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口才藝術(18)提高記憶 上

例如,我曾聽過一位著名的演講家——這位名家本可以更有名的——介紹愛爾蘭的偉大詩人葉慈,他將要在不久的一次重要集會上朗誦自己的詩。3年前,憑借驚人的詩歌創作力,葉慈得到了作為文學家所能獲得的最至高無上的榮譽——諾貝爾文學獎,但我堅信以當時的聽眾而言,知曉這一獎項並認識其重要意義的人,不會超過1/10。所以,不管怎樣,就算別的什麼都不提,這兩件事都應該重點說一下。可主持人說了什麼呢?這兩件事他隻字未提,而是脫離題目大談古代神話和希臘詩歌。

此外,還要明確演講人的名字,馬上確認它的字形和讀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伯朗說:曾有人把他的名字介紹成約翰·伯朗·馬森,甚至是約翰·史密斯·馬森!史蒂芬·利科克,加拿大的著名幽默家,也有著相同的遭遇。在他那篇幽默輕快的散文《今晚我們相聚》中記述了一則別人對他的介紹詞:

我們都十分期待李羅德先生的大駕光臨。從他的著作中,我們似乎已經像老朋友一樣早已認識了。實際上,我想我並沒有誇大其詞,我想告訴李羅德先生的是,在此地,他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本人也感到萬分榮幸,能向列位介紹——著名的李先生。

搜集資料的主要動機就在於組織明確的介紹信息,能夠包含正確信息、緊扣主題的介紹詞才能有效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從而使之接納演講者的演講目的。事前準備不足的主持人,常會說出意思含混不清、令人提不起神的話來:

我們的演講者聲名遠播,被大家認為是——一個對本次演講題目十分資深的人士。我們很期待他對這一題目的不同見解,因為他是從——從一個極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因此,本人極其榮幸地向各位介紹,但現在先讓我們看看——噢,在這兒呢——布蘭克先生。

實際上,只要事前耐心準備,就能夠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也不會對演講者和聽眾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把握「題目——重要性——演講者」三段式

「題——重——講」三段式是一種較為普遍且比較保險的介紹詞格式,可以很好地幫助主持人將搜集到的材料組織好:

「題」就是演講題目。介紹之前,要先宣佈演講者的確定選題。「重」就是點出主題的重要性。這一段的語言表述,關鍵在於使演講題目能夠引起聽眾的興趣。「講」說的是演講者。這一段應該著重介紹演講者的資歷,重點提及與他的演講內容相關的部分。最後要做的就是清晰而毫不猶豫地報上演講者的大名。

這一簡單的公式留有充分的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實際上,介紹詞沒有必要壓縮得像樹幹一樣。下面我們就用一個實例來說明怎樣才能既依照公式展開,卻又絲毫不露痕跡地「依葫蘆畫瓢」。以下是某介紹人為紐約電話公司一位名叫喬治·韋伯的主管所作的介紹詞:

我們的演講人所演講的題目是「電話為您服務」。

這個世界對於我來說,有許多神秘的東西,比如愛情、賭馬者的執著等,中最為奇妙的,便是打電話時所可能發生的情況。

我們的電話號碼為什麼會錯?為什麼有時從紐約打電話到芝加哥,反而會比打到相鄰的城鎮更快?演講人會告訴我們這是怎麼回事,有關電話的一切他都知道。20年來,我們演講人的工作就是整理分析有關電話的各種各樣的詳細資料,並盡可能讓所有人認識到這一項事業。他現在是一家電話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因勤奮工作而有此成就。

現在,他將告訴我們電話公司在做服務時所採用的主要方式。要是有人對電話服務「情有獨鍾」的話,就請將他作為傳播福音的聖人。要是有人時常受到電話所帶來的困擾,那就請把他看成為電話做答辯的學者。

先生們,女士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演講人,他就是——紐約電話公司的副總裁——喬治·韋伯先生。

