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維特根斯坦後期思想(10)

一種語言有意義,不在於這種語言中的各個語詞互相聯系、互相定義,而在於這種語言結晶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矩形的對角線把它切分成爲兩個三角形,這不是任何人發明出來的事情,固然,一種語言可以沒有”矩形”、”對角線”這些語詞,雖然人的確我們的語言是千百萬生靈在千百萬年勞動、尋找棲居地、社會交往、歌舞、感覺、反省間逐漸生長出來的,我們理解這種語言,因爲它包含着我們的理解,它使我們能夠有意義地述説這個世界。你不能獨創窮奇語,是因爲你無法擺脫我們已經具有的世界之理解,你不得不把新奇的感受和邏輯嫁接在已經成形的理解上,你無法退回草履蟲般的白板狀態獨自從你自己的心靈經驗來重新建構概念系統。退一步講,你從你獨有的感覺/經驗確定了一種語言中各概念的應用範圍,確定了語法,等等,但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語言,不知道怎樣判斷在那種語言中怎樣説是對的,怎樣説是錯的,怎樣算説了話,怎樣算沉默,那種“語言”和我們的語言完全隔絶。你自己也同樣不知道,因爲那種“語言”里沒有語言、對錯、沉默以及其他一切概念〔269節〕。

如果有一個人,看不見紅綠,但能夠看見紫外線,聽不見我們的五音,但能聽到一大堆超聲波,他感覺到另一些東西,而且這些東西互相串聯,就像在我們的世界里,春天與開花、下雨和路滑那樣互相聯系。

這里要談論的主要不是一個人對多數人,而是一種和我們不一樣的生物。想像一種愛因斯坦生物,對空間彎曲等等都有感覺,我們還能不能理解這種生物的語言?如果我們足夠聰明,我們就通過愛因斯坦和霍金的語言來翻譯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語言對我們來説,會變得相當抽象。兩種相近的生活方式之間的翻譯,會連同較多的感性傳達過來,生活形式離開得越遠,翻譯過程中失去的感性就越多,就越突出語言中的邏各斯。翻譯後最後如果只剩下邏各斯,沒有了感性內容,就是一種技術性語言。

私有語言的支持者有時並不是認真主張可能發展出私有語言,而只是關注這個事實:心中的東西特別不好言傳,即使説了,仍有言有儘而意無窮的感覺。這一點,我將在不可知和不可説一節中討論。

維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批判私有語言的觀念,並不是因爲從前有哪個哲學家明確主張有私有語言,但他的批判並非無的放矢,”私有語言”這個名目下集合着關於語言本性的多種錯誤看法、混亂議論,特別是意義的概念論。我們不妨以洛克和羅素爲例。洛克説:”語詞無非是代表其使用者頭腦里的觀念……他用自己的一些觀念來向自己表現別人的觀念時,即使他願意給這些觀念以別人通常〔爲別人自己的觀念〕所用的那些名字,他其實仍然在爲自己的觀念命名。” 我們在意義的概念論一節中曾引用洛克和羅素來代表這種理論。

杜威就是通過對意義概念論的批判來否定私有語言的。杜威強調,語言是一種關係,至少要有兩個人參與,人們在使用聲音”建立真正的行動共同體”的時候使聲音獲得意義,成爲語詞 。人們從群體習得語言,獨白則是與他人會話的産物和反映。不過,杜威的這一見解只是對事實的肯定,而沒有把事實轉化爲經過解釋的事實,而且,杜威對概念論的反駁經常是從比較初淺的行爲主義立場出發的,後來的蒯因也是這樣。總的説來,他們的思考遠沒有達到維特根斯坦的那種深度。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