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營銷 2.0: 文化特區運動

除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另一个有效营销地方文化的工具是:形象定位。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OVEPI 3 hours ago

愛墾APP: 薩丕爾的語言漂移/沿流理论vs柏格森的““綿延””

薩丕爾
(Edward Sapir)在《語言論》(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第七章)中提出的“漂移/沿流”(Drift)現象與柏格森的“綿延”(德文:Duree,英文Duration)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屬於不同的概念範疇和理論背景。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理论


Drift的概念:薩丕爾在《語言論》中提出的“漂移/沿流”指的,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發生的系統性變化。這些變化通常是自發的、無意識的,是語言社群在日常使用中逐漸累積的結果。漂移/沿流反映了語言內部的趨勢和方向,這些趨勢可能涉及音韻、語法、詞彙等層面的變化。薩丕爾強調,漂移/沿流是語言演變過程中的自然現象,無法被外部力量直接操控。


語言變化的自發性:漂移/沿流表現出語言隨著時間的自然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這些變化往往是微妙的,逐漸積累,並最終導致語言結構的深刻變化。


柏格森的“Duree”


Duree的概念:柏格森 的“綿延”指的是人類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這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與物理學中量化的時間(如鐘錶時間)形成對比。柏格森認為,綿延是持續的、不可分割的,是個體內在意識中感受到的時間流動。它強調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是無法被切割成具體時間單位的。


時間的質性:柏格森的綿延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它注重的是內在心理的時間流動,這種流動是連續的、整體的,無法被分析或分解成各個片段。這種時間觀強調的是生命經驗中的持續性,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量化時間。


Drift 與 Duree 的比較


相似性


持續性與漸進性: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 柏格森的綿延都強調了一種持續的過程。Drift 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演變的過程,而 Duree 是內在時間的連續流動。兩者都表現出一種連續的、非間斷的現象,並且都強調過程中的質變而非量變。

自然性與無意識性:漂移/沿流是語言變化的自發過程,無需外部力量驅動;綿延是個體的內在時間經驗,超越了物理時間的量化特徵。這種自發性和無意識性是兩者的一個共同點。

差異性:


理論背景:漂移/沿流屬於語言學領域,是對語言隨時間自然演變現象的描述,而 綿延是哲學概念,旨在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主觀經驗。漂移/沿流聚焦於語言結構的變化,而綿延聚焦於意識和時間的質性體驗。


範疇與應用:漂移/沿流是語言學中描述語言變化的概念,用於解釋語言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中演變;而綿延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時間觀,旨在解釋人類如何體驗和理解時間流動。這使得兩者在應用範疇上有所不同。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柏格森的綿延,雖然在持續性和自發性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分屬不同的理論背景和研究領域。Drift 是語言學中的概念,描述語言隨時間的系統性變化,而 Duree 是哲學中的概念,強調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處理過程性和連續性方面有一定的共同點。

有關:海德格爾

Comment by OVEPI 3 hours ago

柏格森vs海德格爾

柏格森的 "Duree" 和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Dasein" 是兩個在時間和存在上有著深刻探討的哲學概念。雖然這兩者都涉及到對時間和存在的理解,但它們在哲學背景、目的和具體內涵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以下是兩者的異同之處:


背景與目的


柏格森 的 Duree


背景:
柏格森的綿延是在反對機械論和實證主義的背景下提出的。他試圖區分數量化的、外在的時間(如物理學中的鐘錶時間)與人類內在主觀的時間經驗。


目的:
綿延的目的是闡述時間的質性體驗,強調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可分割性。柏格森認為,我們的意識經歷時間不是一系列獨立的瞬間,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流動,這個流動是生命經驗的本質。


海德格爾的“此在”


背景: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提出了此在,作為他對存在問題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類存在的方式,特別是人類作為存在者的獨特性質。


目的:此在的目的是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特別是人類如何在世界中理解和體驗自己的存在。海德格爾強調,此在是“向死而在”的存在,意味著人類在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前提下,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時間性。


