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之後,別期待你的面子書賬號還會塞滿交友邀請。

至少,專家是這麼說。

專家預言,用戶人數突破9億人口的社交一哥面子書(Facebook),在8年內就會沒落。

智治基金創辦人傑克森在國家廣播有線電視公司(CNBC)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接受電話訪問,他說:“面書5到8年內就會消失,就像雅虎(Yahoo!)一樣。”

他解釋,雅虎現在雖然還在賺錢,仍有獲利,還有1萬3千名員工,但市值只剩下2000年鼎盛時期的10%,“不管怎麼看,雅虎實際上已經消失”。

(Photo Appreciation: Bear Necessities by Mike Wizowski)

傑克森提出網絡企業有三個世代。第一代由雅虎這樣的大型入口網站主導,此類網站囊括了所有使用者想要的資訊;然後第二代出現了像面書這樣的社交網 站;接著進入了現在的第三代,網絡公司聚焦於如何透過行動設備平台獲利。

面書在跨代銜接上出了問題,以致於該公司發展已出現窒礙難行的情況。

傑克森引谷歌(Google)為例,指Google主導了第一世代,卻苦無方法打入第二社交網絡世代,雖然該公司的Google+會員數量突破1億,但與面書的9億多用戶比起仍是天差地別。

他說,無論這些網絡公司花多少錢,延攬多少人才,似乎就是無法把成功延續至下一代。

面書是社交網站
不是行動設備公司

傑克森分析,面書的確可以砸重金買下許多行動應用程式,就像之前以10億美元買下照相程式Instagram那樣,但光憑這點還是無法創造一個賺錢的行動設備平台。

說到底,面書的核心企業模式是社交網站,不是行動設備公司。

總結傑克森所說,面書可能永遠無法成功跨足至行動設備世代,競爭者將接踵而至。

“面書不會倒閉,但我們過去從未見過的新東西會不斷出現”,而且“大家一定會迷上這些新事物,並受其吸引”。

面書強攻“行動”反駁消失論

對於面書將在未來5至8年內消失的說去,面書則跨出發展行動廣告的重要腳步,以行動回應外界的質疑。

為消除外界對臉書在行動市場前景的質疑,面書5日開始讓廣告商設計行動裝置專用的廣告,並開放使用者的最新動態頁面出現廣告,一改過去廣告僅限在特定部位的做法,提昇對廣告商的吸引力,跨出發展行動廣告的重大一步。

Pivotal研究集團的維瑟說,行動版本的面書降低廣告門檻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但面書對行動廣告應持續採取漸進策略,以免引起使用者反感。

目前面書的行動廣告服務已採自助式,廣告商不需透過業務就能和面書合作。

Ignite Social Media社群媒體行銷公司總裁托賓表示,菜單式的服務有助面書吸引廣告預算大至數千美元的大企業、小至數美元的本地商家。

 (轉載自2012-06-07蕃薯藤 )

Views: 8800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鄭丁賢‧面子書怕老,電子報抗老

我聽說,面子書已經老了,年輕人不再愛用,因為那是安娣安哥、大叔大嬸的玩意兒。或者,應該換一個說法:自從面子書吸引了很多大叔大嬸之後,它就像患上了早年衰老症,迅速老化;新生代為了避免成為“老柄”,而紛紛逃離面子書。

怎麼會是如此?面子書出現在地球上,只有10年時間。10年前,那個乳臭未乾的小伙子扎克伯,在哈佛大學的宿舍內開發面子書,想通過這項新的平台,和哈佛、耶魯的女生聯繫,相約開轟趴。

怎知,原本是溝女用的社交平台,竟然大受歡迎,從美國東岸大學流行到西岸大學,之後風行美國,風靡世界。

年輕人趨之若鶩,把面子書當成新的上帝,終日俯首參拜;爾後,安娣安哥跟上潮流加入陣容,通過面子書,走出舊世界,大肆網交。

但是,年輕人容易喜新厭舊,短短幾年,就開始厭倦,尤其是當父母親也加入面子書,要求成為他們的friend時,他們怎能不集體逃亡?