介紹人將聽眾的思維和注意力非常巧妙地轉移到「電話」這一話題上。提出問題,引起聽眾的關注,然後請出能夠解答所有問題的演講者以及獲得這一能力的相關背景,最後對聽眾可能提出的問題作出提示。

看不出這份介紹詞有預先背出來的痕跡。因為就算是書面形式,讀起來仍然像口語般自然、親切,所以介紹詞最好不要事先背誦。有一回,一位晚會主席為柯妮莉亞·奧提斯·史金納作介紹時,竟然把預先背好的台詞忘得一乾二淨。不過他很快調整了思路,對台下的聽眾說道:「雖然伯德上將要價過高,但幸運的是我們請來了柯妮莉亞·奧提斯·史金納女士。」

介紹詞就應該明確而生動,生硬呆板的東西顯然不會讓人感興趣。一些主持人總喜歡長篇大論,聽得台下的觀眾厭煩不已。而另一些人則盡情揮灑雄辯的口才,有著喧賓奪主的嫌疑。還有一部分自認說笑話水平不錯的主持人,有時說出的笑話,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或者熱衷於「幽默」的力量,時時吹捧或貶低演講者這一身份。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介紹兩邊都討好,那麼上面這些情況都應盡力避免。

下面有一段實例,不僅套用了「題——重——講」的形式,還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色。讓我們來看看艾格·史納迪是怎樣介紹身兼數職的傑羅德·溫德先生的:

「今日科學」——今天的演講題目聽起來讓人覺得十分嚴肅,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位精神病患者總以為自己身體裡有一隻貓。心理醫生出於治療的目的,假裝為他做手術。等病人從麻醉中醒來時,醫生提著一隻黑貓對他說:「貓已經取出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不料病人卻驚叫道:「噢,不!我吞下的那隻貓是灰色的!」

我們今天的科學也是如此,比如讓你去抓一隻叫U-235的貓,結果卻弄來一群叫什麼鈾233或別的元素的小貓,這些元素就像芝加哥的冬天,都被一一打敗了。古代的一位煉金家、世界上第一個核子科學家,臨終時曾苦苦哀求上帝,但願能多寬限一天時間,讓他發現宇宙的秘密。而現如今的科學家,卻發現了宇宙間從來不曾發現過的秘密。

今天我們請來的演講者,瞭解當今科學事業的現實狀況與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曾擔任芝加哥大學的化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學院院長,俄亥俄州、哥倫比亞州巴德爾工業研究所所長。也曾以科學家的身份在政府部門任職,同時還是一位作家和編輯。他出生在愛奧華州的達文坡,在哈佛大學拿到的學位。曾在軍工廠接受訓練,還到歐洲各地旅遊。

我們的演講人著述和編輯過多門科學教科書。其中最著名的一本名為《未來世界的科學》,這是在他擔任紐約世界博覽會科學部主任時出版的。他是《時代》、《生活》、《財富》以及《時局》等眾多知名雜誌的科學顧問,他詮釋科學新聞的獨特風格,廣為人知。演講者所著的《原子時代》,出版於1945年,而且僅在原子彈投擲日本廣島10天之後。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最好的終將會來臨」。想必各位已經猜到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科學畫報》的編輯部主任——傑羅德·溫德博士。

幾年前,在主持人作介紹時,吹捧演講人的做法一度十分盛行。大會主席也會不斷為演講者堆金砌玉,一些演講人也常常因被獻媚聲所包圍而變得自以為是。

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湯姆·柯林斯,是一位廣受歡迎的幽默大師。他曾對《主持人手冊》的作者柯伯·普羅克洛說:「一個演講人想在嚴肅的演講中加進詼諧的部分,卻事前對聽眾拍胸脯——大家聽了演講保證會樂不可支,會在過道上笑得前仰後合,那這位演講人可以收拾東西回家了;當主持人支支吾吾地說你叫什麼威爾·羅傑斯時,你不如回家割腕自殺,因為你已經完了。」

