,布魯克斯的社交能力極強。在默多克支持英國工黨政府時,她和工黨領導人、前首相布萊爾以及布朗都成了密友。布萊爾夫人切麗懷孕的消息就是她率先披露的。但在政治風向轉變,默多克決定支持保守黨政府後,布魯克斯也立刻轉投保守黨。據說,她和現任英國首相卡梅倫關系非同一般,經常一起騎馬。竊聽醜聞升級後,卡梅倫等高級官員和媒體呼籲布魯克斯辭職“謝罪”,但她直到《世界新聞報》停刊數天後才“放手”。
默多克長期把布魯克斯視為心腹,甚至是家人。而在此次“竊聽門”事件中,當無數人要求布魯克斯引咎辭職時,默多克依然站出來力保她,並公開宣稱她依然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當默多克剛剛抵達英國時,有記者問他此行首要的任務是什麼。默多克面帶微笑地指著身邊的布魯克斯說:“是她!”所以當7月15日布魯克斯不得不在巨大的壓力下辭去新聞國際公司CEO職務時,年屆80的默多克心情無比沈痛。媒體評論認為,布魯克斯辭職,好比是默多克媒體帝國的一根支柱垮掉。
《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事發的這段時間,身為報社主編的布魯克斯一直處於風口浪尖。這期間,布魯克斯曾接到過警方的傳訊通知。警方要求布魯克斯說明,在她2000年至2003年擔任總編任內,對電話竊聽與賄賂警察等事了解多少。她卻堅稱自己不知情。隨後,新聞國際公司即作出了關閉《世界新聞報》的決定,布魯克斯也得以逃脫警方傳訊。
雖然如此,有關布魯克斯的非議卻沒有因此而減少。英國《每日郵報》稱,《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的誠信從布魯克斯接管時就開始丟失。她職業生涯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吹捧自己”。報紙對她而言,只是獲取自我利益的工具。英國國家新聞聯盟秘書長米歇爾·斯丹尼斯特裏特(Michelle Stanistreet)說:“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默多克應該宣布開除布魯克斯,應該受到懲罰的是高層管理者,而不是普通的新聞記者。”報社職員對此更是滿腹怨言。很多人質疑,默多克作出停刊的決定,不惜讓200多名員工丟了飯碗,只是為了保全布魯克斯的前途。
如果說布魯克斯的辭職多少是在意料之中,那麼萊斯·辛頓的辭職卻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現年67歲的辛頓為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工作了52年,15歲時他就進入默多克在澳大利亞的一家報紙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起他先後在集團內部擔任多個重要的管理職務,因此,外界也將辛頓視為默多克手下“忠心耿耿的老臣”,是他的鐵桿盟友之一。
辛頓是第一個受醜聞殃及的新聞集團美國高管。辛頓的辭職依然和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竊聽醜聞有直接關系。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有媒體爆料稱,早在布魯克斯擔任新聞國際總裁之前,就有竊聽事件發生,而當時新聞國際的總裁正是辛頓。1997年至2005年,辛頓是新聞集團在英國分公司負責人,在此期間,《世界新聞報》就在竊聽政治人物、王室成員及在阿富汗喪生的英國士兵家屬的電話。由於曾任職於新聞集團在英國的分公司,辛頓因電話竊聽醜聞而備受指責,他不得不宣布辭職。
辛頓在辭職聲明中表示,他懷著沈痛的心情在紐約看著《世界新聞報》的醜聞被一點點揭開,認為自己應該離開新聞集團。他說:“(竊聽行為)給無辜者造成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辛頓在信中稱,這是他個人“十分悲慘的一天”,並向竊聽醜聞中的受害者道歉。
此事對道·瓊斯公司以至《華爾街日報》的影響很大。道·瓊斯公司是一家金融信息公司,是默多克新聞帝國在美國的最大企業,《華爾街日報》是其旗下的報紙。
為了減小負面影響,80歲的默多克當天親自出面向道·瓊斯集團雇員發出電子郵件,表明自己在此事上的立場。默多克在郵件中簡單回顧了他和辛頓52年的交往,稱辛頓感到有必要為倫敦發生的事情負責,才作出辭職決定。默多克稱,自己已接受了辛頓的辭呈,“心情十分沈重”。
