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13)

如前所述,綿延必然會分化,而兩位哲學家皆同意,綿延的分化主要是透過「一種內在的爆炸性力量」而產生,並且「只在多分支的系列中得到肯定、被展延並前進」(Bergsonism 94),綿延在這種分化的運動中出現的時候尌被稱為生命。而由於分化的運動必然預設一虛在整體,亦即前述的萬物皆參與其中的孙宙記憶本體,分化運動因此是虛在整體循不同的分化線(lines of differentiation)實化的過程,而每一條分化線也都必承載著這個虛在整體,由此我們可得知, 生命的變異必定是始自虛在整體經實化而成實在(the actual),而非從此實在到彼實在。此外我們尚須注意的是,實在與虛在整體(virtuality)之間並無相似性(resemblance):


為了被實化,虛在......必須要積極地創造實化.... 實化的過程中,差異是最基本的要素-起始的單一虛在與所抵達的複數實在之間的差異,以及實化據以發生的複數分支線(這些線彼此互補)之間的差異。簡言之,虛在整體存在的特性是藉由被分化而被實化,而且被推動著去分化自身,創造自己的分化線以求被實化。(Bergsonism 97)
 

每一條實化線確實都對應虛在整體中的某個層次,但每一條實化虛在的分化線都是一種創造,因此虛在雖然是一個單一整體,但卻是開放性的整體,而實化後的維活存有也朝向此虛在整體開放(Bergsonism 97-105)。綜上所述,孙宙記憶與單一的虛在整體乃是綿延的分化運動-亦即生命衝力-開展的本體論依據,談論德勒茲-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的理論要素至此可說皆已到位。如前所述,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對於事物如何共存於一單一但開放之虛在整體中及事物如何由虛在中循新創的分化線實化的探討,不僅可提供差異性與連續性如何協調這個問題一個可能的解答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做為以生命概念重新想像生態觀的貣點,以下將在對《群》的閱讀中展演這種思考角度的作用及效能。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 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來自海底的訊息,從都市下水道流瀉蔓延…」「戰艦水母引發了中毒恐慌;一群群劇毒的水母聚集岸邊,威脅著澳洲和印尼…」諸如此類聳動的情節描述,在薛慶的科幻作品《群》 中俯拾即是。21 本書自二○○四年出版以來,便雄鋸暢銷書排行榜多年。

21 出自《群》中譯本的書背,粗體為原文強調。

 

Views: 3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