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頓(Aten)在埃及神話裏,是太陽神的一種,是宇宙的創造者。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埃及宗教中引入了阿頓神,並藉此開展一場崇拜唯一阿頓神的一神教宗教改革。但是這場改革過於激烈,不符合民情,以失敗告終。與其他埃及神祇不同,阿頓沒有人形,而是太陽。阿頓有時被視為拉神的另一種型態。

(Photo:Pharaoh Akhenaten and his family adoring the Aten, second from the left is Meritaten who was the daughter of Akhenaten. Source: Wikipedia)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7, 2021 at 2:54pm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大教堂本身是空間化了的時間,又是時間化了的空間;是一個既存在於時間之內又超越了時間的空間。在信徒心目中,大教堂就是永恒的物質表征。在《遊記》第四章第155158節,我們追隨詩人的腳步走進教堂內部,漸漸感覺到精神的超拔和提升:

 走進去:宏偉的氣象毫不使你害怕;

 為什麽?宏偉的氣象並不稍減,

 而是你的心被這兒的聖靈所擴大,

 也變得宏偉了,而且你一定會發現,

 這是珍藏你永生希望的最適宜地點;

 你行動,但越進去就越覺得驚異,

 仿佛爬一座高山,它越來越顯得雄峻,

 你被那偉大而美麗的氣概所迷;

 它越來越宏大,也越來越均勻——

 博大之中包含著音樂的諧和勻稱;

 你看不到全貌;必須細細地欣賞,

 必須分成片斷,把那偉大的整體;

 正如大海有著許多港灣那樣,

 港灣才引起你的細看,按同樣道理,

 你要集中精神把各部分看個仔細,

 並控製你的思想,直到你的腦海

 感受到這宏大整體的雄偉比例;

 不能一下子感覺無遺,那堂皇的姿態,

 原來是強有力而緩慢地在你眼前逐步展開。

 直到我們的精神終於隨著它擴大,

 擴大到與我們所觀瞻的宏大規模不相上下。[3]276-277

從空間詩學角度考察,第四章羅馬大教堂的穹頂與第三章阿爾卑斯山峰頂之間形成一種微妙的結構性對應,體現了「朝聖者的靈魂」對精神超拔的渴求和追尋。至此,朝聖者—哈洛爾德的地理朝聖之旅終於抵達了終點,而抒情主人公的精神朝聖之旅也走到了他的盡頭,完成了自我—文本的建構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從狹隘封閉的「小我」上升為具有世界公民意識和普世性拯救情懷的「大我」。全詩結尾,詩人在告別他的影子人物之前邀請他再次共賞海景,於是作為永恒時間象征的大海意象再次出現,與作為精神提升的空間意象大教堂意象合為—體。

 按照休姆(Hulme)和楊斯(Youngs)的觀點,拜倫的《遊記》為大眾旅遊時代的興起建立了—個新的範式(paradigm),憑借其詩句和其旅行人格(travelling personae)的魔力,拜倫似乎有能力復興最陳腐的景點——他拜訪並為它們寫下了如此多的詩句,以至於他的詩卷幾乎成了默里(Murry)或巴依德爾克(Baedrker)的旅遊手冊的對等物。據說,19世紀「每個去海外的英國人,都會攜帶一本默裏的旅行指南以獲得信息,一本拜倫的詩集以獲得情感,憑借這兩本書他亦步亦趨地去找他想知道的和他想感受的。」[17]50但筆者認為,《遊記》對後世旅行文學的影響還不僅限於此。在拜倫以後,旅行文學的功能開始發生了變化,旅行不再是探索未知世界、開發殖民地的工具,而成為探索自我、觀照自我、逃避世俗的傷害的一種身體—話語實踐,並且成為預言和啟示現代性遊牧狀態的一種文本建構。