時間觀


綿延的時間觀


質的時間:柏格森的綿延強調時間的質性特徵,它不是可以量化的時間點的集合,而是持續的、流動的經驗。這種時間是無法被分割的,它是一種內在的、直觀的感受。


非線性時間:綿延是非線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我們的意識中連續交織,並不斷影響著我們的感知和行動。


此在的時間觀


時間性(Temporality)
海德格爾的此在關注時間性,這種時間性是存在的基本特徵之一。海德格爾認為,人類的存在是“向未來開放”的,我們的存在方式是被時間性所結構的,並且這種時間性使得我們能夠理解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生存時間:此在的時間性體現為未來、現在和過去的統一體,人類通過對未來的預期、對過去的回顧以及在當下的行動來構建自己的存在。


存在的意義


綿延的存在意義


生命流動:
柏格森認為生命的本質體現在綿延之中。生命經驗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無法被完全量化或理性化。綿延是這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的表現,它與創造性和變化性密切相關。


反對機械論:
柏格森用綿延來反駁機械論的世界觀,強調存在的不可預測性和創造性。


Dasein 的存在意義


存在的敞開性:
海德格爾認為 Dasein 是“敞開於存在”的存在者,這意味著人類通過理解時間性來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存在。Dasein 的存在總是與世界相關聯的,是在世界中的一種“在世存在”。


向死而在:Dasein 的根本特徵之一是對死亡的意識。這種意識賦予了生命特殊的緊迫感和意義,使得人類的存在具有獨特的深度和豐富性。


相似性


時間與存在的交互作用:
儘管來自不同的哲學傳統,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強調了時間和存在之間的深刻聯繫。兩者都認為時間不是外在於人的,而是與人的內在經驗或存在狀態密不可分的。

對機械論時間的反思:柏格森和海德格爾都對傳統的機械論時間觀提出了批判。柏格森反對將時間視為一個可以切割的線性序列,而海德格爾則反對將存在簡化為無時間的、固定的本質。

差異性


主觀經驗 vs. 存在論分析:柏格森的綿延更加注重主觀的時間經驗和質的流動,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則是對人類存在的存在論分析,更關注的是人如何理解和構建自己的存在,尤其是面對死亡時的存在意識。


生命力 vs. 向死而在:柏格森強調此在作為生命流動的象徵,代表著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強調的是人類在死亡意識中的存在狀態,這種存在狀態具有深刻的存在論意義。

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關注時間與存在的問題,但它們代表了不同的哲學視角和關注重點。綿延是一種質的、流動的時間經驗,強調生命的持續性和創造性,而此在是對人類存在的分析,特別強調時間性和對死亡的意識。儘管兩者在處理時間和存在的方式上有共同點,但它們的核心關懷和理論基礎有著顯著的差異。

Comment by OVEPI on September 17, 2024 at 8:58pm

愛墾網·情感地理學怎樣表達了人對其世界的感情

Geographies of Affect(情感地理學)通過空間與情感的互動,來表達人對其世界的感情。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涉及個體對特定空間的情感反應,還包括集體情感、文化氛圍以及空間對情感的塑造與強化。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表達途徑:

1. 空間記憶與情感投射

人在不同的空間中往往承載了獨特的個人或集體記憶,情感地理學強調這些記憶與情感如何被空間喚起和投射。某個地點的環境、氣氛以及歷史背景可能會觸發深層的情感體驗。

例子:一個人回到童年故鄉時,可能會感受到強烈的懷舊情緒。故鄉的街道、房屋甚至氣味都可以激發出早年的情感記憶。這種感情並非由具體事件觸發,而是空間本身承載的記憶與意義引發了情感波動。

2. 地方感與歸屬感

情感地理學常常通過地方感(sense of place)來表現個體或群體對某一特定地點的情感歸屬。地方不僅是物理上的存在,也是情感上的存在。人們對一個地方的依戀感或歸屬感,反映了他們與那個空間的情感聯結。