美國eMarketer發表的最新報告說,面子書的最大用戶是30歲到50歲的年齡層,而成長最快的,則是40歲到50歲的年齡層。

40歲以上的大叔大嬸,已經來到危機中年,內心開始受到寂寞的煎熬,有了面子書,彷彿在茫茫大海抓到一根浮木,他們開始尋找當年小學時的心儀對象,中學的初戀情人,看是否有機會舊情復燃,再續前緣。

即使對方已經有家室,也可以比較對方的老婆,腰圍比自己粗了多少,魚尾紋多了幾條,眼袋重了幾斤;那種滿足感,超過了中萬字和吃魚翅,這真要歸功於面子書。

而60歲的安娣安哥,已經到了說話沒人聽,做事惹人煩的階段。有了面子書,獲得新的生命力,於是,每日可以圖文並茂,從早上吃了一碗麵粉粿,天上看到一隻鳥,地上踩到一堆狗屎,晚上做了一個夢,都po到面子書上。

潛意識里,就是要告訴全世界,我還是活著的。

面子書為了怕老,這一次搏命的花了160億美元的天價(加上限制股票是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即時通訊平台,就是要搶回市場,特別是新生代用戶;它之前以7.15億美元收購Instagram照片平台,也是看准新的趨勢。

重點是,地球轉得很快,傳播這一塊,隨時有變化,必須在變化之時或之前,做好準備。

正如星洲日報最近推出了電子報(ePaper),也是配合新趨勢和新需要的做法。讀者多了一個選擇,可以通過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閱讀完整的報章內容,看到相同的版面編排;差別在於手上握的,可以是紙張,也可以是電子閱讀器。

報章將繼續存在,因為人們永遠都需要新聞訊息,以及參考不同的觀點和評論;傳統報紙和電子報,是互相配合,延伸傳播的空間;就像是人們需要交通工具把他們從A點送到B點,而不管這是傳統引擎汽車,或是混合動力車,乃至電動車。

對我而言,傳統報紙還是首選,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一份有溫度的報紙,就是一天生命的開始,永遠不老。(收藏自 21.2.2013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臉書為何花190億美元買Whatsapp?

面對移動互聯網,無人不焦慮,甚至社交巨頭Facebook與搜索巨頭Google也一樣。

Facebook周三宣布,將以總價190億美元收購美國版微信WhatsApp,包括40億美元現金和大約價值120億美元的Facebook股票,Facebook還將向WhatsApp創始人和員工提供另外30億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可在交易完成四年後執行。

三項合計金額達190億美元,但WhatsApp還只是一家只有50人員工的公司。

雙方此次交易是繼2001年時代華納與AOL合並之後,在互聯網產業上發生的最大規模並購交易,那次收購價格為1780億美元。

FaceBook為什麼要收購WhatsApp?為了一張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Facebook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表示:WhatsApp與Facebook結合,將讓我們連接全球更多用戶;Facebook正在成為一家移動公司,每月移動產品的用戶人數達9.45億;WhatsApp完全適合這一願景,該舉措也能夠增強兩家公司的服務。

金山網絡CEO傅盛認為:在移動社交這塊的市場,我覺得它不是PC社交的10倍,可能是100倍。因為移動跟身體貼得越來越近,使社交被極大地延展。

周三納斯達克股市收盤,Facebook股價上漲1.13%,報收於68.06美元,但受此消息影響,在盤後交易中,Facebook股價下跌1.29美元,跌幅1.90%。

190億美元貴不貴?

在美國移動市場,WhatsApp使用率達35%,僅次於Facebook Messanger46%的使用率。OnDevice在2013年針對五個國家調查中發現:WhatsApp在巴西使用率為72%、南非使用率為68%、印度尼西亞使用率為43%,皆列各國市場第一。

Facebook收購WhatsApp貴不貴?Facebook一位員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他們說能賣就已經很開心了,190億美元不貴,簡直是白菜價。

艾瑞咨詢集團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分析師曹軍波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認為“190億不高”:微信估值目前已經在500億美元以上,以190億美元億,WhatsApp單用戶價值僅為45美元(4.2億每月活躍用戶),微信的單用戶價值將近200美元(500億美元估值,2.7億每月活躍用戶)。

曹軍波說,如果單用戶價值WhatsApp也為200美元,其市值應該是800億美元。

以Facebook做參考,190億美元的價格也不高。目前FaceBook的用戶約10億,市值約為1700億美元,單用戶價值170美元,WhatsApp市值應為765億美元。

同樣以騰訊QQ為參考,190億美元的價格也不高。騰訊QQ有效用戶約為8億,微信用戶約為6億,合計用戶約為14億,市值為1366億美元,以騰訊為參考系,WhatsApp市值應為約440億美元。沒有微信出現前,騰訊市值約500億美元,微信令騰訊增值近900億美元,以此計WhatsApp價值應為290億美元。

