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偉宗:持續發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全方位發揮海洋文化軟實力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發格局”的要求(下稱“中央決定要求”),對我啟發很大,觸使我回顧了從1992年被聘任為省政府參事至今20年來,在省政府參事室黨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偕同一批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省作協的多學科專家學者,在進行珠江文化研究的同時,研究開發海上絲綢之路的進程,從而進一步體會到中央的決定和要求具有深厚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具有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意義,特提供調研報告和建議如下。


一、研究開發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因、進程及成果

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我即開始探索珠江文化和海洋文化,起因是受當時西方現代文化學進入中國的影響,更直接的是出於對一部電視片的觸發。這部電視片的主題,是探究中國受封建制度和思想束縛而造成長期落後的原因,影片的回答是:在於作為民族文化發祥地和中心的黃河文化屬黃土地文化,而不是海洋文化;而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因以海洋文化為主體的。對此,我當即質疑:難道中國只有黃河文化嗎?難道中國沒有海洋文化嗎?於是,我便有意識地從廣府文化進入探討珠江文化,從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探討海洋文化。當然,這兩條研究線路是交叉結合進行的,但也大致各成系列。

(Feature Photo:Anse Source D'Argent,Indian Ocean by Raphael Messmer,www.500px.com/raphaelmessmer


古代絲綢之路,是指漢代到鴉片戰爭兩千多年來,中國與周邊及世界相關國家地區之間,進行商貿和文化交流的交通線路,由於中國特產以絲綢著名,十八世紀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在其中國旅行記中,正式使用“絲綢之路”一詞,被普遍接受而通行至今。歷來說的中國絲綢之路是從西漢張騫通西域開始,始發地是長安(今西安)。20世紀中葉,學術界開始有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具體始於何時、何地則眾說不一。1990年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專家到中國考察海上絲綢之路古港,確定福建泉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依據是在泉州發現南宋時的海岸沈船,以及來自中東的教主遺墓碑和回教移民村。故泉州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資興建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而廣東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在聯合聯教科文組織考察時未受專家注目,於是留下了廣東究竟有無(或有怎樣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的懸念。正是帶著這個懸念,啟開了我與一些學者研究開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文化的進程。這個20年進程,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具體如下。


(一)從田野考察對西漢徐聞古港的實證,到舉辦“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研討會的確認

早在1993年夏天,我受聘為省政府參事不久,即偕同文教組參事到古廣信所在地封開和梧州,考察廣府文化和珠江文化,當時得知《漢書·地理誌》有一段記載:稱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即派黃門譯長從廣信到徐聞、合浦赴日南(今越南)出海外多國。這是中國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字記載。但是從未有學者到徐聞、合浦實證這個記載。

2000年6月上旬,正當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之際,我等一行冒著酷暑,到達徐聞縣西南沿海土旺村(與徐聞古縣治“討網”音近),在二橋、仕尾一帶,發現漢代板瓦、筒瓦、戳印紋陶片,以及漢墓、枯井口、峰火臺等遺存,綜合之前考古學者在此發現的漢代“萬歲”瓦當、水晶珠、銀飾、陶罐等文物,以及《漢書·地理誌》中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開航”、“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南西北方千里”等記載,與田野考察實證與史料記載結合判斷,這即是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舊址。我隨即寫出參事建議《應當重視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受到省領導高度重視,批準成立以黃偉宗為首的“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下稱“項目組”),繼續進行論證並擴大沿海古港的考察研究工作。這是正式探索進程的起步。這項實證成果,意味著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團在泉州確定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在南宋始發時間,推前到西漢,從而具有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史推前1300年的意義。

由此,項目組從兩方面進行深化研究開發工作:一方面是繼續開展對合浦南海古港的田野考察工作,包括到泉州古港學習取經;另方面是進行文案研究並撰寫作品及編寫論著工作,於2001年11月出版了《珠江文化叢書·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專輯》6部,包括《開海》(洪三泰等著)、《千年國門》(譚元亨等著)、《廣府海韻》(譚元亨著)、《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詩選》(陳永正編註)、《交融與輝映——中國學者論海上絲綢之路》(黃鶴等編)、《東方的發現——外國學者談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徐肖南等編譯),共達200萬字,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這套專輯,既將原有考察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學術檔次,又為研討會提供了充分的學術準備和基礎。

2001年11月下旬,項目組在湛江市舉辦“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廣西、海南、廈門、泉州、香港、澳門等地百余名專家們,再次證實和認同了我們對西漢徐聞古港的發現和實證,充分肯定中國本是世界海洋大國之一,應當改寫將中國排除在世界海洋大國之外的世界文化史。


(二)從對南海沿岸古港的普查,到《海上絲路文化新裏程》等重要專著的出版

自研討會結束後,項目組乘勝前進,繼續堅持走田野考察與文案研究並著述相結合的學術道路。從2001年至2003年期間,項目組同仁先後到南海沿岸的南岸、拓林、鳳嶺、樟林、白沙、大星尖、廣州、香港、澳門、廣海、陽江、電白、雷州、徐聞、合浦、北海、欽州、防城等古港,以及西江、北江、東江、南江、漠陽江、鑒江、南流江、北流江等港口,進行實地考察,發現每個古港都有一段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而且在歷史上呈現此盛彼衰現象,但又在總體上形成了從漢代至清代都不間斷地有繁榮古港的形勢和格局。由此說明,廣東自古以來都有不間斷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在每個歷史年代都有興旺的古港和歷史,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最長、最完整的文化大省。

這些研究開發成果,都集中體現在2003年出版的專著《海上絲路新里程——珠江文化工程十年巡禮》中;同年出版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黃啟臣主編)、《珠江文化論》(黃偉宗著)、《珠江文化與史地研究》(司徒尚紀著)等專著,更將田野考察成果上升到深度的理論學術層次。