例子:城市居民可能對他們生活多年的街區產生深厚的歸屬感,街道、社區公園、甚至當地咖啡館都是他們日常生活情感的載體。失去這些地方可能引發深刻的情感失落感,表現為鄉愁或文化焦慮。

3. 空間的情感氛圍

情感地理學關注空間氛圍(atmosphere)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體驗。例如,某個空間的光線、聲音、建築布局、氣味等環境要素會塑造一種特定的情感氛圍,使人在進入該空間時自然而然地產生某種情感反應。這種氛圍不僅由空間的物理特性決定,也通過社會、文化、歷史等因素影響。

例子: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往往通過高聳的建築、柔和的燈光、安靜的氛圍營造出一種神聖的感情體驗。進入這些空間的人可能會感到敬畏、寧靜、平和,表現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感。

4. 情感地圖與空間感知

情感地理學還通過情感地圖(emotional mapping)表達個體對空間的感情體驗。情感地圖通過記錄人在空間中的感情流動,揭示了不同地點帶給人的情感反應。不同人群對同一空間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情感體驗,這種主觀性使情感地理學具有獨特的表達方式。

例子:城市中的公園對某些人來說可能象征著寧靜與自然的連接,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孤獨感或危險的象征。這些情感差異形成了一種情感層次上的空間地圖。

5. 空間與情感的政治

情感地理學還揭示了空間與權力、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在社會不公和歷史創傷背景下的集體情感表達。特定空間可能承載了某種集體情感或歷史情結,成為集體情感宣洩的場所。

例子:廣場、紀念碑等公共場所通常是集體情感(如悲痛、憤怒、抗議)的展示地。例如,廣場可能是政治集會、抗議活動的場所,成為人們表達集體憤怒與反抗的象征。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作為歷史創傷的象征,承載著全球人民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祈願,空間本身傳遞出強烈的情感呼喚。

6. 情感與日常生活空間

情感地理學還表現在日常生活空間中,展示了情感與日常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系。人的日常生活空間,如家、辦公室、咖啡館等,也承載了情感體驗和記憶。通過這些空間,個體的情感日常化,體現了生活與空間的情感交互。

例子:家作為情感的核心空間,往往代表著安全、舒適和歸屬感。而當某人搬離長期居住的家,可能會產生情感上的不適或割裂感。這種情感不僅源於家中的物理環境,也源於家作為個人情感經歷的長期場所。

7. 文化與情感的空間表達

不同文化中的情感表達與空間的關聯緊密。情感地理學通過研究不同文化如何賦予空間特定情感,展示了情感的空間化表達。例如,一些文化中的節慶活動或儀式往往在特定空間舉行,這些空間在文化中具有強烈的情感符號意義。

例子:墨西哥的亡靈節期間,人們前往墓地慶祝亡靈回歸,墓地成為人們與亡靈交流和紀念親人的情感空間。這種特定空間中的情感表達形式深深植根於墨西哥的文化傳統。

 

情感地理學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人對其世界的感情,涵蓋了個體和集體記憶、地方感與歸屬感、空間氛圍、情感地圖、社會政治背景下的集體情感、日常生活空間中的情感體驗以及文化中的情感空間表達。通過這些方式,情感地理學展現了空間不僅是物理存在的環境,也是一種情感豐富的場所,使得人與其世界的情感交織在空間中。上續 / 下續

Comment by OVEPI on August 2, 2024 at 12:08pm

黃君良博士:振文創產業·推動文化發展

創意產業是英國首先提出的概念。英揆貝理雅在1997年開始成立工作小組,計劃在英國推 動創意產業,於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的發展藍圖。創意產業的概念自提出後,如星火燎原,興起了一股全球熱潮,遍地開花。在21世紀初,兩岸三地相繼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或稱文化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的規劃方案。「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就是傳統文化與創意的結合而走 向經濟市場的行業。從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角度而論,提振文化 創意產業是推動發展中國文化的新形式。