17日,已經從新聞集團辭職的前新聞國際公司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因為涉嫌非法竊聽和賄賂被警方逮捕,大約12個小時後獲得保釋。她原定19日就竊聽案與默多克及新聞集團副首席運營官詹姆斯一起接受英國議會質詢。
此刻,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因竊聽事件似乎陷入了更加嚴重的危機。
2011年7月18日,當《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余波未了時,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英國《太陽報》網站又遭到黑客組織的惡搞。網民在打開《太陽報》網站頁面時,會自動跳轉至一個新聞頁面,上面赫然刊登著“默多克屍體在家中花園被發現”的假消息和默多克的照片。
這篇假新聞說,現年80歲的默多克被懷疑於17日晚上服毒自殺,文章描述道:“警察在家中勘查時,看到房間地板上散落著一只打碎的玻璃杯、一箱精制葡萄酒和一套家庭影集,影集中有過去時光的圖片,還有默多克早期的手繪肖像,頭頂高禮帽、戴著單片眼鏡。”
這個名為Lulz Security的電腦黑客組織稱,這次數字塗鴉是他們所為。他們還在Twitter上發消息說,這是“默多克災難星期一”的部分內容。該黑客組織說,他們還攻擊了新聞集團旗下英國報業公司新聞國際運營的其他網站。
另外,又傳出曾經指稱《世界新聞報》竊聽的記者肖恩·霍爾被發現死於家中。警方說,他們暫時把霍爾列為死因不明,但認為沒有可疑之處。《衛報》說,霍爾有長期酗酒和嗑藥問題。
霍爾曾經向美國《紐約時報》表示,竊聽行為比《世界新聞報》在警察初步調查時所承認的要嚴重得多。霍爾去年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指出,《世界新聞報》前主編庫爾森知道其屬下職員竊聽私人訊息的行為。他還告訴《衛報》記者:“每個人都在做。每個人都對自己所擁有的力量感到飄飄然。根本沒有人能捉到我們。”他同時指稱,該報當時的總編安迪·庫爾森曾經要他竊聽某些電話,但庫爾森對此加以否認。霍爾在2005年因酗酒和嗑藥問題被《世界新聞報》開除。他過後指責該報付錢給他,要他與名人一起嗑藥。肖恩·霍爾的死亡是與電話竊聽醜聞相關的第一條人命案。
繼17日倫敦警察局局長斯蒂芬森因涉嫌醜聞而辭職後,18日,倫敦警察局助理局長約翰·耶茨也引咎辭職。加上揭發人肖恩·霍爾又不明不白死亡,不斷擴展的事態表明,竊聽醜聞的波瀾已嚴重沖擊到英國警方。輿論及公眾都在質問,警方在醜聞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人們也擔心,在倫敦奧運會即將舉辦之際,醜聞纏身的警方如何承擔安保重任。繼英國報紙之後,英國警方的公信力因醜聞降至谷底。
在英國警方兩位高官接連落馬的同時,英國公眾也驀然發現,首相卡梅倫的新聞助理和倫敦警察局的媒體公關顧問居然都是《世界新聞報》的前高管。人們驚嘆:傳媒巨頭默多克如此長袖善舞,遠隔大西洋居然在英國政界、警界滲透得如此之深。
3.最卑微的一天
在全社會和國會的強大壓力下,2011年7月19日,英國《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進入關鍵性的聽證階段。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和他的兒子詹姆斯·默多克,以及包括新聞國際公司前CEO麗貝卡·布魯克斯、前倫敦警察局長保羅·斯蒂芬森和負責反恐行動的前助理局長約翰·耶茨在內的諸多涉案人物相繼在英國議會下院接受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的質詢。
7月19日下午14點35分,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和他的兒子詹姆斯出現在英國議會下院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面前接受質詢。默多克父子二人都穿著深藍色的西裝、白襯衫,打著深藍色領帶,神色凝重地坐在英國議會聽證會前排。深藍色是在英國最受認可、容易產生好感的傳統顏色。
