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國電影業界人士分析,中國電影市場每年以30%的增幅在成長,若速度持續前進,中國市場將在2018年與美國電影市場打成平手,之後必定超越。
由於海外電影配額限制,中國政府為了保護國產片,每年只允許34部海外電影進入當地市場,削弱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可能狂風掃落葉的局面。
全球電影業必爭之地的中國,等同於亞洲電影市場的最大蛋糕,同是用中文的馬來西亞中文電影,有我們一份嗎?
“我們還在狹縫中找尋發展的空間。”大馬導演兼編劇李勇昌這麽說,無論在國內或海外,環境亦然。
大馬千萬票房導演周青元則用他一貫的平常心看待,對於中國市場的“票倉”,他笑說:“去不到,我呆在馬來西亞就好。”
周青元(Chiu導)1995年在北京電影學院修讀導演系,比起當年他還在當地深造的時候,事隔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氛圍已起了巨大的變化。
他分析,中國電影在90年代,較鮮為人知的有張藝謀、陳凱歌這類大咖導演,所拍攝的作品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傳達中國思想、生活價值觀與文化氣息意味較濃。
他說,來到200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隨著經濟起飛而逐漸形成與成長,人民收入提高,娛樂需求量極大,電影作品題材與內容,亦趨向更娛樂化的元素。
“娛樂需求量造就了中國電影市場,所以我們不時可看到,中國票房動不動就破億就是這樣。”
小品電影內容取勝
談及一部電影的賣點,Chiu導直言,演員陣容與導演名氣是基本條件,也是促成電影賣氣最直接的方式。
依他的觀察,中國電影市場最初是必須用“大腕”來成就一部電影,近年有改變的趨勢,2013年由徐崢首次執導的小成本電影《泰囧》,以小刀鋸大樹的姿態,創下中國12億人民幣(約6.72億令吉)的票房。
“馮小剛之前拍的電影《非誠勿擾》也不算是很多預算的大制作,屬於以內容取勝的小品,因此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也接受了小品電影,這是我看到的轉變。”
對Chiu導而言,無論什麽語言的電影,都是在傳達當地人生活價值觀的藝術作品,觀眾對於人性的共鳴,幾乎都是一致的。
他舉例,去年5月帶著電影《一路有你》出席意大利第16屆烏迪內遠東電影節,1000名歐洲觀眾欣賞了有關電影,他們對戲中的幽默一樣心領神會,感動著我們的感動。
出席過大大小小的海外電影節,Chiu導聽到最多的是海外觀眾、評審對他電影的肯定,透過他的電影,看見馬來西亞。
影展小眾 市場大眾
但是,票房與評審的口味向來無法劃上等號,可以這麽說,影展屬於小眾,市場屬於大眾,在大馬千萬票房的《一路有你》,仿佛過了海就“失靈”。
“除了好萊塢電影之外,全世界的電影票房都類似,一部電影在自己國家大賣,去到另一個國家則未必,我們看韓國、日本、泰國甚至臺灣電影就好,在大馬的票房也沒有100%的保證。”
他以臺灣電影在大馬票房作參考,也不見得形成一股臺灣電影在本地大熱的趨勢,只有近期九把刀的兩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等一個人咖啡》較為突出。
他認為,馬來西亞中文電影也一樣,若要打入中國市場,狀況或許類似,難以成氣候。
“如果電影要進入中國市場,最快的方式就是與其他國家的團隊合作,這樣的機會比較大。”
在限制裏做到最好
在電影《一路有你》大賣之後,Chiu導曾獲得來自中國電影的邀約,就是將電影同樣的內容,搬到中國去,拍成“中國版”的《一路有你》。
盡管中國已成為亞洲電影大“票倉”,但在Chiu導的語氣中,並沒有特別向往的意願。
