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的前世今生
《玩轉眾籌》機械工業出版社作者: 鄭 清 副主編
  一、眾籌是神馬
  眾籌一時之間風靡互聯網和投資界,這年頭,你要是沒參加過幾個眾籌的項目,都不好意思在互聯網圈裏混。
  眾籌是神馬? 眾籌有什麼神奇之處?一句話,眾籌是讓夢想成真的最快的途徑之一。
  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想舉行一場屬於自己的畫展卻缺少資金;如果你是一名導演,想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卻苦於不認識投資人;如果你是一名創業者,順應著創業的大潮想把自己關於智能硬件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你都可以嘗試眾籌一把。
  眾籌的英文叫crowdfunding,換句話也可以叫做“大眾籌資”,香港叫“群眾集資”,臺灣稱“群眾募資”。簡單地說,“眾籌”就是網友一起為某個項目募集資金。眾籌常常被稱為是“天使的天使”,有創意的人在眾籌平臺發布項目,定個目標資金數,吆喝著感興趣的“投資人”們過來贊助;有錢的人則有權利挑選項目進行投資。要是雙方一拍即合,達到了最初設定的資金目標,這事兒就算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得靠創業者不跳票。
  “投資人”們能因此獲得什麼呢?那就得依據眾籌的四種形式來判斷最終是獲名、獲利還是獲股份了。如果你選擇的是“債權類眾籌”,那你最後不僅能收回當初投資的那部分錢,還能按比例收回利息;如果你選擇的是“股權類眾籌”,那你就相當於是花錢買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如果你選擇的是“捐贈類眾籌”,那麼感謝你,你又為中國的慈善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
  第一章
  眾籌是什麼玩意兒目前在各個眾籌網站上出現最多的則是“回報類眾籌”,如果你選擇了“回報類眾籌”,那你拿回本金是不太可能了,但你卻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東西,比如該產品的優先購買權,比如作為作者之一將自己的名字印到出版物上,比如在最終成功舉行的畫展上你成為“鳴謝”對象之一……那就不是看你想要什麼,而是創業者能提供什麼了。
  二、眾籌的前世今生
  眾籌其實不算什麼新鮮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當時很多文藝作品都是依靠一種叫“訂購(subscription)”的方法完成的。例如,莫紮特、貝多芬采取這種方式來籌集資金,他們去找訂購者,這些訂購者給他們提供資金。當作品完成時,訂購者會獲得一本寫有他們名字的書,或是協奏曲的樂譜副本,或者可以成為音樂會的首批聽眾。類似的情況還有教會捐贈、競選募資等,但上述眾籌現象既無完整的體系,也無對投資人的回報,不符合商業模式特征。
  眾籌真正成為一種“商業模式”並開始風靡全球,是在10多年前率先出現於美國。特別是在2012年奧巴馬簽署《創業企業扶助法》(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 簡稱JOBS法案)以後,眾籌這種形式在美國的發展速度更是迎來了質的飛躍,並最終拓展到了全世界。2012年的秋季的時候,“眾籌”一詞成為了歐美地區最火爆、最流行的一個詞。
  有人甚至稱眾籌為“拯救美國經濟的最佳創新工具”,認為眾籌給社會發展註入了活力,因為它允許任何人為商業創新、生意機會乃至一項公益事業提供資金,從而使每個人都可能“有所作為”;同時它允許社會各個階層資助能夠帶動就業的新企業,並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可籌措資金的新渠道。
  “眾籌”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Kickstarter等一批網站的創建和發展。通過Kickstarter的平臺,網友可以為各種項目捐募資金——例如,為計劃出版新專輯的草根樂隊以及將赴危險的戰爭地帶采訪的記者來籌集一筆款項,等等。捐款者獲得的可能是一件藝術復制品、一張門票,或僅僅是幫助別人之後的愉快。
  最初的眾籌形式給予了熱心人士和粉絲一種途徑來表示其支持之心,盡管他們並不獲得什麼財務回報。然而,這一新穎的籌款形式迅速在美國和歐洲各地流行開來,並且從文藝領域擴大到商業領域,像Crowdfunder、Bloom Venture Catalyst等一批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逐漸參與到眾籌領域中來,希望找到互利共贏的機會。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2年簽署的JOBS法案,則為眾籌又加了一把火。該項法案旨在幫助振興美國經濟,改善長期低迷的就業狀況。而該法案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項條款便是:允許公司通過“大眾融資”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並由眾籌參與者獲取資本所有權(相當於股票)或債權(相當於債券)。特別是,這一法案的通過將眾籌的參與者從捐款者演變成了投資者,同時幫助締造一個新的“公民投資者”(Citizen Investors)群體。
  當然,硬幣都有兩面。眾籌的另一面是眾籌的風險。
  在《福布斯》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眾籌:即將到來的法律災難》,文中預言在不遠的將來會出現“大量的”詐騙和破產訴訟。很多眾籌投資者將搶著“快速發財”的心態而忽視投資項目應有的有效反饋機制,忽視了“每有一個Facebook站起,就有十個Friendsters倒下”的事實;而在投資失敗發生時,大家都希望從倒下的集資公司內盡可能挽回些損失,所以法律訴訟將不可避免。
  所幸隨著眾籌作為一種新金融現象的興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也會逐漸出臺並且規範起來。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規定,眾籌參與者的投資額設一個封頂值,視其個人收入與財產多少而定,從而保護人們不至於因為參與眾籌而失去所有積蓄。同時還規定,大筆的籌資項目只能面向合格投資人(accredited investors)  合格投資人是指有著豐富投資經驗並能夠自負盈虧的專業人士,主要包括發行人關系人、財富凈值100萬美元以上或近兩年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個人、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機構投資者。——作者註來募資,目前,合格投資人需擁有凈值資本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連續兩年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夫妻年收入必須不少於30萬美元。
  另外,市場方面也出臺相應舉措,有專門鑒別正規和詐騙公司的專業服務機構在美國出現。與此同時, “眾籌行業協會” (Crowdfund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及“眾籌訓練營” (Crowdfunding Bootcamp)等機構相繼出現。
  實際上自古以來,傳統銀行業本質上就是眾籌:由多數人出資來提供給少數人,只不過中間人換了而已。從某種意義而言,現在的眾籌是一種Web3.0,它使社會網絡與“多數人資助少數人”的千古募資方式交叉相遇,通過P2P或P2B平臺的協議機制來使不相識的人之間融資籌款成為可能。


