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DESY·創意靈感「從無到有」,能怎麼練習?

收藏自:《點子網站》

創意人也許常常會被問到,「你的創作靈感,都怎麼來的?」、「你怎麼會想到呢?」從訪問過的許多創意人回答裡,有人說:「用心生活」、「靈感都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觀察」等等。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常有創作靈感的人,他們對於工作或是生活,有些共通的特性,或類似的習慣。例如說:懂得生活、善於觀察人事物、喜歡吸收新的訊息、願意不斷嘗試不同的事物、閱讀等等。

就這樣,在他們的生活裡,時常有新的想法在流動。除此之外,這一定不是三兩個月的事,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必定經過長時間的投入,不斷反覆實踐。

可能會有人說:我也很想這樣啊!但是,該怎麼做呢?你也是嗎?常苦於不知道怎麼把吸收到的知識、經驗轉換成創作元素嗎? 或是不知道如何從生活中汲取靈感?

本週MyDesy編輯推薦這本《創意,從無到有》也許可以讓你對於這樣抽象的過程,有更具體的方式可以練習。

作者楊傑美是一位美國廣告大師。他將其一生關於創意的理念、思維、經驗、訣竅……等全部濃縮在這一本隨筆散文中──《創意,從無到有》。整本書有十個章節,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娓娓道出如何從生活汲取訊息、解構重組既有的元素,以發揮創意,進而創新突破。此外,書中同時保留了作者原文,使用中英文對照方式,讓人可以看到作者的原始語義,閱讀更完整。

創意生成的藝術=熟悉方法+掌握原則

楊傑美:「你要學習的不是到哪裡去尋找特定的靈感,而是如何訓練你的心智熟稔創意生成的方法,並掌握所有創意背後的基本原則。」

作者累積了幾十年的工作經驗與人生經歷,透過他自身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結論。它是一套公式,然而有公式卻沒有觀念去應用,或是不知道要持續使用,就無法體會公式帶來的美妙之處。

因此有些觀念也必須先被建立。在這部分書中也提到一些。有些人可能會說,做創意,需要天份。天份的確很重要,但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份,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只要願意,也有心,那這些能力都能透過刻意培養與努力,而熟練進步的。

沒有任何一個專長,是一蹴可幾。創意的生成,也算一種專長,因此它也需要足夠的養分與不斷練習,才能養成這項能力。就連這麼熟悉創意人的作者,都是反覆思索,才把這個公式統整出來的。所以不要小看這個練習。

還有一件重要重要的事:持之以恆。這麼做的同時,也在培養自己的意志力與心智的力量。

接著, 就是了解這個公式的時候了。

整個創意誕生的過程,被他濃縮歸類成五大步驟:

1.蒐集資料

2.消化吸收

3.讓潛意識為你工作

4.創意的誕生

5.將創意作最後修正,以符合實際用途。

大致上來說就是從最多人以為有在做,但其實不一定真的做到位的「搜集資料」開始,許多片段的想法與知識會隨著搜集資料、分類、分析等過程,慢慢完整。這時我們已經在消化吸收這些獲得的訊息。同時間,也比較能清晰的把資料庫解構重組,拼出不同的可能性。完成以後,還是會經歷一段「等待」的時間。

這個等待,就是不需再特地安排時間深入思考相關的資訊。開始按照原本的生活步調走。也許工作、休閒、閱讀等。接著,靈感可能就會在某一個瞬間產生!等待,是一個必經過程,可能有些人在這個時刻就會覺得不安心。養分的產生,都是需要時間消化以後,才有辦法吸收。而吸收之後,才能真正開始產生養分的作用。

最後,當然不要害怕告訴別人,或是把整個創意提出來,和更多人分享與討論。這時,許多意見與想法會出現,得以讓這個idea變得更完整。

創意這東西,我總認為,具有某種神祕的色彩,就好比傳奇故事裡突然出現在南太平洋上的島嶼一樣。

根據古代水手流傳下來的故事,在那些航海圖上標示為深藍色的海域,有時候會忽然冒出美麗的環礁,其四周瀰漫著奇幻的氛圍。

我想創意也是如此。它也會突然浮出意識的表面,而且,它的出現,跟南太平洋上的環礁一樣神奇、一樣叫人匪夷所思。

但科學家知道,出現在南太平洋上的環礁,事實上是海面下無數的珊瑚經年累月所形成的。

於是我不禁自忖:「創意是否也是如此?創意,會不會就只是一連串看不見的過程在意識表面底下長期醞釀之後的結果?

