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Dymaxion Map
The "Air-Ocean Projection" also known as the “Dymaxion Map” was created by Buckminster Fuller in the 1940s. The map was the first cartographic projection process to receive a U.S. Patent. The revolutionary projection is the only flat map of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Earth which reveals our planet as one island in one ocean, without any visually obvious distortion of the relative shapes and sizes of the land areas, and without splitting any continents.
Fuller’s view was that given a way to visualize the whole planet with greater accuracy, we human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address challenges as we face our common future aboard Spaceship Earth.
With our increasing global awareness, a world map is needed which enables us to highligh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nations and cultures of the world rather than one which emphasizes artificial boundaries between them.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re becoming a central focus of our international agenda. Therefore, we must learn to see what unites us rather than what separates us, and to chart global resources,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complex trends and critical needs of the world today. In Fuller's own words, "the Dymaxion Map reveals a One-World Island in a One-World Ocean" which helps us to view the world as one interdependent system of relationships.
This is what is most fundamentally at heart when we speak of Spaceship Earth. The planet is a system, and a resilient one. However, humanity's presence on Earth has se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we must now learn to command this Spaceship to avert global crisis and catastrophe and ensure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humanity of our beautiful "blue marble. " (https://www.bfi.org/about-fuller/big-ideas/spaceshipearth)
體驗設計
溫飽之後多餘的財力和精力,用到哪兒去?已經十分繁盛的服務業,正在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特別是滿足人的身體需求的餐飲業和理髮沐浴業,更已在密度上超過了不少發達國家;而對於精神的需求來說,發達的體驗業是下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主客互動的環境模式,會在新的體驗業中大行其道;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大力支持戲劇等藝術領域的體驗業。
事實上,前些年曾經極大地衝擊了藝術的實業建設和商業潮流,不僅提高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正在為中國藝術的再次興隆準備條件。北京上海眾多的畫廊和近兩年開始復蘇的話劇只是露出頭來的冰山之一角。
作為新世紀體驗業一部分的藝術,和原來的藝術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傳統模式中坐著看的戲劇、電影、電視和動著玩的迪斯尼式的遊樂,以及遊戲式的戲劇都將有大有用武之地。只要準備好了,體驗業帶來的將不是未來的衝擊,而是動力。(孫惠柱:看戲、遊樂與托夫勒的“體驗業” 2008-05-29 《爱思想平台》)
圭笏:古人的時尚記事本
