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英敬:夢的權利 — 數碼時代中夢的解析(3)

四、無睡眠的資本主義和其産生的破壞

我現在講的這個問題也很重要。前面提到的克拉里的那本書《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的開篇就由一項軍隊內訓練戰士不睡覺的思考引入。 但是娜奧米·克萊恩所著的《休克主義: 災難資本主義的興起》一書,開篇也講到了酷刑技術的發展史。她提到了在上個世紀 50 年代在加拿大一所大學內進行的關於休克酷刑的研究,

這項休克酷刑的目的是讓犯人喪失對白天黑夜的概念判斷,最終實現對犯人個性的初始化、 使他們喪失人格。這本書探討了 1950 年代發展起來的酷刑技術是如何被智利和阿根廷的軍 方集團和權力組織投資和加以利用的,並最終成爲了上世紀 70 年代保守主義革命時期(由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的)新自由主義的試驗田。所以在我看來酷刑不僅僅是一種殘暴的野蠻行爲,同時它也是一種技術力量在心理和肉體層面上的複雜體現。克萊恩認爲只有通過對社會進行這種“初始化”行爲才有可能在經濟上融合進新自由主義。像福柯所説的把監獄運作看成一個模型,從各種酷刑實踐中得到的知識都可以像一張看不見的圖一樣在“睡眠狀態”中散佈滲透到社會各方面。

在當今世界,斯蒂格勒認爲技術創新的關鍵詞就是“破壞”。不同於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所提出的“創新性的破壞”,這個“破壞性的破壞”的概念震驚了許多人。這種新自由主義下的資本主義的破壞性,用克拉里的話説也就是“晚期資本主義”,它就植根於人類睡眠的終結以及夢境的危機上。這些都是對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問題的背景分析。

因爲在資本主義下的這種破壞性指的就是終結人們的睡眠,如果在這種資本主義下我們討論 關於解析夢境的技術,那麼其實它們有能力讓夢境自己産生幻境,就像我在前面提過的谷歌 的 Deep Dream 系統。科幻小説作家菲利普·K·迪克已經冩出了《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馬上就會做有關於人工智能的噩夢了。

五、夢的文化: 夢與現實的不可判斷性

與夢境殖民化的實現以及形而上學意義上的幻覺技術化相反的是另外一種文化上的思考,也 就是夢境與現實的不確定性。當如今全天候的資本主義社會利用技術威脅到了人們的夢境,我覺得有必要回歸到夢的文化上來: 其實每個文明都應該已經有了自身關於夢的文化。如果是在日本的話,這個文化是怎麼樣的? 中國呢?

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人民都開始越來越認識到佛教概念中“無常”的重要性。在這樣一種自身文化記憶中已經對生活暫時性、不確定性有很充分認識的情況下,日本社會普遍認爲夢境和現實之間的區別是非常不確定和難以判斷的。所以現在我覺得有必要回到日語的語義層面來探尋文化與語言之間的關係。這也將會對這個已經被技術化的社會産生幫助。

例如説,“現實”在古日語中用“現 Utsutsu”來表示。但是很快這層意思就被另一個習語 “Yume Utsutsu”所介入,語義上則代表了一種介於現實與夢境間無法區別的狀態,或者説 是“夢的現實”。Utsutsu 這個詞開始被用來指代一種睡眠和夢境狀態,它還有一層意思是虛 空或者空虛,像夢境一樣虛空,從一個動詞“漂浮、移動”變化而來,指代了一種漂浮於夢夢境與現實之間、時空上半夢半醒的狀態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