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ath, England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到別人的地方,去看看人家怎樣講故事
怎樣讓人家真心誠意感受到他們的地方
怎麼就是不一樣;有機會一定要倒回來
《Advent》經典研讀班 1
《Advent》經典研讀班 2
《Advent》經典研讀班 3
Tags:
Albums: 旅遊·把故事說好的快意
Location: Bath, England
Comment
十一、研讀班第十一場
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十一、研讀班第十一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主講⼈:李紀舍(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主持⼈兼與談⼈: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側記:阮芳郁(台大台文所碩⼠班生)
閱讀文本: Édouard Glissant. "Paths," "Theories," and "Poetics," Poetics of Relation. (pp. 89- 210)
時間:2022年 5 月 21 日
地點:台大台文所國青 324 教室
本場活動由李紀舍老師導讀。
李老師介紹本書作者後,從歷史的概念談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他提到:Glissant 在書籍開頭爬梳了自身歷史,認為個⼈歷史即代表龐大歷史,尤其西方殖民對個⼈所造成的影響,深深形構了個⼈史。其中 包括殖民者掠奪了非洲⼈、使之成為黑奴,以之替換掉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在被殖民地上耕種、勞役,使非洲⼈及其後裔被迫成為當地住民。
李老師提到,值得注意的是 Glissant 自身的批判文化政治立場:相對於同為⾺提尼克出身的政治學者 Aimé Césaire ,Césaire 接受早期的法國殖民歷史體制,傾向法國與黑⼈回歸運動;但是 Glissant 並不如此,自從在巴黎完成學業、回到⾺提尼克後,面對身份課題無時不念茲在茲,在學術界尚未提出「他者」概念時,Glissant 已充分自覺這是他無法迴避且將終身思索的重要課題。 從大都會/城市的角度回看⾺提尼克,亦如薩伊德等後殖民知識份子所深 切體悟與省思的立場。
李老師欲強調的是:儘管 Glissant 的基本立場與許多後殖民主義者接近,但某種程度上也將因此侷限讀者對 Glissant 的了解,忽略了他的特殊性。李老師提到, Glissant 談論關係時有三個討論方向,首先是 “the middle1 passage”,格里松回到對非洲⼈最為痛苦的這一段集體歷史,西方⼈不斷揣想如何掠奪非洲⼈(即圭亞那⼈)的主體性,將之鎖⼊船中,運至中南美洲等地,做生產苦力。
Glissant 嘗試從「祖先」的個⼈史出發,他提到:「萬一是我被抓到船上,那是多麽創傷性的經驗」,強調以祖先作為敘事主體,進⼊歷史。除此之外, Glissant 更以祖先初見現代文明的船隻時的驚嚇為例:「竟然不是我們那種船」,祖先以 ”belly”, “womb” and “abyss”等詞彙形容現代船隻,並以以 “nonworld” 一 詞,凸顯「被迫與西方世界建立關係,這一建構本身在你(意指祖先)尚未理解 之際,你已被迫進⼊這一關係」的暴力象徵。
李老師強調,Glissant 使用祖先的語言與詞彙,有意再現祖先的世界觀,並指出多數⼈鮮少以子宮、無底洞等詞彙來描述運送黑奴的船隻,語言上的難以理解,更凸顯祖先的創傷經驗的不可言喻,他們使用著看似奇怪的語言,正是人類創傷經驗的最佳例證。 第二個討論方向是 “errantry”,在這一詞彙裡,Glissant 嘗試討論加勒比海人的生活歷史,回應「我們加勒比海人,到底是什麼人?」
這一攸關身份政治的問題,對多數讀者而言,這一提問應不陌生,我們時常以種族國族主義 的語言及意識形態來回應,但對 Glissant 而言這是失效的,種族國族主義並不符合加勒比海⼈、格里松及其祖先們的歷史事實,「是我們把原住民都趕走,我們是暴力的居住者,我們到這裡後,也沒有建立文化統一與任何聯繫,種族的概念並不足以全是我們的歷史處境。」
Glissant 延續德勒茲的根莖(rhizome)概念,以根莖作為想像方式,提供加勒比海⼈身份課題的思考方向。如同植物在土底下錯綜複雜的連結、在空氣中透過花粉與果實等隨機的媒介傳播,各種交雜的可能性都同時存在,Glissant 以此談論祖先們的遷移,並非猶太⼈的離散(diaspora),亦非以種族為本的國族主義。
(《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第十⼀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年 7 ⽉ 1 日至 2022 年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下續)
藉由 “errantry”,肯認(歷史上)錯誤必然存在,但並不因錯誤而逃避存在的事實,這是 Glissant 談論加勒⽐海集體歷史的方式,亦藉此活化了德勒茲的根莖概念。
