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論文學情感地理學的可能性及其案例研究〉(10)

8 倫敦的情感:快樂、恐懼和中立態度(17001900)

 

再次,本案提取直接含有「倫敦」或與「倫敦」一詞相關的200字以上的敘事段落進行情感分析,在繪制倫敦的情感地圖時意外發現,除了快樂(21%)和恐懼(12%)的情感,英國小說更多呈現出一種情感上的中立態度(neutrality)(67%),見圖8。然而,本案認為中立態度的情感地圖(即圖8右)並不足以說明以倫敦為背景的城市小說在敘事上回避了情感表述。因為文本的敘事段落(即圍繞一個地名或多個地名的200字以上的文字描述)作為繪制情感地圖的依據,其表述的是公共空間中的情感空間;與此同時,通過比較測量倫敦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情感值,本案發現同樣一種情感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表現存在巨大差異,私人空間的情感強度明顯大於公共空間。簡言之,當小說遠離公共地理學時,它的情感強度將急劇增加。因此,本案認為反映中立態度的倫敦情感地圖,其出現原因也許並不是因為情感在小說敘事中的「缺席」,而是源自文字描述在公共維度上的沈默。

本案隨後在「倫敦的情感:快樂、恐懼和中立態度(1700—1900年)」(圖8)的基礎上,更加細致地繪制出情感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變化過程(圖9)。本案指出,1700至1749年間英國小說描寫的監獄、刑場、瘋人院、倫敦塔、倫敦水池等城市空間使恐懼成為城市的主導情感;然而,1750至1799年間,隨著西區逐漸出現在倫敦地理敘事中,這種恐懼感似乎已明顯減弱。進一步數據統計顯示,相較於兩百年間基本維持在21%—22%之間的快樂情感,英國小說所傳達出的恐懼感則經歷了較大幅度波動:1700至1800年間,倫敦的恐懼感從17.4%降至13%。逐漸減弱的恐懼感是「現代文明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即「恐懼感的全面消退」的結果,城市夜間照明設施和警力的使用,以及保險業的發展成為這種轉變的關鍵因素。


9 倫敦的情感:情感值和情感強度(17001900)

 

最後,本案在結論部分重點論述該項目之於敘事地理學(narrative geography)的重要意義。通過解讀兩百年間英國小說關於倫敦地名的文學表述,本案發現:其中1/2的倫敦地名是小說敘事中事件「現在」(present)的發生場景,且多用第三人稱敘事;1/4的地名與該地「過去」(past)發生的歷史事件或「將來」(future)即將發生的事件相關,且多用第一人稱或采用對話方式進行敘述;其余的倫敦地名指代大眾熟知的「倫敦話語」(the discourse of London),與「現在」「過去」和「將來」並無關係。該項研究的價值在於成功繪制出英國文學兩百年間的倫敦情感地圖,更以此為基礎指向更為宏大的文學論題——空間語義學和敘事地理學。

Views: 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