2011年7月18日,當《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余波未了時,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英國《太陽報》網站又遭到黑客組織的惡搞。網民在打開《太陽報》網站頁面時,會自動跳轉至一個新聞頁面,上面赫然刊登著“默多克屍體在家中花園被發現”的假消息和默多克的照片。
這篇假新聞說,現年80歲的默多克被懷疑於17日晚上服毒自殺,文章描述道:“警察在家中勘查時,看到房間地板上散落著一只打碎的玻璃杯、一箱精制葡萄酒和一套家庭影集,影集中有過去時光的圖片,還有默多克早期的手繪肖像,頭頂高禮帽、戴著單片眼鏡。”
這個名為Lulz Security的電腦黑客組織稱,這次數字塗鴉是他們所為。他們還在Twitter上發消息說,這是“默多克災難星期一”的部分內容。該黑客組織說,他們還攻擊了新聞集團旗下英國報業公司新聞國際運營的其他網站。
另外,又傳出曾經指稱《世界新聞報》竊聽的記者肖恩·霍爾被發現死於家中。警方說,他們暫時把霍爾列為死因不明,但認為沒有可疑之處。《衛報》說,霍爾有長期酗酒和嗑藥問題。
霍爾曾經向美國《紐約時報》表示,竊聽行為比《世界新聞報》在警察初步調查時所承認的要嚴重得多。霍爾去年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指出,《世界新聞報》前主編庫爾森知道其屬下職員竊聽私人訊息的行為。他還告訴《衛報》記者:“每個人都在做。每個人都對自己所擁有的力量感到飄飄然。根本沒有人能捉到我們。”他同時指稱,該報當時的總編安迪·庫爾森曾經要他竊聽某些電話,但庫爾森對此加以否認。霍爾在2005年因酗酒和嗑藥問題被《世界新聞報》開除。他過後指責該報付錢給他,要他與名人一起嗑藥。肖恩·霍爾的死亡是與電話竊聽醜聞相關的第一條人命案。
繼17日倫敦警察局局長斯蒂芬森因涉嫌醜聞而辭職後,18日,倫敦警察局助理局長約翰·耶茨也引咎辭職。加上揭發人肖恩·霍爾又不明不白死亡,不斷擴展的事態表明,竊聽醜聞的波瀾已嚴重沖擊到英國警方。輿論及公眾都在質問,警方在醜聞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人們也擔心,在倫敦奧運會即將舉辦之際,醜聞纏身的警方如何承擔安保重任。繼英國報紙之後,英國警方的公信力因醜聞降至谷底。
在英國警方兩位高官接連落馬的同時,英國公眾也驀然發現,首相卡梅倫的新聞助理和倫敦警察局的媒體公關顧問居然都是《世界新聞報》的前高管。人們驚嘆:傳媒巨頭默多克如此長袖善舞,遠隔大西洋居然在英國政界、警界滲透得如此之深。
詹姆斯首先應詢回答問題,他先向《世界新聞報》竊聽受害者表示道歉,
“首先,我想說我是多麼抱歉,我們對那些語音郵箱遭竊聽的人及其家屬是多麼抱歉。”他說,“這些行動不符合我們企業所追求的準則,”新聞集團內的每一個人都感到非常後悔,“我們決心糾正錯誤,確保這類事件不再發生。”而就在他要切入上述問題答案之前,坐在詹姆斯左手邊的默多克突然插話說:“這是我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
默多克還說,當他兩周前聽說《世界新聞報》竊聽被害女生米莉·道勒的語音信箱時,深感“震驚、憤怒和羞愧”,但對竊聽事件涉及範圍如此之廣並不了解,他被手下人“誤導”了。然後他說,沒有證據表明他的記者竊聽了美國“9·11”事件受害者的電話,他也不相信美國聯邦調查局會找到相關證據。
當被問到是否對這場竊聽醜聞承擔全部責任時,默多克回答:“不。”默多克表示,他本人不會為竊聽事件負最終責任,但會追究那些做出違法之事的下屬的責任,因為那些人辜負了他和讀者的信任。但默多克承認,在新聞集團英國報業子公司的麗貝卡·布魯克斯多年前告訴議會《世界新聞報》曾經有償從警方購買消息後,他沒有深入調查。在被問及為什麼沒有調查時,默多克稱:“我當時並不知道。”默多克解釋說,新聞集團雇員多達5.3萬,《世界新聞報》占整個集團資產的比重少於1%。他主要關註美國報業的事情,很少同《世界新聞報》的編輯交流溝通,對報社發生的事情不了解,竊聽事件“應該由我所信任的人或者他們信任的人負責”。不過,他說,自己並不相信兩名得力幹將麗貝卡·布魯克斯和萊斯·辛頓知曉竊聽事件。
默多克還表示,關閉《世界新聞報》不是出於商業原因,而是因為一連串醜聞已經使這張報紙喪失了公信力。他同時聲明,自己並不知道公司之前支付了110萬美元用於竊聽事件的庭外和解。詹姆斯表示,在7日宣布《世界新聞報》關閉時,他批準了涉及侵犯隱私的竊聽事件庭外和解協議,但他並不完全掌握該事件的事實。
