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创作的,少一点对自己的认识行吗?少一点对自己的打气行吗?向心理学大师维琴尼亚萨提尔学一学“尊重自己”的基本功吧;全世界说你不行无所谓,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3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Monday

愛墾網APP:降臨與湧現在電影中的表現~~降臨(Advent)& 湧現(Emergence)

藝術源起之興觀羣怨,到外部文化符號的強烈介入 [從事到物、事呼唤物]


導演昆汀(Quentin Tarantino)在他2019年的電影《好莱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中,通過電影將大量的外部文化符號注入敘事與視覺設計中——


歷史性事件:例如曼森家族謀殺案這一真實歷史事件作為電影的背景。


文化符號:20世紀60年代的好萊塢景觀(如霓虹燈廣告牌、電視節目、電影場景)與流行文化(如流行音樂、明星軼事)。 [圖象、聲象、意象]


虛構與真實的融合:電影中里克·道爾頓(萊昂納多飾)與克利夫·布斯(布拉德·皮特飾)的虛構角色被置入真實的好萊塢場景中。

這些降臨的元素通過強烈的符號性介入,為電影構建了一個具有豐富文化意義的圖象網絡

湧現(Emergence):內部關係網絡的自我生成

在降臨的基礎上,電影通過內部敘事與圖象關係的複雜互動,生成了新的意義和情感體驗——

虛構歷史的再現:昆汀通過重新改寫歷史(電影中角色阻止了真實的謀殺案),生成了一種「假如歷史可以被改變」的情感體驗。

情感素的生成:通過特寫鏡頭、緩慢的敘事節奏,以及對細節的精心捕捉,電影讓觀眾不僅關注事件本身,更進入一種純粹的懷舊與情感共鳴的體驗。

角色關係的意義生成:里克與克利夫的友誼既是60年代男性文化的像徵,也是對好萊塢黃金時代逐漸失落的一種反思。

2. 圖象間性生成動力的分析

圖象間性作為「降臨」與「湧現」的交錯空間:電影中的圖象網絡既不是完全的降臨,也不是單純的湧現,而是兩者的有機交互。

降臨的力量:電影通過視覺語言引入外部符號(60年代的好萊塢文化),直接影響觀眾的認知與情感。


湧現的力量:在降臨的基礎上,昆汀通過敘事策略(如交叉敘事與虛構歷史)、圖象設計(如場景的細節與人物的表演),讓這些符號在觀眾心中生成新的情感和意義。


圖象間性的動態生成

歷史與虛構的交錯:歷史事件的真實圖象(如莎朗·塔特的角色)作為降臨力量進入敘事,但通過虛構的角色與事件,生成了一種情感上的複雜體驗:懷舊與希望的並存。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unday

靜態圖象的動態性:昆汀以特寫鏡頭和慢節拍等電影語言,將角色的動作和表情轉化為純粹的情感素,讓「圖象」脫離其時空背景,生成獨立的情感體驗

文化景觀的生成

電影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生成了一個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讓觀眾從不同的視角重新理解那個時代。觀眾感受到的不僅是對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回憶,更是對歷史、文化與虛構之間關係的複雜反思。

3. 電影中降臨與湧現的具體例子

場景:曼森家族事件的改寫

降臨: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曼森家族謀殺案作為文化符號的強勢介入,直接帶入觀眾對歷史事件的認知。

湧現:昆汀通過改寫歷史,讓虛構角色取代了真實受害者的位置,生成了一種「假設」的歷史空間。這種空間既挑戰了觀眾對歷史真實性的認知,也生成了對「假如悲劇可以避免」的情感共鳴。

場景:里克與克利夫的日常互動

降臨:60年代男性文化符號(牛仔文化、動作英雄)作為一種時代記憶的降臨。

湧現:通過角色的日常對話與互動,觀眾不僅看到一種友誼的溫暖,更生成了一種對時代變遷中個體命運的複雜感受。

photo courtesygawby.com

4. 圖象間性的生成美學

召喚純粹的情感素

昆汀通過對特寫鏡頭的運用,讓觀眾在觀看角色的面部表情或動作時,超越了情節本身,進入對純粹情感素的體驗。例如:

