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亦舒:短片
友人希望把課文拍成三十分鐘短篇,並且問我,選擇哪幾篇。
拍劉姥姥一進大觀園吧,不過,鏡頭可否自板兒的目光看出去呢,可能制作成本太過龐大,劃不來。
那麽,拍魯迅的棗樹吧,黑白,選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拍攝,可能,道具組要鬼叫:什麽地方去弄兩株並排的成長棗樹?
冰心的紙船應該至易拍,可是寫得那麽壞,十三歲的我已在課室公開表示過這一點,招致國文老師異常不滿,從此成為汙點學生。
那麽,拍徐志摩的“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吧,出外景,到康橋去,讀者不會失望。
反正古裝布景服裝頭套統統現成,拍蘇軾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好了,如此情節,光是想象畫面,已經叫人落淚。
課本上所沒有的張愛玲,可能最值得拍攝為短片吧,不,不是小說,而是散文“流言”,每一篇都可以上海老式公寓作內景,用兩個女角,娓娓將內容道出,配弄堂裏各式雜聲……
Tags:
Albums: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Comment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玻璃窗
不久,我的注意力就會轉得更遠,也許就在那個時候,她那充滿節奏感的聲音的少有的純凈達到了它真正的目的。我看著一棵樹,樹葉的拂動引入了那節奏。伊戈爾正在慢條斯理地侍弄牡丹花。一隻鷯鳧走了幾步,仿佛想起了什麽又停了下來——然後又繼續往前走,展現著自己的名字。不知從什麽地方冒出來的一隻銀紋多角蛺蝶落在了門檻上,伸展著帶尖角的黃褐色的翅膀舒適地曬著太陽,突然,它收攏翅膀,正好顯出了黑色背面上剛出現的細小的白點,然後同樣突然地迅速飛去。但是在她讀書給我們聽的時候,魅力最持久的源泉來自鑲嵌在遊廊兩頭粉刷成白色的框架結構上的彩色玻璃構成的色彩斑斕的圖案。透過這些神奇的玻璃看到的花園變得奇異地平靜、超然。如果從藍玻璃看出去,沙礫變成了煤灰,而黑黢黢的樹飄浮在熱帶的天空中。黃玻璃創造出一個混合進了格外強烈的陽光的琥珀世界。紅玻璃使樹葉把深紅寶石滴落在粉色的小徑上。綠玻璃把青蔥的草木浸泡在更綠的綠色之中。在看過這樣富麗的色彩之後,當你轉向一小方塊普通無色的玻璃,上面落著一隻孤零零的蚊子或跛腳盲蛛,那就像口不渴的時候喝下一大口水一樣,你看見的是熟悉的樹下的一條平淡無奇的白長凳。但是,在所有的窗子中,在後來的年代里,炙烤著人的思鄉之情、使人渴望能夠從中向外看的,正是這扇玻璃窗。(《說吧,記憶:自傳追述》 )
亦舒語錄
人其實很難真正自由,鎖住人的,往往是那人自己。不知不覺,我們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隸,就是事業的婢仆。
我會老去但不會變醜。
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
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做人要含蓄點,得過且過,不必斤斤計較,水清無魚,人清無徒,誰又不跟誰一輩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禮品店裏看見一只小小刺繡枕頭,上面繡兩個字:No Rrgrets,可以譯作沒有遺憾,但是忽然想起楊不悔,作終不悔解就更決絕。
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麽,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你自己。
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
真正的才華如火焰般難以收藏,總會燎原。
你大概誤會大學文憑是世界之匙,開啟順風順水之門,這並不正確。讀書目的是進修學問,拓闊胸襟。人生所有煩惱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只不過學識涵養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而已。
亦舒·青春
青春是女性魅力最強的一環,別同我說什麽風華絕代,系出名門,儀態優雅,才高八斗。活生生的青春仍然站在第一位。
金錢不比青春,青春不浪擲也是要過的,精明不同吝嗇,闊綽亦有異於浪費。聰明地運用一切資源包括時光歲月一定有益。價值觀念隨年齡而變,但少數特別能幹的女孩子卻已立定心思在二十五歲之前要把一切都辦齊,好去退休嫁人,大都會生活催人早熟。
對牢鏡子的時候,看到自己的面孔,呵,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天天都要高高興興才是。
天下太平的時候,你可以做孩子做到五十歲,但一開仗,炮火轟轟,人一下子長大。
讀小學時老師就這麽教:在操場,有人挑釁,不要理睬,站起走開。至今有用,可觀長嘆一口氣,因為一些人永遠長不大。
就這幾年了,十六到二十三,一個女子的青春就這麽多,如果讀好了書做事業,那又不同,那簡直可以與天地同壽,才勝於貌,大可做到七老八十,甚至到死的那一天。
亦舒·母親
節食時不要與母親同住。她殷勤地煮了紅燒蹄膀,黃魚鹹菜湯,香米飯,你好不吃嗎?
下午有煎春卷,綠豆紅棗湯,替你買回來一打蘋果,巧克力牛肉,與你商量晚上吃乾菜烤肉還是洋蔥牛乾,然後你發覺一個罐子,裏面有一磅花式小餅乾,還有一只紙袋,內藏三只雞尾包。
你怎麽能夠告訴母親,不不,“我已有半年吃奶茶沒放精了,平時廿四小時的食物是:牛奶一杯,減肥丸兩粒,西柚汁加水,面包一片。芝士若干,橘子一個,蔬菜沙拉。”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