他只是用一貫的幽默說:“我自己去不到,呆在馬來西亞就好,我還是想拍自己熟悉的故事,如果跑到海外去扛起一個大制作,壓力也會跟著大。”
過去整整10年以來,部分本地電影人常掛在嘴邊的抱怨,指政府給的鼓勵太少,院線的場次配額也局限了本地中文電影的票房收益。
對此,Chiu導說:“限制哪裏都有,不是說跑外海外去做電影就沒有,就看自己有沒有在限制裏,做到最好。”
現實比想象殘酷
大馬中文電影在近年交出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績單,但是站在亞洲電影市場的大環境中,來自馬來西亞作品似乎不見蹤跡。
亞洲最大的香港國際影視博覽會中,各國電影界代表在研討會受邀發表看法,不見大馬電影界的代表有份上臺分享演說。
“我們還沒有那個資格吧!”本地導演李勇昌受訪時這麽說,老實的回答中流露一些不好意思。
電影是一個年代的創意記錄,不同國家的電影代表其國家的文化、形象與品味,海外對於大馬中文電影的評價如何?而片面的贊美總是虛幻的,票房是最真實答案。
“臺灣人不太看大馬中文電影,他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口音,覺得大馬華語腔調怪怪的,因此大馬中文電影在臺灣難以獲得好成績。”
臺灣票房失利
如此現象,李勇昌感受最深,是因為由他編劇。周青元導演的大馬中文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一路有你》,卻在臺灣票房失利。
當時,電影《一路有你》在臺灣桃園電影節深受好評,還獲得觀眾票選最愛的電影,加上頂著“大馬中文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光環,一切看似可行,讓臺灣片商信心滿滿地砸下大筆資金為該片宣傳。
“結果,《一路有你》在臺灣的票房一般,並沒有預期中理想,讓臺灣投資者大大摔了一跤,全馬史上票房最好的電影都這樣了,他們被冷淡的票房嚇到了,從此大馬電影要再進軍臺灣,難上加難。”
中國講究名氣
至於中國市場,李勇昌表示,中國政府為保護國產電影,每年只允許34部海外電影在中國放映,換言之,其他國家電影想進入中國,硬碰的最大對手就是好萊塢片。
他說,中國片商講究導演、編劇名氣,演員不夠“大咖”幾乎免談,在當地投資沒有過千萬制作費就不叫電影。
反之,新馬兩地中文電影,無法做到砸大錢制作,一線演員片酬是天價,整個制作費而言,與中國大制作電影相比,僅僅屬於“幼兒園”程度。
撇開陣仗不說,若用好故事打動人心是否有勝算?李勇昌以今年執導的《小電影》來說,當時同期在大馬上映的是香港電影《沖上雲霄》。
他笑言,自己的電影被打得“落花流水”,《小電影》票房40萬令吉,《沖上雲霄》收入400萬令吉,兩者之間有一個“零”的距離。
據記者觀察,看過《小電影》的業界人士皆稱贊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反之《沖上雲霄》被網友吐槽得亂七八糟。
想辦法生存下去
“所以,現實比想象中殘酷,大馬電影人要走的路,只能用‘崎嶇’來形容。”
無論如何,能遠赴香港參加國際影視展,必定抱著積極的心態來尋找發展空間,李勇昌透露這趟行程,取得不錯的收獲。
目前他已與中國電影公司簽下1部導演與2部編劇的合約,其中的制作班底也包括來自香港與韓國的電影人。
“再怎麽艱難,還想拍電影的人,總得想辦法生存下去,希望透過與海外公司的合作,提升自己,學到更多。”
特派記者: 黃金靚 (香港貿發局獨家 邀請采訪報道)
香港藝人惠英紅憑著大馬導演何宇恒的電影《心魔》奪下7座影後殊榮, 但是這是一部遠離票房的電影。
周青元締造千萬票房紀錄的電影《一路有你》,在臺灣影展獲好評,但票房只屬一般。(南洋副刊 新視野 2015-06-0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