文化創意產業於21世紀初冒興的原因與全球化趨勢、資訊科技進步及多媒體發達是分不開的。重要一點是科學的應用性、實效性模糊了 學術與實用的區分。同時,也模糊了傳統與現代的界線。

換句話說,新世紀的智慧以先進科技為手段,以消費市場為導向, 以感官審美為尺度,以當代意識為包裝,將傳統文化推向一個重視世 俗情懷的人文主義的新階段,頓然消弭了一堵古老陳舊、艱澀難懂的 觀念壁壘。文化創意產業貫穿日用、旅遊、消費、娛樂、藝術、文教及工商業,透過網際空間和營銷市場,巨細無遺、無遠弗屆地進行文化溝通與交流。市場、消費及相互認同是「文化創意」的自我修復能力,也是一種強大無比的文化交融力量。

文化創意產業與通識教育在創造性、人文性及其現世關懷上體現了共同的特徵。大學的通識教育倡導博雅的人文精神,闡釋歷史文化的時代意義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貢獻。通識課程兼容並包、博通古今的延伸性、綜合性及廣博性特質為「文化創意」提供 了嶄新的、具創造性的人文空間。它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 生活智慧,體驗古人的世界觀及價值觀的應世意義,賦予了傳 統文化一種活潑的現實質感。

本港大專院校可以運用通識教育作為媒介, 發揮創意思維,具當代意識及世界視野地弘揚傳統文化。這是一項文 化工程。通識教育不僅是一處發揮文化創意的理想場地,甚至它 本身就是一份珍貴的文化創意。

相信學生通過大學的通識教育,對文化創意會有更深的了解。 下期仁大開講將從社會學角度說說《普及文化與大眾文化》。(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0年11月16日;作者:黃君良博士(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主任。研究興 趣:先秦哲學、戰國出土文獻、儒家思想和古典小說。[本文属仁大開講 5]

Comment by OVEPI on August 1, 2024 at 9:36pm


從「文化工廠」到「文創產業」的發展趨勢

當今之世,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最前瞻、最前沿的領先力量,人們像呼吸空氣一樣接觸著創意,一股巨大的文化創意產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將文化創意、科學技術與商品生產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被公認為是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發達國家將其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使之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從全球范圍來看,一個基本的趨勢是: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的擴張和滲透力都比較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都有著較大的優勢。文化創意產業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並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載體和平台。

在新的全球經濟、技術與文化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既可以適應新的發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構新的產業構成的通道;也可以在商品化、產業化進程中,幫助大家突破社會階層的局限,拉近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距離,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總量,進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

因此,今天《思維品書》整理了十本關於文化創意的書籍,致力於幫助大家區分哪些產業是通過知識產權的產生和開發,而具有創造財富巨大潛能的文化產業,用辨別的思維為大家提供有益的投資指導。

《理解大眾文化》

作者:約翰·費斯克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1939—)作為當代英美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因其「文化消費主義」的研究主張而被西方學術界普遍稱為西方當代大眾文化研究代表人物。他撰寫了《理解大眾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讀解大眾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數百篇有關大眾文化、大眾傳播和影視文化的研究論文,在歐美學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嘗試建立不同於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倡導積極快樂和隨意休閒的大眾文化理論,推崇日常狂歡的大眾消費精神,其《理解大眾文化》目前已成為大眾文化研究領域被廣泛引證的代表作。(下續)(2022-11-27 投資者網 )

Comment by OVEPI on August 1, 2024 at 3:34pm

《理解大眾文化》從廣告、貓王和麥當娜、汽車等日常生活中文化現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文化理論。更可注意的是,有很多跡象表明,本書是從「理論」到「解讀」,而作者此前發佈的《解讀大眾》則從「解讀」到「理論」。這兩本書皆可自成一體,但我希望兩本書都讀的人能夠發現,畢竟「解讀」充實並置疑著「理論」,而「理論」深化並概括著「解讀」。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踐》