莎朗·塔特(瑪格特·羅比飾)觀看自己的電影時的微笑,不僅是角色的情感,也召喚觀眾對那個時代電影文化的集體記憶。

開放的意義網絡

電影的圖象間性通過降臨與湧現的交錯,生成了一個開放的意義網絡:

對好萊塢文化的挽歌。

對歷史可能性的反思。


對虛構與現實關係的探討。

總結:文創意象中的降臨與湧現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中,降臨(外部歷史與文化符號的介入)與湧現(內部關係網絡的生成)共同作用,生成了一個充滿情感張力的圖象景觀。昆汀通過圖象間性的美學實踐,讓觀眾不僅觀看歷史與虛構的交匯,更在情感與意義的生成中,重新思考圖象與時間、文化的關係。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11, 2024 at 9:41pm

愛墾APP: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2000年以來,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簡稱 PCT)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和認知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盡管 PCT 最初是個體心理學框架,但近年來的研究拓展了其應用,特別是在認知和文化研究方面。

與認知科學的整合:近年來,PCT 的概念逐漸融入認知科學,研究者探討了個體如何通過建構理解外部信息的過程。例如,研究表明,PCT 可以用於解釋個人如何通過記憶和聯想創建經驗的心理框架,這與當代認知科學對「心理模型」和「概念框架」的研究方向有相似之處。一些研究還進一步將 PCT 與神經科學相結合,試圖探索腦部活動如何支持人類的建構過程。這些研究展示了 PCT 在認知建構方面的適用性,同時也為建構理論提供了生物學上的解釋支持。

量化建構系統的分析:雖然 Kelly 的建構理論強調個體的獨特性,但近年來的研究探索了量化評估建構系統的新方法。研究者在 Kelly 原本的「角色建構複本測試」基礎上,開發了更多計算模型和測量工具,以捕捉建構系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此外,研究者利用社交網絡分析法,將 PCT 應用於網絡關係的結構分析,探索個人建構如何通過社會網絡和關系結構得以表達和調整,這使得 PCT 不僅限於個體水平,也可用於研究群體關系和組織行為。

跨文化建構的研究:PCT 的跨文化應用也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個研究趨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擁有不同的建構系統,尤其是在關於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的理解上。近年來的研究開始關注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一些研究表明,建構理論有助於理解文化如何通過特定的價值觀和信仰塑造個體的世界觀。例如,PCT 被用於解釋跨文化適應、移民心理健康以及文化沖突中的角色建構差異。

情緒和建構的交互研究:隨著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興起,PCT 開始更加關注情緒與建構之間的關系。研究者發現,情感不僅是建構的結果,還可以影響和塑造建構系統。不同情感狀態可能會激發不同的建構方式,這種觀點得到了一些實驗研究的支持。一些學者探索了情感建構的可塑性,指出當個體在情感困境中重新調整建構系統時,可以幫助其獲得新的心理視角並增強適應力。

在教育和職業發展中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和職業發展領域也在應用 PCT 來幫助個體認識自我和職業角色。例如,通過建構理論,教育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在學習、社交等方面的獨特建構,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職業發展方面,PCT 被用於職業輔導和職業發展規劃中,幫助個體通過建構調整應對職業壓力或職業變遷。近年來,研究表明,理解個體的職業建構系統可以幫助其更有效地應對職業上的轉變和職業發展需求。

在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PCT 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關系治療中。研究者應用 PCT 幫助患者理解和調整他們的自我建構和應對策略,以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近年來,建構理論的自我重構技術(self-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被進一步探索,用於幫助個體在經歷重大變故後重建對生活的理解,這在創傷恢復、成癮治療等領域顯示出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近年來George 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在多個領域得到了顯著擴展和應用,顯示了其跨學科的適應性和理論價值。這些新進展不僅深化了 PCT 的學術基礎,還讓其在實際應用中變得更具影響力。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8, 2024 at 11:09am

愛墾APP:情動vs意識流~~單子論與情動轉折學說的聯系,體現在二者對個體內在體驗、主體間關係以及情感傳播機制的關注上。盡管單子論和情動轉折來自不同的哲學脈絡,但二者在研究主體如何與世界相連、感知和影響周遭事物方面有一些交集——