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大臣們上朝時,手上會拿著一個玉質,或是象牙的板子。相信大家都會好奇,這是幹嘛用的?!這就是古代的筆記本電腦!別懷疑!下面就來就來說說,這東西的具體用處!你會驚呆的!
古代臣子朝見皇帝時手中所執的狹長板子,作為指畫及記事之用。朝笏在秦漢之前就已出現,當時要以玉作為製作材料,稱之為“圭”。秦漢之後又經改變形式,依官階大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
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為禮儀之用。眾臣在朝中手執朝笏以示對皇帝的尊敬;第二是作為記載大事時使用:古代並沒有記事本,遇到朝政大事或對皇帝稟報國事時,便把重要事件寫在朝笏上,以作備忘之用。朝笏興於周廢於清,用玉、象牙或竹木製成,依官階區分,為官階地位的象征。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此物件雖然不大,但卻很貴重, 這是由它的質地決定的。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最早出現的年代應在春秋以前,史學家認為在商朝就可能開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國官員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辦公用品。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古人沒有發明紙張之前,如果私用,則成為書籍的功能,也稱“牘”。如果官員將其隨身帶著上朝用,則稱為“笏”。
後來紙張普及後,笏便成為禮節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使用笏竟開始有了等級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
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明代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就沒有資格用它了。這與當代官員用筆記本不同,沒有嚴格的等級之分。
笏的廢棄使用是從清朝開始的,原因是滿族人是以騎馬為主,手要拿鞭子牽馬繩,空不出手來拿笏,於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員原則上一人只用一隻笏,但公務繁忙的官員則允許用幾個,幾個拿不下,就備一個袋子,這個袋子後稱為“笏囊”,因為多了,則需一個隨從背著一同上朝,唐代的張九齡為相時,因為年老體弱,就是從他開始使用隨從背笏囊,沒想到後來竟成時尚,官員紛紛仿效,以顯示公務繁忙。而幫他背笏囊的隨從,就有些像當代官員的秘書了。(搜狐)
“國潮” 跨界潮起
中國“國潮”的風,颳起來了。
仙鶴、朱雀、祥雲、古典園林建築……這些曾幾何時與現代時尚完全搭不上邊的元素,正逐漸出現在各類消費品中,服飾、化妝品、飲料、食品……都在加入這場跨界融合的國貨新潮流中。
一份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在某電商平臺上,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在另一份研究中國消費者趨勢的報告中,2018年,有78.2%的消費者經常購買國貨。基於國貨盛行的現狀,“國潮”也開始大受歡迎。
“國潮”崛起正當時
所謂“國潮”,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第二,能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相融合而使產品更具時尚感。
幾年前的李寧品牌,性價比高款式卻不被年輕人喜歡,李寧品牌服飾今天竟也踏上“國潮”之風起飛了。
從復古秀到巴黎時裝周,這兩年,老牌服飾企業李寧帶著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服飾走向世界。
不止李寧品牌服飾。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開始嘗試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時尚設計,創造自主品牌。
“芍藥少女居所”就是踏著這波風潮起來的。創始人上大學時,她身邊不少設計師朋友已經開始將傳統文化元素應用進設計中,設計出的服飾也很受歡迎。敏銳嗅到這一風向,再加上本身對傳統文化的鐘愛,就將中國傳統元素刺繡與印花結合,製作年輕人喜愛的服裝,結果大受歡迎。目前已經有過百萬粉絲。
近幾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天貓、京東等相關電商平臺都開始了對“國潮”市場的開拓。天貓“國潮來了”團隊基於整體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和一些新銳國貨品牌在平臺上的高潛力表現,從2017年就開始了對“國潮”的策劃和重視,2018年更是嘗試了國貨跨界、文化營銷、“國潮”出海等各個方向。
六神味RIO雞尾酒就是當年的營銷典範,當時,六神味RIO雞尾酒上線1天內就吸引近萬名消費者加購、收藏,6月6日零點一開賣,17秒內就讓限量供應的5000瓶瞬間秒光,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也為“六神”“RIO”兩大國貨品牌帶來更多目標消費者的沈澱和興趣用戶的轉化。
“國潮”作為王牌營銷IP,成了“新國貨計劃”中的核心推廣內容。
“我們開始接受T恤上有漢字”
從衣服鞋子、文具到護膚品等,“國潮”逐漸承包了年輕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正憧憬著傳統文化能更好傳播出去的一天。