(三)從發現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到《珠江文化叢書· 十家文譚》出版

項目組一直以田野考察方式,持續進行古代文化遺存的發掘,並且一直堅持以多學科、多方面、多層次綜合考察為方針,因而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新成果,被稱為“填補絲綢之路學術研究空白”的“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的發現,即屬此例。在此之前,學術界對陸上絲綢之路研究早已碩果累累,近年啟步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也正風生水起,但都是各自為政地研究,既不註意將兩者研究聯系進行,又忽視在文化遺存中尚有許多起到對接兩者的古道文化,所以造成這個學術空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我在先後考察貫通古廣信(封開)的瀟賀古道,以及南雄梅關珠璣巷時,已對此有所覺察,但真正意識其重大意義的是本世紀初對這兩條古道的再次考察。這兩條古道的遺址和史料,都證實其本身從來就具有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功能和意義。前者在《漢書· 地理誌》已寫明,漢武帝派黃門譯長開創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水陸聯運的瀟水至賀江古道到廣信,然後又沿南江、北流江、南流江到達徐聞而出海的,這不就是名正言順的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麽?南雄梅關古道是唐代賢相張九齡主持開通。他在《開鑿大庾嶺路序》中寫明其目的,是為溝通中原與海外的貿易和往來。與梅關相連的珠璣古巷,是唐宋以來中原南下移民嶺南以至海外的中轉站,致世界廣府人皆認其為“吾家故鄉”,可見梅關珠璣巷在歷史上起到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此外,我們還發現了南雄烏逕古道、乳源西京古道、連州南天門古道等等,可見廣東古道文化豐富。古道具有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亦理當屬於海陸絲路文化遺存。


(三)從發現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到《珠江文化叢書· 十家文譚》出版

項目組一直以田野考察方式,持續進行古代文化遺存的發掘,並且一直堅持以多學科、多方面、多層次綜合考察為方針,因而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新成果,被稱為“填補絲綢之路學術研究空白”的“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的發現,即屬此例。在此之前,學術界對陸上絲綢之路研究早已碩果累累,近年啟步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也正風生水起,但都是各自為政地研究,既不註意將兩者研究聯系進行,又忽視在文化遺存中尚有許多起到對接兩者的古道文化,所以造成這個學術空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我在先後考察貫通古廣信(封開)的瀟賀古道,以及南雄梅關珠璣巷時,已對此有所覺察,但真正意識其重大意義的是本世紀初對這兩條古道的再次考察。這兩條古道的遺址和史料,都證實其本身從來就具有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功能和意義。前者在《漢書· 地理誌》已寫明,漢武帝派黃門譯長開創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水陸聯運的瀟水至賀江古道到廣信,然後又沿南江、北流江、南流江到達徐聞而出海的,這不就是名正言順的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麽?南雄梅關古道是唐代賢相張九齡主持開通。他在《開鑿大庾嶺路序》中寫明其目的,是為溝通中原與海外的貿易和往來。與梅關相連的珠璣古巷,是唐宋以來中原南下移民嶺南以至海外的中轉站,致世界廣府人皆認其為“吾家故鄉”,可見梅關珠璣巷在歷史上起到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此外,我們還發現了南雄烏逕古道、乳源西京古道、連州南天門古道等等,可見廣東古道文化豐富。古道具有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亦理當屬於海陸絲路文化遺存。

這些古道發現是這個階段的主要成果。每項發現,我都及時寫出調研報告通過《省政府參事建議》呈報。項目組在這個階段的學術成果匯集於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珠江文化叢書· 十家文譚》中,包括:《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開發》(周義編)、《海上絲路與廣東古港》(黃啟臣著)、《珠江文化系論》(黃偉宗著)等書,共達300萬字。


(四)從“海上敦煌在陽江”題辭,到舉辦首屆南海1號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

陽江南海1號宋代沈船,從發現、出水、進入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安放,歷時十年有余,從始至終都是世界性的新聞大事,因為這條沈船,是迄今世界海上出水歷史文物中,歷史最早、體積最大、文物最多、保存最好、價值最大的文化遺存。由於其是從事中外貿易的商運貨船,具有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性質;而且其文物以瓷器為主,代表了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陶瓷之路”的特點;尤其是以往發現的海上絲路文化遺存多是海岸文物,海中實物甚少。所以,項目組2003年9月對其考察時,我為其作了“海上敦煌在陽江”的題辭。從此,南海1號有了“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和代號。我作此定位的根據是:陸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最多的是甘肅敦煌,約有6萬余件,故為陸上絲綢之路的文物中心和文化標誌;而陽江南海1號沈物中的文物,估計有6到8萬件之多,又是具有海上出水文物的“五最”優勢,堪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物中心和文化標誌,故稱“海上敦煌”。