1
斯達爾夫人(GermainedeStaël,1766.4.22-1817.7.14),原名安娜·路易思·日爾曼妮·奈凱爾,出身於18世紀末法國名門之家,是法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著名的女作家,文學批評家。[1]寫小説、悲劇、散文。她的文學理論思想,有力地推動了浪漫主義運動的發展。她的代表作有《從文學與社會制度的關係論文學》《論德國》。她與雪萊,盧梭,雨果同為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她在拿破崙在任期間,淪亡德國,對德國的浪漫主義十分熟悉,寫出《論文學》、《德意志論》等,猛烈抨擊矯揉做作的貴族沙龍文學和束縛個性創作的古典主義法則,傳播浪漫主義文學。著有帶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説《黛爾菲娜》和《柯麗娜》,進步意義明顯。(百度百科)


2拜倫的東方敘事詩:東方敘事詩包括《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盜》、《萊拉》、《柯林斯的圍攻》、《巴里西納》6部長詩。里面出現了一批俠骨柔腸的硬漢,他們有海盜、異教徒、被放逐者,這些大都是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他們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孤軍奮戰與命運抗爭,追求自由,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拜倫通過他們的鬥爭表現出對社會不妥協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的憂郁、孤獨和仿徨的苦悶。由於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敘事詩中的主人公被稱作“拜倫式英雄”,這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形象,這些敘事詩又叫“叛逆者敘事詩”。拜倫的《東方敘事詩》,題材新穎,充滿浪漫情調。中心人物或主人公不是流放者就是流浪漢,有的沒有家,像《異教徒》中的威尼斯人;有的是強人,如《海盜》中的康拉德和《阿比杜斯的新娘》中的塞里姆,有的是犯上者甚至是叛逆者,像《萊拉》中的萊拉,《柯林斯之圍》中的阿爾普。他們無不具有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風雲的勇氣和各種狂熱而又浪漫的冒險經歷。這是些單槍匹馬的復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觀和俠義心腸,愛好自由,矢忠愛情,最後卻成為社會的犧牲品。除了自身遭遇的不公正,這所謂“世界悲哀”的主題同時也反映了歐洲革命處於低潮的時代氛圍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這些形象發展了哈洛爾德所體現的拜倫主義——失望憂郁的情緒和純粹個人式反抗,而成為典型的“拜倫式英雄”,即高傲而倔強,憂郁而孤獨,神秘而痛苦,與社會格格不入從而對之進行徹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燙烙著拜倫思想個性氣質的深刻印記。在以後的詩劇《曼弗雷德》和《該隱》等作品中,該性格還有所發展。拜倫式英雄在歐洲廣大民主階層中引起廣泛的共鳴,而故事詩令人耳目一新的獨創性更受到讀者狂熱的歡迎。(百度百科)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2, 2021 at 1:00a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一章·去國行(節選)

別了,別了!故國的海岸

消失在海水盡頭;

洶濤狂嘯,晚風悲嘆,

海鷗也驚叫不休。

海上的紅日冉冉西斜,

我的船乘風直追,

向太陽、向你暫時告別,

我的故鄉呵,再會!

 

不幾時,太陽又會出來,

又開始新的一天,

我又會招呼藍天、碧海,

卻難覓我的家園。

華美的第宅已荒無人影,

爐竈里火滅煙消,

墻垣上野草密密叢生,

愛犬在門邊哀叫。

 

“過來,過來,我的小書童!

你怎麽傷心痛哭?

你是怕大海浪濤洶湧,

還是怕狂風震怒?

別哭了,快把眼淚擦乾;

這條船又快又牢靠:

咱們家最快的獵鷹也難

飛得像這般輕巧。” (下續)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5, 2021 at 8:55p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一章·去國行

(續上)“風只管吼叫,浪只管打來,

我不怕驚風險浪,

可是,公子呵,您不必奇怪

我為何這樣悲傷。

只因我這次拜別了老父,

又和我慈母分離,

離開了他們,我無親無故,

只有您——還有上帝。

 

“父親祝福我平安吉利,

沒怎麽怨天尤人;

母親少不了唉聲嘆氣,

巴望我回轉家門。”

“得了,得了,我的小夥子!