除了以有效用戶數量估值而非以營收、凈利等估值外,曹軍波認為,WhatsApp獲得高估值的另一原因是,智能手機市場從10億向50億增長的過程中,想象空間巨大;另一原因則是,單個移動用戶的ARPU值高於單個PC用戶。

190億美元的天價,也是競爭對手擡價的結果:從去年下半開始,谷歌同樣參與了WhatsApp的競購,雙方多輪加價,最終將價格擡到了190億美元。

移動互聯網船票

FaceBook為什麼花1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員工只有50人的WhatsApp?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入口焦慮癥。全球PC終端保有量約10億臺,智能手機已經與PC保有量相當,五到十年內這一數字將達到50億臺,而且每名智能手機用戶的ARPU值將高於每名PC用戶的ARPU值,移動互聯網才是未來。

早在2012年4月,Facebook曾以10億美元現金+股票方式並購在線照片共享服務商Instagram。該筆交易已為Facebook帶來價值超過12億美元的收益。

WhatsApp的火爆比Facebook快,這證明強通訊屬性更適合移動互聯網的交際需求,而社交產品在移動端的需求要小得多,Facebook需要補足即時通訊這一短板。

據市場調查公司GlobalWebIndex 報告顯示:微信於2013年第二至四季全球不含中國地區使用者成長率達379%,遠高於Whatsapp的35%、Facebook的11%、Twitter的15%。前兩者是即時通訊屬性的產品,後兩者是社交屬性的產品。

FaceBook是PC時代的傳奇,面對撲面而來的移動互聯網卻充滿焦慮。無論收購過去天價收購instgram,還是現在收購WhatsApp,都是這種焦慮的結果。

在美國,雅虎、谷歌、 Facebook被認為互聯網進化的三個時代,現在輪到了WhatsApp代表的即時通訊(另一種說法是Uber代表的O2O)。因此有分析認為,WhatsApp投身 Facebook,等於放棄了成為一個偉大公司的夢想。

曹軍波不這樣認為,他認為Facebook全球用戶超過10億,對WhatsApp全球用戶(非歐美)的拓展效率會提升很高,對微信、Line的國際化業務拓展增加了壓力。

曹軍波說,除了WhatsApp外,微信、Line、Kakao這三個產品都在國際化,WhatsApp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大家要同時在時間與空間兩個緯度上賽跑,空間是用戶與地域的覆蓋,時間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國際化,Facebook10億全球用戶既可以幫助WhatsApp贏得時間,也可以幫助它贏得空間。

紮克伯格表示,目前還沒有太多考慮WhatsApp實現營收。事實上,收購WhatsApp是為了獲得更多移動用戶,防止在移動領域被WhatsApp這樣的公司顛覆。這跟收購Instagram的目的一樣。

紮克伯格稱,這樣做也是為了WhatsAPP發展更多用戶,不受短期財務目標的影響。

即時通訊邊界之爭

WhatsApp被收購,很多人認為對微信是一個利好,證明了微信的市場價值。

以用戶計,微信的用戶是6億人,超過WhatsApp的4.5億人;同時,微信在商業化方面遠遠走在了WhatsApp的前面。更具想象空間的是,微信已經開始了國際化之旅:在13億中國市場,微信可以擁有6億用戶,按全球60億人口算,微信用戶增長的想象空間很大。按照騰訊去年10月公布的數字,微信當時已經有1億海外用戶。

在馬來西亞、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一些地方已經可以看到微信廣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洛杉磯當地采訪了一些當地華人。他們給出的反饋是,華人與華人之間交流用微信,而華人與非華人交流用WhatsApp,在其他人群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人使用微信。

這主要因為功能方面的差異。微信和Line、Kakao都是東亞產品特征明顯,基礎功能免費,社交功能、虛擬增值、電商業務較多元。WhatsApp直接向用戶收費,功能極其簡單。

曹軍波認為功能差異源於中國大陸及東亞用戶與歐美用戶對產品需求的不同,歐美用戶偏好簡單直接。而微信的遊戲、虛擬產品、電商等事實上都有Line的影子,從Line借鑒了很多。