我意想不到,這個文化定位和代號也震動了世界。當時《陽江日報》報道南海1號是“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並在網上傳播,被正在中山大學舉辦世界文化遺產申請培訓班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知道了,便托人找我引領,於2004年元旦前往陽江考察。當他們認真觀看南海1號少量出水文物和聽取介紹之後,當即作出“世界少有”的表示,並認同“海上敦煌”的定位。2004年5月,居住美國的著名海洋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原臺灣教育部長兼成功大學校長吳京教授知悉,打電話到中大,請我邀請他來考察南海1號,經上級部門批準後,我陪他到陽江考察。結果他對南海1號評價更高,認為“世界海洋史要由此改寫”;接著他在中山大學對研究生作報告時又講到,南海1號與鄭和下西洋都是中國寶貴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2007年12月22日,南海1號沈船打撈出水,進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館“水晶宮”安放,我應邀參加了慶典,150多家海內外媒體記者雲集采訪,發表了大量報道,我與陽江日報總編輯薛桂榮匯集全部報道於《海上絲路的輝煌》一書中,並於2009年6月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2011年4月26日,在陽江舉辦了首屆南海1號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來自北京、西安、甘肅、上海、福建、武漢、廣西和本省等地近百專家學者,充分論證、高度評價了南海1號的“海上敦煌”價值和意義。會後,我與譚忠健主編的論文集《海上敦煌在陽江》,由中國評論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五)從在廣州發掘“西來初地”、“十三行”,到在臺山發現“廣僑文化”、“僑墟樓”,再到廣州中國商品出口交易會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廣州有“四地”之稱,即:千年海上絲路發祥地、嶺南文化中心地、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其實,這“四地”都是因具有江海一體的文化特質而來,皆因海洋文化而來。由此,廣州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歷史特長、文化遺存特多,最著名而有代表性的是“西來初地”與“十三行”。前者是東晉時印度佛教禪宗和尚達摩,從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廣州的登岸地,達摩是中國禪宗教派始祖,其登岸地標誌著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海上傳教之路”。後者是清代最大的商幫——粵幫的統稱,又是清代從乾隆至同治年間全國唯一對外通商並具海關職能的口岸,歷時300余年,直至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才結束。“十三行”實則是清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心和標誌,很有歷史文化意義。我和項目組多位同仁,都為發掘其文化遺存寫過多次調研報告和參事建議,以及歷史報告文學、電視劇本等作品。

海外華人華僑和僑鄉文化,實質上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一種產物和體現,因為出海或回歸、聯絡、交流,都必經海上絲綢之路,所以海上絲綢之路也是華僑之路。項目組自2006年以來,一直關註華僑和僑鄉文化現象,多次到江門、開平、臺山、恩平、鶴山、新會、篷江、東莞等地考察,先後發現和提出“後珠璣巷”、“客僑文化”等文化現象和文化定位,受到海內外媒體的普遍關註。尤其是從2006年至2011年,項目組到臺山進行多次調研,發現和提出了“廣僑文化”和“僑墟樓”文化現象,更具有典型代表意義。“廣僑文化”是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融合而成一種新型文化;“僑墟樓”是僑鄉中墟集商市總稱,因其既是傳統農村墟集,但又因是華僑投資所建而有“樓”,並有與海外通商的碼頭和商行,而具有“洋”的特點,是“廣僑文化”載體之一。它具有自“十三行”統管海外通商結束後,所出現的中國海外通商在僑鄉遍地開花的轉型意義,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在僑鄉泛化之體現。所以,廣東大多僑鄉都有這種“僑墟樓”,但以臺山為最多、最集中、保存最好。2012年8月我們舉辦了中國首屆廣僑文化研討會,來自北京、武漢、廣東和江門,以及澳大利亞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充分論證和肯定了這種文化遺存具有獨特的海洋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價值和意義。我和鄺俊傑主編的《廣僑文化論》是這項成果之集粹。

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廣州創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重開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可謂傳統海上絲綢之路的再延續、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端,迄今已舉辦百屆,而且從開始只是“出口商品交易”,發展為“進出口商品交易”,交易面和交易額均與時俱增、俱進,帶動了會展業在廣東飛速發展,如影響世界的深圳“高交會”、“文博會”等等,都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文化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也即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五大“亮點”。下面則是總結性的理論成果。


(六)從《中國珠江文化史》完成,到《中國南海海洋文化研究叢書》出版

2009年6月28日,正當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10周年之際,本會(也即是項目組)同仁歷時3年努力而完成的300萬字大型史著《中國珠江文化史》,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繼《黃河文化史》、《長江文化史》出版之後,被學術界稱為“填補中國大江大河文化史空白”的史書。這部史書的完成,既是珠江文化工程帶總結性的階段成果,也是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階段性總結成果。因為它以大量的史料和翔實的論證,以數千年珠江文化發展歷程和體系,證實了珠江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發源地之一,是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等並列而構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家族中的一員,同時也論證了珠江文化本身就以江海一體的特質,而具有特強的海洋性;這部史書中又有大量篇幅,系統論證了與珠江流域一體的南海沿岸海上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和發展,從而以雄辯的史論匡正了認為中國無海洋文化的偏誤。

雖然取得了這些重大成果,但項目組並不以此停步不前,而是乘勝前進,向海洋文化進軍。所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致信我表揚《中國珠江文化史》的時候,我在復信表示感謝的同時,提出了為研究海洋文化立項的請求。在汪洋同志的關心和支持下,從2010年開始,項目組在原有珠江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進入海洋文化的深度研究。2013年7月,出版了由我主編並撰寫長篇引論的《中國南海文化研究叢書》,內含《中國南海海洋文化論》(譚元亨等著)、《中國南海海洋文化史》(司徒尚紀著)、《中國南海海洋文化傳》(戴勝德著)、《中國南海古人類文化考》(張鎮洪等著)、《中國南海商貿文化誌》(潘義勇著)、《中國南海民俗風情文化辨》(蔣明智著)等6部,共達200萬字,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屬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Views: 81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September 1, 2016 at 12:52pm

南太井蛙·海外華人與「軟實力」

奧 克蘭建市一百七十五年,著名奧克蘭市民中有廣東老僑陳達枝,家庭照中有阿枝的孫女,一位穿白裙的小女孩,她就是紐西蘭人頭稅基金會主席黃德偉先生的母親。 黃德偉年逾古稀,長得很體面,也很高大,他自學中文,一直在整理僑史,最近已成書一冊,正在托人翻譯成中文。見到家人舊照出現在奧市歷史展覽之中,而且被 陳列在顯著位置,黃老先生肯定會非常高興,因為陳達枝就是紐西蘭華人的「軟實力」之一,他後來回鄉蓋了房子,死在香港,陳達枝與大陸的關係單純得很,可能 就是東莞望牛墩的鄉裏鄉情了。

