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枸杞子的故事

在宋朝時代,傳說某日有位在朝使者奉命離京赴銀川等地辦事,在途中見一位嬌柔婀娜,滿頭青絲年約十六、七歲的姑娘。

她手執竹竿,口裏嘀咕嘮叨著在追打一個白髮蒼蒼、弓腰駝背80-90歲的老頭。

老頭前躲後藏很是可憐。

使者見狀便下馬擋住那姑娘責問:

“此老者是你何人,你應尊敬老人,為何如此對待他?”

(Feature Photo: Organic Dried Goji Berries by Brent Hofacker, http://www.brenthofacker.com/

那姑娘回答:“這人是我的曾孫兒。”

使者驚道:“那你為何要打他呢?”

答曰:“家有良藥他不肯服食,年紀輕輕就這樣老態龍鐘的,頭髮也白了,牙齒也掉光了,就因為這個……。所以我才要教訓他。”

使者好奇的問道:“你今年多少歲了?”姑娘應聲說:“我今年已有372歲了!”

使者聽後更 加驚異:忙問:“你是用什麽方法得到高壽的呢?”

姑娘說:“我沒有什麽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了一種叫枸杞子的藥,據說可以使人與天地齊壽。”

使者聽罷, 急忙記錄了下來,並稱為神仙服枸杞法。

(收藏自醫聖堂博客, http://yangyulin001.blog.hexun.com.tw/48930540_d.html

Views: 31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September 8, 2015 at 6:37pm

益母草

傳說,程咬金的父親因病早死,只剩他和老母親二人,家裏窮得叮當響,程咬金只好靠編竹耙子掙錢養活老母。老母在生程咬金時,留下產後瘀血疼痛病。程咬金長大成人了,母親的病還沒有好,程咬金決心請郎中治好母親的病。

為了給老母買藥,程咬金一連幾個晚上沒睡覺,編了許多竹耙子,掙了半兩碎銀,到鄰村一個郎中的藥鋪,買了兩劑中藥。程母 吃了草藥,病情果然好轉。

程咬金高興極了,又接連幾個晚上沒睡覺編竹耙子,掙了點碎銀,又跑去找那位郎中,可是,這位郎中說這次買的藥得花三兩銀子。程咬 金聽了心中一驚,我哪來這麽多錢呀!怎麽辦?……想來想去,程咬金忽然靈機一動,就答應說:"可以給你那麽多錢,但要等我娘的病好了,再還你錢。"那位郎 中同意了程咬金的要求。

有一天,郎中到地裏去采藥,程咬金在後頭跟著,偷看郎中采的是什麽樣的藥,長在什麽地方。程咬金心中有數了,就只從郎中那買了一劑 藥。後來,程咬金也到地裏采郎中所采的那種藥,煎湯給母親治病,終於把母親的病治好了。從此,程咬金就給這藥草起了個名字,叫"益母草"。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September 8, 2015 at 6:29pm

白芍

華佗喜愛栽草藥作為標本,以辨別藥之真偽,防止用錯藥。他在自家房前屋後栽滿了草藥。一天,有個外地商人看華佗愛種草藥,便從山上挖了一棵芍花給華佗,並對華佗說:“這芍花本是野生,人家都說它可以治病,不知真假,我給你一棵,你試種一下。”華佗就把這棵芍花栽到了窗外。來年春天,芍花開放,華佗就先嘗花,後嘗葉。由於華佗對芍花的采藥季節還沒掌握,對春天的芍花不能入藥更不了解,只感覺它沒有什麽藥味,也沒有什麽特異之處,就把它放那兒不管了,一直放了數年沒理睬它。

一天夜晚,夜深人靜,秋風涼爽,月對窗戶,華佗正在燈下精心地撰寫醫書,把某藥治某病一條一條地記錄著。正寫之間,只聽 窗外有一女子的哭聲,他擡頭往窗外一看,迎著月光有位身穿綠衣、頭戴紅花的美貌女子。“啊!這是誰家的孩子,深更半夜的在外啼哭,難道受了什麽委屈?”華 佗便出去看看,可東瞅西望,卻未有半個人影,只見那女子站的地方正是那棵青枝綠葉的芍花。華佗心想:難道是它嗎?他看了看芍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 “既是你有靈驗,現在已是初秋,早已花謝葉老,也用處不大了,況且你身無奇處也無法入藥呀!”說罷轉身回屋裏去了。剛到屋裏坐下又聽到那女子啼哭,擡頭一 看還是她。他又出來看,還是沒人。那女子站的地方仍是那棵芍花。一連幾次都是這樣。