當然,過度謙遜、一味貶低也是不可取的。史蒂芬·利科克想到了一位主持人的介紹詞:

「這是今年冬季系列演講會中的第一場。在上一個系列中,各位都感覺並不是很成功。實際上去年我們是節衣縮食才撐到年底的。所以今年我們盡量減少資金,請來一些索價相對較低的人士。下面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利科克先生。」

在這件事上,利科克只淡淡地說:「如果站出來面對聽眾的是你,身上早已被主持人標上是『便宜貨』,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保持高度的熱誠

介紹演講者時的態度同介紹詞同樣關鍵。說到演講人時態度應盡量親切友好,不用說出自己是多麼興奮,只要在介紹時顯現出真誠、愉快的表情即可。若能趁熱打鐵,在介紹即將結束、台下有著高潮氣氛之時,明朗清晰地宣佈演講者的名字,聽眾的熱情便會隨之高漲起來,並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樣的氣氛能有效地激發演講者做出一場精彩演講的信心。

在說出演講者的名字時,一定要記住這3點:「稍停」、「間隔」和「加重語氣」。「稍停」指的是在說出演講者的名字之前,要間歇幾秒鐘,吊一吊聽眾的胃口;「間隔」就是要在名字和姓氏之間稍作停頓,使演講者的大名清晰正確地印在聽眾的腦海中。「加重語氣」是指最後要用強勁有力的語氣報出演講者的名字。

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要面向觀眾宣佈演講者的姓名,而不是轉身向著演講者本人。只有在說完最後一個字之後,才可以轉向演講者。有許多的主持人都犯過這個錯誤,他們的介紹令台下的聽眾期待萬分,但最後卻功虧一簣,原因就是到最後他們只對著演講人報名字,而留給聽眾的是一個可笑的側面。

無論怎樣,我還是要特別強調「真誠」二字。不要摻雜個人的偏見對演講人評頭論足或說出鄙俗的字眼,不負責任地介紹常常會使聽眾誤解。一定要表現得真心實意,因為在開放式的社交場合中,作為一名主持人,需要具備高超的語言技巧與行動策略。或許你與演講者十分熟悉,但聽眾卻不一定,因此儘管你本人並不認為言語上有什麼不妥之處,卻可能已經造成了某種誤解。

認真準備頒獎詞

「我們已經證實,人類心靈中最深摯的渴望就是得到認可——享受榮譽。」作家瑪約莉·威爾森的這句話表達了全世界人類的感受。我們都希望與人為善,受人尊重;別人的介紹,哪怕只有一個字,都可能令你頓時精神抖擻,更不用說在盛大場面聽到褒揚自己的頒獎詞了。

網球明星愛爾蒂·吉伯森,直接用這種「人類心靈的渴望」為自己的自傳命名——《我要做重要的人》。

我們所說的頒獎詞,就是要讓獲獎者感到他是「重要人物」——因為他的某項努力已經為大家作出了貢獻,受到公眾的認可,應該受到讚揚,得到公眾授予的這份榮耀。頒獎詞應盡量簡短,但必須切中要點。這對經常獲獎的人來說,或許意義不大,但對那些初次獲得這種榮譽的人來說,卻可能終身難忘。

所以,在我們的頒獎詞中,應該慎重地選用詞句。下面介紹一項屢試不爽的規則:

首先,說明獲獎的原因。比如,因為獲獎者長期的無償服務,或是因一項重要的成就,或者是贏得了某項競賽,只要點明即可。其次要提到獲獎者的生活狀況及言行作風,這是聽眾感興趣的部分。然後再描述獲獎人是多麼有資格領取這一獎項,大家對他的感情是多麼真摯熱烈。最後恭賀獲獎者,並一同轉達大家對他由衷的祝福。

在公眾場合,演講者首先給聽眾留下一種真誠的感覺,這一點恐怕每一位聽眾都有所瞭解。如果你被挑選出來作為頒獎詞的發言人,那麼,恭喜你,這份榮譽也同樣屬於你。因為大家知道,之所以將這樣一份需要花費心思與頭腦的重任交給你,是因為相信你不會犯某些只會誇大其詞的演講者所犯的錯誤。