難怪你哭個沒完;

若像你那樣天真幼稚,

我也會熱淚不乾。

 

“過來,過來,我的好伴當!

你怎麽蒼白失色?

你是怕法國敵寇兇狂,

還是怕暴風兇惡?”

“公子,您當我貪生怕死?

我不是那種膿包,

是因為掛念家中的妻子,

才這樣蒼白枯槁。

 

“就在那湖邊,離府上不遠,

住著我妻兒一家,

孩子要他爹,聲聲哭喊,

叫我妻怎生回話?”

“得了,得了,我的好夥伴!

誰不知你的悲傷,

我的心性卻輕浮冷淡,

一笑就去國離鄉。”

 

誰會相信妻子或情婦

虛情假意的傷感?

兩眼方才還滂沱如注,

又嫣然笑對新歡。

我不為眼前的危難而憂傷,

也不為舊情悲悼;

傷心的倒是:世上沒一樣

值得我珠淚輕拋。

 

如今我一身孤孤單單,

在茫茫大海飄流;

沒有任何人為我嗟嘆,

我何必為別人憂愁?

我走後哀吠不休的愛犬

又有了新的主子;

過不了多久,我若敢近前,

會把我咬個半死。

 

船兒呵,全靠你,疾駛如飛,

橫跨那滔滔海浪;

任憑你送我到天南地北,

只莫回我的故鄉。

我向你歡呼,蒼茫的碧海!

當陸地來到眼前,

我就歡呼那石窟、荒埃!

我的故鄉呵,再見!


楊德豫譯


①當時,英國同席卷歐陸的拿破侖法國正處於交戰狀態。恰爾德·哈羅德的航船從英國駛往葡萄牙;要經過法國海岸附近。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November 25, 2021 at 1:11pm

拜倫《贈伊涅茲》

1

切莫對著我愁容笑微微,

哎!我不能以笑容相迎;

但願上帝保佑你永不掉淚,

或者永不突然哭泣傷心。

 

2

 

你不是想明了,是什麽苦惱,

在把我的歡樂與青春腐蝕?

但不知你可願意知道,

這苦痛連你也難幫我療治?

 

3

 

既不是愛,也不是恨,

更非卑微的野心難實現;

使我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可憎,

並且拋棄我往昔之所戀:

 

4

 

而是從耳聞、目睹和經歷

產生了厭倦的心情:

美人再不能使我感到欣喜;

你的眸子也不能使我出神。

 

5

 

像傳說中希伯來漂泊者的憂郁,

那是注定的命運,無法脫離,

他不願窺探黑暗的地獄,

又不能希望在死以前得到安息。

 

6

 

往哪兒逃,能擺脫身內的不幸,

即使漂流到越來越遙遠的地方,

不論逃到哪里,它還是纏身,

這毒害著生命的惡魔似的思想。

 

7

 

然而人們還在虛假的歡樂里沈湎,

我所厭絕的他們都感到夠味;

呵!願他們在好夢里多留幾天,

總不要像我般蘇醒夢回!

 

8

 

命運要我去流浪的地方還不少,

去時還帶著多少可嘆的記憶;

但我唯一的慰藉是我知道:

最不幸的遭遇也不足為奇。

 

9

什麽是最不幸?何必問到底,

發慈悲不要再探究竟;

笑吧——不要把帷幕硬拉起,

將男人心底的地獄看分明。

楊熙齡譯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November 14, 2021 at 8:09p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一章節選

九二

啊!最早相識、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雖然再沒有人比你更值得憶念!

雖然在這輩子永無重逢的時候,

但願你別拒絕在夢中和我相見!