主體的獨立與相互關聯:萊布尼茲的單子論認為單子(monad)是獨立、自足的實體,但每個單子通過一種「預定和諧」(pre-established harmony)與其他單子互動,而不發生直接物理接觸。情動轉折學說關注主體之間的情感聯系,特別是情感如何跨越個體之間的邊界,形成情感共鳴或情感網絡。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並非封閉在個體內,而是能夠向他人擴散或感染。由此看,單子論中的「獨立性」與「和諧性」,與情動轉折中「自我」與「他者」之間的情感互動,構成一種隱喻性關係,二者都關注到主體如何在保持自身完整的同時,與他人建立一種無形的聯結。

感知和體驗的內在性:單子論認為單子的變化來自於其內部的知覺(perception)欲求(appetition),即單子從內在變化,而非外在刺激。情動轉折學說則關注情感如何在身體內部生成,通過體驗、感受等內部機制來感知外界。二者在此處的聯系在於,情感體驗被視作一種從「內在」理解「外在」的途徑。情動轉折學說從情感的角度研究這種內在體驗的意義,而單子論則認為每個單子都有獨特的內在視角去知覺世界。

個體化視角與主觀世界的構造:萊布尼茲認為每個單子都具有獨特的「視角」,每個單子都是宇宙的「鏡像」。這種視角帶有主觀性,而情動轉折學說恰好關注主觀體驗對情感的塑造作用。情動轉折中的「情感地理(affective geography)和「情感共同體」等概念,與單子論中的「主觀宇宙」有一定的共通之處:每個人都在特定情境下感知世界,情感成為個人主觀世界的一部分。這種情感空間並非完全共享,而是因人而異。

和諧共存與集體情感:單子論中的「預定和諧」與情動轉折的集體情感體驗有一定相似之處。單子雖然獨立,但在整體上仍遵循一種「和諧」法則;情動轉折學說研究集體情感是如何在個體間共享並形成文化和社會秩序的。因此,情動轉折的共情與感染機制可以被視作情感傳播中「和諧」的一種現代詮釋。這種和諧並不依賴於物理上的接觸,而是通過情感共鳴、感染等方式,使個體的情感在集體中得以整合和共存。

欲求與情感動機:單子論中的「欲求」概念可以被理解為情感動機的一種原始形式。情動轉折學說重視情感在推動個體行為中的作用,而萊布尼茲的單子論中,欲求被視為單子變化的驅動力。情動轉折學說在此可以借鑑單子論的觀念,將個體的情感驅動力視為促成個人與外界互動的內在能量。二者均強調個體的主動性,且關注個體如何通過自身情感體驗去影響、感知並融入外界情境。

因此,單子論與情動轉折學說雖然起源、背景和理論工具不同,但在主體的獨立與聯結、情感作為驅動力、內在體驗的生成和集體情感的構建等方面都有共通之處。情動轉折學說可以借助單子論的獨立主體與和諧互動理論框架,為理解個體情感的流動性與相互影響機制提供新的視角。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3, 2024 at 3:31pm

愛墾APP:情動vs意識流~~「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和「情動」(affect)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盡管它們都與情感、思維和感知有關。

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識流是一個文學術語,最早由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後來被用於描述一種敘事技術。它通過捕捉角色的內心思想流動,展現不間斷的意識流。這種敘事方式模仿了人類思維的自然節奏,通常不遵循線性邏輯,體現了意識、記憶、感知、聯想的自發流動。

關鍵特點

語言驅動:意識流高度依賴語言和內在獨白,通過文字來呈現角色內心的思緒、感受和回憶。


主觀性:它捕捉個體主觀的心理體驗,常常是非線性和跳躍性的,反映了個體內心對外部世界的看法。


典型作品: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和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就是意識流寫作的典型例子,展現角色內心的復雜情感和想法。

情動(Affect)

情動是一個來源於哲學和心理學的概念,尤其在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等人的理論中得到了深入探討。情動指的是情感和感知之間的一個即時、預語言的過程,是一種身體的反應,而非意識或思想的產物。