我 出國之後,感覺上海外華人與中國的關係仍然比較簡單,絕大多數人希望的是在僑居國安居樂業,讓兒女受良好教育,多回家鄉看望親友,以及自己能安享晚年。而 中國大陸來訪的領導人與僑務官員,每每諄諄勸導僑胞在熱愛「祖籍國」之餘,要明白自己「出嫁女」的身份,努力融入當地,知法守法,尊重當地文化。

我比較欣賞這個提法,因為這是一種「推」,所謂「推」就是推動海外華人盡快成為本地社會一份子,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海外華人的生命財產與權益才能獲得真正的長久的保障。

可惜近年來比較少聽到以上提法,取而代之的是提倡「華僑華人應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力量」。

一篇署名「高偉濃」的文章,便是以「華僑華人應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力量」這句話為題目的,文章中指出海外華人華僑要在文化、傳統節日、科技、華文教育、宗教等各方面,面向僑居國成為「中國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維護中國利益的重要力量」,成為中國軟實力輸出的一股重要力量。

文 章的確是在鼓吹把華僑華人當成一股重要力量來巧妙使用﹕「在以中華文化作為基石提升國家軟實力的目標中,開展華僑華人信教群體的工作有利於廣泛團結不同信 仰、不同階層、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華僑華人,既能宣傳中國的宗教政策,又能有力地反擊西方國家的『人權』大棒。做好以『傳統中國節日』系列為 平臺傳承中華文化的工作,要充分重視存在於世界各地傳統華人社會中的『傳統中國節日』慶祝『機制』,擴大參與的群體和人數,逐漸實現兩個延伸:一是向華人 第三四代延伸,二是向華人新移民延伸。將來,還要實現新的兩個延伸:一是延伸到華人居住地的主流社會的平民大眾中去,二是延伸到當地政要、富商大賈、學界 名流中去。」

把華僑華人當成一股重要力量使用之,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軟 實力是指一個國家除了經濟、軍事實力外,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主要由三方面體現出來:文化 (令別國欣賞和學習本國文化)、政治價值觀(令別國支持和實踐本國的政治制度)及外交政策(令別國相信本國的外交是合法及符合道德的)。

我並不反對中國提昇與輸出自己的軟實力,但我覺得把海外華人納入「輸出軟實力」力量的提法不妥,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國家政府的事,為甚麼要使用到居住在其他國家的當地居民呢?!我們既已是紐西蘭居民或公民,就理應為提升紐西蘭軟實力盡一己之所能。

在「高偉濃」的文章裏,海外華人與中國是一種甚麼關係呢?似乎已經不再是「娘家」與「出嫁女」這麼單純了。

在世界一些國家仍對中國提昇與輸出軟實力存疑的大環境下,這對華人華僑融入當地社會,認識與瞭解當地文化,確保合法權益有好處嗎?

前幾年英國華文媒體《英中時報》曾指出,「海外華社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整體形象,更深層次地讓所在國感受到華人社區的正面影響力,促進所在國與原住國的深入交流,也許還需要一場思想領域的啟蒙運動與意識轉型」。

雖 然華人社區結構與經濟結構經過轉型,但「在入鄉隨俗方面,華人社區做得還不夠。相對西方社會對中國的農曆新年、中秋節和端午節和漢語日益濃厚的興趣,很多 華人對於所在國的文化和節慶反而參與興趣乏乏,有很多華人來了英國多年,社交圈子主要還是華人,英文水準也並未提高。」
「一些中國留學生,畢業之後想要在這裡找工作,但是一問,連英文都說不好,更不要說瞭解這裡的文化。」
在英國生活逾十年的杜女士則向《英中時報》記者講述了她的見聞:「現在華人隨地亂扔垃圾、亂吐痰這些毛病我倒是見得不多了。但是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不拘小節的人。既然到了別人的國家,就應該尊重別人的習慣,他們還是這樣不顧他人的感受,連累大多數華人被人看不起。」

「華 人經濟收入『硬實力』的提升,雖然為華人提高文化教育水準提供了基礎,但並非直接地等同於華社整體形象的提升,更多的時候,如果把握不好,反而會走向另一 個方向。例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一些中國遊客和年輕華人中開始出現『炫富』的風潮。不僅不會贏得尊重,反而會造成一種反感。」
 「除了註意自身的基本文明修養、提高法律意識之外,此前已有一些華社有識之士指出,華社要提升自我形象,還需要在融入主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方面進一步努力。」

「移民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亦日益重要。海外華人在國際政治、經濟上扮演的角色絕對不容忽視。因此,華人社區能否與居住國社會和睦相處,不僅是涉及到華人個人安全、華社發展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涉及到各國外交關係、全球政治格局與地區安全的大問題。」

在以上這些問題都沒能很好解決之前,就提出「華僑華人應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力量」,是否有點本末倒置?

最後,我們不要忘記「軟實力」是有普世價值的,她還包括創意源頭、文化底蘊、開放社會公民素養、總體民眾素質。如果要華人華僑在僑居地去推廣傳播另一種「軟實力」,一旦在當地產生價值觀對抗與文化衝突,將會帶來甚麼後果呢?

