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關於新時代民族文創產業的對話 (4)

此外,地方各級政府還通過節慶、會展等活動招商引資,為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塑造、產品推廣、信息聯通和法律保護提供支持。

韓晗: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兩個層面來談:一個是從頂層設計的層面來說,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產業發展。這次疫情之後,各級政府也積極響應,提出了文化產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振興方案,這對於民族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意義非凡。另一個是從具體的政策實施層面來說,各級政府對於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程度可以說前所未有。有些地方政府還成立了相關專門機構,專門管理國有文化資產,特別注重對非遺、文博等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一些民營文創企業也開始致力於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挖掘,譬如云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刺繡產業化發展走上了「快車道」。這些都意味著,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把民族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擺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記者:就你們的研究來看,當前中國民族文創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瓶頸和挑戰?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董傑:創新能力不強是當前制約中國文創產業發展的一個顯著因素。提高企業創新能力要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對民族文化資源的精準識別和科學認知。很多企業由於對所要開發利用的文化資源僅停留在表面認識,未能把握文化資源的真正精髓所在,甚至有曲解、誤解,乃至庸俗化的認識,喪失了可持續發展的文脈與地脈,從而導致開發的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難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是企業太注重產品的民族性、文化性,卻忽略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創意、新模式的應用,更缺乏產品分析、市場調查等手段,從而限制了自身發展。我最近幾年致力於文化遺產與科技認知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期望未來這一研究方法有助於促成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二元平衡。

與國外文化產業相比,中國的文化產業起步晚,並且文化本身具有多樣性、區域發展不平衡、文化資源情況復雜等特點,因此不能盲目照搬國外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中國民族文創產業的核心要義是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其中尤其需要重視的是文化安全、文化軟實力輸出、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振興和興邊富民,這也是我在內蒙古做民族文化產業研究的心得體會。

韓晗: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整體水平較高,且業態完整、體量龐大,已經處於引領期,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專業人才匱乏。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文化產業必然會出現嚴重的人才缺口,這一缺口在民族文創產業當中將會更加明顯。

盡管如今全國100多個大學都設有文化產業專業,但是因為文化產業尚不屬於一級或二級學科,教育部沒有文化產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也沒有與之對應的學科評議組,導致目前國內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還沒有規範、穩定且公認的範式與方案,使得大量文化產業專業的畢業生實際上並不具備系統的文化產業知識。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