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 2012 《上街去安慰空肚子》

我上街去安慰空肚子
攤販在吆賣現炒的口號
有的金漆寫在塑胶板上
有的仿金属嵌于合成物

我問道
保用期多長

大家说
只要東西能脱手
什麼都不是問題

我再問道
保用期多長

大家说
只要我們在這裡
什麼都不是問題

我再三問道
保用期多長

大家說
你不是来捣亂的
就是不懂得什麼是公義
(12.7.2012)

(Photo Affection:Piano Thing by Vincent Bourilhon, https://www.facebook.com/Bourilhon,
http://www.vincent-bourilhon.com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0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2, 2022 at 11:37am

Looking at the Malay World Through Textiles – The Azah Aziz Collection

When we talk about the Malay World, we often think of the Malays living predominantly in Malaysia, Indonesia, Brunei and Singapore who speak Malay and live a Malay based culture, tradition, and lifestyle. What do textiles tell us about the Malay world? Is it a different Malay world than we imagine?

When we look at the map of the Malay world, do we think of the Malay world when we see Flores, Sumba, Maluku and Banjarmasin? What about Visayan, Luzon and Mindanao? The Malay race has also been recorded living in Taiwan and Madagascar.Recently, we had the privilege of accessing a textile collection of a well-known champion of Malay culture, the late Azah Aziz. The bulk of the textile collection is currently at Muzium Seni Asia or Museum of Asian Art.

Whilst the Asian Art Museum is lo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Kuala Lumpur, historically, it began life as a museum in 1955 as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Art Museum in Singapore. The late Royal Professor Dr. Ungku Aziz (who is married to Azah Aziz) as Vice Chancellor expanded the museum after 1963 when Malaysia was separated from Singapore. William Young Willett became the first Museum Director in 1973 and curated the museum collection for the next 10 years. The museum is now home to over 7000 artifacts from Asia including textiles, ceramics, stone sculptures and it claims to have the world’s largest collection of water vessels. (https://senijari.wordpress.com)

         ‘Alam Melayu’ Map ( courtesy of the Islamic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website)

趙雅麗教授:意義+故事,文創產業的「核心引擎」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8, 2022 at 9:58pm


視覺藝術文創:劉冰雪·視覺傳達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作用表現研究

摘要:中國的文創產品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青銅器、絲綢製品、陶瓷等等。這些具有時代意義的產品代表了當時人們的民俗民風、文化認知和宗教信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創產品在今天得到系統化的總結,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口號下,文創產品邁入大眾的視野,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文創產品的設計代表了其藝術價值,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文創產品的藝術表現有著更高的要求。 

相對於其他商品而言,文化創意產品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成功的文創產品是會說話的,它需要彰顯其內涵。當今人們的審美要求逐漸提高,一件文創產品如何能抓住大眾的視野成為設計者所要關心的問題。視覺傳達的出現為文創產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促進了產品發展。本文對視覺傳達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作用表現進行簡單探討,並用具體案例加以證實。


一、文創藝術設計基本概況


雖然中國的文創產品起源較早,但真正將其作為系統的項目,也不過短短三十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展覽會掀起了一股文創產品熱潮,企業家、投資商、設計師將目光聚集到文創產品。與普通商品區別較大的是文創產品具有文創藝術設計,文創藝術設計賦予了商品文化價值。文創藝術設計彰顯了產品的內涵,提升了品牌價值,引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其商品價值也自然得以升華。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文創產品,同樣也出現一大批缺乏藝術價值的產品,這是由於設計人員的理解過於淺顯,文創產品缺乏藝術表現,文創設計未結合意境和內涵,只是將圖形印刷在產品上,難以表達藝術價值。

同時市面上的部分文創產品缺乏新意,從外觀、圖樣、包裝來看,換湯不換藥。觀眾在擁有同樣性質的產品後,斷然不會有二次購買的想法。還有一類文創產品,極具藝術感,卻忽略其作為一個商品的本質,致使設計感與實用性之間出現斷層,商品成為純粹的「工藝品」。


二、視覺傳達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作用

視覺傳達通過運用視覺符號,為物品打上「標簽」,以文字、圖像等為載體傳遞產品的藝術內涵。由此可見,視覺傳達為文創產品的表達提供了創新思路與表達形式。視覺傳達的範圍較廣,廣告、標誌、文字、圖像、包裝等都屬於視覺傳達,同時這些範疇貫穿了文創產品從設計到宣傳到出廠直至最後售出。視覺傳達通過確定產品要素、文化要素,對其進行創意性發揮,視覺傳達設計不但要體現產品所要體現的內涵,還要根據產品屬性、購買人群進行分析,與消費者達成美感、情感上的共鳴,真正讓大眾能領悟、理解文創產品的文化、藝術價值。因此,視覺傳達在文創產品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文化內涵、產品推廣等方面。