作 為一個老華僑,我不能不表示自己的擔心,因為我們一家已經在海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嚴酷的海外生涯告訴我們,作為移民,惟有通過踏踏實實的刻苦努力,才 能體現一個華人的優秀自我,只有對這個充滿包容與關愛的國家作出自己貢獻,才能真正得到認可與尊重,通過每一個華人以及家庭的勤奮和諧,以自己的德行懿言 彰顯中華民族素質,才能真正傳播與宏揚中華文化,這不是擲大錢就可以辦到的。

人在海外,對於遙遠的祖籍國,只能保持一種遙遠的愛,而對足下的這片淨土,的確應該真心熱愛與珍惜,因為她才是我們的新家園。(澳紐網文苑)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31, 2016 at 1:43pm

海內外學者西安熱議“一帶一路”軟實力建設

以匯聚高端人才、服務“一帶一路”為主題的“中國長江學者西部研討會”19日在西安開幕。來自中國、俄羅斯等國的263名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背景下構建科教、文化軟實力展開探討。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文化建設要先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認為,絲路沿線國家、民族和地區眾多,人文差異較大,且複雜多變,因此實現民心相通是當務之急。
康震表示,促成民心相通的關鍵在於文化建設。他提出,“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應做到情感溝通、文化互通、價值觀會通和願景融通,絲路沿線國家可在此基礎上建立共同的對話體系。

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亞歷山大·莫羅尼可夫建議,建立國際高校間的人才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各國在科學、藝術、法律、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是人才。”中國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視員趙丹齡指出,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應著力構建人才保障體系、培養高層次人才,以期獲得更多的智力支撐。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表示,西部人才發展不僅要優化頂層政策設計,還需對教育資源的佈局進行戰略調整。

“大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創新驅動作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表示,要促進大學與社會深度融合,力避象牙塔內的自彈自唱。他希望更多的高校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為“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學者們還聚焦機械、航太航空、醫學、通信、高等教育等主題,就構建國家軟實力與科教、人才發展等進行討論。(2016年06月19日 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西安6月19日電 (記者 冀浩凡)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31, 2016 at 1:21pm

如何理解中國的軟實力?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如果從通識課程中看現代中國的議題,相信「一帶一路」是十分熱門的課題。不過,「一帶一路」是一個很廣闊的課題,宏觀分析整個戰略,可涉及地緣政治、外交角力、全球化、綜合國力等;微觀上可分析其政策實行,如亞投行與絲路基金的運作、香港如何回應「一帶一路」等,正如特首也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一帶一路」四十多次。以下嘗試簡單說明「一帶一路」怎樣體現、或能否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有關「軟實力」的定義有頗多分歧

「綜合國力」是通識課程中一個較複雜的概念,因為不同學者對「綜合國力」的理解和使用標準都有不同。起初,「綜合國力」一詞源於中國學者,從多角度和多重標準「計算」和評估整個國家的實力。在眾多準則之下,籠統來說可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主要衡量國家在軍事、經濟、領土、人口、資源各方面的數字,當中又以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受重視。至於「軟實力」概念的應用和內涵則有較大分歧,不少學生在理解「軟實力」時都感到困難。

「軟實力」是無形和不可量化的,但正因無法看見和計算,所以學生更感困難。例如有些通識參考書把「科技」列為「軟實力」的指標之一,有學生為此感到疑慮,因為國防科技、太空科技很可能會被歸為「硬實力」的指標。然而,資訊科技、節能科技卻又可以歸納為「軟實力」,因為資訊科技的發達程度,例如互聯網普及率,與國民的教育水平與素質很有關係,節能科技對於建立環境友好的城市,以提升城市形象又很有關係。到底科技是軟是硬,就顯得模棱兩可。因此,坊間對於硬、軟實力有眾多分類和歸納的方法,可能令學生,甚至教師感到無所適從。

為了較恰當地掌握「軟實力」的概念,通識科師生可以參考課程發展處出版的《現代中國》課程資源冊(註)。內文提供了一些常見的通識概念的參考資料,其中指出「軟實力」此概念源於美國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初期的概念是指:「能夠影響他國意願的無形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價值觀、文化吸引力和外交政策」。後來,Nye再提出「巧實力」(Smart Power)此概念,用以說明國家可能巧妙地、靈活地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以擴大本國的影響力,令他國因而受到本國政策所影響。至於何謂「受影響」,亦即報章評論上常見的多種「力」,例如向心力、牽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吸引力、親和力、話語權等等,就正如美國政府展示出追求民主自由的政治價值觀,並影響了部份國家跟隨;而美國的文化商品亦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外交上,美國亦成為多個國際組織的領袖,在外交層面具有頗大的話語權。


中國的軟實力 ── 關鍵是如何實踐

如果同學平日有閱讀與「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關的文章,可能會提出質疑,因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很難只從三個角度──政治價值觀、文化吸引力和外交政策上體現。事實上,Nye亦承認「軟實力」的概念只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並非規範性的,但他仍強調兩個原則。

第一、擁有「軟實力」的資源不等於有「軟實力」,國家的「軟實力」,必須觀察該國的具體行為能否影響他國,例如中國的中草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視為「軟實力」的資源,但要化為真正的「實力」,就需要擁有如屠呦呦的研究,將之實踐成為具體可貢獻他國、影響他國的行為。

第二,「軟實力」很大程度源於公民社會,而非國家主導的行為。例如中國的儒家文化有其文化吸引力,可視為「軟實力」資源,但當中國將之實踐為具體的行為──孔子學院──時,則可能因政府的干預較多,反而限制了該文化的吸引力,最終無助於提升「軟實力」。反之,如果是中國人民身上活出儒家文化的精義,例如有仁、有義、有禮,則國民所建立的國際形象就可以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可以說,強大的公民社會、國民素質是提升「軟實力」的重要元素。從國民的行為中觀察一國的「軟實力」,比起從國家政府的言論中分析一國的「軟實力」,更有代表性。

總括而言,回到「一帶一路」的議題上。如果借用以上「軟實力」的概念框架檢視「一帶一路」,同學應分析中國能否透過「一帶一路」,以提升中國的政治價值觀在國際上的認受性和牽引力?能否增加中國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否加強中國在國際外交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並且,在落實「一帶一路」的具體政策時,能否善用和發揚中國的「軟實力」資源?以及能否從中建設更完善的公民社會?如此,大家便可以評估中國「軟實力」如何在「一帶一路」之下提升了。