另外一個區別是,WhatsApp是基於通訊錄的App,是熟人關系;而其他產品則有搜尋附近的人、二維碼、搖一搖等功能,並不是完全的熟人關系。曹軍波說,這也與東亞與歐美社交習慣有關,歐美主要是熟人關系的社交。

曹軍波認為,用戶偏好、文化習慣確定了上述即時通訊產品的邊界。

但WhatsApp還是有優勢。作為一款即時通訊產品,用戶的核心需求在三個方面:即時語音通訊、文字信息傳輸、資訊的獲取與分享。即時語音通訊是最強需求,文字信息傳輸是次強需求,資訊的獲取與分享是一般需求。微信與WhatsApp相比,輸在最強需求語音即時通訊。

微信在語音即時通訊方面輸給WhatsApp的原因不是騰訊的產品能力,而與中國的市場環境有關:受到國內對VOIP的監管政策限制,軟件至電話的網絡電話一直沒有落地,屬於政策禁區。

可以說,根本區別是,WhatsApp是自由市場開出的花朵,而微信是管制市場中結出的果子。這是否將造成這樣一個結果:WhatsApp是世界的,而微信只能是中國的?(收藏自21.2.2014 中國《易網》)

面書創立10年共佔用你多少時間?

面書從2004年2月4日誕生至今,不久前迎來了十週年慶,而美國《時代》雜誌為了幫面書慶生,不久前特別在官方網站上架設一台計算機,讓使用者實際算算,這10年間,你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面書上。

在用戶開始計算前,應用程式清楚指出不會 將數據儲存,更不會將結果轉載至個人動態上,僅取得授權後根據用戶輸入的資料,包括加入面書的日期,然後在追踪每日、每週或每月平均用多少時間上面書,接 著找出共上傳多少照片及更新過多少的動態,推算出過去10年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使用面書。

(收藏自 2014-02-06 《星洲日報》)

190億美元的概念~~
相同價碼可收購馬銀行72.4%股權

面子書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190億美元(約合馬幣628億令吉)是怎麼一個概念?

以大馬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市值而言,190億美元比第四大上市公司聯昌集團的大約584億令吉(約177億美元)市值還高。

如果面子書相中馬股,它可以相同的價碼收購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馬來亞銀行(Maybank)的72.4%股權。

大馬交易所市值最高的股項馬來亞銀行,截至週三(2月20日)的市值為864億令吉(約262億美元)。

排名第二大市值公司為國家能源(Tenaga),市值約680億令吉(206億美元)。

第三大市值公司為大眾銀行(Public Bank),市值約為675億令吉(204.5億美元)。

若以巴生河流域的捷運(MRT)工程經費比較,據股市分析員估計,整個工程(3條路線)總耗資約730億令吉(約合221億美元),也就是比WhatsApp的190億美元收購價僅高出31億美元。

WhatsApp究竟有甚麼吸引力?

WhatsApp使用者忠誠度勝於面書

有消息指扎克伯格在2012年就曾與對方初次接觸。面子書老早看上的WhatsApp,到底有甚麼吸引力?

從去年11月的最新數字來看,WhatsApp的普及率在南非、巴西、印尼等人口眾多的新興國家拔得頭籌,就算在美國本土,也緊咬面子書通訊行動版、排上第二。

此外,WhatsApp的使用者忠誠度,也讓面子書稱羨。目前WhatsApp每月活躍用戶超過4億5千萬人,扎克伯格在聲明稿中坦言,WhatsApp是唯一一個應用程式,在使用者黏著度上勝於面子書。

目前還不清楚WhatApp的收入情況,該公司對其銷售方面的問題不予置評。該公司對其產品提供一年的免費使用,一年之後收取99美分的年費,其產品不接受廣告。

除了獲得相關收入之外,這項交易也有助於面子書避免青少年用戶興趣變化對該公司業績的影響,因為有些青少年已經開始厭煩面子書了。

WhatsApp在美國以外特別流行。

WhatsApp建立公司業務的理念是,提供一種無需向運營商支付費用的即時通訊服務。

WhatsApp想方設法保護用戶的隱私,幾乎不向試圖追蹤用戶行動的政府機構提供任何信息。在使用WhatsApp時,訊息一旦發送出去,就會被該公司的服務器刪除。

(收藏自 2014-02-20 星洲日報/國際)

盈白·字裡行間

這個世界真奇妙, 真美好, 壯麗的山川河流, 美麗的風景人情, 萬花筒般的炫麗色彩, 鳥語花香, 色香味俱足的美食, 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圖畫。