關鍵特點

身體驅動:情動與身體的感知、情感強度有關,是一種發生在意識和語言之前的反應。它是無法完全通過語言來表達的,是瞬間的、非反思的感官體驗。

無意識性:情動是獨立於個體的有意識思維的,它是身體對環境的直接反應,而不是通過理性或語言來調解。


例子:馬蘇米在《虛擬的寓言:運動、情感、感知》中討論情動時,將其與情緒(emotion)區分開來,情動是非理性、非意識的感官反應,而情緒則是在情動之後的有意識感知和命名。

兩者的區別與聯系

語言 vs. 非語言:意識流是通過語言敘述內心的思想和情感,而情動是預語言的,無法完全通過語言表達。

主體 vs. 身體:意識流主要聚焦於個體主觀的心理流動,更多是基於主角的內心世界和思考過程;情動則更多地關注身體的非意識反應和感官體驗。

時間性:意識流通常涉及記憶、時間跳躍和內在聯想,展現了思維的非線性過程;情動則是瞬時發生的,屬於當下的感覺強度。

控制 vs. 無控制:意識流體現了個體對內心世界的意識感知,盡管是跳躍和復雜的,但仍然是一種主觀控制的體驗;情動則是自主的、無意識的反應,往往是個體無法控制的身體體驗。

例子對比

在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中,意識流展現了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複雜的內心活動和思維聯想,而在馬蘇米的理論中,情動則描述了個體在面對感官刺激時,身體所產生的直接情感反應。例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帶來的身體反應,就是一種情動,它發生在意識層面之前。

這兩者的分析可以幫助理解不同類型的情感體驗在文學創作和哲學理論中的不同表現。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8, 2024 at 11:25pm

愛墾APP:喬治·巴塔耶內在體驗理論vs意念科學~~喬治·巴塔耶的情色-內在體驗理論與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s)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兩者在某些層面上存在著有趣的共通點,特別是在探討內在體驗、意識狀態的超越、個體認知的擴展等方面。

意念科學關注的是人類意識、心靈與物質世界的相互作用,研究直覺、超常感知、心靈與宇宙的關係等超越常規理性框架的現象。而巴塔耶的理論則聚焦於內在體驗(inner experience),尤其是通過極限體驗(如情色、暴力、死亡等)打破常規意識,進入一種超越性、非理性、無法言說的狀態。以下幾點展示了巴塔耶的理論與意念科學領域的可能聯系——

意識狀態的超越與突破:巴塔耶在他的《內在體驗》與《情色》中都強調,通過情色、痛苦、死亡等極限體驗,人類可以進入一種超越常規意識狀態的「內在體驗」。這種體驗超越了理性的界限,進入到一種非語言的、非邏輯的、深刻的存在狀態。這與意念科學中探討的意識超越、心靈感知擴展等具有類似性。

意念科學中的許多理論關注的是人類通過冥想、深度意識探索等方式突破常規意識狀態,以達成對世界和自我更為深刻的認識。巴塔耶認為極限體驗同樣可以打破日常經驗的束縛,使人進入更深的存在體驗,這種對意識超越的追求與意念科學的研究目標有共通之處。

欲望與情感作為內在力量:巴塔耶對欲望與情色體驗的分析,強調這些情感體驗不僅僅是生理層面的,而是更深層次的意識探索,是一種與死亡、禁忌和存在狀態深刻相連的內在力量。在他的理論中,欲望與情感能夠帶領個體進入一種非凡的存在體驗,甚至是接近「神秘」的狀態。

意念科學關注直覺和心靈的深層力量,認為這些非理性或情感性的力量是人類意識擴展的基礎。巴塔耶通過探討情感與欲望如何引發極限體驗,揭示了情感作為一種內在推動力,能夠突破理性控制,這種對情感作為意識擴展媒介的理解與意念科學中的某些觀點不謀而合。

打破二元對立:理性與非理性:巴塔耶的理論一直在打破理性與非理性的二元對立,特別是在涉及欲望和內在體驗時。他認為,通過挑戰社會禁忌和倫理限制,個體能夠觸及某種更為深刻的存在狀態。巴塔耶強調的是非理性與極限體驗的力量,它能夠揭示存在的真實狀態。