第三個討論方向為 “French”,Glissant 將世界語言分為三種:(一)、不涵納殖民性的語言,例如中⽂、印地語;(二)、部分歐洲國家的語言,強調大陸性思考且未曾與世界上的他者進行複雜的歷史交融,例:德語;(三)、充滿殖民歷史, 語言本身即經由歷史操作而成,例:西班⽛語、英語、法語等。其中,第三類語 言經由國家領⼟的擴張,納⼊更多落實該語言的被殖民者,這一語言操作, Glissant 認為即是關係的發生。
Glissant 認為,他藉由法語論述、寫作的行為本身, 即是法語與他自身爭奪論述場域的一種表現,也是因此,法語成為他終其一生必須面對的語言,「我同時要保有我的⽴場,以法語理解我所生存的歷史、我的地方、我的世界為何」,李老師進一步說道,Glissant 肯認這一競逐關係,並強調無法將法語與他自身(⾺丁尼克身份、克里奧語 )一分為二,這一想法下,「語言」成為關係生成的操作要素。
總結上述,“the middle passage”, “errantry” and “French”三點,提供理解 Glissant 的關係概念的路徑。李老師提醒到,Glissant 本身的混雜思考,易導致學術理解上的困難,是以回歸他面對自身身份的思考脈絡,是進⼊他的加勒⽐海知 識模型的重要起點,若以既有的認知習慣來認識 Glissant 是不夠的。
《關係詩學》寫成於格里松的生命晚期,對於關注龐大歷史的知識份子而言,晚期作品往往能顯現他對基本問題的深刻、基進思考,亦可從中看見其內在的強烈動力,在 Glissant 的作品中也不例外。是以,根據上述的提示方向,足見單憑英文或法文的 relation 字義來理解晚 期 Glissant 面對基本問題的態度,恐怕有所未及。
李老師說道,relation 本身是相當哲學化的概念,因它所處理的是哲學課題(知識、本體、現象等),理解過程勢必得溯至康德的本體論 ;為使大家更易理解格里松思考的思考方法,李老師舉例說明:在 ”relationship”一詞所涵納的英釋義中,反而不如 “make friends”這 一詞組來得深⼊,前者限制了關係模式且無指稱對象,後者則預設這一對象過去 並非我的朋友、且必須以個體形式出現方得以成為朋友,是以,一個以上的本體的動態並存,證明個體永遠無法找出絕對、單一描述整體知識的方法,多重個體 的並存所引發單一個體的局部知識,這一詮釋更接近格里松的思考路徑。
延續上述,李老師提出討論 “relation identity”有其必要,若 Glissant 欲從被殖民的馬丁尼克⼈的特殊身份回答「我是誰」,無法迴避的是對 identity 的扣問,以及在此之前對於本體、歷史等相對龐大問題的反覆思索,李老師已在上述 三條理解 relation 概念的路徑中清楚指出。
總結 relation 這一概念,李老師提到,當今批判理論強調哲學認識論與身份政治的二元性,但 Glissant 的行文方式、思考軌跡之下,identity 更是 “equal”and“open”的實踐場域,二元化的區分應朝向縮小差距、逐漸合一的方式,增進本體與本體之間共在的機會,這是 Glissant 面對他身上被迫烙下的身份政治的思索痕跡。(下續)
(續上)李老師與我們分享的第三個概念為「不透明性」,這⼀概念對日後新物質主義產生影響,亦是 Glissant 的重要貢獻。Glissant 以兩種面向詮釋不透明性,(⼀)、以森林景觀的視角,是具有非穿透性、有質量、且對⼈類生活造成影響;(二)、對黑⼈來說,不透明性是透過白⼈視角來看黑⼈的結果,另⼀方面,黑⼈意識到自身生存困境的無法表達,也是不透明性的深層解釋。從地理到⼈類個體,足見 Glissant 的思考脈絡,其中「理解他者的欲望」昭然若揭,這裡的他者,可以是地景、亦或相異種族的個體,無論對象為何,「理解」的企圖即是不透明性的概 念核⼼。
李老師進⼀步以 Glissant 的巴洛克之例來說明:巴洛克是歐洲⽂化在理性高張期間,相對於當時的藝術概念所衍伸出的⾵格,巴洛克的本意是與科學理性站在同⼀邊,嘗試征服自然、本身即是⼀種面對自然的表達。Glissant 將巴洛克視為⼀種反思,若理性是透明的象徵,巴洛克則相對象徵了理性無法處理的侷限,在巴洛克之下,足見被理性所掩蓋的自然,亦即呈現出「不透明」。
Glissant 將不透明性視為⼀種美學知識,這⼀美學翻轉了哲學傳統中康德的美學概念,不再 是以⼼智活動為美學起點,強調每⼀次的經驗都是⼀個接觸點,Glissant 不以理性為中⼼的態度與美學實踐,欲強調理性知識有其侷限,並嘗試向自然開放,這⼀實踐過程中的半/不透明性,便是對知識⼀知半解的證明。
從美學觀回到寫作,Glissant 認為開放性的語言使用,亦是他的美學實踐, 跳脫官方控制,回到語言本身自我生產的力量,「listing(列表)」是 Glissant 所提出語言的最高層次。語言藉由列表中拼圖式的呈現,其間的空隙即是語言的開放與隨機性的證明,Glissant 認為這是解讀此⼀美學觀點最為複雜之處,也超越了既有⽂學批評的穩固結構。
李老師最後再以 Bruno Latour , John Berger 的論述為例,Latour 透過⼀張老⿏開會與⽴委開會的圖⽚並置,嘗試指出二者並無高下或差異之分,唯有主體將自身也視為客體,平等方可能發生;Berger 則在 “Why I Look at Animals?”⼀⽂指出 “Human and animals are equal.”將動物與⼈視為相對平等的主體。Glissant 與二⼈的觀點接近,更進⼀步將之抽象化為:不透明性是⼀建⽴在本體之間的絕對公平與共在觀念,如此方才是將主體—客體(selfobject)的對⽴拔升至 relation 層次的思考試驗。