華佗覺得非常奇怪,就叫醒夫人,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向夫人說了一遍。夫人說:“這家房前屋後的花草,都是你親手種的,在你手裏都成了良藥,治了不少病,救了不少人,只有這棵芍花在那兒冷冷清清地無用。我想:可能是你沒把它放在心上,你不了解它,它委屈地哭了。”華佗說:“我 早已嘗過多次了,花葉梗都沒有什麽用處,可怎麽入藥呀。”夫人說:“花葉梗你都嘗過了,你嘗過根嗎?”華佗又說:“花葉梗都沒有用,根還有啥嘗的。”華夫 人看他有些不耐煩,也不往下說了,就說:“好啦,天已經不早了,你休息吧。”華佗覺得很累,便倒下睡著了。

華夫人越想越睡不著,越想越覺得奇怪,總覺得芍花啼哭是委屈了它,可能它的用處還未被發現。不行,我得想法成全它。早晨 起來,華夫人拿了一把菜刀去切菜,一不小心手被菜刀劃了一下,血立刻冒了出來。夫人忙把華佗叫起來。華佗一看,趕忙拿刀傷藥敷在傷口上。但血還是止不住, 一個勁地往外流。華佗可沒辦法了。夫人便說:“不妨你把芍花根挖點來敷上試一試。”華佗便挖了一點芍花根,搗成泥狀敷在傷口上。嗬,可靈驗啦,血立刻止住 了。過了幾天,傷口愈合,好了之後連個痕跡也沒有。

華佗說:“夫人多虧你提醒我,你還為它流了血,要不是你,就把一味好藥給埋沒了。”後來華佗對芍花做了細致地試驗,發現 它不單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鎮痛、滋補、調經的效果,便將它記在《青囊經》裏,給加了一個“藥”字叫“芍藥花”。由於華佗的栽培試驗,芍藥便在譙陵(今 亳州)大力發展起來,後來又發展到四川、杭州、陜西等地,但以產在譙陵的個大、色白、粉性足,被稱之為白芍。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9, 2015 at 9:25am

朱砂

很早以前,人們迷信,許多人有病不求醫,常去找方士。有一種癲狂病,當時的醫生沒法治,可這病遇到方士,卻治一個好一個。因此,人們更是信巫不信醫了。

有位秀才懂醫術,他暗想:“方士只會畫符念咒,裝神弄鬼,怎會真能治病呢?這裏面準有什麽名堂” 。為了弄清究竟,於是,他跟妻子商量了一個辦法,以探出方士的秘密。

一天, 秀才的妻子去找方士,說她丈夫得了癲狂病。

方士急忙來到秀才家,只見秀才披頭散髮,滿臉泥汙,躺在地上正說瘋話呢:

“嘿,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讓我帶領天兵天將下凡,掃蕩妖魔鬼怪……”

方士一看,秀才果然瘋了。他就裝模做樣地作起法術,點火把、灑松香,堅起桃木棒準備驅“鬼” 。方士先端一碗凈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張畫好的符,嘴裏念念有詞:

“天靈靈,地靈靈,一天三朝過往神。過往神,有神靈,鬼使神差下凡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為你驅鬼來治病,只要喝下這符水,妖逃鬼散病除根。”

說著,方士就要點火燒符。秀才早有準備,嗖地跳起來,一把搶過符紙,擡腿一腳把方士踢出門外,嘴裏罵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何方來的妖道膽敢如此放肆,滾!你這個妖孳!”

方士被踢倒在地,剛爬起來,門巳關緊。他叫了半天,沒人理,只好自認倒霉回去了。

在屋裏,秀才先把那碗水喝了一口,什麽味也沒有,確實是碗凈水;再看看符紙,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秀才反復琢磨:“這都不治病啊”。最後,他盯住畫符用的朱砂了:“莫非這能治病?”

第二天,他找到一個得癲狂病的人,用一點朱砂放在水裏給他喝。那人喝了以後,病果然慢慢好了。從此,秀才知道方士“驅鬼”治癲狂病,只不過因為符上的朱砂有藥性。這樣,朱砂成了一味中藥。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9, 2015 at 9:23am

茵陳

有一個病人,身目俱黃,全身沒有力氣,人亦消瘦了。這天,他拄著拐杖,一步一哼地來找華佗:“先生,請你給我治治吧”。

華佗見了病人得的是黃疸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都還沒有找到治這種病的辦法,我也無能為力啊”!