當被問及他是否覺得自己應該辭職,媒體大亨默多克回答:“不,我是收拾這一局面的最佳人選。”
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與英國政界的關系,也是此次聽證會最受關註的焦點之一。當有委員會成員問老默多克,他去唐寧街10號首相府時為何走後門時,默多克回答說,他本人對首相府如何安排訪客進門的工作程序並不知情。
在19日下午的聽證會上,80歲高齡的默多克幾次以聽不清或聽不懂為由,要求議員重復問題。在議員提問後,默多克思考和揣摩措辭的時間明顯過長,回答卻盡量簡短,大部分的闡述則由兒子詹姆斯出面。默多克基本負責辯解,詹姆斯則擔任道歉的角色。有幾次,情緒激動的默多克用手輕打桌面,坐在身後的妻子鄧文迪則悄悄提醒他註意。
下午5時,正當聽證會即將進入尾聲,委員會準備提最後一個問題時,會場內出現了一幕意外插曲—一名身穿花格襯衣的男子從第四排悄然站起來,
走到坐在聽證席前排的默多克身旁,突然將一盤類似白色剃須泡沫的東西潑向默多克,並喊道:“你這個沒規矩的億萬富翁!”會場發出一陣驚呼。當時,坐在聽證席右側的詹姆斯都沒來得及反應,老默多克的反應更沒有這麼快。默多克妻子鄧文迪在第一時間站起來反擊,保護了默多克。這時,警察沖過來,將肇事男子帶出會場。在短暫的中斷之後,聽證會繼續舉行。
這名襲擊者是26歲的英國喜劇演員詹尼·馬布爾斯,真名叫喬納森·梅·鮑爾斯。鮑爾斯不僅是一名喜劇演員,還是一位頗有聲譽的政治活動積極分子、一個左翼抗議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工黨黨員。
鮑爾斯當天坐在旁聽席中通過手機發微博,襲擊默多克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是:“我現在要做的事情比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件都要棒。”雖然在襲擊事件發生後,英國媒體紛紛斥責他對一名80歲的老人施暴是不可接受的,工黨也停止了他的黨員身份,女友也因此宣布和他分手,更為嚴重的是他以違反公共秩序法案有關條款被警方拘捕,但是鮑爾斯對自己的行為並不後悔,7月20他#原點書屋 www.txtyd.com還在《衛報》網站上發表文章炫耀自己的“壯舉”。
鮑爾斯在文章中宣稱自己對默多克的攻擊是正義的,他是代表所有人進行的攻擊,他不後悔自己的行為,只是擔心默多克不會在這次竊聽事件中受到公正的審判,得到應有的懲罰。他說:“在我扔出剃須膏前,英國議會對默多克的質詢就是一場鬧劇:調查組拙嘴笨舌,根本無法與那個狡猾的人對抗。”
鮑爾斯認為,默多克對全球政治來說,是一股陰險有毒的勢力,他的新聞集團是建立在謊言和賄賂之上的,但是他表示自己與默多克本人沒有任何深仇大恨,他甚至為這位80多歲的老人感到擔憂。他說:“我這樣做也是為了提醒大家,他並非像魔鬼那樣強大,他像我們一樣是個普通人,只是自我膨脹得太厲害了。”
聽證會場外和場內一樣熱鬧。一批示威者在大樓外抗議,有人戴上默多克的人頭面具,其他示威者則高舉抗議標語並高叫口號,指責默多克犯有罪行,要將他通緝,也有人指他是流氓敗類,他領導的新聞集團是一個邪惡帝國,必須被粉碎。另外有示威者不滿首相卡梅倫,要求他下臺。
可以說,默多克一家借19日聽證會出盡了風頭。默多克父子配合默契,小默表現低調,不斷道歉,老默引經據典,鏗鏘作答,又加上鄧文迪的護夫之舉大受贊許,這一切令老默多克信心大振。
不過,新聞集團對“竊聽門”的態度依然讓人詬病。英國《衛報》批評默多克父子“並未顯示足夠的悔意”,稱“戲劇般的表演掩飾不了事實”。
繼默多克父子後,新聞國際公司前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也在這天單獨接受了質詢。在聽證會上,布魯克斯就竊聽醜聞事件道歉,承認《世界新聞報》在她擔任主編期間雇私家偵探挖掘新聞線索與素材。不過,她堅稱這是英國媒體的習慣做法,否認自己曾批準報社員工賄賂警察以獲取信息。
在19日上午,已辭職的前倫敦警察局長斯蒂芬森也在議會接受了英國內政部特別委員會的質詢。在質詢中,斯蒂芬森否認與《世界新聞報》竊聽案有關。他說,與竊聽醜聞相關的指控和故事令他工作分心,他因此決定辭職。
同時,他還為倫敦警察局雇用沃利斯的決定作了辯護。他表示,自己是在今年才知道他的副手(已辭職的助理局長耶茨)與竊聽事件的關系。媒體分析他請辭原因有二:一是對警方調查竊聽事件不力負有責任,二是個人收受《世界新聞報》前副主編尼爾·沃利斯的變相賄賂。
與此同時,首相卡梅倫的日子更不好過。
