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到目前為止,我們討論過了,創意產業所需的知識能力與技術能力。憑這兩套功夫,投身體驗經濟,就能十拿九穩嗎? 答案當然是:不。因為,我可能懂得要做甚麼;也懂得怎麼做才做得好;問 題是:我並不想做!…
Blog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35》: 做或不做才過癮? 4 Promotion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5》: 熱情博熱情圈內人說,部落格(網誌)就是一種P2P媒體。我所看到的P2P,超過原來的Peer to Peer,朋友對朋友;它更是…
Blog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5》: 熱情博熱情 15 Promotion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4》:情趣的現場河畔的民間生活,是一種文化遺產。不是博物館裏的化石,是活的。小孩憑 欄向你微笑揮手,婦人在洗衣或器皿。
雙岸建築群,由遠而近,由舊到新。…
Blog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4》:情趣的現場 16 Promotions luova ajatus祥異、災祥的內容有時也獨立成荒政或稱恤政。主要講指統治者就農業災荒采取救濟措施。方誌記載各年水旱風災程度、範圍以及救災情況。萬曆《河間府誌·恤政誌》就內含歷代、時政兩項,嘉慶《餘杭縣誌》卷十四也是《恤政》。…
5.1.社會因素
5.1.1.…
Blog 楊 奕,吳建平〈地方依戀:對象、影響因素與研究趨勢〉(6) 9 Promotions(三) 全球性地方感之形成
地方感這個概念,在人文主義(humanism)與現象學…
最根本的情緒是畏,因為畏從根本上公開了人的被拋狀態。畏不同於怕,怕總是怕具體的壞事,而畏之所畏者卻不是任何存在者。其實,當畏來臨,一切存在者都變得無足輕重,只還剩下一片空無。無由而畏,無所為畏,去迷轉悟,終悟"萬有畢竟空寂"。一旦登達此無何有之鄉,便聆取人生在世的真諦了。…
Blog 陳嘉映·此在素描(3) 6 Promotions 周啟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間性」理論及其生成語境〉(1) Blog 周啟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間性」理論及其生成語境〉(1) 5 Promotions 阿來《大地的階梯》山神的子民們在這個藏漢混血很多代,且基本不通藏語的人家里,我聽了更多不得要領的傳說。這些傳說在文化上更靠近的不是藏族,而是漢族民間的那種東西了。…
Blog 阿來《大地的階梯》山神的子民們 5 Promotions 張屹:從敘事學視角看中美貿易爭端(1)一、引言…
Blog 張屹:從敘事學視角看中美貿易爭端(1) 7 Promotions 劉子曦〈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11)(完结)在劉新看來,民族誌書寫的日常生活故事和普羅普分析的俄國神奇故事具有相似性:“在具體情境下它千奇百怪,同時它又千篇一律,多有重復,將經驗組合為文化形式的過程如出一轍”…
Blog 劉子曦〈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11)(完结) 4 Promotions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曆》鳥之夢(下)黑夜里,當你在針葉樹林中,知道在你的頭頂上睡著巨鳥——那大生物時代的最後遺物——的時候,針葉樹林變成個什麼樣子,真是難以言傳的。所謂睡覺,其實並不那麼安靜,不是這兒微微一動,就是那兒在搔癢,再不然就是另一個地方發出嚓嚓聲……我夜間獨個兒在這里,不僅不覺得恐懼,反而好像是來親戚家做客過新年。…
這裏特別要加以強調的一點是,這種異化性質不是理性智慧自身可以解決的。如當今環保主義者所理解的那種生態觀念,它本質上只是一種「理性的狡黠」,因為如果他們不被迫這樣做,就不可能再繼續生存下去。而出於任何功利目的而采取的環保措施,與作為人自身精神再生產的審美尺度仍然是相當遙遠的。…
The poem is highly metaphorical reflecting the imagination of a rejected lover who is viewing his beloved’s
honeymoon with someone else. The rejected lover is
viewing the honeymoon as…
今天自然生態之所以被破壞殆盡,就是因為我們總把自然景物當做「功利性」的資源,而不是將它當做「觀賞」的對象。什麼紅尾伯勞、黑面琵鷺,再珍貴的保育類動物,也會被吃光光。一個沒有詩的時代、人們普遍缺乏「觀賞心」,大自然中最美好56的景物就都逐漸在走向毀滅。想要讓自然生態回復生機,其「本」不在法律,而在「美育」;從生活教育去找回人們的「觀賞心」、找回人們的「詩性心靈」,才是…
Blog 顏崑陽:詩是智慧的燈:「詩性心靈」特質與「詩意義」的感發(4) 5 Promotions 陳嘉映·此在素描(2)我們在煩忙活動中與之親交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知識所描繪的世界則是智性化了的世界殘骸。人不在"主體"中,而在世界中,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中,人於何處對自己的存在有所作為,有所領悟,他就於何處實際生存。為了避免把人誤解為一個主體物,宜把人稱作"存在於此",或"此在"…
Blog 陳嘉映·此在素描(2) 4 Promotions Philosophy the key to good business By Tim Dean (Part 2/2)Philip Wright St James Ethics Centre in Sydney
Higher purpose
According to Philip Wright, who works with the St James Ethics Centre in Sydney,…
Blog Philosophy the key to good business By Tim Dean (Part 2/2) 6 Promotions [瑞士] 榮格原作 / 馮川 譯榮格:分析心理學與詩歌(2)親情悸動的心
總在天性與清算間游走
父養子天性事…
Blog 黃關: 談二代身段 6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