病人見華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臉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後,華佗又碰見那個人,誰料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有死,反而變得身強體壯,滿面紅光的了。華佗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你這個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習去”。

那人回答說:“我沒有請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華佗不信:“那有這種事!你準是吃過什麽藥吧?”

“藥也沒有吃過”。

 “這就怪了!”

 “哦,因為春荒沒糧,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這就對啦!草就是藥。你吃了多少天?”

“一個多月。”

 “吃的是什麽草啊?”

“我也說不清楚。” “你領我看看去。” “好吧。”

他們走到山坡上,那人指著一片野草說:“就是這個。”

華佗一看,說道:“這不是青蒿嗎?莫非能治黃疸病?嗯,弄點回去試試看。”

於是,華佗就用青蒿試著給黃疸病人下藥治病。但連試用了兒次,病人吃了沒有一個見好的。

華佗還以為先前的那個病人準是認錯了草,便又找到他,叮問: “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

“沒錯。”

華佗想了想又問:“你吃的是兒月裏的蒿子?”

“三月裏的。”

“唔,春三月間陽氣上升,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裏的青蒿有藥力。”

第二年開春,華佗又采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試著治害黃疸病的人吃。這回可真靈!

結果吃一個,好一個。而過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黃疸病了。

為了把青蒿的藥性摸得更準,等到第二年,華佗又一次作了試驗,他逐月把青蒿采來,又分別按根、莖、葉放好,然後給病人 吃。

結果華佗發現,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為了使人們容易區別,華佗便把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 ,又叫“茵陳蒿”。他還編 了四句話留給後人。

三月茵陳四月蒿,傳與後人要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柴燒。

(註:青蒿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藥科研人員已從中提取出青蒿素,是從植物提取的治療瘧疾藥品,有很好效果,享譽國際,千萬別把“國寶”當柴燒了。)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7, 2015 at 12:33pm

雲南白藥 

傳說中,在刀光劍影的江湖裏,它是俠士們除暴安良的隨身必備品;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它是戰士們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這就是被稱作療傷聖藥的“曲煥章萬應百寶丹”,後來人們又把它叫做“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創制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憑借神奇的療效,暢銷海內外,其處方現 今仍然是中國政府經濟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機密。雲南白藥,圍繞著它的創制人———曲煥章,展開了撲朔迷離的故事。

曲煥章開創了一個規模空前的白藥帝國,然而他成功的謎底到底是什麽?是一個土匪頭子的鼎力相助?是戰爭需求的推波助瀾?還是曲煥章暗中策劃的秘密行動?曲煥章的死亡與白藥有關嗎?在曲煥章死後, 白藥藥方又是怎麽保存下來的? 

1938年3月,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在中方軍隊的陣營裏,一支來自雲南的部隊讓人驚訝。他們頭戴法式鋼盔、腳踏剪刀口布鞋,作戰十分驍勇。他們身上還帶有一小瓶白色的粉末。這些戰士受了傷,不管傷勢如何,只要還能動,就不打繃帶、不坐擔架,只把這白色的粉末,吃一點,外敷一點,又上陣拼殺。這就是被稱作“療傷聖藥的曲煥章萬應百寶丹”,後來人們又把它叫做雲南白藥。 

臨床研究發現,雲南白藥具有強大的止血生肌和活血散淤功能,對於治療跌打損傷、內外出血等傷科病癥,確實有很好的療效。研究者們證實,雲南白藥的有效治療名單上還包括胃病、呼吸道炎癥、紅腫毒瘡等多種疾病。甚至,白藥還顯示出一定的抗癌活性。 

雲南省檔案館的地方文史資料中有這樣的記載:雲南白藥為雲南人曲煥章創制、是專門用於傷科治療的中成藥散劑,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其處方現今仍然是中國政府經濟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機密。 

曲煥章,字星階,原名曲占恩,1880年,出生於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1902年,曲煥章研制成功雲南白藥的前身“百寶丹”。 

據曲煥章的妻子繆蘭英講述,曲煥章年少時,父母雙亡,跟隨姐夫袁槐啟蒙學醫。1896年,16歲的曲煥章離家開始了遊醫 生涯。有一天,曲煥章突患重病,倒在街頭,幸而被姚連鈞所救。姚連鈞是一位精通外科藥理的遊醫。兩人一見如故,隨後曲煥章就拜姚連鈞為師。師徒倆一邊采集 草藥,一邊四處行醫。