在不透明美學之中,存在著我與共在本體的強烈互動,在行⽂中 Glissant 以 ”give-on-and-with” 來表示之。 Glissant 對新物質主義的重要貢獻,在於打破對傳統哲學中本體論的固著想法:過往固著於「本體為何不可知?」但對 Glissant 而言,重要的是透過美學知識,我與我的本體產生實質的開放性,且承認本體確實存在,便是 Glissant 對新物質主義論述發展的最大貢獻。
(《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第十⼀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年 7 ⽉ 1 日至 2022 年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十二、研讀班第十二場
講題:技術性的本質
主講⼈:李育霖(中央研究院中國⽂哲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兼與談⼈:涂銘宏(淡江大學英⽂學系副教授)
側記:陳彥仁(台大台⽂所碩⼠班生)
研讀文本:Gilbert Simondon. 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 (Part III 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
時間:2022年 6 ⽉ 25 日
地點:台大台⽂所國青 324 教室
本場活動由李育霖老師導讀。李老師選擇了法國哲學家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對技術本質的討論,尤其聚焦在西蒙東從技術發想的美學理論,這些討論主要出現在其重要著作《論科技物件的存在樣態》(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書中第三部分,標題為「技術性的本質」(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李老師首先談到西蒙東最近幾年在歐美學界為何引起熱烈的討論,他認為這是因為德勒茲與史蒂格勒等重要學者引用了西蒙東的論述,西蒙東的本體論與西方哲學傳統非常不⼀樣,有了新的可能性。李老師特別關注的美學理論之所以不同,在於西蒙東討論了美學印象、科技美學以及美感之物等議題,並導⼊了科技的技術面向,因此與傳統的美學理論有所差別。西蒙東美學理論對於科技面向的強調,為理解當前側重技術的相關藝術品提供重要的批評視角。而西蒙東的美學理論與本計劃更密切相關的則是,西蒙東將「發生/生成」(genesis)的概念理解為⼈類與外在世界關聯的過程,而非時間的發展或歷史的演化;並且,美學思想的生成也與技術與宗教的生成密切相關。
李老師指出,Simondon 著作《科技物件存有的樣態》(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主要分為:第⼀部分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Objects、第二部分 Man and the Technical Objects、第三部分 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李育霖老師特別指出,第⼀部分 Simondon 對發生(genesis)以及演化(evolution)的討論,受到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創造演化論(creative evolution)的框架影響,反映 1920 年代哲學家們的思考模型;第二部分,Simondon 聚焦於⼈與科技位於複雜網絡之間關係;而第三部分則是相對於Deleuze,Simondon 如何使用傳統哲學命題「本質(essence)」來談論科技性(technicity)⼀事。本日研讀班指定閱讀範圍(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第⼀章節「The genesis of technicity」利用發生學討論科技性,第二章探討科技思考與其他思考之間的關係,第三章節深⼊科技哲學層面,皆顯示作者思考架構間的類⽐關係。(下續)(《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期間: 2021 年 7 ⽉ 1 ⽇⾄ 2022 年 6 ⽉ 30 ⽇;計畫召集⼈:楊乃⼥;執⾏機構及系所:國⽴⾼雄師範⼤學英語學系)
李老師利用 Simondon 簡要的概念為與會者提出第三部分每⼀章節的核⼼。
首先,發生學(genesis)的概念是⼀個個體化的過程,意味著⼀個系統、⼀個原初、⼀個現實會生成(coming-into-being)。第二個概念適應(adaptation)是相對於柏格森 elan vital 內囿意志,乃為⼀個能與外界連結具備功能性的概念,使得⼈之間的關係足以生成;Simondon 認為具備系統潛能張力的個體化過程,能取代此兩不為相容的概念,並假設此過程非為保持平衡,而是連續不同淆混狀態的過渡。為此,Simondon 清楚地在導論中論述出,Coming-into-being 是⼀種機械式運作,具有不同維度的思考方式,當它在未飽和的狀態之下便很快地岐異發生差異化,並在過飽和中再重新匯聚。總結 Simondon 第三部分導論,李育霖老師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個淆混狀態到另⼀個淆混狀態,其中不斷在岐異與匯聚的運動,而美學、哲學將此分歧運動再匯整過程中獲得⼀種完整性。