好聽的聲音, 不同頻率、不同音符、不同的樂器, 組合而成, 樂曲可以表達出人們的喜怒哀樂, 內心世界的情感。

不同的肢體動作, 可以變化萬千舞出生命, 傾訴詮釋。激勵人心鼓舞意志, 令人奮發向上, 令人感動, 有淚有, 穿串思維,有著不同作為。

一粒種籽蘊育無限, 而這些美好, 點點滴滴可以用音樂、舞蹈、戲劇、藝術……展示生命的雋永於一時。

但真正可以完整永久保持這份真善美的是文字。

文字更神奇, 它藏在無垠無涯的時空, 信手捻來, 精心整合, 可產生無法想像的力量, 爆發力挺萬鈞, 可柔潤膚慰苦痛, 可來可去跨越阻礙, 挑戰極限, 創造有無, 忠實記錄每個重要轉變時刻, 真切的人生。

永遠守在那裡,無私的陪伴每一個人有著公權威信, 代表真理、公義,連繫宇宙萬事萬物, 傳達情感, 表露人間真心真情, 像魔術師令人驚喜期盼, 讓親情凝聚, 愛情昇華,記憶重生, 快樂能分享, 痛苦有出口, 簡單簡短字句, 字裡行間意境深遠,詩詞的境界令人讚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寶劍贈與壯士,紅粉贈與佳人。
◎不在乎天長地久,祇在乎曾經擁有。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The Script by Ajith Vijayan,http://500px.com/AjithMe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手抱孩兒方知父母恩。
◎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
◎積善之家慶有餘。
◎浪子回頭金不換。
◎百善笑為先。

我的《五本日記》、《生命密碼》、《幸福好簡單》、《健康的蔬食》、《時空的對話》、《抽刀斷水水自流》,無不是對生命的認知與探討, 有著社會責任與使命, 盡微薄己力, 希望人人平安健康, 家家幸福和諧。

如同抗癌勇士周大觀骨癌, 面對截肢時, 一般人都會想“我祇剩一隻腳”一樣的一句話, 改了兩個字“我還有一隻腳”世界大不同。

穿梭字裡行間, 可以悠然自得, 現代人電腦打字很方便, 手機通訊很普遍, 都不太寫字了, 用字也都差不多, 字像音像就好, 打字影印, 缺乏誠意, 感覺冷冰冰, 沒有熱情。

若能親手親筆又能親力親為, 願大家撥空多拿紙筆, 一筆一劃皆有情, 勇於表達, 惜字如金, 從寫字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及修為, 字是每個人的門面, 看似死板板, 卻是可以上天下地活靈活現, 千變萬化無所不及, 不可思議。

祇要組合妥當巧妙合宜, 讓人們傾訴心情, 寫出內心世界, 因為有了抒發宣洩管道, 方能調整思緒,儲備能量, 化解恩怨嫌隙, 自然快樂面對阻礙困境, 尋求生活智慧, 覓得平衡點。

萬物有情, 無一不是, 無處不是, 可以心思遨遊世界,跨越古今中外, 見證歷史足跡, 追溯先人歷代沉澱留下深沉的寶藏,源源不斷、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同樣的, 也是以後我們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傳家寶。(珍藏自古蓮惇 臉書

石博進·閒得太無聊 or 一刻不得閒

北捷發生隨機砍殺乘客事件,新聞報導說受害者多數為低頭族,隨時隨地滑手機現象短期內或能因此稍稍減歇,不過當熱頭一過,時間麻痺心靈,相信很難抵擋新潮科技誘惑,沒多久必然故態復萌繼續低頭。令人搞不懂,現代人到底是閒得太無聊,抑或是忙得一刻不得閒,除了自閉式遊戲和虛擬性社群交際,難道再沒有值得投注心力的人生標的嗎?

(低頭族 by Wang Cheang Lim,見 www.facebook.com/wang.cheanglim

家就在這裡:團團轉·人暈了何來創意?

