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質量-能量-信息的相互轉化

愛因斯坦提出著名的質能轉化公式,顯示了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化關係。信息革命以來,人們一直在猜測,有沒有可能提出能量與信息之間的相互轉化公式。

物轉化為心,在自然界要經過質量(同質性的「物」)轉化為動能。根據質能公式,質量轉化為動能。而動能與「心」的聯系在於,運動的高級化(在底質上生出知覺)會成為意識。而意識不是鏡子,而是有強度的矢量,因此是憑動能與物質相聯系的。

黑洞的特征是沒有質量,但有巨大的動能,好像物被心吸引一樣。物理學弦論揭示出,異質性以波(弦、膜)的形式,形成高維關係結構,是動能得以集聚的通道和場合。而動能背後,是能動的異質性(沒有知覺的「心」)本身,在驅動質量(沒有重量的「物」)發生各種變化。

黑洞很大,但體積卻極小。這意味著什麼?因為密度=質量/體積,人們猜測這代表著密度很大。但從黑洞的動能極大這另一面,可能得出另一個方向的推測:實到極處就是虛。什麼不佔體積?「心」不佔體積。質量大到一定極限後,在動能作用下,向著體積極小的虛化的方向發展,有沒有可能呢?這是一個問題。

德勒茲實際已經為我們暗示:物質是質量,能量即強度,信息即差異。信息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符號,而是具有能動性,體現為生生不息(複雜適應+複雜創造)之力,這是能量的源頭。能動之力就來自差異帶來的壓差。

設想宇宙是同質性與異質性的統一體,同質性的質量(「物」)只不過是佔有長寬高三維(體積),而異質性的運動(質量的反面,即「心」,人的意識只不過是其高級形態)在時間(尤其是「內時間」)作用下,沿著某種軌道傳送動能,形成質量與動能之間的轉換。傳統理解的時間,是同質性的時間,一旦放在高維,就會發現,好比一個小球,原來是按規則、平滑的沙漏,按鐘表時間勻速滑落。但高維意味著,這個沙漏不是平滑的,是多「折曲」疊加的「褶子」空間,小球在各種彎曲折沖作用下,不斷突變,經過勢能加速後,可能向四方發散,但一旦由於某種機緣匯集於一個窄小的出口,可能就會出現爆發現象。

爆發與高潮,可從供求兩端來看,爆發是供給方面的厚積薄發,而高潮是需求方面的高能釋放。

從供給角度講,一個人或組織有強大的能力與心理動能(如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但一時找不到發揮自我的突破口,一旦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找到了合適的舞台和機會,就會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從需求角度講,結構洞是指,需求壓力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社會的弦)的擠壓扭曲下,找不到出口,一旦有人提供的產品、服務和體驗,正巧對准了這個結構洞口,需求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強烈釋放。

爆發與高潮的強度,一方面取決於力的大小,一方面取決於阻力的大小。突發的出口越窄,阻力和難度越大,動能釋放的強度就越高。如果一帆風順地自我實現,就無所謂高潮,而只有克服艱難險阻,歷經無限風光,才能達到爆發級的高潮。

商業的較高境界,在於推動體驗達到自我實現的高峰。弦論試圖對此提供一種思考框架,用於鎖定問題所在,使之從只可由天才把握的神秘能力,變為日常可操作的事情。

弦論是一種高維關係學。弦論系列談一開始就強調過,「邊」(對應自然現象是弦,對應社會現象是關係)隱喻的是質性(原子論的「點」隱喻的是量性)。傳統經濟主要在量上做文章。追求量的規模,以節省成本。而網絡經濟要在質上做文章,追求質的強度,以提高利潤。

互聯網弦論發現,爆發與高潮(如影片高潮、音樂高潮、劇情高潮、足球高潮等),都是一種與關係(「弦」)相關的質性現象。

互聯網弦論系列到此告一段落,感謝大家跟我一起了解這些抽象、「怪異」的東西。許多博士跟我反映:你講課這麼生動,為什麼書這麼難懂?我跟他們講,我還沒有達到深入與淺出兼得的境界。相比較之下,現在互聯網是大熱門,淺出的太多了,不缺我一個;我希望,當有人對互聯網不肯淺嚐輒止,到了深處沒人指引時,發現前面還有一個在深鑽。這時候,好懂不好懂,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了。

(2019-09-25 eNet&Ciweek 互聯網弦論系列)延續閱讀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