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第四章·教育即生長

一、生長的條件

 社會在指導青少年活動的過程中決定青少年的未來,也因而決定社會自己的未來。由於特定時代的青少年在今後某一時間將組成那個時代的社會,所以,那個時代社會的性質,基本上將取決於前一時代給予兒童活動的指導。這個朝著後來結果的行動的累積運動,就是生長的涵義。

 生長的首要條件是未成熟狀態。我們說一個人只能在他未發展的某一點上發展,這似乎是自明之理。但是,未成熟狀態這詞的前綴“未”卻有某種積極的意義,不僅僅是一無所有或缺乏的意思。值得註意的是“能量”(capacity)和“潛力”(potentiality),這兩個名詞都有雙重意義,一個意義是消極的,另一個是積極的。能量可以僅指接納性,如一誇脫的能量。我們可以把潛力僅僅理解為蟄伏或休眠的狀態——在外部影響下變成某種不同的東西的能力。但是,我們也可以把能量理解為一種能力;把潛力理解為勢力。我們說未成熟狀態就是有生長的可能性。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指現在沒有能力,到了後來才會有;我們表示現在就有一種確實存在的勢力——即發展的能力。

 我們往往把未成熟狀態只是當作缺乏,把生長當作填補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間的空缺的東西,這種傾向是由於用比較的觀點看待兒童期,而不是用內在的觀點看待兒童期。我們所以僅僅把兒童期當作匱乏,是因為我們用成年期作為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兒童期。這樣就把註意力集中在兒童現在所沒有的、他成人以前所不會有的東西上。這種比較的觀點,要是為了某種目的也是夠合法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觀點看作不可變更的道理,那就產生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否傲慢武斷。如果兒童能清晰地和忠實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所說的話將與此不同。我們有非常可靠的成人憑據,使我們相信,在某種道德的和理智的方面,成人必須變成幼小兒童才對。

 當我們考慮到提出一個靜止的目的作為理想和標準時,這個關於未成熟狀態的可能性的消極性質的假設,其嚴重性是明顯的。他們把不斷地成長理解為已完成的生長,就是說停止生長(ungrowth),即不再繼續成長。這個假設毫無價值,從這樣的事實可以明白,每一個成人,如果有人詆毀他沒有進一步生長的可能性,他就要怨恨;只要他發現自己沒有進一步生長的可能性,他就要悲痛,把這件事視為喪失的證據,而不把已往的成就作為力量的適當表現。為什麽對兒童和成人采用不平等的標準呢?

 我們如果不用比較的觀點,而用絕對的觀點來看,未成熟狀態就是指一種積極的勢力或能力——向前生長的力量。我們不必像有些教育學說那樣,從兒童那裏抽出或引出種種積極的活動。哪裏有生活,哪裏就已經有熱切的和激動的活動。生長並不是從外面加到活動的東西,而是活動自己做的東西。未成熟狀態的可能性的積極的和建設的方面,是理解未成熟狀態的兩個主要特征即依賴和可塑性的關鍵。(1)把依賴說成某種積極的東西,聽來未免可笑,把依賴說成一種力量,更加荒謬。但是,如果依賴完全是無依無靠的性質,那麽發展永遠不會發生。一個僅僅是軟弱無能的人,永遠要別人提攜。依賴伴隨著能力的成長,而不是越來越陷入寄生狀態,這個事實表明依賴已是某種建設性的東西。僅僅寄人籬下不會促進生長。(2)因為寄人籬下不過是築墻於軟弱無能的周圍。對物質世界來證券交易,兒童是無依無靠的。在他誕生的時候和以後長時間內,缺乏行走和維持自己生命的能力。如果他必須自己謀生,那就連一小時都難以生存。在這方面,兒童幾乎是全盤無依無靠。幼獸也要比他強得多。他的身體是虛弱的,不能運用他所有的體力去應付物質的環境。