根據李老師的閱讀,Simondon 在第⼀章節主要圍繞在三個觀念—位相(phase)、位相轉換(phase-shift)、分歧(divergence)。對 Simondon 而言,位相並非時間上的刻點或階段,而是必須理解成分裂而出不同且對⽴的複數視角(aspect)與狀態,除足以定義中間態,在位相轉換中將產生技術性(technicity)與美學思考。換言之,Simondon 認為 magic mode 分裂過程產生技術性與美學,而美學並不是 phase,而是位於 religion 和 technic 之間;此思考模型,提供當代探討美學的另徑,重新思考什麼是美學。Simondon 提及的位相轉換源自尚未分歧的 primitive magical unity,並在分化的過程中誕生出主體與客體。此過程,Simondon 提出⼀個重要的概念「中介(mediation)」來理解 magical universe 作為⼀個結構經分化過程,在 privileged points 區分出 figure 和 ground 間的網絡生產;當 figure 從 ground 中抽離之時,亦形成 technical objects。因此,位相轉換是⼀種對 technics 自我客觀化與對 religion 主觀化的 mediation,進而得知主體。李育霖老師認為值得注意的是,technics 和 religion 仍是位於淆混的位相,待處於位飽和狀態之時,將往下⼀個位相分歧。
對於 Technical thoughts 和 religious thoughts 之間的分化,Simondon 更進⼀步指出兩者分歧後面相:Theoretical modes 與 Practical modes。在 religious thoughts的分裂中,產生出的第二層分歧面向中的 Theoretical modes 主要涉及神學發展,Practical modes 則是涉及道德倫理面相;有趣的是,李育霖老師特別提醒各位,所謂科技乃是 theoretical 層次而哲學是 practical 層次。另⼀方面,technical thoughts的分岐多注重單⼀元素化的過程,如同笛卡爾探討彩虹般像科學式點堆積,導向單⼀的結果。李育霖老師同時認為,Simondon 的 technical thoughts 相對於海德格討論工具的方式,著重於細節的思考論及結果。Simondon 不同西方哲學主流的邏輯思考,旨在批判西方整體科學式的歸納式思考(inductive thinking)或是利他主義(Utilitarianism)。
李老師接下來延續第⼀章 Simondon 批判西方哲學的脈絡,突顯出他批判目的中最重要且異於康德的美學觀點。對於 Simondon 而言,美學並非為面相而是⼀種 tendency,亦不是指涉⼀成功作品,而是跨越、喚起特定領域限制的神奇domain,且具備重新嫁接 religious thought 和 technical thoughts 的功能。他以琴(lyre)為例,認為琴作為⼀種美學工具,並非僅發出悅⽿聲音的再現工具,而是能夠表達與溝通,更重要的是透過聲音將自我與世界連結(integration)。
如何分辨 technical object 和 aesthetic object? Simondon 認為 technical objects 必須在能夠傳遞美感以接近世界的情況下,將轉變成 aesthetic object,進而產生美學;因此,美學物件嚴格來說,並非是⼀個具備美的普通物件,而是居於 remarkable point 能夠縫合斷裂處的物件,銘刻位相轉變或是淆混狀態轉變的類⽐形式。藝術作品對於 Simondon 是未完成物(non-modal),而是能夠跳脫讓⼈去完成。李育霖老師提示這種思考,就是當我們在觀看⼀件藝術作品,了解為什麼它可以跨越原本限制,保有轉化與傳導情感的用途。美成為⼀種與世界間的遭遇(encounter),呼應 Simondon 著作中的 magic point 對美學的描述。在如此理解美與藝術作品的脈絡:具有 transductivity,協助⼈們理解 pre-individual 的狀態。
美學的意向,不是在 create 而是發展出 domain 並具備 implicit internal finality—art is a deep reaction against the loss of meaning and of the whole of being in its destiny。研讀班的下半場,李老師延續上半場尾端 Simondon 討論 technical thoughts, theoretical thought, practical thought,深⼊美學與哲學探討。Simondon 認為theoretical thought 和 aesthetic thought 雖然都是在 neutral point 中運作,但是在secondary opposition 的層次,進而突顯 secondary splitting 的重要。然而,philosophical thought 雖然與美學具備相同功能,卻異於美學,是位於後美學(post aesthetic)位置扮演其角色,並得出 technicity 的結果。李育霖老師認為此哲學途徑,可類⽐於德勒茲探討美學的平面運作。李育霖老師緊接著為參與者抓出Simondon 論述的關鍵字:potentiality, virtuality, possibility。在 Simondon 視角中,potentiality 涉及自然(nature),且被包含於更大的整體 virtuality 中;virtuality 是possibility 的基礎,而 logical possibility 是⼀被弱化的物理層次的 true virtuality 反映。
