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興·從社會投資觀點探析社區產業發展 (14)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產業發展一向是社區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從早期的「生產福利建設」,延
續至內發型地方產業、地方產業永續機制建構,以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都是著重於建置和發展社區產業,並期待藉由社區產業的活力來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與社區利益。近年來,社會企業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視,社區產業雖有別於社會企業,但彼此仍可相互呼應,或形成互補,社區產業在建置和發展階段,若能善用社會企業的策略和管理工具,可讓社區產業有更好的發展,並凸顯下列意義。


(一)社區產業可產生多重效益


可混和運用不同的財源,來達成多重效益的目標,尤其是社會目標的實踐,
是社區產業的特色。社區產業尋求經濟發展,也為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還可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凝聚和合作,同時兼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本文的分析和實例,也都突顯出社區產業追求多重效益的特色,例如,
奇巖社區的社區營造和經營活力,同禮部落的生態旅遊,也同時引進對環境友善的生產方式,而都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再者,同禮部落、達蘭埠、谷立,以及禮納裏的三個部落都具有原住民的背景,有更為凸顯的族群文化的課題,這在社區產業推動過程和成效的展現上,更是兼具有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四種效益


(二)從事社區產業要充分掌握在地條件


產業發展要有許多條件之配合,對於範圍小、資源不足,產品和服務需要
外界的支持,但社區或部落本身並不一定都具有經營管理的能力,且社區產業有其地域性的特色或限制,經營條件比一般的社會企業更為嚴苛,若貿然從事,或在不清楚在地的條件下,輕易跟隨別人的作法,很可能導致挫敗,和造成財物上的負擔。

針對社區的發展條件,應採永續生計取向(SLA)作為指引,深入評估當
地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自然資本、硬體資本、財務資本,以及文化資本,再繼以分析研判可供運用的潛力,進而找出最有效的發展策略。


(三)社區產業要著重於在地投資


社區產業應著重於在地的社會投資,包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以促進就
業、自我雇用,以及鼓勵累積資產等途徑,而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所產生的槓桿作用,更可帶動其他資本的發展。

在地投資也是社區居民和自然資源同時並重。一方面,社區的居民才是發
展的重心,經濟成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另一方面,社區要能夠永續發展,讓子孫後代也就能和這一代擁有相同的生存機會,人們就必須要尊重那些深受人類所依賴的自然體系。因此,在社區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兼顧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環境永續等面向。


二、建議


(一)對於社區的建議


社區產業的建置和發展需要有許多條件,對於範圍小、資源不足,產品和
服務需要外界的支持,但社區本身並不一定都具有經營管理的能力,且社區產業有其地域性的特色或限制,經營條件比一般的社會企業更為嚴苛,若貿然從事,或在不清楚在地的條件下,跟隨別人的作法,可能會以挫敗收場,並造成財物上的負擔。

社區若能謹慎從事,善用評量工具,先找出社區的優勢,再輔以具有可行
性的發展策略,和進行在地投資。社區產業的發展仍有相當大的潛力,而且有助於讓社區同時兼具有社會、環境、文化、財務等方面的多重效益。

(二)對於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實務工作者在幫助社區發展產業的過程中,必須要先取得社區的信任,而
信任的來源卻又是社區工作者所展現的誠意和能力,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要預先充實有關產業發展的知識與技能,也必須要對社區抱持真切的了解和關心。對於具有族群特色的社區和原住民部落來說,社區工作者更應具備有文化才能(culturally competent),而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話,成為彼此的工作夥伴。

除須掌握產業發展的策略與技術,熟悉類似 SLA 的評量工具,實務工作者
的資源連結能力也相當重要,畢竟社區產業的範疇甚廣,也需要有許多專業人才的協助,因此實務工作者也需要引介外部人才、師資,或連結經費來源。另如社區在進行有關當地動植物之調查,光靠社區本身的人力可能耗時甚久,若能邀請大學森林系,或環保團體協助,很容易在短時間完成大量的物種識別和紀錄,再將這些資料與社區的生活經驗進行連結。


(三)對於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次研究僅是初步探索,且是著重於找出可能阻礙和促進發展社區產業的
共通因素,並以修訂的 SLA 做為評估其發展條件的架構,而未深入考慮各社區的特殊背景,尤其是在原住民部落。研究者建議可將 SLA 當作初步的評估架構,對社區的產業發展條件進行快速掃描,而實際運用時仍須因地制宜,因此,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有關社區產業的探索,並對 SLA 進行檢測,或建構出更容易使用的工具。