幾年下來,曲煥章得到了師傅的全部真傳。姚連鈞的醫術據說得到武當派道醫指點,所以,他們制作的草藥大多是用來防治練武中的跌打損 傷、傷骨淤血,也就是常說的金瘡藥。不久,姚連鈞染病去世。曲煥章又返回雲南江川、通海一帶,繼續行醫。

在曲煥章生前惟一留下的著述《求生錄》中,有一段 自序:

入山則學神農之遍嘗百草,入都則求市隱之奇效專藥,雖跋涉險阻,不辭足繭手龜,不怨得一。經過不斷地實踐,百寶丹終於研制成功。這種白色的藥末具有 很強的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在他的治療中,沒有開刀打針,更沒有石膏夾板,只把這藥末外敷內服,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人們根據外觀把它叫作白藥。後來,經過鉆研,曲煥章進一步研制出了“一藥化三丹一子”,也就是從白藥演化出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和保險子,進一步加強了藥效。 

1916年,國民政府正式允許百寶丹公開制售。到了1922年,除了生產百寶丹之外,曲煥章還研制出了虎力散、困龍散、撐骨散等17種藥,這些藥的原料都來自雲南民間,並被廣泛使用。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中國正值多事之秋。滇南,山高林密,盜匪猖獗。上天似乎很眷顧曲煥章,不斷為他手中的白色藥末提供表現的舞臺。在兵荒馬亂,外傷病癥極多的年月,百寶丹對治療跌打損傷、內外出血等疾病的神奇功效,漸漸為曲煥章帶來了顯赫的名聲。 

1913年,雲南都督唐繼堯,開始派兵清剿雲南匪患。有一天,曲煥章在行醫途中碰巧救治了一個受傷的人。這個傷者,竟然 是赫赫有名的滇南大土匪頭子吳學顯。在那次偶然搭救了吳學顯之後,曲煥章的藥鋪一直吉星高照,但是,久而久之,有人就控告他通匪,官府得到消息後,立刻下 了通緝令。曲煥章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 

1925年,唐繼堯準備聯合其他軍閥,打垮孫中山的廣州革命政府。剛一開仗,被他以軍長頭銜收買的滇軍前鋒吳學顯又受傷 了,是右腿骨折。許多會診的專家主張截肢。這一次,又是曲煥章用草藥把吳學顯的腿治好了。吳學顯當時也算一個名人了,所以此事成了昆明老百姓茶余飯後的談 資,曲煥章被稱為外科神醫。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歷史不經意間,又把曲煥章推到了前臺。曲煥章給出省抗擊日寇的雲南軍隊每人一瓶“曲煥章萬應百寶丹”和一張說明書。曾經給雲南省主席龍雲擔任過侍衛長的朱希賢,當年在臺兒莊戰役中,對白藥有了親身的體驗:傷口傷得太 重,拿出白藥灑上一點,包紮起來,兩天傷口就愈合了。差不多每個人都把白藥看成至寶,救命的至寶。

通過一系列運作,曲煥章的萬應百寶丹迎來了一段高速發展 的黃金時期。馬幫一馱一馱地把白藥運往全國,曲煥章大發其財。此後,他又出資10萬滇幣在昆明市金碧路蓋起了曲煥章大藥房。曲煥章夢想中的白藥帝國逐漸開 始成形,他經營的各種藥品以大藥房為中心,向各地發售,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集散式銷售網絡。為了使百寶丹的銷售更加方便迅捷,曲煥章還在國內外的一些大 城市分別開設了分銷店和代銷點。 

隨著臺兒莊戰役打出的威名,“曲煥章萬應百寶丹”的名聲,更與抗日浪潮一起傳遍了中華大地,產品還遠銷到了海外。到1938年,百寶丹的產量也因抗戰的需要創紀錄地達到了40萬瓶。 

鮮為人知的是在白藥身上還發生了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935年,長征中的紅軍進入了雲南,截獲了一批國民黨的物資,其中也有雲南白藥。毛澤東當即命令將白藥送往衛生部,分配給各軍團。靠著這批白藥,許多垂危的戰士從鬼門關裏又被拉了回來。 

1938年,58歲的曲煥章達到了他醫藥事業的最高峰。就在曲煥章的醫藥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一個陰謀也在曲煥章的身邊悄悄進行著。 

