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7)

本詩的第六小節: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在本小節中,「我」從對康橋的美好回憶中抽離出來,開始面對即將離別的現實。根據圖形——背景理論,本小節中的圖形為」我「與康橋,且二者同等重要;背景的內容比較豐富,從事物到聲音都有涵蓋,包括哀如笙簫之音的別離的氛圍、沈默的夏蟲及沈默無聲的離別不捨之情。

在本小節中作者不動聲色的巧妙運用到了隱喻的修辭手法,我們可以利用概念合成理論來加以分析。本小節的第二行中,相信當時並沒有笙簫之音,只是作者的對比寫作手法而已,在上一小節, 「我」想要放聲高歌來抒發宣泄情感,在本小節中,由於「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現實,所以」我」無法放歌,這樣的氛圍,只適合離別的笙簫。因此詩中無論是放歌還是笙簫都應該偏重於其隱含意而非僅是其字面義,也就是說更偏重於其所代表的氛圍特色。

這里的隱喻的兩個輸入空間分別為笙簫之音和寂寥的別離之情,類指空間中所抽取的內容為寂寥哀傷的別離之情,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為空氣中所彌漫的哀傷別離之情仿佛笙簫所奏的淒婉樂音。此外,本小節中還有兩個隱喻,因其結構相似,所以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析,這兩個隱喻都是擬人,分別將夏蟲與康橋比喻為人。

在這兩個隱喻中,輸入空間的內容分別為夏蟲或康橋與沈默的人,類指空間所抽取的相似之處為因離別之情而默默無語地狀態,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是夏蟲或康橋因即將與」我「別離而沈寂無聲,默默傷懷。根據詩歌意境理論,在本小節中,」我「 的情緒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從上一小節的激昂狀態跌至沈默淒清的離別之際。對於如此大的情緒轉折,作者的處理絲毫不見突兀,反而合情合理,層層的將情緒沈下來,也帶領讀者經歷了這次急轉直下的情緒變化。

相信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離別之際,先是回味往日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當回憶至高潮階段時,我們往往會忽然自回憶中抽離出來,重新面對黯淡的現實,經過這樣的情感波動,離別時的哀傷會變得更加濃烈。本詩的情感處理手法正是如此,本小節的第一行是一個情感過渡,即」我「克制住了高昂的情緒,開始面對離別的現實。本小節的第二行是一個氣氛的渲染,當我們的內心充斥著某種情感時,我們往往會將內心的感受外化到外界的環境中,我們會感到空氣中彌漫著這種特定的氛圍。

所以此處的笙簫之音並非真的存在,而是用來描述周遭氛圍中的哀婉別離之情。我們的情感波動或深化其實是遵循一定的發展步驟的,當我們感到周遭空氣中都彌散著某一情緒氛圍後,我們會需要尋找一些特定的事物,來進行情感的投射,也就是情感的宣泄點。
(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08月01日)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