參考書目


布農基金會(2015)。《布農的歷史與使命》,資料檢索日期:2015.03.01。網址:

http://www.bunun.org.tw/tw/index.asp?au_id=1&sub_id=3
李易駿(2012)。〈提昇社區能力的輔導:一個短期的行動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2),81-122。
李聲吼(2013)。〈高雄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資產調查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2),1-24。
林正全(2006)。《台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總體成效—九十四年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成效評估研究之發現》。台北:行政院勞委會委託研究計劃。
林佩璇(2006),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影響社區產業發展因素之研究~以八翁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金山(2011)。〈自發型社區組織的發展與資源動員:以雲林縣老人長期照護協會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1-58。
吳明儒(2004)。〈「新故鄉總體營造政策」下的福利社區化〉。《社區發展季刊》,103,107-120。
邱連枝、官有垣(2012)。〈社區文化產業的運作與影響—苗栗縣社區營造的兩個個案研究〉。見官有垣、陳錦棠、陸宛蘋、王仕圖(合編),《社會企業:台灣與香港之比較》,頁 303-330。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官有垣 (2012)。〈導論〉。見官有垣、陳錦棠、陸宛蘋、王仕圖(合編),《社會企業:台灣與香港之比較》,頁 1-24。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永興(編)(2004)。《我可以改變:讓自己的生命發光》。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陳其南(2004)。〈挑戰,魅力臺灣再出發〉。《跨越季刊》,1,4-7。
許世雨(2008)。〈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
廖俊松(2006)。〈公私協力: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案例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15,324-334。
賴兩陽(2013)。〈初生之犢不怕虎?一個花蓮新成立社區的培力與輔導歷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3),159-196。
蘇文玲(2013)。〈從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脈絡看我國社會企業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43,19-27。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107,6-22。
劉素珍(2013)。《本土化社區能力量表之建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Brinckerhoff, Peter C. (2000).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Art of Mission-Based Venture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nley, Amy (2010).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Investment, and Child Welfare. In James Midgley and Amy Conley (eds.),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31-5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Cooney, Kate (2012). Examin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New Legal Forms. In B. Gidron, and Y. Hasenfeld (eds.), Social Enterprise: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pp.198-221).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Clifford, Anne and Sarah E.A. Dixon (2006). Green-Works: A Model for Combin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In Johanna Mair, Jeffrey Robinson and Kai Hockerts(ed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p.214-234).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Dees, J. Gregory (1998).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55-67.
Dees, J. Gregory, Jed Emerson and Peter Economy (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fourny, Jackues and Marthe Nyssens (2006). Defining social enterprise. In Marthe Nyssens (ed.), Social Enterprise 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 public polices and civil society (pp.3-26). New York: Routledge.
DFID(1999).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 London: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iMaggio, P. and Powell, 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pp. 147-60.
Haugh, Helen (2006). Social Enterprise: Beyond Economic Outcomes and Individual Returns. In Johanna Mair, Jeffrey Robinson and Kai Hockerts (ed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p.180-20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Haines, A., & Green, G. P. (2011). Asset Building & Community Development. CA: Sage Publications.
HM Treasury (2007). The Future role of the third sector in social and economic regeneration. Norwich: Office of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Kumar, Anand T. S., and J. K. Newport. (2005). Role of Microfinance in Disaster Mitig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14(2): 176-182.
Mair, Johanna and Ignasi Marti (2009).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s Institution Building, in Jeffery A. Robinson, Johanna Mair and Kai Hockerts(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p.144-159).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cEntire, David A. (2007).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NJ: John Wiley & Sons.
Midgley, James (1999). Growth, Redistribution and Welfare: Towards Social Investment. Social service Review, 77(1):3-21.
Midgley, James (2010). Community Practices and Developmental Social Work. In James Midgley and Amy Conley (eds.),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167-18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Midgley, James & Michael Sherrade (2009).The Soc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in Social Policy, in James Midgley & M. Livermore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olicy (pp.263-278).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Nicholls, Alex (2009). Capt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cially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An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Approach. In Jeffrey A. Robinson,
Johanna Mair and Kai Hockerts (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p.27-74).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earce, John (2005). Social Enterprise in Anytown. London: 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
Regnier, Philippe (2010). From Emergency Relief to Livelihood Recovery after the Tsunami: What Post-Disaster Management Lessons? in Anderele Awotona (ed.),
Re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for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after disasters: a global survey (pp.105-120).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cation.
Robinson, Jeffrey (2006). Navigating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Markets: How Social Entrepreneurs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 in Johanna Mair, Jeffrey Robinson, and Kai Hockerts.(ed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p.95-120).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EKN (2006).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U.S.A.: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UNDP (199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Oxford.
Young, Dennis R.(2012). The State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Social Enterprises. In B. Gidron, and Y. Hasenfeld (eds.), Social Enterprise: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pp.19-46).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收藏自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 第五卷第二期/ 2015 年 10 月 頁 97-136)

Views: 2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