註: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通識教育科課程資源冊系列:現代中國》,2015年12月,P.30


蕭皓聲老師:沙田循道衛理中學,畢業於中文大學歷史系,閒時喜研習文史哲。又因曾經歷高考通識洗禮,深受啟發,故希望把通識科的人文精神和思考素養,薪火相傳。教通識時間愈長,愈感價值判斷的困難,不只需要思辯能力,更希望能令學生有勇氣去作價值取捨。(收藏自 2016-01-15 集師廣益網站)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31, 2016 at 1:15pm

"一帶一路"釋放文化軟實力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倡議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今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次提到“一帶一路”,並把“一帶一路”明確為經濟發展的“三個支撐帶”之一。

經濟與文化密不可分。“一帶一路”並沒有忽略文化,而恰恰在很多方面是文化先行。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文化將如何發揮軟實力?文化界能為“一帶一路”做些什麼?“一帶一路”又將為文化藝術帶來怎樣的機遇?


遺產保護先行一步

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就是文化先行的一大表現。去年6月,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申請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申遺成功為沿線地區帶來的發展動力將不可估量。它必將推動國內各省區市乃至三國之間在文物保護工作方面的交流、協作,促進這一地區文化遺產管理與保護水平的提升;必將在這一地區興起文化遺產保護熱潮,不僅可以拉近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距離,更能密切絲路沿線民眾間的情感,為古絲綢之路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沿線眾多省區市政府乃至企業借風“新絲路”相機而動,申遺的成果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之中。可以說,申遺的成功使得絲路沿線各國重新關注這條古代商貿之路,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新的國際紐帶打下了鋪墊。

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記者了解到,相比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提出較晚,相關的資料梳理、理論研究等基礎工作有一定差距。近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考察工作不斷推進。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彭釗提交了有關加快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則建議,沿線地方各級政府應建立“一帶一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切實做好“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


文化交流打下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對外文化工作的新抓手。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15年文化部駐外文化處(組)及文化中心負責人工作研討會上,文化部外聯局局長謝金英指出,2014年,文化部已與新疆、寧夏、甘肅等有關省區市開展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舉辦了一系列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協調指導西北五省區文化廳成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北五省區文化發展戰略聯盟”,在陜西西安舉辦了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福建泉州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馬來西亞沙巴海上絲綢之路學會在會長陳明發博士率領下拜會中國駐亞庇總領事陳佩潔。沙巴海絲會全力推廣有關“一帶一路”文化商貿的研究與推廣,對於馬來西亞在海絲路上的角色做了深刻的探討,並在今年三月博鰲會議前系列發佈於沙巴媒體。


由中國文化部、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主辦的中阿文化部長論壇上,論壇代表一致認為,文化交流與合作將在中阿“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橋梁和引領作用。此次論壇通過的《北京宣言》可以說是“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一個縮影: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均屬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擁有堅實的民意基礎。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張廷皓提出建議,互辦文物展覽、舉辦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開展文化節慶活動,讓沿線國家和人民與我們共享當代中國的發展成果,了解中國和平發展的意願。


文化貿易方興未艾

全國超過20個省區市上報了“一帶一路”有關規劃項目。其中不少項目涉及文化產業與文化貿易領域。

如浙江省於近期上報了繼續推進實施浙江吉爾吉斯斯坦德隆電視臺文化貿易平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重點項目,並將進一步開展沿線國家各類文化貿易促進活動,以促進該省文化企業對沿線國家的境外投資並購。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嘉珊教授表示:“文化具有先天優勢,在國際交流、國際貿易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亞非拉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建設、資源能源開發等領域,對中國的資金、人員、技術及管理支持有著非常巨大的需求,目前絲路基金主要面向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以此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多元的互聯互通。“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教育等領域等待渠道鋪設好再加入其中,而應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更積極的實踐主動融入這一戰略進程中,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應深度參與。”

旅遊業也走在了國家布局的前沿。今年是“美麗中國——絲綢之路旅遊年”。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旅遊局原局長邵琪偉說,“一帶一路”會對旅遊業產生極大的影響,推動旅遊業總體水平提高,加大和世界相關國家的交流交往。

不少沿線省區市文化旅遊搭上“一帶一路”快車,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開拓了新契機。2014中國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首屆國際絲綢之路旅遊發展會議等大型展會顯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在剛剛結束的柏林國際旅遊交易會上,作為唯一開展現場推介會的中國省份,福建憑借海上絲綢之路旅遊資源而贏得了極大關註,共接待來自歐美地區的200余家旅遊批發代理商。


藝術創作如火如荼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藝術創作自古以來碩果累累。“一帶一路”更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巨大的創作空間和無窮的靈感。

中國國家畫院發起了“絲綢之路美術創作工程”,考察寫生團分為海上絲綢之路、陸路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三路。為了使創作更具學術性和現實針對性,該院還制定了《“絲綢之路”美術創作選題》,確定了300多個選題作為藝術家創作的選題參考。首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上的眾多藝術作品,也顯示出絲綢之路藝術創作的如火如荼。

羊年央視春節晚會上,那英演唱的《絲路》可謂音樂作品的個中代表。實際上,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音樂作品為數不少。目前,中央民族樂團已推出了大型音樂會《絲綢之路》,以琵琶、胡琴、熱瓦普、嗩吶、揚琴、冬不拉,追尋古老而悠久的古絲路音樂足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陜西、甘肅均在醞釀推出與絲綢之路有關的音樂、歌舞作品。2月,新疆木卡姆藝術團推出的音樂會《絲路樂魂》已經上演。

