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The Societ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Malaya Before 1914 by Lin Zhiqing
[Abstrac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Britain's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colony in Malaya and Chinese swarming into Malaya. This paper has a cursory carding on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Malaya Peninsula from 1786 to 1914, reviews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n Malaya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population growth, class 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al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education. Lastly,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standpoints about this phas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n Malaya.
在二戰以前,英屬馬來亞一般是指英國在馬來半島上的勢力範圍,但嚴格說來,這一稱謂也包括英國在馬來群島及其他地方的保護領地,例如英屬北婆羅洲、文萊、沙撈越以及納閩島和聖誕島等。本文所指的英屬馬來亞僅限於英國在馬來半島上的勢力範圍,即馬來半島上的海峽殖民地、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
一、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拓展
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活動大致可追溯至1786年,從最先的占領檳榔嶼,進而租借新加坡,到組建海峽殖民地以及稍後的馬來聯邦,再到1914年馬來屬邦的最終形成,英屬馬來亞經歷了一個不斷擴展與深化的過程。
(一)最初的“果實”:海峽殖民地
1786年,萊特占領檳榔嶼,英國在馬來亞獲得第一塊根據地,從此開始在馬來半島進行殖民拓展。1800年,吉打蘇丹與東印度公司訂約,將檳榔嶼以及該島對岸的威斯利省正式讓予英人。為了抗衡荷蘭在爪哇的商業勢力,英國急欲尋求另一塊新殖民地,終於在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與柔佛天猛公訂約租得該地,1824年迫使柔佛蘇丹簽約,永久割讓新加坡。
英國早在1795年就曾奪得馬六甲,之後因故交還荷蘭,1824年馬六甲重義落人英人手中(註1)。1826年,英人把檳榔嶼,新加坡和馬六甲三地組成海峽殖民地,歸屬印度殖民政府,總督官署最初設在檳榔嶼,後移至新加坡。1867年海峽殖民地脫離印度殖民政府管制,成為皇家直轄殖民地。
(二)干預政策的產物:馬來聯邦
1870年前,英國對馬來半島各土邦基本采取間接控制的不干預政策,隨著列強對殖民地爭奪的日益劇烈,以及馬來半島內地發現豐富的錫礦,英國轉而采取積極的干預政策。1874年,借由平息拿律戰爭(註2),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與霹靂的馬來各酋長簽訂“邦咯條約”(註3),聲明霹靂受英國保護,接受派遣駐紮官(Resident,也稱參政司)。同年,雪蘭莪因為解決五部酋長糾紛而接受英國保護。此後10餘年中,森美蘭、彭亨也先後接受英國保護。1896年,英國把上述4個邦合組為馬來聯邦,首都設在吉隆坡(註4)。
(三)英屬馬來亞的最終形成:馬來屬邦
馬來聯邦組成後,半島其餘5個邦並沒有加入其中。1909年,英國和暹羅(今泰國)簽訂“曼谷條約”。暹羅屈於英人武力,同意將馬來半島北部各邦的宗主權讓予英國。據此英國與玻璃市、吉打、吉蘭丹和丁加奴訂約,規定各邦接受英國派駐顧問官(Adviser) 控制政務,成為英同的保護屬地,合稱為馬來屬邦(註5),1914年,半島最南部的柔佛正式加入此行列。於是英國對馬來半島的勢力範圍全部實現殖民統治,英屬馬來亞最終成型。