 1、但是,這種徹底的無依無靠性質,暗示著具有某種補償的力量。幼獸早期就有相對的能力,能夠很好地適應物質環境。這種事實表明,這種動物的生活和它們周圍的獸類的生活並不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可以這麽說,因為它們缺乏社會的能力,所以不得不具有相當的體力。另一方面,人類嬰兒身體上軟弱無能,所以還能生活下去,正是因為他們有社會的能力。我們有時談起兒童,想到兒童,似乎他們只是從身體方面講偶然處於社會環境之中;似乎社會力量完全存在於撫養他們的成人之中,兒童乃是受撫養的人。如果說兒童自己本來具有非常的力量,引起別人的合作註意,便有人想,這不過是轉彎抹角地說成人非常註意兒童的需要罷了。但是,觀察表明,兒童賦有頭等社交能力。兒童具有靈活的和敏感的能力,對他們周圍的人的態度和行為,都同情地產生感應,很少成年人能把這種能力保持下來。兒童對自然界事物的不註意(由於無力控制他們)相應地強化了他們對成人行為的興趣和註意,這兩方面是相伴隨的。兒童生來的機制和沖動都有助於敏捷的社會反應。有人說,兒童在進入青年期以前是利己主義的和自我中心的,這句話即使是正確的,也和我們上面所說的話沒有矛盾。這不過表明兒童的社會反應能力是用來增加他們自己的利益,並不是表明兒童沒有這種社會反應能力。但是,這句話事實上並不正確。有些事實被引用來辯護所謂兒童的純利己主義,其實是表明兒童趨向他們標的強烈性和直接性。如果構成標的的許多目的對成人來說似乎是狹隘的和自私的,這不過是因為成人通過幼年時類似的獨占行為,已經達到了這些目的,因而不再使他們感興趣。所謂兒童天生的利己主義的剩余部分,大部分都不過是違反成人的利己主義的利己主義。成人過分專心於他自己的事務而對兒童的事務沒有興趣。在他看起來,兒童無疑似乎過分專心於他們自己的事務。

 從社會的觀點看,依賴性指一種力量而不是軟弱;它包含相互依賴的意思。常常有一種危險,個人獨立性的增加將降低他的社會能力。讓一個人更加依靠自己,也許因此使他更加自以為是,脫離群眾,冷漠無情,在和別人的關系方面麻木不仁,以致生出一種真能獨善其身的幻想——這是一種無名的癲狂,世界上大部分本可挽救的苦難,都是由於這種癲狂所致。

 2、未成熟的人為生長而有的特殊適應能力,構成他的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完全不同於油灰或蠟的可塑性。它並是因受外來壓力就改變形式的一種能力。這種可塑性和柔韌的彈性相近,有些人通過彈性作用於他們周圍的環境並保持他們自己的傾向。但是,可塑性比彈性更加深刻,它主要地是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從經驗中保持可以用來對付以後情境中的困難的力量。這就是說,可塑性乃是以從前經驗的結果為基礎,改變自己行為的力量,就是發展各種傾向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獲得習慣是不可能的。

 高等動物的崽仔,特別是人類的幼兒,必須學會利用它們的本能反應,這是大家熟悉的事實。人類生來比其他動物具有更多的本能傾向。但是,低等動物的本能在生後不久就自行完善,以應適當的活動。至於人類嬰兒的本能,按它們原來的狀態,大部分沒有什麽用處。有一種生來的特別適應能力,立刻發生效率,但是,好像一張火車票只能用在一條路線上。一個嬰兒要運用他的眼、耳、手和腿,必須試驗作各種不同的反應的結合,學會靈活多樣的控制能力。例如,一只小雞孵出後幾小時,就能準確地啄食。這就是說,眼睛看東西的活動和身體和頭部的啄食活動的準確的協調,經過幾次試驗就完善了。一個嬰兒生後六個月,能夠接近準確地把伸手抓物的動作和他的視覺活動協調起來;就是說,能夠說出他是否能伸手抓到所看見的物件和怎樣伸手去抓。結果,小雞反受原來本能相對完善的限制。嬰兒則具有大量嘗試性的本能反應以及跟著這些反應所得到的許多經驗的有利條件,即使他因為這些反應互相阻礙以致暫時處於不利地位,但這不過是暫時的事情。我們學習一種動作,不是按現成動作去做,必需學會變化動作的因素,根據不同情況作出種種因素的聯合。人類學習一種動作,能夠發展許多方法,應用到其他情境,從而開辟繼續前進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人類養成學習的習慣,他學會怎樣學習。

 依賴和可變的控制能力這兩件事在人類生活中很重要。這個原理早有人總結在延長嬰兒期的重要意義的學說之中。嬰兒期的延長無論從群體中成人的觀點和青少年的觀點來看都是重要的。依賴他人和從事學習的小孩就是一個刺激,要成人負責教養和撫愛。兒童需要成人經常繼續不斷的養護,也許就是把暫時的同居變為永久婚姻的一個主要原因。兒童有這種需要,肯定是養成慈愛的和同情的照顧別人的習慣的主要影響;這種對別人幸福的建設性的興趣,是聯合生活所必需的。這種道德方面的發展,在理智方面就是能夠引進許多引起註意的新事物,激發對未來的遠見和為未來計劃。所以,有一種相互的影響。社會生活日益覆雜,需要一個較長的嬰幼期,以便獲得所需要的力量;這種依賴的延長就是可塑性的延長,或者就是要獲得可變的和新奇的控制模式的力量。因此,這種延長能進一步地促進社會進步。

 ①許多作家提出過延長嬰兒期的意義,但是費斯克所著的《一個進化論者的遊記》一文被認為首先提出了系統的說明。

Views: 1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