影視紀錄片成為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手段。記者了解到,目前,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已經開拍,大型人文紀錄片《崛起新絲路》也在籌備當中。3月12日,作為國內首檔絲路專業節目,中央電視臺大型人文紀實欄目《新絲路》在央視發現之旅頻道首播。該欄目涵蓋文化、藝術、航空、高鐵、健康、科技等眾多門類,將集中展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各領域的創新實踐。(中國文化報2015-03-16)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31, 2016 at 1:11pm

習近平提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打開“築夢空間”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說著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口、經濟規模等數據 中國經濟網鄭漢星制圖    

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9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 

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10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    


解讀: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 “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構建開放新格局
 助推區域大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經濟網馬常艷制圖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抓緊制定戰略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海上通道互聯互通建設,拉緊相互利益紐帶。 ——2013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 

解讀:回顧歷史,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輸往沿途各國,帶去了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讚譽和喜愛。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騰飛,中國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幫助別國,特別是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作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國,中國能夠攜手各國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發展機遇。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日前撰文闡述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稱,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一帶一路”將構築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29%。這些國家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深挖我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潛力,必將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推動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率先轉型升級,進而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開拓創新和尋求突破的過程,從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可謂是“一子落而滿盤活”。 

在中國國內近年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形勢下,中國和中亞乃至向西更多國家的經貿合作也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成果,可以為中亞等各國借鑒。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網絡通信設施等不斷修建,正在形成古絲綢之路上的現代商隊。    


新絲路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
    

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盡早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推動亞洲發展和安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014521日,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做主旨發言時指出    

解讀: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它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無論是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看,沿線各國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 

“一帶一路”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戰略構想,更是沿線各國的共同事業,有利於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 

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海”還是“西挺進”,都將使我國與周邊國家形成“五通”。“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經貿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必將迎來一個共創共享的新時代。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2013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4。過去10年,中國與沿途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9%。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遊客數量約5億人次,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牢“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希望雙方弘揚絲綢之路精神,以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新機遇新起點,不斷深化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 ——201465日,習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表示    

解讀: “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不限國別範圍,不是一個實體,不搞封閉機制,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均可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設的未來,“一帶一路”無疑將釋放更大的活力。 

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322日曾表示, “未來一帶一路進程中的很多項目涉及的國家和實體可能更多,開放性也更強。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此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符合時代潮流,亞洲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如何鞏固和平發展,進一步凝聚亞洲國家的共識和力量,增強“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和諧亞洲是亞洲國家的共同課題。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正在世界各國人民心中落地生根。覆興絲綢之路,一幅橫貫東西、共謀發展的宏大藍圖正在鋪展開來。有夢想,有追求,有奮鬥,一切都有可能。中國人民有夢想,世界各國人民有夢想,這將給世界帶來無限生機和美好前景。(中國經濟網 王敬文)    


網友熱議“一帶一路”宏偉構想
    

網友“識萬卷”:大格局!!!藍圖已經繪就,迎接大時代到來! 

網友“太平公主”: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中國夢、推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網友“春天裏”:秉承絲路精髓,把“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落到實處。 

網友“愛吃蘿卜愛吃菜”:我們要大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將中國高鐵延伸到全世界! 

網友“小毛驢兒”: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再現!想想我們的今天也將寫在歷史上…… 

網友“我的夢想你叫不醒”:中國夢、世界夢、每個人的夢,築牢“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把夢想做大! (2014年08月11日 中國經濟網 )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23, 2015 at 7:19pm

從中共中央決定要求看海上絲路研究開發的若干要點

1.海上絲綢之路,是漢代以來中國通向世界的千年海洋航道,既是交通航道,又是經濟、貿易、文化往來的通道。它首先並主要是經濟往來的功能,同時又具有政治、文化、外交、軍事等諸多方面意義,尤其是具有國際之間人民友誼交往的意義;它開始並主要是中國與沿海周邊國家地區的海上通道,隨著航海能力與經濟實力的增強,逐步延伸至太平洋及其他海洋諸國或地區。可見千年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國際之間進行經濟和全面合作的紐帶,又是人民友好往來和友誼的象征。所以,前些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歐洲和亞洲時,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央決定要求以“推進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發格局”,是有很有歷史依據和發展戰略眼光的。

2.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質是海洋文化,千年海上絲路之歷史證實,中國是海洋大國。西方學者之所以否認中國無海洋文化,其根本在於海洋觀的不同,更在於海洋文化的本質差異。從中國千年海上絲路史可見,西漢黃門譯長是為找特產而出印度洋,宋代南海1號是運瓷貨出洋,明朝鄭和不帶一兵一卒七下西洋,清代“十三行”是經商出洋,歷代華僑是謀生下南洋,全都不是像西方殖民主義者那樣為霸占殖民地而在海洋興風作浪。可見中國千年海絲史是和平友誼的海洋史。所以,中央決定要求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具有承傳發展我國和平友誼的海洋文化傳統和海洋觀,並以此為和平外交政策與睦鄰友好基石的重大意義。

3.中央決定要求“推進”當今“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也應當以此精神“推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並將古今對接起來。因為“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將古觀好,才能更促成今,建好今。

4.為此要持續研究開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並以中央決定要求“全方位”研究開發絲綢之路文化。即:不僅是從經濟上而且還要從政治、軍事、文化、外交、國際交流上研究,不僅是分別研究海上或陸上的絲綢之路,而且要將兩者聯系起來並對兩者的對接通道進行研究開發,以形成“全方位”研究開發的格局。

5.廣東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應持續發揮“率先”的“排頭兵”作用。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最長、港口最多、航線最廣的大省,是接受海洋文化最直接、最豐富、最充分的大省,是毗鄰沿海各國及地區的經濟大省、海洋大省、文化大省,理當在貫徹落實中央決定要求的使命中,持續發揮“率先”的“排頭兵”作用。