外界對卡梅倫與默多克難以撇清關系的看法由來已久。英國眼下又是聯合政府當權,現執政黨的主要反對黨—工黨視此為擊垮卡梅倫班底的關鍵一擊,不惜派出早前擔任工黨政府外交內政大臣的重量級人物向卡梅倫施壓。工黨領導人埃德·米利班德還對卡梅倫進行猛烈抨擊,譴責他當初聘用前《世界新聞報》總編庫爾森做媒體發言人犯下了嚴重錯誤,要求他就此引咎辭職。
為趕上20日的議會下院聽證,19日晚,卡梅倫不得不提前結束在南非的訪問,披星戴月地趕回倫敦。
20日上午11點,卡梅倫出現在議會緊急#原點書屋 www.txtyd.com會議上接受質詢,並向議會公布了一份有關《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事件最新發展的聲明。工黨領導人米利班德首先向卡梅倫拋出最受矚目的話題:為什麼在15次被政界人士警告的情況下,堅持讓前《世界新聞報》主編庫爾森出任首相府的新聞主管?
庫爾森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時,正值該報記者古德曼采取竊聽手段獲取王室新聞被外界察覺,但庫爾森於2007年1月辭職,當年7月便轉投當時還是反對黨的保守黨懷抱,成為黨魁卡梅倫的新聞主管。庫爾森17日已被調查竊聽醜聞的警察逮捕。
此時,卡梅倫急於和庫爾森撇清關系。他說,如果庫爾森對就任《世界新聞報》主編期間的竊聽事件撒了謊,庫爾森將面臨嚴重的犯罪指控。同時,他聲稱,雇用庫爾森之前不知道他和竊聽事件有關聯。如果當年知道庫爾森的為人,絕對不會雇用他。
可是有關報道說,卡梅倫2010年9月授意助手致信前倫敦警局二把手、18日剛辭職的約翰·耶茨,稱“首相再也不想聽到竊聽事件還有新進展”。
工黨議員還質詢,卡梅倫是否和《世界新聞報》的高官,比如麗貝卡·布魯克斯,討論過默多克收購天空電視臺的事情。卡梅倫回應說:“我從來沒有就此事和別人有過不合適的交談。”
卡梅倫表示,竊聽事件已經動搖英國媒體的公信力,和英國小報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英國警界必須作出檢討,僅靠倫敦警察局高管辭職不能了事。
卡梅倫還表示將擴大對竊聽醜聞的調查,進一步審查警方、媒體以及政客的行為,改善警察的作風、能力,恢復警察部門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卡梅倫最後強調,作為首相,他眼下的主要任務是清理混亂局面,讓案件在透明的調查機制下由四名“德高望重的法官”最終裁定。
《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戲稱:“一切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在出席英國下院聽證會後,默多克信心大振,7月20日清晨即向新聞集團員工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聲明稱“從竊聽醜聞走出來新聞集團會更大更強”。
在聲明中,默多克表示新聞集團在經歷了《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洗禮之後將變成“一個更強大的公司”。他說:“我希望你們所有人都知道,我堅信我們會成為一家更強大的企業,我們需要花時間重塑信任和信心,但我們決心滿足股東、顧客、同行、合作夥伴的期望。”
默多克在聲明中說:“近期針對新聞集團的指控使我非常震驚,對於因此造成的傷害,我深表歉意。我們已為此事承擔責任。我已領導這個公司50多
年,也奉行敢為人先的精神,但我從不容忍員工幹出最近幾周外界描述的那種事情。新聞集團不能容忍這種行為。有關《世界新聞報》一部分前雇員的嚴肅指控直接背離了我們的行為準則,不代表我們其他員工的行為和信仰。那些辜負我們信任的人必須被繩之以法。我們歡迎並將配合議會和司法部門的調查。”
默多克提出了四項應對措施,包括:成立一個獨立的“管理與標準委員會”制定新標準,任命該委員會的負責人,加強與官方合作並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以及加強與議會合作和接受司法調查。默多克還稱,關閉《世界新聞報》以及接受該報主管的辭職強烈表明,新聞集團將嚴肅處理《世界新聞報》所做的錯事。默多克在表示決心的同時還稱,自己有信心將新聞集團建成更加強大的公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