作者:張岩松、穆秀英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古希臘大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文化創意產業」正是一個重要支點。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科技生產力與文化生產力正不斷釋放,形成合力。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這個創意燃燒的激情歲月,需要我們「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像龍應台在《文化是什麼?》中呼籲的那樣「讓我們拿出13億人的創意和別人比吧!」每一個中國人都勇立潮頭,順勢奮進,以卓越的靈感和傑出的思想理念撬動地球,推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使中國早日躋身於世界文化創意強國之列,鑑於此,張岩松和穆秀英合作完成了本書。

本書不僅解讀了國家宏觀經濟、實體經濟現象,對當前制造業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及時、深刻、有針對性的詮釋,助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而且列舉大量行業案例,分析傳統制造業和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讀者緊跟時代,精准把握未來經濟發展脈搏,積極探索5G時代的機遇與發展,用互聯網的思維思考未來的出路提供有益的指導。

《文化創意產業動態及其空間效應》

作者:馬仁鋒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在迅速發展的新經濟(New Economy)中,我們身邊的人才(talent)和創意(creativity)將在塑造經濟機遇方面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創意被描述為能夠產生新的和原創的想法。從經濟角度看,創意可以被理解為新思想的產生,這是創新和新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意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研究和政策實踐的一個熱門概念。

它衍生了「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s)、「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創意城市」(creative cities)、「創意階層」(creativeclass)和「創意資本」(creative capital)等系列學術概念及其城市區域實踐形態。

本書以人文—經濟地理學、產業與區域經濟學的原理為理論基礎,選用「理論研究—假設建構—案例驗證—理論總結應用」的研究邏輯,充分利用企業動態定量分析等方法對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園區、文化創意企業生產網絡進行包括空間性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的數理統計分析與空間分析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兼顧理論分析與案例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手段,以東部發達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文化創意企業動態為研究對象,形成了本書最終的研究成果。


《創意經濟》

作者:[英]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希望加強和推廣英國的文化和藝術,並希望不僅僅是作為文化,同時也能使其成為一項具有創意性質的產業。為此,國際創意產業界著名專家,英國經濟學家,世界創意產業之父,版權,媒體及娛樂業研究方面的領軍人物,知識產權憲章的負責人和提供創意及知識產權咨詢的創意集團的主席及創始人之一的約翰·霍金斯先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來研究如何將相關產業整合起來。

第十章是全書的結尾章,也可看作是對第五章的進一步論述,共同形成了創意資產管理的框架,故建議同步閱讀。作者回顧了資本的起源,以及人力資本、結構資本、智力資本觀念的發展,指出:創意經濟是有史以來首個將人及其個人特質如想像力與好奇心、個人關係、知識產權以及達成公平交易的能力作為最有價值資產的經濟體系。創意經濟是將「需求」轉化為「可能」的經濟,是將「想法」視為「資產」的經濟,是把「好主意」變成「好生意」的經濟。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

作者:熊澄宇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共十一章節,內容包括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特點、非營利組織與文化產業發展、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英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日本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貢獻不斷增強,已成為許多經濟體的支柱產業之一。了解國際上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借鑑有益經驗,對促進中國文化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文化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以及一般規律和主要特點。

Comment by OVEPI on July 30, 2024 at 5:49pm

《師說:人文經濟學》

作者:張維迎、[美]陳志武、許小年、盧鋒、林毅夫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師說:人文經濟學》是一本中國頂尖經濟學家們撰寫的經濟學普及讀物,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也能讀懂的經濟學讀物,對於投資、生活、人生選擇均有重要指導作用。

早期現代經濟學主要研究領域是市場資源配置問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微觀經濟學,而該書中納什提出的「納什均衡」理論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使得經濟學可以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博弈過程,可以探析社會中的各種制度規范。