「如果真是如此,這些過程可以被指認出來,讓人有意識地加以遵循和運用嗎?簡言之,我們能不能發展出一套公式或技巧,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如何生產創意?」

現在呈現在各位眼前的,便是我長期思索這些問題,並仔細觀察共事過的創意夥伴的工作情形之後,所得出的結果。

經由上述的思索和觀察,我得出的結論是:創意的生產,跟福特汽車的製程一樣明確;它同樣得仰賴生產線。在創意生產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智也需要遵循一套可以被學習、可以被控制的運作技術(operative technique);而且,這套技術跟任何工具一樣,必須多加練習才會熟能生巧。

要是你問我,這套公式如此珍貴,為什麼我還願意公開與他人分享?因為,我從經驗中學會了兩件事。

第一,這套公式太簡單了,簡單到許多人覺得難以置信。

第二,這套公式說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你必須下苦功進行心智的鍛鍊才行,因此,有些人雖然相信,卻無法付諸實踐。

正因為這兩個因素,我並不擔心自己的飯碗會被搶走,所以才放心將這套公式廣為宣傳。

你常苦於不知道怎麼把吸收到的知識、經驗轉換成創作元素嗎? 或是不知道如何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本週MyDesy編輯推薦這本《創意,從無到有》讓你對於這樣抽象的過程,有更具體的方式可以練習。

作者楊傑美是一位美國廣告大師。他將其一生關於創意的理念、思維、經驗、訣竅……等全部濃縮在這一本隨筆散文中──《創意,從無到有》。整本書有十個章節,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娓娓道出如何從生活汲取訊息、解構重組既有的元素,以發揮創意,進而創新突破。此外,書中同時保留了作者原文,使用中英文對照方式,讓人可以看到作者的原始語義,閱讀更完整。

書籍設計,有書封與內容編排的部分。一本談創意,從無到有的書,設計師會用什麼方式來做視覺設計呢?這裡我們邀訪到這本書的書籍設計師—廖韡,來與大家分享,從書封的標題、視覺、色彩、印刷、材質到內部的插畫設計,如何發想,為什麼這麼做,及最後整個過程有什麼心得。

1.這次的封面設計,和您之前的書封設計風格不太一樣,包含插畫與編排形式。可以請您和我們聊聊這次整體設計的想法嗎?

在⼀開始編輯端與設計的共識就是將它營造成⼀本輕薄短小但內容精采的創意小書,在內頁的版面配置即構思了許多細節,包括留白較多的版型規畫(留給讀者思考空間),雙語對照的編排⽅方式(更接近原語意)以及全新的創意插畫項目(從視覺思考方向幫助讀者吸收)。

整體裝禎上則捨棄一般書衣的配置,改採高書腰的類書衣作法,另外考量本書功能性上的特徵,選擇灰卡作為內封,在多次翻閱後依然可以耐看且兼顧實用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也在印刷的細節上花了些功夫,所有⿊色的部分都以超濃度的888特色黑印製,並在書衣上透過亮油與消光的對比營造出特殊光澤感,

書名則以燙黑處理,在基礎配置上做出黑色的多層次表現,也是表現創意的方法之一。

2.採用單⼀黑色與灰卡質感的封面設計,而內文插圖與編排以橘色、黑色為主要規劃有特別的用意嗎?

因為是講創意的經典書籍,文字洗鍊,字字珠璣,因此我們希望將設計回歸到 ⼀個比較純粹的層次,來凸顯創意的本質。因此在封面直接使用英文書名的字母做Typographic的設計,降低顏色與線條的干擾來做所謂本質性的設計,讓設計與書的內涵更為貼近。

此外我們也想將內文中的插圖與封面有些隱性的連結,因此藏在高書腰背後的內封即是創意流程的格狀拆解圖,讓讀者在翻閱過程中除了印刷上的細節,也在視覺主觀上很快的可以進入書中營造的創意世界。

3.哪一幅插圖是您印象最深刻的?為什麼呢?又您最喜歡的是哪一幅?為什麼呢?

應該是創意大頭人吧,因為創意的所有流程其實都是在腦中執行,也就是與人腦息相關,在具象化的過程中我一直希望可以做擬人化的表現,所以後來才將工業化流程中的創意轉化器以大頭人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種對於視角的主觀投射。

4.要將文字化作插圖的過程,不太容易。可以和我們分享您是如何轉換的呢? 而在這個過程中,哪個部分是您最著重的部分呢?

這部分要感謝編輯的資訊提供與討論,幫助我在執行設計的流程中縮短並濃縮書中章節的精髓,並統整出具有畫面感的文字內容。

而在圖像化過程中我們也嘗試不同筆觸的繪圖風格,重心放在概念的表達而非過度的細節描述,在線條中不斷取捨,最後決定採用的是向量感意象插圖,

並以接近螢光的亮橘色點綴,經過印廠反覆的現場校色試印終於完成想像中的色澤對比,在經典內斂中營造亮點一直是我們尋找的方向。

5.可以和我們分享關於這本書的設計,從無到有中,您的心得或收穫是什麼?

就如同書名的描述,創意從無到有,創意執行總是起頭難。

開案初期有許多想做的效果與方向,多仰賴了與出版社的聯繫與溝通,在有限條件下做了最大可能的嘗試,⼀個有趣的案子就是這樣,需要兩端的協調,才能拿捏出較精準的方向,進而完成接近初始想像的作面貌與調性,而這本「創意從無到有」除了書中精闢的論點與方法論可以參考學習,在書籍裝禎的角度上也做到了妥善與適切的表達,讓這本經典創意書重新演繹,以⼀個全新且完整的風貌呈現給讀者。

書籍的動態影片介紹,結合了設計師的插畫,搭配動態,讓Idea的產出過程,都生動鮮明了!


Views: 5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