然而曙光會悄悄地使我淚痕滿面,

當我從夢中醒來,重感到現實的慘酷;

而幻想卻要常常盤旋在你的墓邊,

知道我脆弱的身軀也回返泥土,

那時候,逝者和傷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處。

楊熙齡譯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30, 2021 at 9:29p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續第二章節選——親人的喪失九


你也在那兒了!你的生命和愛情,

都消逝了,我的愛和生活也陷於絕望;

你的形影在我心頭縈繞,記憶猶新,

教我怎麽能承認你已經真的死亡?

好吧——我們會重逢,我將這樣夢想,

用這個想像來填補我空虛的心底:

只要還留下絲毫記憶,在重逢的時光,

不論我的命運如何,只要你魂魄安謐,

這在我就等於得到莫大的幸福、莫大的慰藉!

 

二三

我們會默默地追念,當夜深人靜,

自己曾經愛過,盡管這愛情已一去不返;

心兒孤獨地傷悼著受了打擊的熱情,

雖然形單影只,仍懷念著過去的侶伴。

少年的愛和歡欣已逝而青春未完,

人誰願意就這此平白地老去呢?哎,

倘使本是水乳交融的靈魂彼此離散,

在死來臨之前,生也沒有多大意味!

誰不願意重做少年呢?呵,快樂又幸福的年歲!

 

二五

坐在山石上冥想,對著山巒與河流;

用緩緩的步子探訪那陰暗的森林,

那里居住著不受人管轄的野獸,

人跡不至,或者是難得有人通行;

攀登那無人知曉、無路可循的山嶺,

那上面有不需要人來飼養的獸類;

徘徊在懸崖和瀑布旁,獨自一人;

這並不孤獨,而是跟嫵媚的自然相會,

她把豐富寶藏攤開在你眼前,讓你細細玩味。

楊熙齡譯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27, 2021 at 10:27p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續第二章節選——親人的喪失九八

等待老年的最大的傷痛是什麽?

是什麽把額上的皺紋烙得最深?

那是看著每個親人從生命冊中抹掉,

像我現在這樣,在世間煢煢獨存。

呵,讓我在“懲罰者”之前低低垂下頭,

為被分開的心,為已毀的希望默哀;

流逝吧,虛妄的歲月!你盡可不再憂愁,

因為時間已帶走了一切我心之所愛,

並且以暮年的災厄腐蝕了我以往的年代。

查良錚譯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22, 2021 at 11:43a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三章節選
可愛的孩子,你的臉可像你媽媽?

上次相見,你天真的藍眼珠含著笑,

我的家庭和心靈的獨養女兒,艾達!

然後分手了,——可不像這一遭,

那時還有希望。——

猛然間我才驚覺:

周圍已是起伏的海浪,風在唏噓;

我走了;漂泊到哪兒,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那海岸已經在我眼前隱去,

阿爾比溫是再也不能使我歡欣,或者使我憂郁。

 

又到了海上!又一次以海為家!

我歡迎你,歡迎你,吼叫的波浪!

我身下的洶湧的海潮像識主的駿馬;

快把我送走,不論送往什麽地方,

雖然那緊張的桅桿要像蘆葦般搖晃,

雖然破裂的帆篷會在大風中亂飄,

然而我還是不得不流浪去他鄉,

因為我像從岩石上掉下的一棵草,

將在海洋上漂泊,不管風暴多兇,浪頭多麽高。

 

在青春的黃金時代,我曾歌詠一人,

那反抗自己抑郁心靈的漂泊的叛逆;

現在來重提過去說開頭的事情,

像疾風推浮雲前進,讓我把它說到底。

從這故事,我發現往昔思想的痕跡,

還有乾了的眼淚,它們逐漸地湮滅,

但留下一條荒涼的小徑;就從這里,

以沈重的腳步,踏著生命的沙土,歲月

逝去了;這生命的最後的沙土,沒有一花一葉。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20, 2021 at 10:16am

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續)