《創意環境: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與創新》

作者:尼西姆·奧特馬茲金、埃亞爾本·阿里

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本書的目的是擴大學者的分析視角,將創意產業置於與其他類型的實體、組織和混合了創意和生產的社會形式進行比較和對比的框架中。換言之,本書旨在為文化和媒體產業的創意研究制定一個新的議程。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媒體和文化產業,但它們是在其他團體和組織的背景下進行調查的,這些團體和組織將創造力的形式聯系起來,強調將想法變成具體的實踐和產品。

本書的原創性在於:(1)提出了一個比較和跨學科的觀點,開發了一個新的框架和分析概念來理解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概念,以及(2)提供了一系列新鮮的基於實證的創意過程研究,如在廣告、時尚、動畫和流行文化領域的研究。采取這種比較的做法是為了對創意產業的某些特點生成新的見解,也為未來的分析提出新的問題。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作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展開論述了四種觀點。

第一,媒介的迅猛發展,使地球成為一個小小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

第二,「媒介即是訊息」他認為媒介對信息、知識、內容有強烈反作用,它是積極的、能動的對訊息有重大影響,決定了訊息的清晰度和結構方式。

第三,「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與人是相對獨立的。不同媒介對不同感官起作用。書面媒介影響視覺,使人的感知成線狀結構;視聽媒介影響觸覺,使人的感知成三維結構。

第四,「冷媒介和熱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電話、電視、口語)叫「冷」媒介。因為它們的清晰度低,要求人深刻參與、深度卷入,為受眾填補其中缺少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機會,調動了人們再創造的能動性。

反之,高清晰度的媒介叫「熱」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廣播、電影等等都是熱媒介。它們給受眾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因而受眾被剝奪了深刻參與的機會,被剝奪了再創造的用武之地。

第二部分是應用篇或者舉例篇,以第一部分的理論為基礎分析了從古至今的26種媒介。該部分以詩句或者是古羅馬故事等為引子,以一種文學的手筆向讀者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媒介。他認為口語詞可以使人延伸和拓展,但與此同時由於言語這種意識的技術延伸又削弱了人的集體意識或直覺。

再講另一種媒介即書面詞時,他認為這是以眼睛代替耳朵,唯有使用拼音文字與物質實體性質聯系在一起是科學。電力時代使數字回頭與視覺經驗和聽覺經驗統一在一起來。麥克盧漢甚至把服裝、住宅這些時常生活也看作是媒介的一種。


《藝術與創意產業》

作者:夏斯汀·奧康諾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藝術與創意產業》中,作者賈斯汀·奧康諾從現代性的角度,系統研究了藝術與現代文明的關係,提出了藝術與創意產業的概念。作者認為,在現代社會,文化與經濟之間存在一種張力,這是我們現代性的一部分。

「藝術」與「創意產業」也都不是我們慣常所理解的一個簡單的術語,它們都涉及一些當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根本性問題。新的文化消費改變了我們的藝術、文化觀念,以及文化政策的方向,創意產業則是這些轉變的中心。

《文化、創意和經濟:協作實踐、價值創造和創意空間》

作者:佈萊恩-J-赫拉奇、泰勒·布里吉斯究、蒂娜·海施、阿特爾·豪格、約翰·詹森、珍妮-斯約霍姆

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社

本書通過討論在八次「歐洲文化、創意和經濟座談會」(CCE)上出現的三個關鍵矛盾,細化了我們對當代創意經濟的理解。這三個關係為:(1)個人和協作性創意實踐之間的緊張關係;(2)傳統和創新之間的緊張關係;(3)孤立的和相互關聯的創意空間之間的緊張關係。

本書每個章節提供了對鮮為人知的實踐、地點和背景的見解,如柏林和西班牙農村的聯合辦公空間、萊斯特的創意企業以及非洲的文化中介在創意經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其他章節則探討了跨地區文化流動的性質、不斷發展的時尚「領域」以及社交媒體和眾籌平台的影響。