三、視覺傳達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表現


視覺傳達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表現決定了產品的自身價值,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產品精神深入地思考:產品的呈現形式是什麽?產品的屬性是什麽?應當賦予怎樣的藝術形式?產品受眾群體的喜好是什麽?應真正從人文、地理、民族精神、社會風貌等形式上將文創產品發揚出去,使產品具有其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文創產品視覺傳達的表現形式與藝術品、藝術設計存在差異,它不僅僅是字、畫的體現,其注重的是視覺符號的象征意義以及與產品之間的和諧,是基於視覺傳達藝術的基礎上表達其獨特的魅力。

比如圖畫,不同地區、領域又具有其文創產品,圖畫需要體現出其獨特之處,如何利用圖騰、圖形表達其人文藝術性質,而不是簡單的圖像印刷。設計師需要對文化進行提煉、拆解,將抽象的文化靈動地表達出來,結合色彩、產品的材質肌理,綜合實現產品的文化美、藝術美、和諧美。視覺傳達是對文創產品的藝術處理方式,表達產品思想,引起受眾共鳴,傳遞信息內涵,因此文創產品設計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視覺傳達藝術在其中的表現。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8, 2022 at 9:49pm

四、視覺傳達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成功案例


「熊本熊」是熊本縣的標誌性形象,也是城市經營文化品牌的一個成功案例。該形象由水野學、小山薰堂設計,為突出熊本縣特色,水野學選擇以黑色為主調,並用紅色腮紅點綴突出熊本縣「火之國」(下圖)的稱號,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以「熊本熊是真實存在的角色」為出發點。因此熊本熊的行為舉止也經過精細設計,使其具有與其他吉祥物截然不同的特色,熊本熊一經推出便火爆網絡。從2011年至2013年,熊本熊為熊本縣帶來約1244億日元的經濟收益,申請授權的商品已達到兩萬餘件。



五、結語

成功的文創產品須將其藝術文化屬性與產品完美融合,因此藝術設計是文創產品的關鍵。視覺傳達藝術通過對文化內涵的深度理解,利用符號將文化具象化,體現其豐富多彩、多元化的藝術價值。


延續閱讀 》

習近平:讓文物活起來

紅木文化:從「做家具」到「做文化」

伊玹的博客·北歐現代家具的符號學特征

從符號學的角度談現代家具設計


參考文獻:


[1]褚玥瑩, 盧宗業. 吳海波.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廣西地域特色與高職藝術設計教育融合的探索——以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17(13).

[2]聶宏偉. 文化創意產業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的影響——評《視覺傳達設計》[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

[3]熊強.基於鄉村旅遊文創產業發展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的分析——以農業院校為例[J].藝術品鑒,2018(30).

(作者簡介:劉冰雪,女,本科在讀,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2020年6期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30, 2021 at 12:19pm

基督山女伯爵的廣播《藝術治療》
有一回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藝術治療的時候,朋友提到自己的經歷。她受男朋友的冷暴力和劈腿後分手,陷入抑郁狀態,後來她去看了艾·甘漢的《輪》,舞劇的最後是公主刺死了負心人。觀眾起立一直一直鼓掌,她就一直一直哭。之後她就從那渾渾噩噩的兩年裏走了出來。

根據精神分析的理論,抑郁是因為轉向自身。你的巨大的憤怒無法向他人直接表達,害怕會遭到報復或者被拋棄,所以將憤怒調轉方向,朝向自己。

而各種形式的藝術相當於一個安全的空間,你可以在這個空間裏將你的攻擊性表達出來而不用擔心遭到來自現實的報復或者傷害。攻擊性被藝術的空間所承接和轉化,最後在重新將一個已經被轉化過好的東西返回到你的內心世界。

我的朋友後來和我說,在那2年裏,她有一個念頭就是想一刀刺死他,讓他知道她有多痛苦,但這個念頭出來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好可怕是不是瘋了,直到故事裏的公主殺了負心人這樣的場面被昭昭演繹在眾人面前,她意識到原來她的憤怒和攻擊性是合理的,是可以被接納的,也就是那一刻,在她的心裏,她的那把刀終於刺向了前男友。憤怒和攻擊性得以釋放。

它讓你可以在想象層面幹任何事情,哪怕是可怕至極的事情,不讓你摧毀自己,我想這便是藝術的「有用」之處吧。(基督山女伯爵的廣播2021-11-27 豆瓣)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