但願令人痛心的社會現象,能激發我們暫停慣常的腳步,往深一層想想。最近才和學3D動漫的學生分享,說文創人的其中一個身份是故事人,有需學習“說什麼”故事、“怎樣說”故事,最重要的,“為何說”故事,搞通了這些理念,任何工藝都會是很好的工具;要不,我們就會被工藝牽著團團轉。

胡世詮·沒有是非 不如禽獸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然世道顛倒人性泯滅
鄭捷之惡行並非偶然

吾信人性本善
但鄭某沉迷殺人電玩
卻無是非判斷之能力
家庭學校社會均有責

捫心自問
家中子女沉迷電玩者
低頭手機族日益增多
社會下一代仍被毒害

兒童是國家的主人翁
青年是國家的棟樑材
這個從小立志做大事的鄭捷
終於幹下了破天荒的大壞事
我想聽聽鄭捷的父母如何說

(收藏自 《愛墾網》臉書,www.facebook.com/groups/iconada/

                                                                                                                                                  (網路照片)

沒之·無間~記5/21殺人事件

撒旦戴著上帝的面具

說話溫言軟語
陽光暖逸
青青草原迎風搖曳
人的心防漸漸失守
往地獄深處行去
毀滅了自己
也毀了周邊原有的安憩
慢慢
面具開始脫離
猙獰的臉容令人畏懼
掩藏的惡魔角開始
自頂升起
背部巨大雙翼
伸展出毀滅人心的陰暗領域
遮蔽了天地
陽光已被擋在心外
吁歎無能為力
上帝
此時只能被迫看一場人間慘劇
揮刀向人的傷自己
因為你已將自己從人中除名
歸入魔軍陣營
自此而後任無明
牽繫一路地獄下行
無間大門已啟
等你

文:沒之
圖:網路相片

凡孜·需要愛的年代

更密集的城市,更躁動的世代,也許人類看似擁有更便捷的科技,但其實我們正在失去更多。

記憶裡,我的兒時台北仍是個純樸的城市,有樹有池塘,我們都是步行自己上學,下課會和同學排著隊伍,有著同儕的互動與交誼;週末的時光,可以在樹林或田間玩耍接近大自然,不管那個不富裕的年代,但我們都是平凡而健康的長大了,對於土地的溫暖感覺,也滋養了我們那個世代的孩子們。

現在的孩子,確實是失去很多的,上下學因為安全父母必然要接送,孩子的生活大半也處於水泥城牆裡,他們少了許多接近大自然的氣息,而大自然是治療人的壓力最好的藥方,孩子們用3C世界逃避或以為發洩了壓力,但心靈上仍是乾涸的。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用愛與關懷去彌補不足的缺憾,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關懷,也只有愛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看著近來的社會新聞,不管是北捷事件,東吳大學殺學姐父之案,連加州大學生因為22歲是處男而掃射校園。這些突發又讓人錯愕的新聞,除了可能個別孩子心靈是否有病況外,都顯示了他們都多麼需要愛,需要被愛的情緒,長時間累積成了仇恨。雖然現在大眾們談這些話題,看似都是事後諸葛的言詞,但更要讓我們反思的是,從小就要關心我們的孩子,是否有與同儕交誼的困難,是否有表達與聆聽的障礙,在幼年就發現問題,是更容易幫助他們有好的方法與他人互動。等到青少年期時,是更加困難進入他們的世界。

如果可以,讓他們從小能接近信仰,除了父母之愛,讓他們感受世界的大愛,當有一天我們無法陪伴時,他們的心靈能有個依靠,愛永遠是這個世界最有療效的藥方。

祝福每位朋友,心靈自在美好。

文: 凡孜,圖: Teresa W. ~ Love's Earth,收藏自 www.facebook.com/groups/iconada/

王小強‧面子書影響視野

星洲日報官方面子書每天有許多讀者來函,這些近似疑難雜癥的私信中,有一名讀者特別叫我印象深刻。他來函要求官方面子書,應該提供更多更具國際觀的內容,包括埃及政權危機、利比亞分裂成東西兩國憂患、烏克蘭首都的血腥衝突等,從信中遣詞用字能感受到他的憂慮與期許。

對於這名用心的面子書讀者,懇切地給他了回信,但沒說出一個事實。


那就是,自從有了社交媒體後,特別要點名面子書,影響了主流媒體發佈新聞方式,也改變了讀者閱讀新聞的習慣。

(Feature Photo:Invisible by Laura Williams,www.facebook.com/laurawilliamsphotos


點名面子書是因為其他社交媒體,不如面子書精於“暗算”用戶,時刻滿足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面子書不公開地發展出一套演算方式,或許是根據你的likes、好友名單、追蹤的粉絲專頁、曾發表過的留言等互動方式,以此作為你感興趣內容的標準,時刻為你的動態牆更新內容。