意念科學也常常打破傳統理性框架,研究人類意識和認知的非理性層面,包括直覺、神秘體驗和超感知等現象。巴塔耶的理論與意念科學在這一點上有交集,兩者都認為非理性領域是探索人類意識和體驗的關鍵途徑。

超越自我的體驗:巴塔耶特別強調個體在極限狀態下的自我超越,認為極端的情色體驗或死亡體驗能夠讓個體擺脫日常意識中的自我,進入到一種更為廣闊和原始的體驗。這種自我超越的過程,正是他所說的「內在體驗」的核心。

意念科學同樣強調通過深度意識探索和直覺,個體可以超越日常意識中的自我感知,進入到更高層次的意識領域。巴塔耶的「自我超越」理論與意念科學中的意識擴展或覺醒理念之間有類似的哲學基礎,盡管二者的路徑和方法不同。

神秘體驗與存在的極限:巴塔耶的理論在很多地方涉及神秘體驗,特別是在極限的情色或痛苦狀態下,個體接觸到一種無法言說的「內在體驗」。這種體驗類似於神秘主義者所描述的無名狀態,無法通過語言或理性來表達,只有通過直接的感受和體驗才能理解。

意念科學關注神秘體驗、直觀覺知等現象,認為這些體驗可以提供超越物質世界的認識,並為個體提供與宇宙更深層的聯系。巴塔耶的「內在體驗」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極端形式的神秘體驗,雖然他更多聚焦於世俗與禁忌的力量,但其內在追求與意念科學的神秘主義探索有一定的契合點。


雖然喬治·巴塔耶的情色-內在體驗理論,與意念科學在研究領域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兩者在意識擴展、打破理性界限、身體與情感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聯系。巴塔耶的理論通過極限體驗探索人類內在的深層次情感和意識,揭示了非理性、欲望和情感如何作為一種內在力量,推動個體進入超越性的存在狀態。而意念科學則通過研究直覺、超常感知和意識擴展,試圖理解人類與宇宙更深的聯系。在這兩種框架中,內在體驗和自我超越的理念可以為彼此提供有益的交叉討論。


[後記]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轉行文創研究與推廣第28年。雖然焦頭爛額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5、6萬筆內容,多少有些心得。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的。在泛政治的社會,更無異於緣木求魚。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13.9.2024)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8:34pm

APP Iconada: Vocative Object vs Evocative Object

The terms "vocative object" and "evocative object" pertain to distinct but related concepts often discussed in literature, cognitive poetics, and phenomenology. Here’s a breakdown of their differences:

Vocative Object  (呼唤型物項)

Definition:
A "vocative object"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directly addresses or calls upon the subject, often implying an intentional or direct engagement. The term "vocative" comes from the Latin vocare, meaning "to call." In literary or cognitive terms, it represents objects that summon attention or dialogue with the observer, almost as if they possess a voice or agency.

Function: Vocative objects engage in a sort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subject; they compel a response. They are often imbued with a sense of urgency or immediacy, demanding recognition or interaction.

Examples

Letters in ancient poetry that seem to directly address the reader or another character, serving as active agents in communication.

Religious icons or artifacts that "call" to the faithful, not just as symbols but as entities asking for interaction.

A mirror reflecting one's image,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back to the observer.

2. Evocative Object (引發情感的念物、情動物、喚起性物件、回味無窮的物體、觸動心靈的造物、引發共鳴的物品)

Definition:
An "evocative object" is something that elicits feelings, memories, or associations within the subject. The term "evocative" comes from the Latin evocare, meaning "to call forth." These objects don't directly engage the subject but rather provoke an inner response, often emotional or imaginative.

Function: Evocative objects trigger a deeper, often subconscious, response that may include nostalgia, inspiration, or a sense of wonder. They don’t "speak" to the observer but rather act as catalysts for personal or collective memory and emotion.

Examples

A childhood toy that brings back memories of early years.

A photograph that evokes a specific time, place, or emotional state.

Natural objects like seashells or stones that stir a sense of place or personal reflection.

Key Differences

Engagement vs. Provocation


Vocative objects actively engage or call out to the observer, establishing a direct connection.

Evocative objects provoke internal responses without direct engagement, often relying on the observer's personal context or experiences.