類似頒獎典禮這樣喜慶的場面,很容易言過其實地誇大獲獎者的貢獻。如果確實應該得到獎項,就只管實話實說,但不要胡亂吹捧,這樣的話只會讓得獎的人坐立不安,更會讓眼睛雪亮的聽眾厭煩。

還應該注意的一點是:不要過分誇大獎品本身的重要意義,也不要強調其如何豐厚,而應該表明贈獎者的友善心境。

答詞要真誠

答詞應該比頒獎詞更簡潔一些,它不應是死記硬背的結果,不過事先有個心理準備也是應該的。如果在大會前你已被告知會上台領獎,那麼在主持人致完頒獎詞之後,你就不至於進入手足無措的狀態。

如果只是說出「感謝各位」、「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或者「我曾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這樣一些意思不明確的話,並不能算好。因為這和頒獎詞一樣,有種誇大的成分在裡面。「最重要的日子」和「最美好的事情」涉及面太大,相比較而言,用一種溫和中肯的語氣來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會更真誠一些。下面的一套公式或許會對獲獎時的你有所啟發:

首先,向台下的聽眾語氣鄭重地說「謝謝各位」。接下來把自己所獲得的成就歸功於曾經一直幫助過你的人——同事、上司、摯友以及家人。隨後表述這次獲獎所帶來的榮耀對你產生了怎樣的意義,如果手中的獎品是包裝好的,就請你毫不猶豫地將它打開,並展示給所有的人,告訴大家這份獎品對你是多麼有用,多麼漂亮,你將如何合理利用它。最後再度表示你的誠摯謝意來結束答詞。

在本章節我們討論了3種特殊場合的演講,在實際的工作中,或者加入某一組織、參加某項活動時,你都有可能做其中任何一項演講。

建議你在發表這些演講之前,斟酌一下以上提出的一些建議,我相信這樣做會使你的演講更加精彩,更會讓台下的聽眾領略到演講的魅力。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希紹曾經說道:「對於先天記憶能力的開發,普通人只做到了不高於10%,而剩下的90%則因不遵守記憶的自然規律而白白浪費掉了。」

那麼你屬於這種普通人嗎?若是,則說明你已經在社會或商務的重擔下壓得喘不過氣來。由此,我認為你會充滿興趣地研讀這一章,並且會受益匪淺。

首先我需要向你展示如何在商務性、社交性的會談中或演講中使用這些自然規律。

事實上,這些「記憶的自然規律」十分簡單,它只包括3點。任何一個所謂的「記憶系統」都是由這3點構築的。它們是:印記、複述、聯想。

要對記憶的內容做到深刻、生動而持久的印記。這是記憶的第一道指令。而要達到這一點則必須聚精會神。西奧多·羅斯福憑借自己非凡的記憶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那出色的記憶就根源於此:深烙於心中的印記。在頑強信念和不懈磨煉的引導下,羅斯福使自己即使在最不利的環境中都能夠全神貫注,不被外界干擾。1912年,在芝加哥「公牛與駝鹿會議」期間,國會賓館成了他的辦公地點。當時,很多人都擁入了賓館樓下的街道,他們揮舞著旗幟,大聲叫喊著:「我們需要泰德!泰德!需要泰德!」賓館周圍被人們的怒吼聲、樂隊的演奏聲包圍著,還有來來往往的政客、緊張的會談安排,以及頻繁的請示足可以使一個普通人無法專心工作。但羅斯福卻做到了。他坐在房間的搖椅裡,似乎對外面發生的一切都渾然不覺,依舊全神貫注地閱讀著哈洛德特斯——那是一位希臘歷史學家——的故事。在去往巴西荒野的途中,每到一處宿營地,他都會在樹下找塊乾燥的地方,然後坐在小凳上閱讀根布本的《羅馬帝國的衰落》。他是這般沉醉於此,以至於忘記了身邊的雨聲、吵鬧聲,甚至是營地裡的活動和熱帶森林中的各種聲響。這或許也是他過目不忘的原因。