關於以文化軟實力之“五力”,全方位發揮海洋文化軟實力的建議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既是海洋文化軟實力之載體,又是海洋文化軟實力之迸發體。2007年黨的十七大引進的文化軟實力理論,完全適用於對古今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建設與開發。我曾據文化軟實力的理論核心,將其力源細化為文化激活力、文化對應力、文化伸張力、文化浸潤力、文化持續力等“五力”。現以此理念提出全面發揮海洋文化軟實力的建議如下。

1.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實際上是以文化對應力的原理,利用歷史上與中國有經濟往來的國家地區,因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友誼之“緣”,而以此“緣”之親和力為紐帶,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這項“再續前緣”的舉措,就是文化對應力的運用和發揮。由此,就應當自覺地以此理念主導,持續深挖並千方百計地發展原有親和力之紐帶,使相互合作關系全方位地發展。據歷史資料,古代海上絲路經過交往的國家地區有50多個,現已變成近百個。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與這些國家地區的海上絲路文化遺存及其所在地再結“前緣”,全方位合作,藉聯合國已決定將世界所有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評為一項遺產之時機,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提高其文化價值和知名度,擴展增強文化對應力。

2.“再續前緣”和深挖“前緣”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要以文化激活力再生“前緣”,也即是以新的理念和舉措,使已逝去的歷史文化元素重新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感動力,這就是既有再生“前緣”的激活力,又有對當今受眾的激活力。由此,應當自覺以此理念,采取種種方式,激活並發揮“前緣”之感動力,如著力扶持海上絲綢之路題材的電視片、電視劇、歌舞劇、美術作品等文藝創作。據我所知,現在已有不少這類題材作品,如:辛磊的長篇小說《大清商埠》、譚元亨的《十三行》電視劇本、丘樹宏的《海上絲路》組詩、謝鼎銘的《海上絲路》組畫等,都是比較成熟的作品,應當大力扶持。成功的文藝作品,既是對歷史題材的激活,又是對讀者觀眾心靈的激活,運用於海上絲路,功力無限。

3.對於本國或相關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題材、作品、成果、活動,應當以文化伸張力的理念和文化功力,以種種方式和媒介,擴大其能量和影響力。如以印發郵票、印花稅票、禮品,舉辦會展、發布微博、微信、網訊等,使其“前緣”復蘇,並持續而層出不窮地發揮出更大能量和影響力。建議在陽江海陵島,以南海1號存放的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為中心,將整個島建設為永不落幕的海上絲路博覽園,一方面以深圳世界之窗的模式,將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海上絲路文化遺存或景點,以袖珍的形象聚現園中;另方面是以廣交會模式,為有海絲文化之緣的國家地區提供場地,讓其自建有本國海絲文化風格的展館,展銷其特產與民俗風情文化產品。如能建成,必將有持續發揮海上絲路文化伸張力的效果。

4.文化浸潤力,就是環境力、氛圍力、孵化力。應當以此原理營造絲綢之路的建設環境、海洋文化氛圍,浸潤人的海洋文化素質,孵化海洋文化人才、文化產品及企業創新。建議在廣州這個海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地方,加大突出海絲文化與海洋文化特色,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具中國南方特色的海洋文化大市。由此,在軟件和硬件建設兩方面,都應當貫穿以海洋和海絲文化為主線,無論在古建築的維護改造,或是新建築的建設,從媒體宣傳到街道或高大建築風格設計和起名,都應強化海洋和海絲文化的基調和色彩。例如,被媒體俗稱“小蠻腰”的廣州塔,應當恢復當年網上全球18萬人次投票評選出的“海心塔”之名;已建成的“西塔”和正在建造的“東塔”,兩個名字都淺薄一般且欠“海味”,建議加冠“比目”而名之,即可稱“比目西塔”和“比目東塔”,這樣,既以一種海魚之名而顯“海味”,又有廣州“雙眼”之寓意。以海洋文化眼光營造的環境,才有海洋文化浸潤力,才真正具有海上絲路的“全方位的開發格局”。

5.文化持續力,就是文化轉型力、轉化力、綜合力,具體用於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就是要“古為今用”、“洋中通用”、“五力並用”。因為以“前緣”而建新的經濟帶、新絲綢之路,無“古”則失“緣”,不為“今用”則缺“新”;中國與海外他國共建新“路”,不能沒有中國特色,也須尊重相關國家地區的文化特色;中央決定要求“形成全方位開發格局”,就是要全面發揮文化軟實力之“五力並用”,這就必須有權威機構的綜合統籌,設立領導小組或指揮部,確立相應決策和實施機制,才能堪此重任。同時,應當在學術上持續對古代海上絲路文化、並連接擴大對新絲綢之路海洋文化研究,才能切實保證和發揮文化持續力。如認為此建議可取,我們原項目組可承接這項重任,以政府購買方式,授權投資,正式立項,才能進行。

 
附記:

本文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向廣東省人民政府提交的建議。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同志2013年12月11日對此件作了如下批示:


“黃偉宗教授的研究報告符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系統歸納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凝聚了他和許多研究者對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的深入思考和寶貴心血,不僅對文化而且對經濟、對開放,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十分必要在以後的中長遠規劃中吸納借鑒。轉請省發改委、文化廳進一步閱研。”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同志2013年12月18日對此件作了如下批示:

“分送常委、副市長及桂芳、志佳同志研閱。”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同志2013年12月18日對此件作了如下批示:

“轉省文化廳。”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江海燕同志2013年12月18日對此件作了如下批示:

“黃偉宗教授自入參事室後,在參事室領導下,就組織研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並獲取一大批成果,填補了我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空白。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文就繼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進一步促進廣東對外開放提出建議意見。呈少華、雲賢同志審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