Agency

Vocative objects possess an agency that suggests they are "speaking" or interacting with the observer.

Evocative objects have no such agency; they do not "speak" but instead "suggest" or "trigger" responses.

Nature of Response

Vocative objects elicit a communicative or dialogical response.

Evocative objects elicit an emotional, imaginative, or reflective response.


These distinctions highlight how objects can influence human perception and interaction differently, either through direct engagement or by quietly stirring inner worlds.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11:17am

愛墾APP: 作为「呼喚性物體」的書信

許多文學作品中的書信,都可以被視為「呼喚性物體」(Evocative Object),因為它們在推動情節、揭示角色內心世界,以及引發讀者情感共鳴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簡·奧斯汀(Jane Austen)達西先生給伊麗莎白·班內特的信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物件。這封信解釋了他之前行為背後的動機,改變了伊麗莎白對他的看法,也促使她重新評估自己的情感和判斷。信件不僅揭示了角色的內心世界,還在讀者心中引發了對偏見與誤解的反思。

《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皮埃爾·肖德洛·德·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這部小說幾乎完全由書信構成,信件成為了操縱、欺騙和揭露人物真實意圖的工具。每一封信都具有強烈的呼喚性,逐漸揭示出人物間複雜的關係和動機。書信在這部小說中不僅推動情節,還成為理解角色心理的關鍵。

《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小說開篇和結尾的書信形式將讀者引入和引出整個故事。沃爾頓船長的信件將維克多·弗蘭肯斯坦的故事,作為一種回憶的敘述傳達給讀者。這些書信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並在故事結束時帶來一種未解之謎的氛圍,喚起讀者對人類野心和責任的思考。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小說中出現了許多書信,這些信件不僅推動了複雜的家庭和戰爭情節,還深入揭示了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沖突。例如,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和娜塔莎·羅斯托娃之間的信件展現了他們的情感發展和內心掙扎,成為了角色之間情感和命運的關鍵節點。

《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書中幾個關鍵的信件,尤其是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之間的通信,展現了他們之間深刻的情感糾葛。信件揭示了他們內心的痛苦和激情,同時也引發了對命運和人性的思考。這些書信不僅反映了角色的心理狀態,還增強了故事的悲劇性。

《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書信在小說中作為重要的敘事工具,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沖突和宗教哲學思考。例如,伊凡·卡拉馬佐夫寫給他的兄弟阿廖沙的信展現了他對信仰和道德問題的深刻質疑,同時也推動了整個家族悲劇的展開。

這些書信作為「呼喚性物件」,在各自的文學作品中不僅傳遞信息,還喚起了複雜的情感和深刻的反思,成為推動情節和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3, 2024 at 9:21pm

爱垦APP: 维柯评析克勞斯的詩《烈火中的惡魔》

卡爾·克勞斯 Karl Kraus 的作品以其對社會、政治、語言的批判性觀察而著稱。他的詩往往帶有一種強烈的諷刺性和語言的精致運用,這使得他成為分析維柯「詩性智慧」的有趣案例。維柯的「詩性智慧」強調了語言在創世與理解世界中的作用,特別是早期人類通過比喻、象征和形象思維來理解和表達世界的方式。

我們可以通過克勞斯的詩《烈火中的惡魔》(Die Dämonen im Feuer)來進行這種分析。以下是這首詩的部分節選:

```
Die Worte brennen wie Flammen,
Lodernd, reißend, stürzen sie nieder,
In den Ruinen der Zeit,
Da sie die Wahrheit mit sich ziehen.
```

譯文:

言語如火焰燃燒,
熾熱、猛烈,席卷而下,
在時間的廢墟中,
它們帶走了真理。

維柯「詩性智慧」的分析

1. 語言的原始力量:維柯認為早期人類的語言充滿了創造力和力量,能夠通過比喻和象征來構建世界。克勞斯在這首詩中將言語比作「火焰」,暗示了語言的原始力量和其在塑造現實中的重要性。語言不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具有毀滅與再生的雙重能力。

2. 歷史與時間的廢墟:維柯的「詩性智慧」也關注人類如何通過詩性表達來記錄和理解歷史。克勞斯提到的「時間的廢墟」呼應了維柯對歷史的詩性理解——歷史是一個不斷被語言重構的過程,而語言也帶走或隱藏了「真理」。