1938年春天,國民政府以捐款支持抗戰為名,讓曲煥章捐款國幣30萬元,盡管生意做得大,但曲煥章一時也拿不出這麽多 現金,隨後,他被關押起來。曲煥章一時走投無路。就在這時,國民黨中央委員焦易堂以中央國醫館館長的名義,誠邀曲煥章到重慶,共同為“抗日”做出貢獻。曲煥章見到一線生機。1938年8月,也就是曲煥章到達重慶兩個月後,噩耗突然傳來,曲煥章因病辭世。蔣介石曾發表過廣播談話表示哀悼。
蔣介石評價說:“在抗戰正需要人才之時,我國著名的曲煥章醫士的逝世,實為國家之不幸!”曲煥章的突然去世,留給世人一個謎。當年雲南省公安廳的檔案如今已交到雲南省檔案館統一保存,可在這些材料中卻沒有發現相關的記錄。從曲煥章在重慶留下的遺囑來看,他的思路相當清晰,而這份遺囑立於1938年8月16日,離他去世僅僅幾 天而已。昆明民族民間醫藥開發研究所所長曾育麟也曾經進行過調查。

解放後,1955年、1971年和1982年,國家曾經專門組織過三次針對白藥的調研。 曾育麟就曾擔任過1971年調研組的組長。但是,他的調查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曲煥章是由於煙癮和生病而喪命,這聽上去有點離奇,並且和以往的報道也 有出入。曲煥章去世後,他的遺體被送回昆明安葬。 

曲煥章的一生有兩次婚姻,在他的後人中,與前妻李惠英生有3個兒子,老大曲萬增一直從醫,至今還有後代在雲南白藥廠工 作,兄弟曲萬從、曲萬信回江川務農。而曲煥章和第二任妻子繆蘭英育有3女1子,其中女兒曲竹林一直從事白藥生產。在遺囑裏,曲煥章把大藥房的繼承權授予了 妻子繆蘭英。 

新中國建立後,1953年,周恩來總理到雲南視察,他專門詢問了白藥的狀況。當時的醫藥市場非常混亂,周恩來當即對雲南 方面做出了指示,要求發掘、保護白藥。雲南省政府立即成立調研組,開始著手整頓白藥市場。整頓後,市場上只保留了繆蘭英的曲煥章萬應百寶丹、曲萬增的曲煥 章父子百寶丹和曾澤生的白藥精3種白藥。

1956年,昆明制藥廠正式接收了繆蘭英貢獻的百寶丹,並把它改名為“雲南白藥”,投入批量生產。白藥方被列為了 國家最高保密級別,直到今天都還受到嚴格的保護。1971年6月1日,雲南白藥廠正式建成投產,自此,雲南白藥年產量達到了1000萬瓶左右,進入了現代 化階段。 

但是,貪婪的人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白藥的渴望。十多年前,他們又一次把手伸向了白藥方。20世紀90年代初,嚴保清當時 正擔任雲南醫藥管理局局長。一天晚上,一個40歲的女人突然上門拜訪了他,每天晚上都到嚴保清家哭訴。原來,這個女人在不久前認識了一個20多歲的外國留學生。短暫接觸後,兩人迅速墜入了情網,並相約出國結婚。但這個女人當時卻在雲南白藥廠的某部門工作,她極有可能接觸到國家一級機密——白藥配方。經過多 方調查,有關部門最終拒絕了她的請求。幾年後,通過其它渠道,我方的保密部門最終查明了那個留學生的真實身份——某國的經濟間諜。白藥又一次度過一劫。 

白藥從誕生那天起,神奇的藥效和傳說就讓人們廣為傳誦。2005年,雲南白藥度過了103個春秋。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7, 2015 at 12:30pm

鳳仙花

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是婦科調經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藥。關於鳳仙花藥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夥子相愛。一天,縣官 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戲,但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


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於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

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采花煎湯,服後果真藥到病除病愈。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7, 2015 at 12:26pm

吳茱萸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這首千古絕唱表達了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還反映了古代重陽插吳茱萸這一民間習俗。 

關於吳茱萸,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春秋戰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悅,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並種在自家的院子裏。


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胃疼難忍,諸藥無效。此時,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當楚王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並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吳茱萸,為蕓香科綠灌木植物。它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入肝、胃、脾、腎經,有濃烈香味。能驅蟲除臭,利五臟,消食積等,有散寒止痛、理氣止嘔、溫中止瀉的作用,可用於寒疝睪丸冷痛,臍腹部的寒氣作痛,以及寒滯所致的脘腹脹痛、泄瀉、嘔吐酸水等癥。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吳茱萸含有吳茱萸堿、吳茱萸內脂醇、脂肪酸等化學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及多種皮膚真菌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並能驅除胃氣和抑制腸內異常發酵,還具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4, 2015 at 11:22am

蘆根

江南有個山區,這地方有個開生藥鋪的老板。由於方圓百裏之內只有他這麽一家藥鋪,所以這個藥鋪老板也就成了當地的一霸。不管誰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藥,他要多少錢就得給多少錢。

有家窮人的孩子發高燒,病很重。窮人來到藥鋪一問,藥鋪老板說退熱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兩銀子。窮人說:

“求你少要點兒錢吧,這麽貴的藥咱窮人吃不起呀!”

