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APP: 艾德vs史蒂格勒技藝觀

唐·艾德(Don Ihde)與貝爾納·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雖然立場不同,但他們都在研究技術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探討技術對人類知覺、認知、記憶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兩位學者的學說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共通之處:

技術作為人類經驗的中介

唐·艾德認為技術是一種中介(mediation),通過具身性、解讀性等方式改變和擴展人類的感知。例如,顯微鏡或望遠鏡讓人們看到無法直接感知的微觀或宏觀世界,而智能設備則在社交、情感等方面改變了人們的體驗。

史蒂格勒則從技術哲學和記憶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技藝化的記憶」(mémoire artificielle)的概念,認為技術不僅是中介,還是一種記憶的存儲器或外部化機制,使人類能夠超越自然的限制(如有限的記憶容量)來存儲和傳遞經驗。因此,技術既延伸了人類感知能力,又改變了記憶的本質。

技術對人類認知和意識的影響

艾德認為,技術可以擴展和重塑人類的知覺,這種「具身性」中介使人類與技術間形成共生關係,並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他從現象學的角度研究如何通過不同的技術媒介感知到不同的現實。

史蒂格勒更進一步將這種認知擴展視為「離身的記憶」對個體與集體記憶的重塑。他指出,技術的發展讓知識和記憶越來越依賴於「外部化」,導致個體逐漸喪失對自我記憶的控制。他用「符號性貧困」(symbolic misery)描述了這種對技術依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提出「技術的遺忘性」正改變人類的知覺結構與社會關係。

關注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艾德對技術持有一種相對中立的立場,雖然他指出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知覺,但認為這種改變並非單一性,而具有「多重穩定性」,即技術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效果。這種多樣性意味著技術的倫理影響並非是簡單的好或壞,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分析。

史蒂格勒則更關注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危機。他認為,現代技術(如消費主義驅動的媒體和數字技術)在塑造人類欲望和生活方式的過程中產生了深刻的異化作用,逐漸消耗了人類社會的集體記憶與文化傳承。因此,他呼籲通過技術哲學和「去工業化」路徑來抵抗這種異化,恢復人類的「個體化」過程。

對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的影響

艾德通過對技術中介的研究,探討了技術在促進或阻礙人際交往的角色。技術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比如通過社交媒體和遠程通信等手段,重新定義了主體間性。

史蒂格勒則認為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社會關係,甚至重塑了情感和倫理框架。在消費主義驅動下,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還帶來了情感和倫理的「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導致人際關係的異化。他特別關注如何通過「去工業化」的文化措施來重新激活人類社會的主體間性和集體記憶。

「具身性」與「外化」

艾德的「具身性」強調技術如何融入人類的身體和知覺中,成為一種經驗的一部分,體現在技術與人的協同關係上。

史蒂格勒則關注「外化」(exteriorization)如何讓記憶和認知被「儲存」在技術當中。盡管這種外化能夠增強人類的記憶和經驗,但也可能導致個體記憶的弱化或依賴,因此他關注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護人類的主體性。

總的來說,艾德與史蒂格勒都對技術持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態度,但二者的重點有所不同。艾德更專注於現象學角度的技術中介對知覺的影響,而史蒂格勒則從社會、倫理和文化的角度探討技術對人類認知、欲望以及集體記憶的深遠影響。二人共同之處在於: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在改變我們理解自我的方式,這一過程既充滿可能性也充滿風險。


[後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轉行文創研究與推廣第28年。雖然焦頭爛額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5、6萬筆內容,多少有些心得。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的。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13.9.2024)

Views: 1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