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ooi on September 14, 2021 at 9:57pm

四結語—席勒借藝術領域的“古今之爭”參與到德意志現代化轉型的思索中,他對時間問題的思考與其建構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理想緊密聯系在一起。筆者認為,席勒在時間上的“向後看”不是一種“倒退”,而是要通過汲取民族傳統文化的有益資源助力德意志現代化轉型。當下的中國亦走在現代化轉型的大路上,在政治、經濟層面現代化轉型的同時,文化層面的現代化轉型亦不能滯後。席勒懷著深深的“文化鄉愁”,把在時間的長河中尋得的精神血脈與他所處時代的籲求熔鑄為一體。因此,能否從其寓於“時間觀念”中的文化現代性思想中汲取有益資源助力我國轉型期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這無疑是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文化理論問題。正如曹衛東所說,文化現代性思想的重要意義不在於構建美學烏托邦,而是“試圖在教育過程中使個體的人和整體的人達到一種成熟狀態(Mündigkeit),最終實現人的徹底解放和社會的全面進化”。〔21〕

〔21〕 曹衛東:《權力的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236 頁。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語: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年)

(盛百卉《席勒與德意志現代化轉型——論“古今之爭”中的文化現代性思想》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4年第3期(總第41期)/ 本文作者盛百卉[1978—],女,吉林長春人,文學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西方文論研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