Comment by OVEPI on May 25, 2024 at 5:10pm

陳明發博士的詩性文旅倡議:關於詩性文旅的倡議,官方在決策前需要參考政策;企業在制定、執行戰略時需要路徑圖;相關利益同人需要參照的指導;媒體需要真正值得關注與傳播的內容;一切的話題、個案、思考方向與行動細節,都離不開景點所在地方的具體情況。

從培育在地人才的教育面來說,拿沙巴古達為例,我們首先要考慮學生來源。從古達、西瓜地到哥打馬魯都有9間華小,是北沙華文獨中及延伸大專的主要生源目標。

念完小六,成績允許的話,他們可考慮繼續到政府學校念中六,然後再上大學念學位課程。馬魯都與古達都有提供此機會的政府學校。馬魯都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教會私立英文中學也在開辦大學先修班。

古達的中五畢業生若想接受技職教育,必須往南走120公裡到哥打毛律芒加利地區,去「沙巴農業學院」(Institut Pertanian Sabah Timbang Menggaris)接受兩年寄宿制的務農培訓。

從古達開足兩小時車子,沿途看得見掛上「大學」招牌的教育機構,唯有哥打馬魯都的「開放大學」。可是,它也只是一個「上課中心」而已,離開「分校」地位還有段距離。

另外還有一個沙巴大學的「上課中心」,座落於西瓜地,只開發給其醫學系學生做實習用途。(2020年6月札記 陳明發)

延續閱讀:

福建惠安美女文創

海絲大典


古達華小

生活周遭的資源和記憶感情

《藝頻道》電影達人

愛墾慕課·絲路篇

全馬最古老的華文小學:古達樂育

文化特區運動

韻文化:商韻

Comment by OVEPI on May 23, 2024 at 1:26pm

Urry·觀光客的凝視

最近我也看了這本『觀光客的凝視』。現在將心得寫寫。本書我自己倒推薦的是第三章到第五章,第六章探討歷史與文化觀光比較大,當然也可看看。

我推薦原因在於,Urry在這幾部分非常清楚交代自己立場,尤其,點出現在觀光產業重要之處在那: 關鍵在於帶動其他產業,而不在於單純推廣觀光這個活動而已。

所以一般我們聽到很多探討觀光多重要的言談,大多都只跟你考察觀光,或單純討論觀光,不過乾稿,事實上,觀光在運輸界、餐飲業、飯店業帶動的利益,才更為可觀,當這些周邊朋友起來後,他們透過繳稅、僱員等帶動起更高的經濟收益,才為世人所重視。

光只是去看什麼歷史遺跡、美術館,其實爭議相當大,因為是否真的有這麼多效益?為何看這個而非那個?都罵聲連連(下面就是文化人的象徵鬥爭)。

這一點,Urry很有意思的,探討觀光、藝術等面貌時,就特別在第五章裡面,探討什麼是本真?什麼是高雅、低俗等問題。

尤其,他引述BourdiueDistinction一書中,探討小資產階級與文化媒介人的概念,選取的段落跟過去小弟寫論文的觀點很像,不過我自己是認為Bourdieu用詞上太過激烈,反而沒有清楚交代自己研討出來的概念---小資的文化媒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在哪。他們可是現在流行、話題、甚至就是觀光客在凝視什麼的重大推手。

至於很多人會問,臺灣觀光政策應該走才對阿,英國、歐陸等都在這麼玩他們的觀光。我的看法,短期內不可能。臺灣的觀光政策應該從官方秀的角度看,我覺得101煙火秀是極致表現。在這個大秀有媒體注目度、可以長官致詞、跟廠商結合等,甚至還可吸引數以十萬計的臺灣居民參與。

臺灣除非如歷史博物館、故宮等地,單點式的願意從文化觀光角度出發,或諸如故宮跟附近的博物館,乃至於士林區相關單位串連,或許有可能透過『動線』的規劃串連起來,以小規模方試試看看,但是像臺北市、或高雄市要全力如此投入,我認為短期不可能,因為這種秀很難做。作秀,是要單點、能夠有長官蒞臨指導的方式才能舉行,如果觀光客都花錢在諸如福華、國賓大飯店,市長、局長、總統都不在大飯店辦公,怎麼突出行銷?