藥鋪老板說:“吃不起就別吃,我還不想賣呢。”

窮人沒法,只有回家守著孩子痛哭。

這時,門外來了個討飯的叫花子,聽說這家孩子發高燒,家裏又窮得買不起那位藥鋪老板的藥,便說:

“退熱不一定非吃羚角不可。”窮人急問:“還有便宜的藥嗎?”


“有一種藥不花一個錢。”

“什麽藥?”

“你到塘邊挖些蘆根回來吃。”

“蘆根也能治病?”

“準行。”

窮人急忙到水塘邊上,挖了一些鮮蘆根。他回家煎給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熱。窮人十分高興,就跟討飯的叫花子交了朋友。

從此,這裏的人們發高燒時就再也用不著去求那家藥鋪了。蘆根成了一味不花錢的中藥。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4, 2015 at 11:16am

益母草

夏商時,有一貧婦李氏,在生孩子時留下淤血腹痛之症,她的兒子都長成大人了,可她的病始終沒有治好,體質越來越虛弱。大兒子勸她求醫治療,李氏傷心地說:“咱們連隔夜糧都沒有了,哪有錢治病呢?”

一天,大兒子想出了一個辦法後便急匆匆走出門去。他在十多里之外找到一位采藥人,訴說了自己母親的病苦。

那采藥人一聽喜上眉梢,說:“你母親的病我能治好,但需紋銀十兩,大米二十斗。”大兒子忙說:“錢糧都不成問題,只要你能治好我母親的病,報酬好說。”大兒子問:“那你 什麽時候采藥呢?”采藥人卻說:“這個你就別問了,明天早晨你帶著錢糧來取藥便是了”

這天剛剛接近黃昏之時,那采藥人便扛著鋤頭,背著藥簍悄悄地進了山。李氏的大兒子也躡手躡腳地跟在采藥人的後面,見采藥 人在一個山坡上停下來,挖了兩把草,就急忙走了。李氏的大兒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他立即找到那采藥人挖藥的地方,借著月光,看到的竟是一種葉子呈手掌狀,開著淡紅色花和淡紫色花的草。他趕緊將自己帶來的口袋打開,用手挖了很多這種草,連夜回家去給母親煎湯喝,

七天後,療效大顯,母親不像以前那麽腹痛 了,再喝七天後,淤血也不見了。後來,李氏的大兒子就用這種草藥給很多婦女治好了病,人們給這種草起了個名字叫“益母草”。

歌曰:益母草苦,婦科為主,產後胎前,生新祛淤。

Feature Photo:Motherwort by johan hakansson

Comment by 沒答案也好 on August 22, 2015 at 11:10am

辛夷花

辛夷花為木蘭科落葉灌木木蘭的幹燥花蕾,味辛性溫,入肺胃經,能通鼻竅,散風寒,治鼻淵頭痛、風寒感冒。說起來,辛夷花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姓秦的秀才,得了鼻孔流膿水的病,經常鼻塞不通,濁涕常流,腥臭難聞,連自己得妻子兒女都回避他。

他求 了不少名醫,用過不少藥物,總不見好轉,內心非常苦惱,於是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一日,他在一棵古樹下準備自縊,被一個過路的樵夫救下。


問明緣由後,樵夫告 訴他說:“此山中有一種藥可治此病。”秦秀才忙問藥名,並拿出銀兩酬謝。

樵夫笑笑說:“老夫認柴不認藥,救人一命值幾何?心誠意肯香撲面,活命自不懼坎 坷”.著用手往深山一指,就走了。

秦秀才按照樵夫的指點,攀緣到深山中尋找,終於發現一種花樹,葉茂花大,香氣四溢。

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連服數天,果真 痊愈。他高興異常,又采了一些種子。精心種在自家院子裏,以此樹的花為得此病的人醫治,皆得奇效。

有人問他這藥何名?他想了想,覺得這藥是樵夫暗言指點, 自己意會所得,就叫“心意花”吧。

天長日久,就成了後世的“辛夷花”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