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14

我之所以徵引這樣一段文字,主要的用意即在於說明:敘述活動除了講述故事本身需要情節的構造與安排之外,更觸及到敘述活動在面對個別具體的歷史時間性時可能產生的不同的理解、說明與解釋。

一個人的生活故事自有其完整性的要求,但也同時與其他人的生活故事相互聨結,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地點也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說明與解釋。

任何人都可以是某個事件的啟動者或作者,但他卻不必然就是故事的原創作者,他的故事可能需要經過不同的說明與解釋。在敘述模式的各種展示中,我們可以不斷追問:誰的歷史?怎樣的歷史?誰在寫小說?撰寫怎樣的小說?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是需要更多的敘述以及更多的理解。

「認同」除了在辨識同一性外,還在於辨認差異性;其中,更包含著對於異己的承認。辨識、辨認與承認,都是相同的認知活動。因此,如果能正視小說或敘述文類在當下時空中可能的發展性,並且透過對於「事件」的舖展與沉思,淡化或取代
曾經那麼熟悉了的「突出情感因素」的解讀模式,那麼我們或許可以重新掌握近、現代文學所必須面對或曾經面對的自我與現實世界之間交織的迂曲與喧囂,進而在書寫與論述場域中建構「抒情的文學」或「有情的歷史」的外一章。44

44 如果這篇論文有比較屬於個人的因素在,那大概就是這幾年来我所指導的幾位碩、
博士班研究生,他⁄她們都分別處理了明、清之際以及清末民初的詩人作家相關的議題,在其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論文努力在「突出情感因素」上所展開的解析模式、但卻多少又必須費力進行以史證詩的鋪排與檢視的工作。然而,面對這種時代的鉅變,我們又該如何正視其間所牽涉的個別事件的複雜性與相互夾纏的因果關係?我們想理解過去的具體複雜性,因為我們要思索當下的何以如此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讓我不免因此思考敘述的方案。

引用書目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期,2008 年 9 月,頁 77-137。

李欣錫,〈錢牧齋〈讀梅村宮詹艷詩有感書後四首〉析論〉,《清華中文學報》明清詩文特輯,2009 年 9 月,頁 1-42。

何立行,〈啟蒙報刊之舊體新詩和舊雨新知——梁啟超與蔣觀雲文字因緣試析〉(未刊稿,2009)年,頁 1-31。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下)〉,《中外文學》第 18卷,第 3 期,1989 年 8 月,頁 32-46。
高友工,〈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104-64。

陳平原,〈一份雜誌——思想史/文學史視野中的《新青年》〉,《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二魚文化,2003 年,頁 61-143。

陳平原,〈說「詩史」——兼論中國詩歌的敘事功能〉,《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附錄二,頁 285-307。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蔡英文,〈政治與認同——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第 8 期,1997 年 6 月,頁 51-84。

蔡英文,《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 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2001 年。

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年,頁 2-21。
嚴志雄,〈陶家形影神:錢謙益的自畫像、反傳記行動與自我聲音〉,《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年。

Forsey, Jane. “Art and Identity: Expanding Narrative Theory.” Philosophy Today 47.2 (Summer, 2003): 176-90.

Halliwell, Stephen. Aristotle’s Poetics.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6.

Halliwell, Stephe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The Poetics of Aristotle.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7.

MacIntyre, Alasdair.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2nd ed. London: Duckworth, 1985.([美]麥金太爾著、龔群、戴揚毅等譯,《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Ricoeur, Paul. “History as Narrative and Practice.” Trans. R. Lechner. Philosophy Today 29.3 (Fall, 1985): 213-22.

Ricoeur, Paul. “Life in Quest of Narrative.” 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 Ed. David Woo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20-33.

Ricoeur, Paul. “Narrative Identity.” 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 Ed. David Woo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88-200.
Snell, Bruno. The Discovery of the Mind in Greek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1960.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82.

Ste. Croix, G.E.M. de. “Aristotle on History and Poetry,” Essays on Aristotle’s Poetics. Ed. Amelie Oksenberg Ror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3-32.

Wolin, Richard. The Politics of Being: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and Oxfor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Yim, Lawrence C. H.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