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港口。古代徐聞港位於雷州半島,為現在的湛江市行政區域內,位於徐聞縣地區。雷州半島是中國大陸的三大半島之一,位於今廣東省西南部,西北接廣西北族自治區,東邊是太平洋南海海域,西邊是北部灣海域,南面緊臨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南為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是大陸與海南島交通的咽喉之地。徐聞縣是低緩丘陵地帶,沒有高山,屬平坦地貌。境內只有少量的河流,兩地都是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港灣星羅棋布,作為海港,雷州半島的條件遠不及合浦和廣州。

(2)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具有多條航線,因其運送貨物的不同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藥之路之稱。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由東和南兩條主線路構成,後期又開辟了北美航線,擁有遠超陸上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

東線。東海起航線始於周王朝建立時期,公元前112年,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鮮傳授田蠶織作技術。箕子於是從山東半島的渤海灣海港出發,走水路抵達朝鮮。這樣,中國的養蠶、繅絲、織綢技術通過黃海最先傳到了朝鮮。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齊、燕、趙等國人民為逃避苦役而攜帶蠶種和養蠶技術不斷泛海赴朝,從而也大大加速了絲織業在朝鮮的發展。後至大航海時代,東線開啟了全面發展的時期,航線起始自廣州、澳門、粵東、閩南港口啟航,直航菲律賓馬尼拉,橫渡太平洋到北美洲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然後往南美洲的秘魯、智利、阿根廷,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諸國,公元6世紀以後成為亞太地區與美洲新大陸海洋交通的主要航線。

南線。早在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的漢武帝時期,中國海船就攜帶大批絲綢、黃金,從雷州半島起航途經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國,遠航到印度的黃支國(今印度康契普拉姆Kancipuram)去換取這些國家的特產,然後從今斯里蘭卡經新加坡返航。這樣,中國的絲綢早在公元前就傳入上述各國。由於中國絲綢對世界各地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東南亞、南亞乃至西亞、歐洲各國都派使節到中國通好,進獻禮品以求賞賜絲綢和進行貿易交換。自此便有中國絲綢傳入今印尼、印度和緬甸,並通過緬甸傳到歐洲的大秦(羅馬)的這一條途徑。根據日本古籍記載,在公元前6年漢哀帝時期,中國的羅織物及羅織技術就已經傳到了日本;公元3世紀,中國絲織提花技術和刻版印花技術傳入日本;中國的鏤空版印花技術也在隋唐時期傳到了日本,甚至於發展到了現在,日本在絲織品的名稱上仍延續使用中國唐代時期的名稱。如:絞纈、臘纈、羅、綢、綾、羽等。 就其發展來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一直在變化著,公元230年起,廣州(番禺)取代徐聞、合浦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廣州被稱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對外貿易第一大港,當時中國與南洋和波斯灣地區有六條定期航線,這些航線都集中在廣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條航線叫「廣州通海夷道」,從廣州起航,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長共14000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國際航線。而到了宋末及元代時,泉州又代替廣州成為主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第一大港」。當時,與元朝通商的國家主要有三島、民多郎、真臘、無枝拔、丹馬令、日麗、麻里魯、彭亨、吉蘭丹、丁家盧、八都馬、尖山、蘇祿、班卒兒、文老古、靈山、花面國、下里、麻那里、沙里八丹、土塔、忽廝離、假里馬打、古里佛、放拜、萬年港、天堂、忽魯模斯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在同一時期,中國商人對海洋貿易路線的探索也在不斷地深入,中國商人汪大淵(1311-1350)航海遠至埃及,著有《島夷誌略》一書。到了明朝初期,由於實行海禁以及戰亂影響,漳州月港又取代泉州港成為了對外貿易的第一大港口,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中國的南線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巔峰。但鄭和之後的明清,由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航海業開始走向衰敗,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失了。

北美航線。北美航線是中國與美洲貿易和交通及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早期是由美國商人經過探索開設的航線。其最初為北美繞好望角到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駛入中國廣州,停靠在廣州黃埔。北美航線與傳統的東線與南線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第一,北美航線不是由中國人開辟的,而是美國人為了與中國通商貿易探索開辟出的航線。二是,北美航線的使命很短,從1784年「中國皇後號」首航廣州開辟航線到1844年《望廈條約》簽訂後航線的作廢,只維持了60年的貿易交往,之後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參考文獻略)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