這套遊戲規則,促使了面子書瘋傳許多取悅用戶和譁眾取寵內容,諸如“4招立即找到免費停車位”、“手機超級省電秘笈”、“5句話讓你老闆心服口服”或“10種女人索吻的暗示”等真實性極度可疑的內容。


於是基於一個簡單輕鬆地按“likes”動作,最後如你所願,只看到你想看到的內容,不知不覺中讓面子書喧賓奪主,劫走了你的求知和多元選擇的主動權,時間一長,甚至影響了你的視野和價值觀。尤其一些意見領袖的面子書用戶,上述“4招\秘笈\5句\10種”的浮誇手法太過小兒科,他們更擅長滿足操作人性的需求與情緒,甚至會發動攻擊主流媒體。


網路時代造就媒體運作和閱聽習慣的新模式,這時候在接收任何形式的內容時,更應不盡信,保有存疑的空間和好奇心,主動從更多元角度去瞭解來龍去脈,追根溯源往往就會接近事實全貌。若失去了獨立思考淪為洗腦者利用的工具時,你會因此發表類似極端土權分子的瘋狂言論,也就不意外了。(收藏自11.6.2014星洲日報/知網鑒今‧作者:王小強‧星洲網執行編輯)

張作錦‧願鄭捷把我們教好

東海大學二年級學生鄭捷在台北捷運車廂內隨機殺人,4死24傷。這般凶殘的暴力,在台灣還是首見,把大家都嚇壞了。

驚魂甫定,社會開始檢討原因。有人說他在家庭中溝通不良,有人懷疑他在男女感情上受挫折,有人更指他沉溺於網路上打打殺殺的電玩遊戲而弄假成真。總之,萬方有罪,罪不在我。很少有人反省,我們成人社會是不是把青年鄭捷教壞了?

鄭捷持刀行凶,伏屍多人,血濺車廂,人皆見之,故生恐懼之心。然而社會上經常搬演反倫理、反公義、反法治的事件,摧殘了人的良知,毀壞了共守的價值,動搖了國家的基礎,但那些不見血的“隱性傷人”事件,大眾卻習焉而不察。其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惡苗必會長出惡果。

試說一惡苗: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總召柯建銘關說司法案件,兩人都全身而退,負責偵查除弊的檢察總長黃世銘反受到懲處。

中研院院士胡佛教授以“光天化日陷人於罪”為題,在報上撰文質問說,這樣的做法,“法理能恕嗎?

天理能容嗎?”一樁法理難恕、天理難容之事,居然見之於光天化日下的台灣,教“鄭捷們”受到怎樣的啟發?用不同的方式傷人,可行之於廟堂,卻不見容於市井,又能教“有樣學樣”的“鄭捷們”心服嗎?

台灣暴戾之氣的形成,其來有自。看看我們的立法院,有幾個議員發言像有教養的人?在風狂雨驟式的語言暴力之外,揮拳、扯髮、潑水、拉麥克風、占主席台、阻撓國家重大建設法案通過、視百姓福祉如無物,反以“民主”沾沾自喜。這樣的自欺欺人,不是對國家和人民的“隱性傷人”是甚麼?

立委不僅在院內言行不堪,在院外更原形畢露。馬英九總統喪母,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跑到靈堂鬧場,還要喪家出來賠禮。郭台銘指著鼻子罵說“禽獸不如”。

媒體之媚俗與腐化,棄專業規範如敝屣,與國會枹鼓相應,同惡相濟,社會受害益深。個人曾久役於新聞界,嘗居是山,同感愧怍。

今之台灣,風俗之厚薄奚自乎?在於立委之嘴巴拳腳與記者之筆頭畫面也。二害常在,國無寧日。

然尚不僅此。大學生“攻占”

立法院和行政院,一派造反有理的樣子。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在討論學運問題時,表示“沒把學生教好”,台大法學院長謝銘洋立即仿效說“我們沒把馬英九教好”,而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周威佑更口出穢言汙辱吳妍華。看到這些社會頂端者的言行,真教人咋舌。風行草偃,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我們的根本動搖了。

我不知自己是否在“無限上綱”,覺得成人社會的芸芸眾生,尤其菁英階層的人,都應正心誠意,反躬自省。我們只有懺悔,才能接受教訓。

願鄭捷把我們教得更好。(收藏自8.6.2014星洲日報/感時篇‧作者:張作錦‧台灣評論人)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