眾籌來襲,總有一款適合你——眾籌的類型

  眾籌始於美國,進入中國以後,進行了本土化,就形成了中國的特色。筆者在本節介紹的是中國本土化的眾籌,根據眾籌的目的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眾籌是為了籌資而來,帶有金融的屬性。這個金融的屬性一定是基於互聯網的平臺的,這個平臺分為兩類,一個是第三方的融資平臺,比如B2B,它有獨立的平臺做中介來滿足三方的需求。另一個可能是沒有第三方,而是基於社交網絡,比如說微信、微博,發起人獨立地發起一個項目,然後就有人來跟進。這類眾籌是為融資而產生的。對於眾籌來說,融資有兩種:一種是股權,發起人是來融資股權的,投資人把錢拿出來以後獲得的是股權。另一種是投資人投資後獲得的是高額的回報即現金。這類眾籌具有非常明顯的融資功能,是與資金有關的,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錢,具有互聯網金融的屬性,即標準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眾籌。
  第二類眾籌也涉及錢,但是錢並不是核心目標。這類眾籌具有新一代的電子商務的概念。新一代電子商務的概念,從B2B、C2C、O2O,然後到眾籌。在美國的Kickstarter 和中國的一些眾籌網站上,經常會有人發布一些非常好的高科技產品、好的電影或者音樂作品,大家看中這些項目後可以投資,這些項目是一個個創意,要不要生產,需要投資人投入資金來驗證。這類眾籌的目的有兩個:第一,驗證產品,看產品是不是有消費者認同。如果消費者不認同,那麽說明這個產品也就沒有必要再生產了。第二,如果得到消費者的支持,實際上就提前鎖定了第一批客戶群,然後迅速打造影響力。所以其目標在於檢驗市場,這是新一代的電子商務的概念。樂視網曾做過眾籌營銷,用眾籌的方式來賣智能電視,挑戰小米的饑餓營銷。
  第三類眾籌也是與資金有關的,但是它做的是圈子。比如像3W這樣的咖啡館,它看中的絕不是投資者拿的十幾萬元錢,而是投資者的行業背景和人脈關系,它看中的是圈子的高端資源,而不是資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眾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金融。設定的目標不同,情況也就有所不同。

《玩轉眾籌》機械工業出版社作者:魏 來 主編 鄭 清 副主編

Views: 6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