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麟: 分裂分析傅柯:文學布置中的越界(13)

就某種意義來說,文學脫離不了修辭,但不是為了符應華美的文體,不是為了字斟句酌地雕琢,而是為了能(以一種反式考古學方式)從書寫的每一基本單元就越界。每一文學詞彙都首先是對文學的反叛與拆解,是與既有文學的「不像」與不相同;詞彙能成為文學僅因成為擬像,換言之,僅是外部相像但實際上卻毫不相像且拆解崩塌一切相像。每個強度足以被稱為文學的詞彙都以詞彙—擬像(mot-simulacre)的方式被填入空白的書寫表面,其不是以文學之名,而是以其越界及背叛就座於作品之中。

文學,自其誕生後所被賦予的獨特任務因而是「文學的謀殺」!66再次的, 傅柯思想的特異手勢可以在此無比清楚地被辨視,這是一種由極究生機論所給予的「死亡詩學」,一種在字詞平面上充份且永遠已過度展演的生命政治。67在文學的例子上,「作品最終僅存在於所有字詞在每一瞬間都轉向此文學、都被文學所點燃,且同時作品僅因為此文學同時被軀魔與褻瀆而存在。」68使文學成為可能的字詞僅攜有一種意志:褻瀆、拆解、背叛與謀殺文學。這就是由越界所說明的文學布置,也是標誌傅柯哲學的重要抽象之線。究極而言,已成為傅柯經典思想運動的這個哲學姿態,幾乎遍布在其所有著作之中,成為貫徹書寫的頑強意志,成為舖展其論述節奏的主動機,在《知識考古學》的導論,在
《性特質史》卷二的導論,在〈何謂啟蒙?〉的最後與或隱或顯地在更多文本中,吾人都一再地讀到傅柯不厭其煩地再次提醒此抽象之線對於哲學的重要。越界,或特別是其所代表的另類時空,必需視為理解傅柯思想的零度,甚
至是其一切問題藉以發軔、舖展的超驗場域。如果不是基於界限與越界交互生滅所迫出的特異存有模式,考古學極可能僅是一種歷史的普同性考掘,而無關歷史的先驗(a priori),系譜學則難以脫離經驗的限制與條件,成為在線性時間中尋覓因果法則的研究。傅柯關於主體性的諸論述,近年來因法蘭西學院講稿的陸續出版而被大量援引的生命政治、治理性等概念,也應該離不開一種由界限態度出發的問題性場域,如此才可能掌握傅柯思想的原創能量。越界成為思想的零度,但這絕不意味傅柯的一切概念僅停駐於盲目空洞的暴力運動之中,或其論述因此如脫韁野馬不可收拾。因為在越界(界限態度)的基底上, 銘刻著傅柯哲學最重要的另一運動,褶曲,其不僅如德勒茲在《傅柯》一書中指出的,構成傅柯關於主體性的關鍵,而且正是傅柯思想本身的獨特印記。關於此,將留待下一篇論文進一步發展。

66 Ibid.

67 关于此,笔者在对于傅柯「不名誉者」的分析中有较多的发展。请参考〈分裂分析傅柯 IV:界限存有论与边界──事件系谱学〉,「一、工作,于界限上……」,页 47-52。

68 Michel Foucault, “Langage et literature”, conférence dactylographiée à Saint-Louis Belgique, 4.

Views: 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