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絲綢之路,在不同朝代,不同文化環境,經歷過國號的改變,國界的改變。

可是,文化商貿和友好情誼,還是越久越醇實的那個傳統。

在新的紀元里,我們要增添什麼新的內容?

高期待、高關注度的背后,最現實的問題,是落實和普及的艱難。

要促進沿線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共識,如何來對話談合作? 如何來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

要講“文化先行”的優勢,文化產業在提升文化互動方面,可扮演怎樣的角色?



(攝影:鄧福恒遺作·沙巴日落)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838

Albums: 沉思·海上絲綢之路
Favorite of 1 person
Location: Sabah Maritime Silk Road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ne 11, 2015 at 10:48am

青年創業與小微企業升級,借互聯網+升級

青年電影人用鏡頭參與表達,用影像傳播正能量,必將引起中華14億人的關注和響應。

與相關城市及其他合作機構聯手打造千萬級別微電影,運用最優秀的編劇、導演、演員制作極致作品,並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多媒體平臺上做到極致傳播,最後形成良性發展的生態圈,助推微電影產業升級。

“一帶一路”城市微電影單元相關論壇、國內外專家研討會、走進沿線大學校園巡回講座等活動也將陸續開展。組委會將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將與100所城市開展合作,形成互動。青年一帶一路

企業敘事+中小企業

近年來中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逐步實現了從模仿到創新、從貼牌到創牌,進入全球消費者的視野。可是,中國制造常常被認為“質低價廉”,這種情況還沒有得到徹底轉變。對策?深入挖掘中國品牌的價值內涵,充分反映中國品牌蘊含的歷史底蘊、文化內涵、價值追求,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示中國品牌創新轉型之路,充分反映中國品牌在自主創新、質量提升、轉型發展、責任建設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展示中國優秀企業家敢闖敢拼執著奮進的形象,展示中國企業自力更生、追趕超越的歷程。生動講述中國品牌故事,以嶄新的視角、鮮活的筆觸展現品牌建設成長歷程,努力使中國品牌成為當代中國形象的閃亮名片。

關注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發展格局、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地位。

“一 帶一路”特別需要能夠理直氣壯地與國際社會、國人分享的精品,所以在識別中國精品企業、中國精品文化、精致案例。文化是行走的經濟,經濟是可持續的美好, 美好是認真展現的態度,態度是有內而外的文化。“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一個經濟事件,更應該是一個文化事件。

“一帶一路”發展,產業轉移,產能轉移,要有研究基礎,才能有的放矢。報告中的大數據庫要把規律性、大家感興趣的內容、主要合作商品種類全部列出來,讓走出去企業對目標市場有清晰、清醒的認識。

以“璀璨工美,匠心手造”爲主題,將工藝美術博覽會與區域手造精品展聯合起來,構建起集交易、傳承、傳播、交流、體驗爲一體的展示平颱。手造精品涵蓋美術繪製類、織造印染類、雕刻工藝類、編織紥製類、燒製鍛造類、漆器繪製類、文房四寶類、美食消費類多個門類、用的餐具、家居用品,把玩的藝術品、玩具。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ne 9, 2015 at 11:46pm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摘錄

整合現有資源,積極開拓和推進與沿線國家在青年就業、創業培訓、職業技能開發、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

開展城市交流合作,歡迎沿線國家重要城市之間互結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為重點,突出務實合作,形成更多鮮活的合作範例。歡迎沿線國家智庫之間開展聯合研究、合作舉辦論壇等。

加強文化傳媒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運用新媒體工具,塑造和諧友好的文化生態和輿論環境。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沿線國家間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和圖書展等活動,合作開展廣播影視劇精品創作及翻譯,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共同開展世界遺產的聯合保護工作。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

加強旅遊合作,擴大旅遊規模,互辦旅遊推廣周、宣傳月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提高沿線各國遊客簽證便利化水平。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遊合作。積極開展體育交流活動,支持沿線國家申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支持沿線國家地方、民間挖掘“一帶一路”歷史文化遺產,聯合舉辦專項投資、貿易、文化交流活動,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圖書展。倡議建立“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

中國願與沿線國家一道,不斷充實完善“一帶一路”的合作內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積極對接沿線國家發展和區域合作規劃。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ne 9, 2015 at 11:38pm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摘錄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項目將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紐帶,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

面對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復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May 15, 2015 at 3:00am

文化是互聯互通的基石

亞非拉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建設、資源能源開發等領域,對中國的資金、人員、技術及管理支持有著非常巨大的需求,目前絲路基金主要面向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以此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多元的互聯互通。“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教育等領域等待渠道鋪設好再加入其中,而應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更積極的實踐主動融入這一戰略進程中,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應深度參與互辦文物展覽、舉辦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開展文化節慶活動等。

各國之間在文物保護工作方面的交流、協作,促進這一地區文化遺產管理與保護水平的提升;必將在這一地區興起文化遺產保護熱潮,不僅可以拉近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距離,更能密切絲路沿線民眾間的情感,為古絲綢之路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沿線眾多省區市政府乃至企業借風“新絲路”相機而動,申遺的成果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之中。可以說,申遺的成功使得絲路沿線各國重新關注這條古代商貿之路,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新的國際紐帶打下了鋪墊。

文化具有先天優勢,在國際交流、國際貿易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畫院發起了“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考察寫生團分為海上絲綢之路、陸路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三路,提供300多個選題作為藝術家創作的參考。影視紀錄片成為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手段,可涵蓋文化、藝術、航空、高鐵、健康、科技、旅遊、會展、會議、論壇等眾多門類,將集中展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各領域的創新實踐。同時,追尋琶、胡琴、熱瓦普、嗩吶、揚琴、冬不拉等古老而悠久的古絲路音樂足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陜西、甘肅均在醞釀推出與絲綢之路有關的音樂、歌舞作品。

文化產業、文化消費使一帶一路成了中國改變的戰略

中國經驗與中國發展的一種全球化共享。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取向與維度

從冷戰時期的二極世界到蘇聯解體後的一極世界,再進一步發展到由於經濟、科技全球一體化催生下的全球多極化格局正逐步形成,...........中國的不斷崛起與亞太整體競爭能力的提升,也正在成為全球化發展中的重要一極,並會不斷成長為全球化最富活力的中心。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取向與維度

中國經濟持續30年的高速增長,...........從要素投入、成本到資源控制效率這個角度來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等許多方面已經達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極限,到了一個極限狀態。所以說在這個時候我們把文化產業的發展當做一個國家戰略提出來。...........據估算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27萬美元,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中這種消費結構的快速轉型裏面,文化消費的迅速崛起是非常重要的體現,這是一個背景。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取向與維度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