第二章(節選)親人的喪失

也許因年輕時歡樂和苦痛的激情,

我的心、我的琴都折斷了一根弦,

它們都會發出刺耳的嘈雜聲音,

現在重彈舊調,怕也難以改善;

雖然我的曲調是沈悶的,抑郁不歡,

然而為著這歌兒能夠幫助我脫離

自私的悲歡夢境——那是多麽可厭,

而使我陶醉於忘掉一切的境界里,

它至少對於我(也只對我)不算是無益的主題。

 

誰要是憑著經歷而不是靠年歲,

熟知這悲慘世界,看透了人生,

那麽他就會把一切看得無所謂;

塵世上的榮譽、野心、悲哀、鬥爭、愛情,

都再也不能用那尖刀刺痛他的心,

留下無聲而劇烈的痛苦,在他心坎上;

他知道何以思想要到寂寞的洞穴里退隱,

而那洞穴里,卻充滿著活潑的幻想,

在擁擠的腦海里還留著陳舊而完好的形象。

 

 

為了創造並在創造中活得更活潑,

我們把種種幻想變成具體的形象,

同時照著我們幻想的生活而生活,

簡而言之,就像我如今寫著詩行。

我是什麽?空空如也。你卻不一樣,

我思想之魂!我和你一起漂泊各地,

雖然不可見,卻總凝視著萬象,

我已經和你變成了渾然的一體,

你總是在我身邊,即使在我情感枯竭之際。

 

 

但是我不應該想得這麽熱狂、雜亂,

我已經想得太陰郁,而且也太多,

我的頭腦在動蕩中沸騰,過分疲倦,

變成一團狂熱和火焰急轉著的漩渦。

從青年時代起,我的心就不受束縛,

所以我的生命之泉已經受了毒害。

已經太遲了!然而我已非故我,

雖然時間治不好的痛苦,我仍能忍耐;

雖然依舊吃得下苦果,而不責怪命運,自怨自艾。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17, 2021 at 4:16pm

一二

可是不久他就醒悟,知道他自己

最不適合與人們為伍,在人群中廝混;

他同人們格格不入,志趣迥異;

豈肯隨聲附和,雖然他的靈魂,

在年青時,曾被自己的思想所戰勝;

他特立獨行,怎肯把心的主權

割讓給心靈所反對的那些庸人;

在孤獨中感到驕傲,因為即使孤單,

人在離群索居時,別有一種生活,會被發現。

 

一三

起伏的山巒都像是他知心的朋友,

波濤翻騰著的大海是他的家鄉;

他有力量而且也有熱情去浪遊,

只要那里有蔚藍的天和明媚風光;

沙漠、森林、洞窟以及海上的白浪,

這些都是他的伴侶,都使他留戀;

它們有著共通的語言,明白流暢,

勝過他本國的典籍——他常拋開一邊,

而寧肯閱讀陽光寫在湖面上的造化的詩篇。

 

三三

宛如一塊裂成許多碎塊的破鏡,

變成許多小小的鏡子,一面一面;

越是破碎,就會映出越多的人影。

會把一個人的影子化作幾千;

而那忘不掉往事的心何獨不然,

破碎地活著;它冰冷、憔悴而孤獨,

在慢慢長夜里悲痛得不能成眠,

軀殼不死,它的愁苦總難以消除,

哪種苦痛深藏不露,因為是言語無法傾訴。

 

四七

它們矗立著,仿佛是孤高的心靈,

雖然憔悴,但是又決不像庸眾折腰,

里面空無一人,唯有風從縫隙吹進;

只能跟浮雲暗暗地交談,這些古堡;

曾經有一天,它們是年青而驕傲,

下方進行著戰爭,旗幟飄揚在上空;

但如今那些戰鬥的,早已魄散魂銷,

那些飄揚的,連灰燼也無影無蹤,

留下荒涼的城垛,也永不會再遭炮火進攻。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