(續上)Virtuality 為何?Virtuality 是⼀種純粹的力道,如物件之間的作用,與⼈之間的關係在於:“the practical optative corresponds to the theoretical virtual like a figural reality corresponds to a ground reality…(213)”。李育霖老師認為當⼈遇到這個世界時,在 virtual 的層次上會產生斷裂(break)。知識則是從中間態聚合的點中發現,但是因為兩種相對的 exigencies 在 secondary opposition 所以是⼀個 conflict 還不是⼀個 unity。
對 Simondon 而言,哲學是在 theoretical 和 practical thought 之間完成知識的生產,強調哲學思考的介入;所謂中間(intermediate mode),Simondon是稱之為文化(culture)的場域,而哲學的作用在於此將 theoretical 和 practical thought 等衝突寫⼊⽂化裡頭:translating the sense of religions and of technics into cultural content。李育霖老師指出,Simondon 著作中的「文化」,擔負他認為科技思考與文化之間因兩者的斷層,並認為有重新被探討之必要。
在第三章,Simondon 著墨於 technical thought 和 philosophical thought 以理解科技思考與哲學之間關係及其本質。⾸先,Simondon 認為 technics 和 religion透過⼀些單點(a certain number of singular point)能夠對接(coincide)進而產生第三領域即為文化。於此第三領域,他提出 pure technology 的概念,是為⼀整體的 polytechnic technology,並包括整體自然。Critique of three rec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doctrines:
1. National Socialist: National Socialist thought is attached to a certain conception linking the destiny of a people to a technical expansion;
2) the American democratic doctrine has certain definition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of its incorporation into civilization;
3) The Communist Marxist doctrine finally, in its lived and realized aspects, considers technical development to be an essential aspect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ffort to be made— Simondon 提出這些批評思考,欲將 technics包含在⼀個網絡內的 universe 的⼒量(被 artificial 分開的⼒)。
因此,⽂化在這不是指⼈類 reality,而是 lived totality, that mist incorporate the technical ensembles by knowing their nature,而哲學是將 domain 重新寫⼊⽂化的角⾊,使得⽂化⾜夠管理⼈類,在多樣的科技實踐中將⼈類接連回去。⽂化必須重塑自⼰,必須重新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重構內容,並與當下的科技與時並進—意味著,我們的思考需要重新理解整體新科技—而⽂化不僅是⼀個思考而是必須透過實證。(下續)
最後,李⽼師指出,Simondon 認為哲學家可以跟藝術家⾓⾊互相類⽐,幫助我們注意 Technical sample 理解整體狀況。李育霖⽼師認為,Simondon 的哲學是直覺的,能重新理解我們的時代,可以連結伯格森;因此,philosophical thought的運作⾯相是在於 actuality 和 virtuality 且情動,相同於 Deleuze 的思考模式。
Simondon 整體哲學思考源⾃ coming-into-being 進⼊思想發⽣的階段,是相對於美學更為穩定;它具備介⼊⼒量,具備發明 structure能⼒。
結語:⼼得