何謂「觀光客的凝視」?簡單來說,就是觀光客帶著慾望消費觀光景點的符碼。觀光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自成完整的體系。John Urry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面向,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社會權力關係的操作與展演。觀光經驗的建構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觀光客的凝視是符號化的凝視,是浪漫的,是集體的,更是多元而流動的。這本探討現代觀光文化的重要著作,勾勒出觀光旅遊在過去幾世紀以來的演變流程,從大眾觀光旅遊(mass tourism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流行,到逐漸蔓延至世界大部份地區的整個歷史進程。除了社會學的思考之外,對文學想像與美感經驗分析,更為臺灣的跨領域研究提供了另類視角。全文續讀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30, 2024 at 7:10pm


李安樂·山莊:追尋鄉土社會的潛在記憶——閱讀《山莊記憶》

最近火了的一部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它勾起了國人對飲食文化中的民族記憶。這種舌尖上的美食控源自於對不同地域文化的鄉愁,也是中國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鄉土集體記憶。在非虛構的散文寫作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鄉土社會的表述。也許是社會上此類的文本太多,也許是民眾的閱讀取向多元化,鄉土文學抑或已經很難再產生曾經一時洛陽紙貴的效應。這也是情理之中的,我們本身已經不自覺投入到這個消費的娛樂化時代中,在搞笑中很快進入角色,就連我們自己也有時不得不暗暗懷疑需要堅守的價值觀。

雖然一般的讀者樂此不疲地閱讀和談論著這類作品,但嚴肅的評論家無一例外地對這一現象保持著冷淡的沉默態度。評論家的沉默使我們憑直覺就可以感覺到此類作品的某些先天不足和泛濫帶給評論家的審美疲勞。評論家南方朔對鄉愁不待見,他論到:「鄉愁雖美,但卻有害!鄉愁是不能當做一個城市的目標的,一個歌頌鄉愁的社會是個落後保守的社會。」這或許是許多評論家對鄉土主題避之不及的一個原因吧。 

在這一悖論中,文本泛濫與批評冷漠的現象很顯然與傳統農耕文化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境遇有關,一方面,深厚的農業文化基礎使得整體書寫繞不開鄉土這個舊瓶裝新酒的主題。只要這個農民國家的歷史現狀還存在著,這種大范圍集體性的鄉土記憶的敘事就更不會終止。另一方面,在鄉土敘事中,鄉愁還佔有一部分,這是許多批評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從政治心理圖景來說,在城鄉的二元格局中,鄉村有時往往會被復古為與「廟堂」相對的渺遠的「江湖」,成為知識分子心往神會的飛地。重要的是,鄉村是大多數人的根,是現實或夢回的家園。

楊顯惠說:「文學離不開社會、思想,如果把思想、對社會的思考去掉了,文學就沒意思了。」文學意義不僅在於對社會的勾畫,更在於其對社會的責任和獨立的價值判斷。柏夫的散文集《山莊記憶》不單是關於對鄉土記憶的書寫文本,而是表述出了對鄉土社會流逝的真誠追思和人文悲憫之情。正如作者所言,「對於許多離開農村身居城市的人來說,山莊已經退出他們的生活,成為一種遙遠的記憶。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山莊是生活中最溫馨的家園,它安慰靈魂,也滋養肉體;山莊也是生活中最踏實的依托,它成就生命,也鍛造精神。」需要強調的是,它重新闡釋了有關「山莊」的全部意義及其人文關懷。(下續)

(李安樂:山莊:追尋鄉土社會的潛在記憶——閱讀《山莊記憶》,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2013-09-23)

延續閱讀:

文化特區運動

最接近中國的馬來西亞北隅鄉鎮

《愛墾·鄉頻道》濱雪鄉鎮

韻文化:和諧的聲音

韻文化:詩賦詞曲

韻文化:美、標致

地方文化營銷·慢遊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