3. 真理的隱喻性表達:在維柯的理論中,真理常常通過隱喻和象征來表達,而不是通過直接的邏輯推理。克勞斯的詩句「它們帶走了真理」表明,真理是在語言的運動和變化中被捕捉的,這種動態的真理觀與維柯的觀點相呼應。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克勞斯如何運用語言的力量來探索真理和歷史的複雜性,這與維柯的「詩性智慧」有著深刻的共鳴。

(卡爾·克勞斯 [Karl Kraus,1874年4月28日-1936年6月12日],出生於奧匈帝國境內的基欽(Jiqín),死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二十世紀早期最著名的奧地利作家之一。他是記者、諷刺作家、詩人、劇作家、格言作家、語言與文化評論家,並且提拔了許多年輕的作家。)

相关:抗疫文创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1, 2024 at 8:54pm

愛墾APP: 雅各布森怎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和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在各自的领域中提出了独特的思想,尽管他们的理论起源于不同的哲学和学术背景,但在某些方面可以找到一定的关联。狄尔泰的“认知体验”(Das Erleben)理论与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学”中的诗性思想在表面上可能属于不同领域,但都在探讨人类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介(体验与语言)来理解和感受世界。二者都强调了感知和体验在理解意义中的核心作用,只是表达和研究的方向有所不同。


相关:愛墾APP: 狄尔泰可能这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 狄尔泰的思想集中在历史主义和体验哲学上。他强调人类的经验(Erlebnis)是理解世界的基础,主张通过理解人的内在经验来把握历史和文化现象。他认为,认知体验是一种直接的、内在的感受,它超越了纯粹的理性和逻辑分析,是一种深刻的、与生俱来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学”与诗性功能: 雅各布森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语言的六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诗性功能”。诗性功能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关注语言如何通过其自身的组织和形式来传达意义。在这种功能下,语言的焦点不仅在于信息的传递,还在于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美感和结构来唤起听者或读者的体验和情感。

关联与对比

体验与语言形式的交汇: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强调人类对世界的直接感知,而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则关注语言如何通过形式和结构来引导或唤起这种感知或体验。在诗性功能中,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通过其结构来触发一种特定的体验。这与狄尔泰的思想有一种共鸣,即二者都关注感知和体验在理解世界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主观体验与语言的表达: 狄尔泰的哲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而雅各布森则更多地关注语言如何系统地表达这种主观体验。在文学和诗歌中,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被设计成可以激发读者的感受和情感,这与狄尔泰的认知体验可以产生互动。

事实上,雅各布森在其理论中当真提供了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诗性功能在语言中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对俄罗斯诗人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诗歌的分析。

在他的著作《语言学与诗学》(Linguistics and Poetics)中,雅各布森分析了普希金的诗《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Я помню чудное мгновенье...”)。他通过分析诗的结构、节奏、音韵和句法,展示了语言的诗性功能如何通过形式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音韵的重复与对称: 雅各布森特别关注了诗歌中音韵的重复,如元音和辅音的重复。这种音韵的重复不仅在声音层面创造了和谐感,还通过重复的音韵模式加强了诗的主题。例如,普希金的诗中反复使用的“мгновенье”(瞬间)和“гений”(天才)等词,通过相似的音韵强化了对“瞬间”和“灵感”的情感表达。

句法的平行结构: 诗歌中的句法结构经常是对称的或平行的,这种结构不仅使得诗的形式更为整齐,也通过形式上的对称来反映内容上的对比或呼应。例如,雅各布森指出普希金诗中的对称结构如何通过反复出现的句式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瞬间的永恒。

押韵的功能: 雅各布森还分析了押韵在诗歌中的功能,指出押韵不仅是形式上的需求,更在诗意上制造了联想和共鸣。押韵的词语在音韵上相似,往往在意义上也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使得诗的形式与内容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整体意义。


[爱垦APP情动转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在从事人力资源開發16年的基础上,轉入文創研究與推廣至今也已28年。浮生44个春秋,雖不算焦頭爛額也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6萬筆左右內容,多少有些领悟。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