“國潮”的出現,是綜合國力、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既表現出當前消費者的文化自覺和對本土文化元素的認同,也展現出其消費觀念的多元化、個性化。
不只中國,年輕潮牌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範圍的火爆,在此背景下,中國‘國潮’借勢崛起也是必然的。
“時尚新中式”旗袍2016年剛起步時,旗袍根本沒有太大市場。一般路過店鋪的客人,主要就是遠遠的觀望、欣賞,不敢問價,又不敢嘗試,覺得這個衣服和他們有距離。但後來,随着接受程度慢慢提升,現在反而主動要求給他們搭配、設計,還經常問有沒有新款。
這些年,得益於國家層面的戰略支持,還有電商平臺的驅動,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搭上了發展的高速列車。現在學生穿搭“國潮”已經成了風尚,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接受度不斷提升。
這跟很多人小時候是不太一樣的,他們小時候,中國的時尚風潮大都來自國外,牛仔褲、花襯衫、爆炸頭,但這些年,消費者開始自我認同,開始發現老祖宗的東西也有美好的地方,不再覺得一件T恤上只有英文的標誌是好看的,而開始接受T恤上有漢字。
“國潮”火爆下的隱憂
毋庸置疑,“國潮”火爆正當時。但是,在其火爆之下仍存在許多“不和諧”的因素,這些問題正在破壞著年輕人對“國潮”的好感。因爲他們成了被現象級火爆產品裹挾的“受害者”、“踩雷博主”。
自從2018在“B站”被美妝博主稱為“國潮”化妝品,許多人的購買欲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毛戈平”到“謝馥春”再到“故宮彩妝”,她們的梳妝臺擺滿了“國潮”化妝品。曾有人在7月頂著大太陽,換乘四趟地鐵到故宮買限定口紅,“除了熱還是熱,但是真的非常美”,她們笑著說。
大部分國潮化妝品首先吸引人的就是兩個字“好看”,富有歷史沈澱感的包裝,精致的外殼,擺在桌子上就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然而當談起使用體驗,卻讓人陷入尷尬。
大部分 “國潮”彩妝,幾乎都是打著國風元素和國貨情懷吸引消費者,但是除了外包裝之外,最重要的部分——內裏卻不能滿足使用感,過度營銷狂歡之後,失落感往往會包圍顧客。當賣完情懷,不知道還有多少韭菜能被割。
雖然“國潮”發展勢頭正猛,但整個市場卻魚龍混雜。一方面,不少企業在過度營銷“國潮”。“不僅服飾,日用品、美食、家電……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說‘國潮’,任何品牌掛著‘國潮’就可以成為‘國潮’。”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商家,打著“國潮”的噱頭,實際只是在做簡單的中國元素的疊加,做工粗糙、製作不精良,更談不上能有核心的品牌文化。
此外,“國潮”的抄襲也是令諸多原創設計師較為苦惱的事情。每當店鋪發布新品預熱,總會有部分商家抄襲她們的樣式搶先上架,但讓每款服裝都註冊商標顯然不現實,由於證據不足,維權也是難上加難。類似的情況曹梅也遇到過不少,電商平臺上完全照搬其款式的商品不在少數,不僅設計抄襲,連文字著作也一段一段地抄。
市場是未來“國潮”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些問題應該靠市場的優勝劣汰來解決。從國家層面製定一個整體的行業質量標準也刻不容緩,在此基礎上,品牌才能在兼顧時代精神的同時,去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打造品牌文化。(2019-08-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李嘉華·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在理論基礎上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研究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在研究對象上則選擇清代張潮的清言作品《幽夢影》,試圖探究其書中美人形象的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Feature Photo:Chinese beauty by Brendon Xu)
沙特德拉伊耶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中心
Zaha Hadid 建築師事務所於2016年奪得沙特阿拉伯德拉伊耶(Diriyah,世界文化遺產地)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管理中心的設計大賽。 管理中心將成為博物館的總部;一所全新的教育機構也將建設於此,以保護當地符合UNESCO世界遺產的歷史文化遺產地和周邊的哈尼發谷地(Wadi Hanifah,120公里長)村落。
這個總面積為8780平方米的建築包含多種功能:永久性的展覽畫廊,圖書館,大講堂和多個學生/成年教育空間。此外,它將成為新科學研究所之家,用於實地調查和研究,提供記錄德拉伊耶考古場地的文檔。
德拉伊耶的世界文化遺址圖賴夫區(At-Turaif District)建立於公元15世紀,此處是沙地王朝的第一座首都所在地。在18世紀與19世紀初時,德拉伊耶成為瓦哈比派在政治及宗教的思想傳播中心。(來源:https://www.archdaily.cn)
柏格森: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
