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共議"一帶一路"下文化產業格局的構建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絲綢之路是商貿之路,是和平之路,更是文化之路。“一帶一路”的建設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歷史機遇。

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使得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帶一路”構想上。巧合的是,同一天,一場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為主題的學術論壇——“首屆中國文化產業智庫論壇暨中國文化產業智庫工作會議”在陝西西安舉行。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為“一帶一路”的文化產業發展描繪出一張絢麗的藍圖。

  首屆中國文化產業智庫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四缺四不缺”

  論壇一開始,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民家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就直指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弊病。他用“四缺四不缺”對其進行了概括,即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不缺少創新的激情,缺少對傳統的繼承;不缺少對外開放的勇氣,缺少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不缺少國家對文化的資金投入,缺少精品力作的大師級人物的誕生;不缺少歷史文化的資源,缺少當代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羅楊指出,我國的文化產業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有了“新思路”才能有“新絲路”。

  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範玉剛也表達了他對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狀況的憂慮,他表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對文化產業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現在以文化產業園區規劃為代表的,偏重經濟屬性、以GDP指標來引導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類型使得文化產業嚴重偏離了其正常軌道。現在的文化產業是隻見產業,不見文化。因此,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要有底線思維和倫理尺度,要注重文化,以“文化軟實力”為重要價值目標,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的繁榮。

  北京大學電子政務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剛則從理論角度分析了中國文化事業的現實困境和危機。他表示,文化是事業而非產業,目前,文化事業正遭遇着媚俗化和過度商業化危機、守舊思維和短視危機等。

   科技助力“一帶一路”文化產業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無疑將帶來一輪傳統行業與科技融合的熱潮,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話題再次被熱議。此次論壇也迎來了兩位科技領域的專家,一位是中國國家科學院姚建銓,另一位則是國家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副司長鄧天佐。論壇上,姚建銓提出了科技要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作用的觀點。他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必然要求互聯互通,而互聯互通離不開資訊化。鄧天佐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一帶一路”的構建要在“五通”的基礎上,實現物流、資訊流、人流和資金流的互聯互通。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也對“網際網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創客、“網際網路+”、DT、工業4.0等熱詞體現了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趨勢,也代表着“一帶一路”的建設方向。目前,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領軍產業,一支以BAT等網際網路上市企業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準航母艦隊正在成型,堪稱中國文化產業的主力軍,可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相匹敵。

  特色文化產業是“一帶一路”的突破點

  2014年8月,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佈的《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依託絲綢之路沿線豐富的文化資源,調動各方力量,推動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範玉剛表示,文化旅遊資源是“一帶一路”獨一無二的文化產品,因此,可以此尋求產業發展的突破點。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具體分析了我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存在五個問題,即業態簡單,同質化問題嚴重;高度區隔,碎片化問題突出;進退失據,原生保護和市場開發失衡;產業化熱,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缺失;資本短缺,缺乏資本化思維和融資途徑。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瞭解,“一帶一路”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僅甘肅省就有7處世界級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如何有效地保護與利用?針對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原生保護和市場開發失衡問題,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羅宏才指出,要建立新的“絲路”文化遺產保護觀,採取“共育、共享、共識、共榮、共進”的保護模式。

  針對特色文化產業的融資難的問題,魏鵬舉具體分析了特色文化產業投融資的路徑。第一,政府性基金的示範引導;第二,發揮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的優勢,助力特色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政府築基,積極開展特色文化產業鏈投融資;第四,積極發展文化產權交易,開展特色文化資源的平台型投融資;第五,推動文化金融創新,嘗試開展基於特色文化資源收益的資產證券化;第六,積極拓展適合特色文化產業生產和消費的網際網路金融。

   文化產業創新驅動的核心在金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相結合。2014年3月,文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出台了《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明確文化與金融合作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此,北京中傳文化金融產業研究院院長王德恭表示,文化產業創新驅動的核心在金融。目前,“一帶一路”的金融合作已經開始啟動,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跨境結算,規劃區域金融中心,加快在沿海國家設置金融機構,推動籌建亞投行,發起設立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等,為推動“一帶一路”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景乃權提出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文化藝術產業基金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也是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的支點。設立文化藝術產業基金既要突出公益性和社會性,還要注重投資者的回報和收益。

  共建“一帶一路”需注意規避法律風險

  目前,我國在文化領域的立法還存在很多空白。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雙舟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完善的文化法律體系。在國內,法律應該保障國內文化產業發展,規範文化市場的交易活動,保障文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際上,要用法律手段保障文化產業的海外投資,文化貿易等。

  劉雙舟提醒,在“一帶一路”的共建過程中,應注意防範法律風險,其中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差異化風險和其他特殊風險。因此,劉雙舟堅硬,中國應該積極牽頭或參與到相關國際公約的制定當中,同時開展相關的研究諮詢和服務。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瞭解,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杰介紹,我國正在全面推進文化領域立法的四個重點方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二是文化產業促進法;三是有關文化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四是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發揮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的智力作用

  

  中國文化產業智庫工作會議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本次論壇還正式掛牌成立了“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陝文投集團董事長王勇表示,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説是應運而生,將為剛剛起步的中國文化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搭建一個理論探索和資訊交流的平台。

文化部中國藝術品行業協會負責人胡月明從英美等國家的經驗出發,介紹了文化產業和智庫的關係。他指出,英美的文化創意產業能夠迅速發展,得益於其多業態融合的智庫研究。目前,多業融合,“網際網路+”成為文化產業的新特點。因此,如何把文化融合到各行各業中是文化產業的真諦,也將是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的研究重點。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瞭解,該中心是我國首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機構,也是一個跨學科、跨界別的新型專業化協同創新研究機構,由中國經濟網、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藝術品行業協會(籌)、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傳文化金融產業研究院、陝西中華文化促進會、輔仁書苑等共同發起成立。(收藏自 2015-03-31 11:03:1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記者 張晶雪)

Views: 1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