僅僅5分鐘的全神貫注,其記憶的效果都要超過精神委靡時的記憶效果。亨利·沃德·比切爾寫道:「集中精力的一小時,遠遠勝過迷迷糊糊的數年。」作為伯利恆鋼鐵公司的總裁,艾伍貞的年收入可以達到100萬美元以上。他說:「到目前為止,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天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的——全神貫注於眼前的工作。」

這就是增強力量,特別是提高記憶能力的秘密。

他們未曾留意一棵櫻桃樹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發現,半年來,他的27個助手在從電燈廠到新澤西門羅公園的總廠時,都走同一條路。路旁有一株櫻桃樹,但所有助手對此都熟視無睹。

愛迪生曾經擲地有聲地說:「普通人的大腦,對其看到的事物所產生的反應僅僅是千分之一。我們的觀察力,那種真正的觀察力,是多麼的薄弱啊。」

如果將一些普通人介紹給你的朋友,那麼結果會怎樣?通常會是這種結果:不出幾分鐘,你的朋友就會將那些人的姓名全部忘記。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你的朋友沒有更多地關注他們。或許你的朋友會說是由於自己的記憶力太差,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只能說明他的觀察力也很差。如果你的這位朋友在一個大霧的天氣裡拍了一些照片,但照片卻因為霧氣而不清晰,那麼他一定不會埋怨照相機不好。同樣道理,因為對別人的印象模糊不清,又怎麼能幻想給對方留下清晰的記憶和埋怨自己的記憶力呢?

作為《紐約世界》的創辦者,宙斯夫·佈雷澤在其出版社的每一位員工的辦公桌上,都留下了這樣一行字:

準確、準確、準確

這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應該準確地聽到別人的姓名,並且請求他再重複一遍,耐心地詢問對方的名字是如何拼寫的。這樣一來,他會被你的興趣所激勵,而你也會因為自己的集中精神而記住對方的姓名。從而你也就獲得了清楚、準確的印記。

林肯為什麼大聲朗讀

林肯少年時期,在一所鄉村學校讀書。學校很破舊,地板都是用碎木鋪成的,為了防止太陽的照射,學生們只好將課本撕開粘在窗戶的玻璃上。當然,他們沒有撕毀自己需要的教科書,上課的時候,老師首先大聲朗讀,學生們則跟著讀。每當這個時候,整個校園就像陷入一片沸騰的海洋一樣。正因如此,人們將這所學校稱為「喧鬧的校園」。

在這所「喧鬧的校園」裡,林肯養成了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陪伴他終生。那就是,每當需要記憶的時候,他就會大聲朗讀。每天早晨,林肯一來到斯普林菲爾德的律師事務所,他就會立刻躺在躺椅上,然後將不靈活的那條腿放在旁邊的椅子上,開始大聲朗讀晨報。他的同事總是抱怨「他讓我厭煩透了!」「實在難以忍受!我曾經問過他,必要這樣閱讀嗎?他回答我:『只有這樣我才能記得更清楚,因為閱讀讓我的聽覺感官和視覺感官都參與其中。』」

林肯的記憶力相當出色。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大腦:「我的大腦好比一塊鋼鐵,雖然很難在上面留下什麼,但是一旦留下了,就永遠不會抹去。」

因此,想要調動你的聽覺和視覺,就必須像林肯那樣去做。

當然,理想的記憶方法除了聽和看以外,還包括觸摸它、嗅它、體味它。但是,最為有效的當屬視覺。因為,我們是視覺動物,視覺記憶最為普遍,也最為深刻。例如,我們很容易記住一個人的樣貌,卻時常忘記他們的姓名。研究得出,視覺神經比聽覺神經的功能高25倍。所以,中國有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

因此,將需要記憶的姓名、數據,以及演講提綱記錄下來,然後仔細看一遍,再將眼睛閉上,在大腦中回憶看過的內容,以輔助記憶。

那麼,馬克·吐溫是如何做到不帶筆記演講呢?