康德與柏格森在時間觀上的差異,從根本上體現了康德主義與柏格森主義哲學之間的區別。康德的哲學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的理智哲學傳統,這種哲學像崇尚光明一樣去推崇理性,認為確定的、不可懷疑的、真實的知識,必須依靠理性之光的照耀。
依據這種哲學,世界依照理性的秩序來確立,它一以貫之地遵從因果必然律的規定,自由的王國被嚴格劃定在邏各斯的秩序之外。然而,柏格森借由真正的綿延(時間)所引入的是流變的世界,它是一種區別於理智哲學體系的柏格森主義,它剝奪了只有太陽才能發光的特權; 理性能力的擁有者,在這個世界中不再具有立法者的地位。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因而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夠自己照亮自己。
在這種新的哲學中,近代以來笛卡爾—康德式的沈思已經失效,它需要的是新的沈思方式,即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劉松青摘 / 原題《邏各斯的退隱——柏格森對康德時間觀的批判》/ 作者單位: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 《哲學文摘》2014 年 02 期 / 原發期刊:《哲學分析》2013 年第 4 期 第 50-61 頁)
(LOIS GREENFIELD:40 YEARS OF DANCE)
繼續·柏格森 》
https://iconada.tv/photo/6-1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1-323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1040986
https://iconada.tv/photo/3-5
https://iconada.tv/photo/8-1
https://iconada.tv/photo/12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3
https://iconada.tv/photo/kreativ024
https://iconada.tv/photo/3600580:Photo:1010278
https://iconada.tv/photo/iconmoocs008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柏格森·內在綿延:反映意識流動
柏格森認為, 只有從空間延伸性角度,才能解釋可測量時間的本質。因此, 他運用三維空間、運動、(填充) 空白等術語, 表述其關注內在綿延的哲學理論。......
柏格森認為, 雖然物理時間可以測量, 但並不能反映意識的流動, 不能直接表現綿延的狀態, 可測量時間實際上,只是在計算一系列的“同時發生”。
因此, 人的智力活動表現為內在意識狀態的外化, 然後在三維空間中進行體悟與整理, 從而做出某個決定。
“我們若不引入三維空間這個觀念, 則不能用一根線來象征陸續出現。”(柏格森,2002 :69)空間成為人的思維活動的介質, 離開它智力就無法完成任何認知行為。
柏格森承認,物理時間對自然科學的有效性, 但認為它對語言和社會科學研究則不利, 因為語言和社會科學面對的是有意識的生命, 這也是他提出綿延概念的基本動機。
物理時間借助空間,而具備可測量的特征, 所謂時間的連續性, 實際上不能與真正的陸續出現或綿延相提並論。“至於所謂在外界的先後狀態, 它們每個單獨地存在著; 只是對於我們的意識而言, 它們的眾多性才是真實的; 我們的意識能首先保持它們, 然後把它們在彼此關係上加以外在化, 從而把它們並排置列起來。
意識所以能保持它們, 乃是由於外界的這些不同狀態,引起了種種意識狀態, 而這些意識狀態互相滲透, 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組成一個整體, 並通過這個聯系過程,把過去跟現在聯在一起。”(柏格森,2002 :82) (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期)
(Temporality as Bergsonian Critique in the Advertising and Visual Art of Bertram Brooker)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
坎普是一種特殊的風格,在各種藝術體裁中,尤其在廣告中,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多。對坎普的研究卻越來越少。坎普經常被混同於常見的搞笑、幽默、諷刺。坎普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符號修辭方式,它是一種有意的過分艷俗,到如此一種程度,以至它不能再被當作艷俗,反而成為推翻艷俗的手法。因此它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反諷,一種口是心非的艷俗,用過分艷俗來推翻艷俗。這種手法要達到目的,分寸就必須拿捏的很準,對文化語境也要考慮周到,不然接收者會誤會。但是一旦用得恰到好處,效果可以非常出色。(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2020,《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05期)
(A Very This-Season Guide to Susan Sontag’s Essay “Notes on Camp”)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