二、英屬馬來亞華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與馬來半島的交往歷史久遠(註6),中國人移居其地至遲在15世紀(明代),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時間(註7)。在18世紀末葉之前,馬來半島的華僑為數尚少,各方面發展還比較不完善,此時的華僑社會只具有一些雛形(註8)。
學者們大多將1786年作為馬來亞華僑史步人近代的開端。英國在馬來半島逐步建立殖民地與中國移民大量湧入馬來亞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英國殖民地不斷拓展的同時,半島上中國移民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華僑先驅們不斷雕適自身,在當地尋求生存和發展,到19世紀末201世紀初,英屬馬來亞終於形成了較為完備和成熟的華僑社會(註9)。下文將對1786~1914年這一段時期的馬來半島華僑史作粗略的梳理,以期大致了解英屬馬來亞華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狀況。
(一)人口增長
中國明清兩代實行海禁,但該時華僑冒險出洋者已漸多,當中就有往馬來半島的。中國移民在馬來半島的主要登陸地點在1786年後由馬六甲移向檳榔嶼,1819年後又移向新加坡,此三地控制著中國移民滲入半島的內陸地區。
1860年的《中英北京條約》規定,華人有自由出國的權力,使英國在華招募勞工合法化。1870年後,英國殖民勢力向半島內陸延伸,此時馬來半島華僑人口數量劇增,包括大量經由“豬仔”貿易南來的契約華下。據不完全統計,1881~1930年,到達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共約830萬人,其中70%是“豬仔”(註10)。
1678年,馬六甲人口為4884人,華僑僅有716人。英人接管後,華僑人口逐漸增加,1911年馬六甲人口為124081人,華僑有35450人。檳榔嶼1818年的華僑數量為7858人,至1860年達到28018人,20世紀初,檳、威兩地人口達20餘萬,華僑約占一半(註1)。而新加坡1821年全島人口僅為4724人,華僑數量為1150人,1836年全島人口增至29984人,華僑數量達13479人(註12)。至1911年,新加坡華僑人口達219600人,占總人口的72.4%(註13)。
1911年,馬來聯邦人口共1044465人,華僑數量為433244人,同年,馬來屬邦(註14)人口共719556人,華僑有49386人。柔佛1894年的總人口為30萬,華僑數量高達21萬(註15)。
註釋:
註1:1824年“英荷條約”重新劃定了英荷兩國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英國以蘇門答臘的明古連換取馬六甲。參見D. G. E.霍爾:《東南亞史》,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澤,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97頁。
註2:在拿律,分別控制著兩個錫礦中心區的華人私會黨義興公司和海山公司長期對抗,在1861年和1865年就有過兩次械鬥,1871年霹靂蘇丹逝世,兩派卷入了王位繼承的糾紛,遂於1872~1873年爆發更大規模的武裝鬥爭,華僑礦工死傷逾萬。
註3:其中“除了涉及馬來宗教和習慣以外的所有問題,都必須聽取英國駐紮官的意見並遵照執行”的條款成了此後英國同每個馬來土邦所簽訂的每一項協議的要點。詳細見聶德寧:《試論“邦咯條約”的簽訂及其後果》,載《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2期,第87-93頁。
註4:華僑志編纂委員會:《馬來亞華僑志》,中國臺灣省臺北:1959年版,第37~39頁。
註5:馬來屬邦並非一個統一的組織,各邦保持名義上的各自獨立。
註6:歷史上中國與馬來半島交往狀況請參閱林遠輝,張應龍:《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註7:巴素著,劉前度澤《馬來亞華僑史》,檳榔:光華日報有限公司,1950年版。
註8:有關評判華僑社會是否形成的一般標唯詳見黃松贊:《試論新馬華僑社會的形成和歷史分期》,載《東南亞研究》1981年第3期,第47~61頁。
註9:黃松贊先生把新馬華僑社會的發展歷史劃為3個時期,即形成期、發展成熟期和轉變時期,本文贊同此種劃分方式。
註10: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版。
註11:華僑志編纂委員會:《馬來亞華僑志》,中國臺灣省臺北:1959年版,第103頁、106頁。
註12:唐志堯:《新加坡華僑志》,中國臺灣省臺北:華僑文化出版社,1960年版。
註13:華僑華人概述編寫組:《華僑華人概述》,國務院僑辦僑務幹部學校,1993年版,第92頁。
(原載:東南亞縱橫AROUND SOUTHEAST ASIA 2009.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