最初幾年,馬克·吐溫在演講的時候,總是需要借助筆記,最終視覺記憶讓他克服了這一難題。在《哈珀》雜誌裡,他向我們介紹了這一轉變的緣由:

我們往往很難記住日期,因為日期都是用數字組成的;而數字又非常乏味,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它們又沒能形成一幅圖畫,因此,視覺記憶就會顯得毫無用處。很明顯,日期圖畫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記憶。甚至可以說,圖畫,特別是親自組構的圖畫,更能幫助我們記憶。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必須親自組構圖畫。30年前,每天晚上我都要發表演講,每次講演之前,我都會把內容完整地背下來,有時候為了避免失敗,我甚至在紙上寫下一些提示,這些提示幾乎都是每段開頭幾句。下面這一組提示共有11個,它們大致如此:

地區天氣——

時代風俗——

加利福尼亞的人們從來沒有聽說過——

……

這11個提示就是每次演講的主要內容,有了它們就能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要點。但是,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想要組構成一幅難以忘懷的圖畫的確很難。因此,我雖然用心記憶,但是仍然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無奈,我只好將提示寫在紙上放在身邊,在演講的過程中我總會不時地看看它。有一次,提示不知被我放在哪裡了,那個夜晚我過得非常恐慌。正因如此,我才清楚地意識到,我必須採取應對措施。於是,按照演講的順序,我把每個提示開頭的字母寫在手指甲上,例如「I、A、B」。當我第二天晚上登台演講的時候,我發現這個辦法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我不停地看手指頭,以至於我忘記了哪個指頭已經看過了。也許,這種方法不會讓我遺漏演講的重點,但是,聽眾一定會非常好奇:這位演講者為什麼對自己的手指頭那麼好奇呢?演講結束之後,甚至有聽眾詢問我的手怎麼了。

就在此時,我的眼前一亮——組構圖畫!最終,這種方法消除了我的煩惱。兩分鐘以內,六幅圖畫就在我的手裡誕生了,這些圖畫徹底代替了提示句子的作用,並且非常完美。當圖畫完成之後,我可以立馬撕毀,因為,它們已經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了。雖然這場演講已經過了20年,但是那些圖畫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只要想著圖畫我就可以複寫出其中的內容來。

一次演講中,我試圖使用這一章所涉及的內容,憑借記憶做一場講演。於是,將材料用圖畫的形式組構出來,例如,喧嘩中的人群中,羅斯福正在閱讀歷史資料;愛迪生仰望一棵櫻桃樹;林肯大聲地朗讀報紙;馬克·吐溫試圖在聽眾面前,擦拭自己指甲上的墨水印。

那麼,我是如何記憶圖畫的順序呢?當然不是通過序號,因為這很難。我的方法是將序號轉變為圖畫,並將其與要點畫面結合起來。例如,序號「一(one)」聽起來很像「跑(run)」,於是奔跑的馬兒就用來表示「一」,而羅斯福騎在這匹馬上,在房間裡看書;序號「二(two)」聽起來很像「動物園(zoo)」,於是圖畫就變成愛迪生在動物園裡看一棵櫻桃樹;序號「三(three)」聽起來很像「樹(tree)」,我便把林肯畫在一棵樹上,對著同事大聲朗讀;序號「四(four)」聽起來很像「門(door)」,畫面便成為馬克·吐溫靠在門邊,一邊演講一邊擦拭指甲上的墨水印。

也許你們會覺得這種方法既荒唐又可笑,但是它的確是一個有效的記憶工具。因為,荒唐古怪的事情反而更容易被人們記住;相反,枯燥的序號則很容易被遺忘。例如,按照圖畫記憶法回憶第三點內容,只要問自己樹的頂端是什麼?很快,林肯便出現在我的眼前。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