本研讀班計畫的發想是從「Advent」這個字⽽來,主要靈感來⾃ 2019 年末後新型冠種病毒疫情的流⾏,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為全球⼈民的⽣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此次疫情的衝擊是全⾯性的,在政治、經濟、教育、⽇常⽣活等層⾯改變了原來的型態。本研讀班藉此事件思考⽂學理論及哲學思潮中關於降臨、突發事件的論述,⼗⼆位學者從後⼈類、⾰命、科技與物質等四個⾯向探究事件的本質,雖然各⾃有不同的結論,但是對於 Advent 的討論多集中於技術,可⾒未來的社會中⼈與技術的關係是⼈⽂思潮的重點,這是可以再進⼀步研究的主題。
Advent 研讀班在這⼀年來的執⾏過程中遭遇過⼀些運作上的問題,主要是曾經經歷過兩波疫情起伏,原先規畫好的實體活動必須更改為線上活動,因此有五場活動改為 Google Meet 線上活動,也因此本計畫所列的交通費⽤⽀出⽐較少。
更改為線上活動後,除了原本研讀班的成員之外,亦開放給⾮成員參加,讓更多⼈參與讀書會的討論。線上活動的效果⾮常好,每次參加的⼈數⾄少都有三⼗⼈以上,最⾼⼈次也有上百⼈報名,⽐實體活動參與的⼈數多,因為參與網路活動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少了交通往返,遠途的朋友也可以在家中參加活動。建議貴中⼼往後也能核准線上研讀班活動,線上活動不僅能節省交通費⽤,提⾼參與意願,也能促進議題討論的意願,對於⼈⽂議題的推動有莫⼤的幫助。
參考⽂獻
Braidotti, Rosi. The Posthuman. Cambridge: Polity, 2013.
Galloway, Alexander R. Gaming: Essays on Algorithmic Culture.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2006.
Glissant, Édouard. Poetics of Relation. Translated by Betsy Wing.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
Haraway, Donna.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rham: Duke UP, 2016.
Hui, Yuk. Recursivity and Contingency.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2019.
Jacques Derrida, L’université sans condition. Paris: Galilée, 2001. / 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 or the university without condition (thanks to the “Humanities,” what could take place tomorrow), in Jacques Derrida and the Humanities: A Critical
Reader, edited by Tom Coh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4-57.
Johnson, Steven. Emergence: The Connected Lives of Ants, Brains, Cities, and Software. New York: Scribner, 2001.
Mbembe, Achille. Necro-politics. Translated by Steven Corcoran. Durham: Duke UP, 2019
Medina, Eden. Cybernetic Revolutionaries: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Allende’s Chile. MIT, 2014.
Simondon, Gilbert. 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2016.
Stiegler, Bernard. “The Epokhē of My Life.” The Age of Disruption: Technology and Madness in Computational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Daniel Ross, Polity Press, 2019. 1-67.
Wahnich, Sophie. In Defense of the Terror: Liberty or Death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David Fernbach. London: Verso, 2012.
Zalloua, Zahi. Being Posthuman: Ontologies of the Future. London: Bloomsbury, 202
(《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期間: 2021 年 7 ⽉ 1 ⽇⾄ 2022 年 6 ⽉ 30 ⽇;計畫召集⼈:楊乃⼥;執⾏機構及系所:國⽴⾼雄師範⼤學英語學系)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